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务员_名言警句.doc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9.50KB
约16页
文档ID:547707711
公务员_名言警句.doc_第1页
1/16

名言警句安危篇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释: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释: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3、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释:浚,开浚,疏通5、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释: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治国篇1、天下为公孙中山)2、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19、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释: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2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2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2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用 察 育人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

 (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 (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1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汉•王符)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18、馋夫似贤 (汉•陆贾)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19、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宋•林逋)  释:不面对到难处,就不会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对财物,就看不出义士的节操2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  释:现在的人们看不出是凌云的树木,直等到树木凌云才说它高大21、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 (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2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2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2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25、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 (《战国策》)  释: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拔杨树,这样就没有活着的杨树了2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27、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莫可非 (宋•陆游)  释: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忧虑的,人们士气峥嵘就不能够责怪、反对28、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  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2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  释:试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才知;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等到长七年才能分清。

30、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释:慈祥的父亲也不能爱护没有好处的儿子,仁义的国君也不能白养着没有用处的大臣31、严格执法篇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3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3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3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3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  释:对杀人的处以死刑,以后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3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3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  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38、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3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4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4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清•唐甄)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42、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李觏)  释:鞭打的惩戒不能在家庭中松驰,刑罚不能在国家废除4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4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 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4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 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也必须惩罚46、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47、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  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48、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49、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唐•周昙)  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一样,关键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照执行的50、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  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不住51、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  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 氛就不会消除。

52、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管仲)  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53、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晏婴)  释:不因为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因为个人生气就随意惩罚下面54、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汉•司马迁)  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55、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清•唐甄)  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56、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  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57、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