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CFA下两岸冷链合作联盟与决策机制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7.87KB
约12页
文档ID:295779767
ECFA下两岸冷链合作联盟与决策机制研究_第1页
1/12

    ECFA下两岸冷链合作联盟与决策机制研究    计国君 宋继珊内容提要:在ECFA时代,两岸物流的深化合作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对台湾企业和大陆企业结盟合资共建冷链物流设施的运作规律及两岸所实施的ECFA协议对联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决策下冷链产品市场零售价、两岸企业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以及两企业的利润均为最优,实现多赢;ECFA协议效应的不断增大,批发价、零售价、市场需求量、两岸企业的收益均随之增大,且市场需求量的增速高于批发价和零售价由此需要两岸企业增强互信,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合作扩大ECFA协议效应Key:ECFA协议;物流联盟;两岸关系:F252:A:1001-148X(2017)01-0183-10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是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漸进的原则于2010年6月29日签署,由此开启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的新时期2010年9月12日ECFA正式生效,双方期望透过此协议,进一步增进彼此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从而达到加强双方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之目的。

尽管台湾方面一直希望能够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协定)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以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被边缘化”的危机,但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合作较为顺利的仍是ECFA其不仅为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提供了重要平台,还为台湾在未来参与其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和经验,也为台湾产业链延伸、国际物流的跨境综合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平台ECFA通过经济合作、贸易与投资、早期收获计划三方面内容强化效益,尤其是在经济合作上,包含了电子商务、海关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从而在供需关系上有助于加强两岸供应链延伸和物流的深层次合作2011年ECFA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将冷链物流作为两岸合作主要试点项目之一,并确定厦门、天津为两岸冷链物流试点合作的示范城市,由台湾经济部发挥幕后支援与推手作用,负责各项政策的规划问题,并委托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执行2011年11月台经济部邀请台湾物流从业者成立“两岸冷链物流技术与服务联盟”,主要从市场面、营运面、技术面加深两岸合作,截至2015年底加入联盟的企业已达249家但在两岸冷链物流联盟合作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诸如: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政治关系不稳定因素,势必会波及物流业;台湾地区对大陆物流的限制;两岸物流业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均衡;两岸冷冻保鲜技术的差距致使食品安全成为重大问题;台湾农产品运到大陆的物流效率问题。

目前两岸正在积极建立出口地共配模式并寻求合适试点口岸之分拨仓储,建立内地物流的根据地,以两岸企业合作联盟的形式着手解决综上可见,在ECFA条件下,如何协调冷链物流合作实现其最大化效益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本文结合ECFA关税优惠与合作形式的相关政策,对冷链物流体系中台湾企业和大陆企业结盟合资共建冷链物流设施的运作规律及两岸所实施的ECFA协议对联盟的影响进行研究二、ECFA协议下的冷链物流联盟机制基于ECFA协议的物流合作下,多以冷链物流设施共同投资形式为主ECFA协议要求合资建立的企业,台方必须掌握50%以上的股权,因此台湾物流企业是投资冷链物流体系的主导者,具有主要的决策优势现阶段ECFA协议在冷链物流方面的主要影响为降低关税,吸引台湾积极出口并刺激大陆消费者需求,结合目前ECFA协议在两岸的实际运作情况, ECFA协议在冷链物流的效应可以理解为政府对两岸冷链产品的关税补贴及相应的技术合作、知识共享、金融合作等多方面效应[1],通过降低关税促进双方贸易往来,交流先进冷冻低温技术和领先信息,谋求深层次合作,为两岸供应链的效益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由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冷链物流设施的物流联盟,如图1。

以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不同决策情形下的联盟机制进行分析、比较一)变量定义及假设p:大陆冷链产品贸易公司的市场零售价格,是大陆企业的决策变量ω:台湾冷链产品合作社企业的单位产品批发价格,是台湾企业的决策变量e:ECFA协议效应D0:冷链产品市场基本需求fp,e:表示冷链产品零售价格和ECFA协议效应对冷链产品基本需求的影响系数,fp,e=α-βp+γe ;α、β、γ为参数,其中α为市场饱和性参数,β为价格敏感性参数,γ为ECFA协议效应参数,且α>0,β>0,γ>0a:表示大陆贸易公司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是大陆企业的决策变量b:表示台湾合作社企业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是台湾企业的决策变量g(a,b):表示冷链设施投入对基本需求的影响系数,ga,b=kma+ktb;km和kt分别表示大陆企业和台湾企业对冷链物流设施投入的敏感系数τ:表示台湾方面对冷链物流设施投入的分担率,是台湾企业的决策变量,且τ∈[0,1]该比例越高,说明台湾方面的投入越多当τ=1时,说明冷链物流设施全部由台方企业出资建设;当τ=0时,表明台方仅保持自身效益最大化下的投入水平,并不会为大陆分担多余投资Πm:大陆贸易企业的利润。

Πt:台湾合作社企业的利润Πm+t:两岸合作企业的总利润下文中,变量加上标“d”表示单独决策;加上标“s”表示Stackelberg博弈下的分散决策;加上标“c”表示联合集中决策给出下列假设:(1)大陆企业和台湾合作社企业均为完全理性的独立决策者,根据各自期望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 (2)为简化运算,台湾合作社企业的正向边际运营成本(如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为零,或者将其与批发价合并考虑,视为批发价的一部分3)市场需求函数为D=D0fp,eg(a,b)其中,D0为基本需求,fp,e表示冷链产品零售价格和ECFA协议效应对基本需求的影响系数;g(a,b)表示冷链设施投入对基本需求的影响系数4)本文不考虑对冷链产品生命周期的探讨,仅考虑单周期博弈的情况二)单独决策下的物流联盟机制此时双方同时进行决策,台湾企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来选择批发价格ω、冷链物流设施投入分担率τ和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水平b显然,台方选择的最优冷链物流设施分担率τd=0在此条件下,台方企业和大陆企业的收益及两岸总的目标利润函数分别为:即在三种不同决策情形下,零售价格p随着ECFA协议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上述结论表明:无论台湾合作社企业和大陆贸易企业之间采取何种决策方式,随着ECFA协议效应的增加,都可能会上调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期望从政府提供的“福利蛋糕”中分得一部分。

ECFA在冷链产品的影响中包括关税补贴,这种补贴虽然是给消费者的,但是企业通过提高其批发价格和零售價格也间接地从补贴中获利,即企业可能借助于ECFA协议而存在投机行为二、算例分析在两岸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合作的响应下,大陆F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Y公司共同出资在大陆建设新型超低温冷冻仓库,其主要作用为加工处理吞拿鱼、芭蕉鱼等水产品设计冷藏储存能力约为3200吨,预计年加工制造能力可达5000吨,是目前国内具备超低温冷藏、加工各类水产品能力的高科技冷藏仓库两企业冷链物流联盟的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表2至表4表明:冷链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随ECFA协议影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而且使台湾企业、大陆企业的最优利润和市场需求量均有所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也有所提高这与前面的论证相符同时显示:联合决策下双方企业的利润变化幅度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双方采取合作态度时,可以为企业免去很多试错成本并降低由判断失误所带来的损失所致从图3和图4可见,在双方企业相合作的联合决策下的零售价格低于非合作的单独决策和Stackelberg分散决策情形下的零售价格;而对于批发价格而言,在Stackelberg决策下和联合决策下的批发价分别大于单独决策下的价格;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随着ECFA协议影响因子的增加而增加,且非合作情形下,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增加较快。

从图7可见,联合决策下的市场需求量明显高于单独决策和Stackelberg分散决策这两种非合作情形下的需求量;无论是合作博弈还是非合作情形,市场需求量都随着ECFA协议影响的增加而增加,且合作情形下的需求量增速更大这充分表明,基于政府的角度,两岸需要继续深化ECFA合作程度,加大对两岸企业或消费者的补贴,刺激需求而且,如果两岸企业进行合作则需求量可大幅度提高,进而促进双方贸易往来,带动航运、空运等物流业发展据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统计,2011年实施ECFA协议以来,两岸早期收获产品销售额达到17992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早期收获产品增长至20735亿美元从图8和图9可见,在两岸企业进行合作的联合决策下,双方企业的利润分别高于非合作情形下单独决策和Stackelberg分散决策下的利润;两岸企业的利润均随ECFA协议影响的增加而增加,且联合决策下的利润增长更快由此可见,从企业角度来说,可以从ECFA协议这一政策中获益,且两岸的ECFA协议合作地越紧密,两岸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即ECFA协议政策会促使企业合作三、结论与对策本文提出ECFA协议效应因子e,以此说明各变量在该因子下的变化情况;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比研究了单独决策、Stackelberg分散决策和联合决策下,大陆企业与台湾企业的最优决策及利润变化。

结论表明:联合决策情形以最高的台湾企业对冷链设施的投入、最高大陆企业对冷链设施的投入、最高的投入分担率、最低的零售价格、最多的产品需求量和两岸企业最高的收益取得了“多赢”;随着ECFA协议效应因子的增强,市场需求量及双方企业的投入与利润均随之增强根据上述结论,并结合两岸冷链物流的实际运行情况,给出如下对策建议:对于大陆企业而言,合作情形下的下的联合决策其零售价格p虽比两种非合作情形下要低,但是较低的零售价格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联合决策下的市场需求量D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情况在联合决策下,大陆企业对冷链设施的投入b与其余两种情形相比最高,但整体的企业收益情况也是三种情形中最好的所以,大陆企业应以更加谦逊、包容的态度,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与台湾企业合作,既可避免自己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孤岛状态,又免于被动追随地位同时,联合决策的合作形式有利于双方供应链全程监控统合,企业可以联手对抗市场价格震荡等挑战从台湾企业而言,虽然Stackelberg分散决策下的批发价ω在三种决策情形中最高,但企业利润在单独决策下比Stackelberg分散决策情形更有利但这同时提醒大陆企业,如果未采取任何措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合作,则台湾企业很可能会采取单独决策的方式敷衍合作,以此来谋取较大利润,这是大陆企业和政府都不愿看到的,因为在此种合作方式下大陆企业的利润最小。

但如果双方均采取联合决策,虽然台湾企业的投入水平a在三种情形中是最高的,分担比率也最高,但其收益均比其余两种决策情形更为有利,因此应鼓励双方以开放的态度拥抱合作,尤其是对于台湾企业而言,更应该深入了解大陆市场和企业,客观认识并分析市场行情,不要受党派偏激言论的影响,以互信的姿态、多维度地与大陆企业展开合作,共谋发展同时在联合状态下,台湾方面可以更有效地监控大陆企业的冷链保鲜状况,防止陆商因成本问题而发生“断链”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和台商信誉 两岸企业的收益随着ECFA效应因子的增大而增大,这表明双方的合作不应仅停留在投资层面,应多维度地实现联盟合作以尽可能地扩大效应获得更多利益,可以采取的路径有:(1)技术知识合作模式因为台湾企业的冷链技术与发达国家不分伯仲,因此具有技术让渡转移条件还可以从技术层面衍生至管理理念和方法等领域,最大化地增强ECF。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