文档详情

实验二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挂图版

笛音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2.76KB
约2页
文档ID:15913966
实验二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挂图版_第1页
1/2

实验四 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一、实验目的1. 以两种底泥为吸附剂, 吸附水中的苯酚, 测出吸附等温线后, 用回归法求出它们对苯酚的吸附常数,绘制土壤 / 底泥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判断吸附等温线类型,求出吸附常数,评价土壤 / 底泥对苯酚的吸附能力;2. 了解水体中底泥的环境化学意义及其在水体自净中的作用二、实验原理1. 试验底泥对一系列浓度苯酚的吸附情况,计算平衡浓度和相应的吸附量,通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分析底泥的吸附性能和机理2. 采用 4- 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苯酚,即在 pH 10.0 ± 0.2 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 4- 氨基安替比林法反应,生成橙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其水溶液在波长 510 nm 处有最大吸收三、仪器试剂1. 仪器( 1)恒温调速振荡器 2)低速离心机 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4)碘量瓶: 150 mL 5)离心管: 50 mL 6)比色管: 50 mL 7)移液管: 2 mL、 5 mL、 10 mL、 20 mL2. 试剂( 1)无酚水;( 2)淀粉溶液: 0.01g/L ,冰箱保存;( 3)溴酸钾 - 溴化钾标准参考溶液: 1/6KBrO3浓度 = 0.1 mol/L ;( 4)碘酸钾标准参考溶液: 1/6KIO 3浓度 = 0.0125 mol/L ;(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Na2S2O3浓度≈ 0.0125 mol/L( 6)苯酚标准储备液: 1 g/L ;( 7)苯酚标准使用液(使用时当天配制): 10 μ g 苯酚 /mL;( 9)氨 - 氯化铵缓冲溶液: pH约为 10,置冰箱中保存;( 10) 2%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于冰箱中保存。

可使用一周 11) 8%铁氰化钾溶液:于冰箱内保存,可使用一周四、分析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在 9 支 50 mL 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0.0 、 1.00 、 3.00 、 5.00 、 7.00 、 10.00 、12.00 、 15.00 、 18.00 mL 浓度为 10 μ g/mL 的苯酚标准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加 0.25 mL缓冲溶液,加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 1.0mL 混匀再加 1.0mL 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混匀,放置 10min 后,立即于 510nm波长下,以光程为 20m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记录数据经空白校正后,绘制吸光度对苯酚含量( μ g/mL)的标准曲线2. 吸附实验取 12 只干净的 150 mL碘量瓶,分为 A、 B两组分别在每个瓶内放入 1.0 g左右的沉积物样品 A、 B(称准到 0.0001 克,以下同)然后按下表所给数量加入浓度为 1g/L 的苯酚储备液和无酚水,加塞密封并摇匀后,将瓶子放入振荡器中,在 25± 1.0 ℃下,以每分钟 150~ 175 转的转速振荡 4 h ,静置 30 min 后,在低速离心机上以 3000 r/min 速度离心 5 min, (可直接过滤) 移出上清液 10 mL至 50 m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至刻度, 摇匀, 然后移出数毫升 (视平衡浓度而定 ,具体见下表)至 50 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按同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步骤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苯酚的浓度,并计算出苯酚的平衡浓度序号 1# 2# 3# 4# 5# 6# 1g/L 苯酚 储备 液 /mL 1 3 6 12.5 20 25 无酚水 /mL (蒸馏水) 24 22 19 12.5 5 0 起始浓度 /mg.L -1 40 120 240 500 800 1000 移取上清液 /mL 2 1 1 1 0.5 0.5 稀释倍数 125 250 250 250 500 500 吸光度平衡浓度 Ce (mg/L) 吸附量 Q (mg/L) 五、数据处理1. 计算平衡浓度 ce 及吸附量 Q:Ce=C1× n 式中:C0是起始浓度, μ g/mL;Ce是平衡浓度, μ g/mL;C1是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测量浓度, μ g/mL;n 是溶液的稀释倍数;V 是吸附实验中所加苯酚溶液的体积, mL;m是吸附实验所加底泥样品的量, g;Q是苯酚在底泥样品上的吸附量, mg/g2. 利用平衡浓度和吸附量数据,绘制苯酚在土壤 /底泥上的吸附等温线3. 利用三种吸附等温式拟合本次实验的吸附等温线,求各自的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六、思考题1. 影响底泥对苯酚吸附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 哪 种 吸 附 方 程 更 能 准 确 描 述 本 次 试 验 中 底 泥 对 苯 酚 的 等 温 吸 附 曲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