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以色列主要党派对巴以冲突态度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43KB
约8页
文档ID:225948208
浅谈以色列主要党派对巴以冲突态度_第1页
1/8

浅谈以色列主要党派对巴以冲突态度【摘要】巴以冲突是当今世界最棘手、最难解决的地区 性冲突之一,其作为以色列建国后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摆在首 位以色列是一个议会民主制的世俗化国家,其拥有不同利 益的党派集团,在对于巴以冲突问题上,这些党派集团的最 高目标都是维护以色列国家利益,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各个 党派却又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以色列主要党派对巴以冲突问 题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右翼党派;左翼党 派巴勒斯坦,这块被《圣经》描绘为“留着奶和蜜的地 方”,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始终被笼罩在战火的硝烟中自 1948年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这块土地上不断进行地区 性冲突,由于双方为满足各自的国家利益,使得巴勒斯坦成 为二战后中东最动荡不安的地区之一一、关于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地理位置在亚洲西部,濒临红海和地中海,面积约2645平方公里众所周知,犹太人一直作为一个流浪 的民族流散在世界各地,被当地的主体民族歧视迫害甚至屠 杀,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暴行震惊了 世界犹太人的遭遇促使他们不断进行反思,从而出现了犹 太复国主义,然而不幸的是此时地球上已经不再有无人居住 的空地,犹太复国主义者因此就将目光移向了《圣经》中指 引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一一巴勒斯坦。

在美国的支持下,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 181号决议,即:《巴勒斯坦分治决 议》该决议将巴勒斯坦57%的土质较好的区域划归人口比例 低于三分之一的犹太人,而将33%的土质较差的区域划归比 例高于三分之二的阿拉伯人①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 国正式宣布成立,犹太人复国梦想得以实现,然而这不仅遭 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而且激起了阿拉伯各国人 民的强烈愤慨,由此引发了双方半个多世纪冲突,不断冲击 着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巴以双方不断的对抗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核心问题:(一)巴以之间领土划分1947年联合国的181号决议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建国的 重要依据,依照该决议以色列国于1948年建立,然而因阿 拉伯人不满该决议的不公,当年即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 以色列经过与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国家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 所侵占领土超过了联合国划定的国土的4倍事实上,联合 国181号决议所划定的边界已名存实亡以色列民族扩张主 义者主张以色列应拥有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因此,巴勒斯坦 人建国的领土一再被侵占,促使巴民族复国主义对以色列实 施一系列反抗斗争二) 耶路撒冷归属问题耶路撒冷,是中东三大宗教一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 兰教的圣地。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皆称耶路撒冷是他们永恒 的首都”1967年,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后,单方面宣 称整个耶路撒冷是其不可分割的首都巴方则要求建立一个 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领土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 勒斯坦国一座城市,同时成为两个国家的首都,世所仅见 耶路撒冷的归属去向,已成为巴以谈判中最棘手、最敏感的 问题,成为巴以冲突的焦点三)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巴以冲突制造了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难民问 题,形成了现代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 政治难民潮巴方认为,巴勒斯坦难民具有回归原来土地的 权利,认为这是其自然权利,是1948年2月联合国94号决 议的要求,也是国际难民和人道法规的总原则而以方认为, 回归权只属于以色列国民,至少属于以色列国永久居民,而 巴勒斯坦难民不符合条件实际上,回归权意味着大批巴勒 斯坦难民回到1948年战争爆发前的故土由于巴勒斯坦人 的人口出生率高于犹太人,以方估计,如果允许400万巴勒 斯坦难民回归以色列境内,到2015年,巴勒斯坦人口就会 达到700万,而届时犹太人口只有500万,以色列作为一个 犹太国家特性就发生了逆转因此,这个要求以方坚决反对四)以色列政党对巴以问题的态度以色列作为一个世俗化国家,其社会构成多元化,不同 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以及宗教背景的以色列人构成不同的 代表其各自利益的集团。

由于各集团利益不同,以色列各政 党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有着各自的政策以色列的党派主要 分为以利库德集团为代表的右翼政党,以社会民主党工党为 代表的左翼政党和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中间派巴勒斯坦问 题自以色列国家诞生之时就成为其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之 一,各政党对于该问题各持己见,对巴以冲突进行影响巨大二、以色列政党分歧(一)以色列右翼政党由世俗右翼政党和宗教政党构成的以色列右翼政党巴 以问题上态度强硬,主张以“安全换和平”,积极推行“大 以色列”计划,在被占领土上扩建犹太定居点其中,利库 德集团是右翼政党的代表,具有强烈的犹太复国主义色彩 利库德领袖沙龙就任以色列第30届政府总理后,明确提出 了新的执政纲领:新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吸引更多的犹太人移 居以色列,继续加强定居点的建设,不断扩大耶路撒冷的城 区;以以强大的压力迫使巴勒斯坦更换领导层、改革巴民族 权力机构作为重新开始和谈的条件,要求巴勒斯坦方面放弃 难民回归权,保证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首都的完整性其实 质是保证犹太民族的权力,无视巴勒斯坦民族的权利2002年10月,美国提出“路线图”计划,以色列右翼 势力强烈反对,全国联盟党立即抛出“迁移理论”认为将巴 勒斯坦阿拉伯人分散并转移到周边阿拉伯国家进行安置是 巴勒斯坦问题解决唯一 “人道和公正的解决办法”。

虽然迫 于美国和国际形势的压力,沙龙政府接受了 “路线图”计划,允许巴勒斯坦在不明确边界的范围内建国这一举动引起了右翼政党内的轩然大波,极右翼政党全国联盟主席利伯曼猛烈抨击沙龙的言论,认为“以色列城镇将暴露在巴勒斯 坦火箭弹的威胁之下,而加沙地带更会成为真主党和伊朗人的发射台” O右翼势力的另一大派别宗教政党在巴以冲突的地位和影响同样至关重要虽然以色列是一个世俗国家,世 俗政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宗教党派在一定程度上也左右着国家的政策实施根据犹太教的“应许之地”理念,大多数宗教党支持建设定居点,在被占领土上实行强硬政策由于 自身特点,宗教党派往往在巴以问题上要价以实现自己的党 派利益难怪以色列总理佩雷斯认为:“当宗教人士通过宗教政党参政的时候,他们总是想通过他们所属的宗教在预算、权力和立法方面捞取政治利益一个宗教政党就是一个 走到政治牧场上吃草的宗教团体但宗教党派的这种举动 巴以和谈既有消极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 宗 教党内的激进派积极支持定居点运动,其公开宣称,以色列 对上帝给予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拥有主权,必须维持“安 全和公认的边界”,同时宣布将致力于促进定居点运动的发 展截至1989年,犹太宗教组织建立的犹太定居点已占约 约旦河西岸领土的1/9,总计31.3万公顷。

另外,宗教党还 对“大以色列”计划推波助澜以及黎巴嫩国内民众对叙利 亚认同感的缺失⑨这样的局面反映岀西方文明和伊斯兰 文明对峙并争斗的一种方式,同样也是民族和宗教冲突的缩 影叙利亚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其当政者来说是非常重 要的,因为会直接影响它在中东地区的势力作为阿拉伯世 界的领军者,它与西方势力的角逐体现了阿拉伯民族势力和 外来势力的对抗在风云变幻的中东地区,如何运筹好与各 国的关系对于叙利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981年以色列第十届议会选举结束以后,当时的利库德 集团主席贝京与三个宗教政党联合签订协议组成联合政府 三大宗教政党的加盟使当时以色列政府对于被占领土地的 问题上更加强硬,“大以色列计划”诞生该计划主要包括 三项内容:一是吞并戈兰高地,二是加紧实施定居点政策, 三是发动黎巴嫩战争这一计划很明显地进一步激化了巴以 冲突二)以色列左翼政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巴以双方进入了以和平谈判阶段左翼激进党派认为犹太复国主义是一种殖民主义、种族 主义、使用武力掠夺别人土地,并不断对别人进行压迫;以 色列是建立在摧毁巴勒斯坦民族的基础上;以色列应实现从 排外主义到多元化,从以以色列为主导转为以巴两民族平等 合作,争取化解被阿拉伯国家孤立及敌对的状态,与该地区 融为一体。

其要求以色列必须在法律上保证阿拉伯公民与犹 太公民一样享有充分的平等权利,给予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 岸的巴勒斯坦人一资质的权利,并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 国这种和平主义思想首先从学术界兴起并向外扩展,已经 成为以色列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反映了以色列人民渴望 和平的一种心声现当代,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凭武力压迫其 他民族的行为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必然不会长久,政治 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以色列是一 个世俗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制,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不 论以色列各党派采取强硬或是缓和的政策,其最高目标都是 为了维护以色列的国家利益但是,一个国家和平发展不能 仅靠该国自身的努力,其要打造一个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 在巴以问题中,以色列作为主导的一方,我认为其在制定政 策上要内外兼顾,不能把自己的安全立于践踏别国主权的不 当行为之上,否则,报复行动会源源不断,中东和平进程路 漫漫难以走到尽头注释】①冯基华•犹太文化与以色列社会政治发展[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46.【参考文献】[1] 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61.[2] 李新.以色列极右翼势力抨击沙龙巴勒斯坦建国计划 [EB/0L].http ://www. chinadaily, com. cn/gb/doc/2002-12-05/content_3 0378. htm.[3] 西蒙・佩雷斯著•高秋福等译•新创世纪[M].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2: 177.[4] 徐新,凌继尧.犹太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8: 542.[5] 冯基华•犹太文化与以色列社会政治发展[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44.【作者简介】高岚(1988—),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硕士研究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