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段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的文化传统此时,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对原始文化产生超越和突破,他们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产生今天西方、印度、中国等不同的文化类型神灵是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公元前6世纪 泰勒斯“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 普罗泰格拉,,自然界,,人,神,,,发展 (14至17世纪 ),进一步弘扬 (17至18世纪),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人文思想兴起 (前5世纪中叶),智者学派苏 柏 亚,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1.智 2.苏 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一)苏格拉底及思想(二)柏拉图--- 1.思想背景 2.哲学思想---理念论 3.政治思想---《理想国》 4.教育活动 5.影响评价(三)亚里士多德---- 1.求学生涯 2.学术成果 ①哲学思想 ②逻辑学体系 ③“中庸之道”伦理观 3.教育活动 4.地位影响,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1. 智者学派(5BC中叶以后):,1)背景:,2)探索主题及代表人物:,3)主要观点:,4)影响 评价:,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忽视道德,给随意性和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主观唯心主义),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①积极:开始探索人类社会(促进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 ) 否定以神为万物尺度,树立人的尊严 (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②消极:,,层次1:对“人”的认识:“人”实指人的感觉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成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层次2:政治观点——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要求建立起与人性相符合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格拉(约前481—约前41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语,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一)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关于善的知识)即知识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已有美德“精神助产术”(1)苏~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他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崇尚知识美德、自由探索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 深远影响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异同点?,◆相同点(1)基本同一时代: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代(2)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不同点(1)智强调个人自由,忽视道德追求 (2)苏强调道德哲学,美德对人的重要性,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苏格拉底之死,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我像一只牛虻,雅典像一匹千里神驹。
现在它越来越胖,只想睡,不想跑我奉神的使命来盯这匹马 苏格拉底最后留下的遗言是: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死别的时候已到,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个更好,唯有神知道美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1.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1)后民主时代及弊端 2)苏格拉底影响 3)游历考察四方,产生新思想,2.哲学思想---理念论 3.政治理想---理想国,(二)柏拉图,,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成为希腊人而不是异邦人;赋我以自由民的身份而不是奴隶;使我生为男人而不是女人;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你如果真正是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那么,当你行仁守义的时候,永远不会遇到伤害知识是精神食粮代表作《理想国》理念世界:世间万物外的理念构成,并先 于物质存在—真实、永恒感觉世界:个别具体事物构成—虚假变幻,哲学思想:理念论观点及评价: ① 世界:,评价:,① 唯心论:理念为先 并将理念(概念)世界—感性世界对立② 理念论触及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阐述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有积极作用,哲学建立在___与___ 的区别之上? 含义?,实在,现象,柏拉图认为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的 “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因为它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正义的本身等。
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理想国 1)代表作: 2)观点: ① 理想国家 按智慧品德 ②国家统治者:,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 “智慧之德”卫国者—御敌保民 “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生产有节制 “节制之德”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和谐,① 为改变希腊民主政体弊端,努力建立和谐稳定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③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3)评价:,哲学王(最富智慧、正义感和理性),《国家篇》(《理想国》),4.教育活动:柏拉图学园(选修四P29) 地点 学生来源 教学内容 方式 学园地位,,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卡尔 .波普,5.影响评价,“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第一,是他的乌托邦;第二,是他的理念论;第三,他主张灵魂不朽… …” ——罗素著:《西方哲学史》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是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他们同处于( )时代(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他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提出( )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单译本,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学者,“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地位:百科全书式学者2.学术成果 ①主要哲学思想 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②创立逻辑学体系(最大的哲学贡献) 三段论 ③“中庸之道”的伦理学3.教育成果:亚历山大老师 “吕克昂”学园 逍遥学派4.影响:科学探求和追求真理精神,反对理念论,柏拉图: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的 “理念”世界真实,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等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师生关系-----敬重并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继承与突破人要追求尽善尽美境界,但不要放弃现实幸福指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例一: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
(大前提)柏拉图是人 (小前提)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结论)例二: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 (大前提)希腊人是人 (小前提)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结论)上述逻辑判断,你认为正确与否?,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种类举例:,1.下列内容中哪一项不是智者学派研究内容: A.人与人之间关系 B.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C.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 D.政治和法律问题,,2.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A .神对万物的安排 B . 人的伦理道德C .认为人类是最高级的 D .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秩序,3.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 B.民主制度发展,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认为研究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 D.认为研究“人”是为了更好研究自然界,4.右图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园》,图中左侧手指向天的老者为柏拉图,手掌向地的学者为亚里士多德.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师生二人应该是在下列哪一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 ) A.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B.学园应该培养城邦的上层人才 C.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 D.出色的学者应涉及广阔的学科领域,5.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
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相对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前5世纪是希腊奴隶制民主繁荣时代…在公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法庭规定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于是出现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反对者称为“诡辩学派普罗泰格拉悖论 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学习诉讼辩护师徒事先签订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普罗泰格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生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合同你应向我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你非得付学费不可 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苏格拉底(Socrates )(前469—前399),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出身于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自幼随父学艺,后来,当过兵,曾经三次参战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人五百人会议大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有死罪在收监期间,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但他决心服从国家的法律,拒不逃走后来在狱中服毒受死终年7O岁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但他的影响却非常巨大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的事物,它们的生存和毁灭,都是神特意安排的,因此研究自然界是渎神的,所以他本人集中精力研究论理道德问题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他认为,从怀疑自己的知识开始的自我认识是认识美德的来源他常常爱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但是,在肯定理性认识的同时,他却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苏格拉底在研究学问上有他自己的新方法,他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他产生新思想他善于从个别的东西中抽象出普遍的东西,他这种应用辩证方法证明真理的方法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欧洲的思想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政治上,苏格拉底主张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由经过训练,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来管理,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