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松果体区病变影像诊断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8MB
约72页
文档ID:585210597
松果体区病变影像诊断_第1页
1/72

松果体区病变的松果体区病变的影像影像-病理对照病理对照 正常松果体区解剖正常松果体区解剖n n松果体:松果体:松果体:松果体:大小为大小为大小为大小为10-14mm10-14mm,位于中线,小脑幕和上,位于中线,小脑幕和上,位于中线,小脑幕和上,位于中线,小脑幕和上丘上方,胼胝体压部和丘上方,胼胝体压部和丘上方,胼胝体压部和丘上方,胼胝体压部和GalenGalen静脉下方,附着于第静脉下方,附着于第静脉下方,附着于第静脉下方,附着于第三脑室后缘上部三脑室后缘上部三脑室后缘上部三脑室后缘上部 n n组织学:组织学:组织学:组织学:松果体由被纤维松果体由被纤维松果体由被纤维松果体由被纤维血管间质分隔开的松果体血管间质分隔开的松果体血管间质分隔开的松果体血管间质分隔开的松果体细胞细胞细胞细胞(95%)(95%)小叶和星形细胞小叶和星形细胞小叶和星形细胞小叶和星形细胞(5%)(5%)小叶组成小叶组成小叶组成小叶组成(Fig 2)(Fig 2) 正常松果体区解剖正常松果体区解剖n n特殊的神经元:特殊的神经元:特殊的神经元:特殊的神经元:松松松松果体细胞是与视网果体细胞是与视网果体细胞是与视网果体细胞是与视网膜的视杆和视锥细膜的视杆和视锥细膜的视杆和视锥细膜的视杆和视锥细胞相关胞相关胞相关胞相关。

n n脑沙:脑沙:脑沙:脑沙:同心轴样钙同心轴样钙同心轴样钙同心轴样钙化,也称为化,也称为化,也称为化,也称为脑沙脑沙脑沙脑沙,,,,发生于青春期,约发生于青春期,约发生于青春期,约发生于青春期,约40%40%见于见于见于见于17–2917–29的患的患的患的患者n n没有血脑屏障:没有血脑屏障:没有血脑屏障:没有血脑屏障:增增增增强可强化强可强化强可强化强可强化 正常松果体正常松果体n n正常的松果体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正常的松果体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苏木素,苏木素- -伊红伊红[H-E][H-E]染色)示纤维间质内的簇状及染色)示纤维间质内的簇状及菊形团状(箭)的正常松果体细胞菊形团状(箭)的正常松果体细胞 n n肿瘤:肿瘤:松果体实质的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松果体实质的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转移瘤及起源于邻近结构的肿瘤转移瘤及起源于邻近结构的肿瘤(如星细胞如星细胞瘤瘤,脑膜瘤脑膜瘤) n n先天性病变:先天性病变: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 松果体区病变松果体区病变n n包括:包括:包括:包括:肿瘤性病变与先天性病变肿瘤性病变与先天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与先天性病变肿瘤性病变与先天性病变n n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生殖细胞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生殖细胞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生殖细胞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转移瘤及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如星形细肿瘤、转移瘤及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如星形细肿瘤、转移瘤及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如星形细肿瘤、转移瘤及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胞瘤、脑膜瘤)胞瘤、脑膜瘤)胞瘤、脑膜瘤)n n年龄:年龄:年龄:年龄:常发生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常发生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常发生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常发生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8%3%–8%;占成人颅内肿瘤;占成人颅内肿瘤;占成人颅内肿瘤;占成人颅内肿瘤1%1%以下n n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最常见,占所有松果体肿瘤最常见,占所有松果体肿瘤最常见,占所有松果体肿瘤最常见,占所有松果体肿瘤40%40%,松果体实质肿瘤占,松果体实质肿瘤占,松果体实质肿瘤占,松果体实质肿瘤占14%–27%14%–27%n n意义:意义:意义:意义:认识这些肿瘤的临床行为及影像学特征有认识这些肿瘤的临床行为及影像学特征有认识这些肿瘤的临床行为及影像学特征有认识这些肿瘤的临床行为及影像学特征有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松果体区肿块的症状和体征松果体区肿块的症状和体征 n n常与肿块对邻近结构的占位效应有关,但是高度恶常与肿块对邻近结构的占位效应有关,但是高度恶常与肿块对邻近结构的占位效应有关,但是高度恶常与肿块对邻近结构的占位效应有关,但是高度恶性的肿块,如松果体母细胞瘤,也可侵袭周围组织。

性的肿块,如松果体母细胞瘤,也可侵袭周围组织性的肿块,如松果体母细胞瘤,也可侵袭周围组织性的肿块,如松果体母细胞瘤,也可侵袭周围组织n n ParinaudParinaud综合征:综合征:综合征:综合征:包括双眼垂直运动障碍、瞳孔散包括双眼垂直运动障碍、瞳孔散包括双眼垂直运动障碍、瞳孔散包括双眼垂直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双眼会聚障碍和由肿瘤压迫或侵袭中脑顶盖导大、双眼会聚障碍和由肿瘤压迫或侵袭中脑顶盖导大、双眼会聚障碍和由肿瘤压迫或侵袭中脑顶盖导大、双眼会聚障碍和由肿瘤压迫或侵袭中脑顶盖导致的眼睑痉挛致的眼睑痉挛致的眼睑痉挛致的眼睑痉挛 n n脑积水脑积水脑积水脑积水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 ::::n n早熟青春期早熟青春期早熟青春期早熟青春期 ::::可能与肿瘤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可能与肿瘤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可能与肿瘤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可能与肿瘤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hCG)有关 n n松果体卒中:松果体卒中:松果体卒中:松果体卒中:主诉是突然意识减退伴头痛主诉是突然意识减退伴头痛主诉是突然意识减退伴头痛主诉是突然意识减退伴头痛。

颅内压增高 n n起源于松果体实质的肿瘤有起源于松果体实质的肿瘤有低度恶性的松低度恶性的松果体细胞瘤,中度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果体细胞瘤,中度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和高度恶性的松果体母细胞瘤和高度恶性的松果体母细胞瘤n n生殖细胞肿瘤可有荷尔蒙活性,且血清及生殖细胞肿瘤可有荷尔蒙活性,且血清及脑脊液中癌基因蛋白类水平可有助于诊断脑脊液中癌基因蛋白类水平可有助于诊断 松果体实质肿瘤松果体实质肿瘤n n较少见,占颅内肿瘤的较少见,占颅内肿瘤的0.2%以下以下 n n松果体实质肿瘤起源于松果体细胞或其前松果体实质肿瘤起源于松果体细胞或其前体的神经上皮肿瘤包括低度恶性的松果体的神经上皮肿瘤包括低度恶性的松果体细胞瘤,中度恶性的中度分化的松果体体细胞瘤,中度恶性的中度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实质肿瘤(PPTID)及高度恶性的松果体母细及高度恶性的松果体母细胞瘤 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 n nWHO分级:分级:I级的生长缓慢的肿瘤,占松果体级的生长缓慢的肿瘤,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实质肿瘤的14%–6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见于成人(平均年龄:平均年龄:38岁岁)。

无性别差异无性别差异术后后5年生存率为年生存率为86%–100%,且肿瘤全切后不复,且肿瘤全切后不复发脑脊液发脑脊液(CSF)转移罕见转移罕见n n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松果体细胞瘤由类似于松果体细胞瘤由类似于松果体细胞的相对小的、一致的、成熟的细松果体细胞的相对小的、一致的、成熟的细胞组成Fig 3)小叶状结构和松果体细胞瘤小叶状结构和松果体细胞瘤的菊形团是共同的特点的菊形团是共同的特点 n n松果体细胞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松果体细胞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 H-E H-E染色)示类似于正常松果体细胞的微小一致的细胞大多染色)示类似于正常松果体细胞的微小一致的细胞大多数排列成菊形团状(箭头)数排列成菊形团状(箭头) n n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n nCT::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常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常小于小于3 cm的等到高密度的肿块松果体实的等到高密度的肿块松果体实质肿瘤使松果体结构膨胀及消失,使正常质肿瘤使松果体结构膨胀及消失,使正常的松果体钙化向周围爆裂的松果体钙化向周围爆裂n nMRI::松果体细胞瘤呈边界清楚的松果体细胞瘤呈边界清楚的T1低信低信号号T2高信号肿块。

增强像上,松果体细胞高信号肿块增强像上,松果体细胞瘤典型地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瘤典型地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Fig 4) n n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3535岁男患,有头痛史矢状位增强岁男患,有头痛史矢状位增强T1WIT1WI像示松果体区的一明显强化肿块,并且导致了脑积水像示松果体区的一明显强化肿块,并且导致了脑积水 n n松果体细胞瘤可发生囊变或部分囊变,有松果体细胞瘤可发生囊变或部分囊变,有时不易于松果体囊肿鉴别然而,在增强时不易于松果体囊肿鉴别然而,在增强像上,囊性的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内部强像上,囊性的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内部强化或结节状囊壁强化肿瘤内出血(松果化或结节状囊壁强化肿瘤内出血(松果体卒中)罕见体卒中)罕见 n n继发于松果体细胞瘤的松果体卒中,继发于松果体细胞瘤的松果体卒中,3030岁女患周岁女患周围平扫围平扫CTCT示松果体区一后部为囊性成分的高密度病示松果体区一后部为囊性成分的高密度病变可见松果体钙化前移囊性成分内可见血细胞变可见松果体钙化前移囊性成分内可见血细胞沉积平面(箭)沉积平面(箭)——出血的表现也出现了脑积水出血的表现也出现了脑积水 中度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中度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n nWHO WHO ::::20002000年分类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年分类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年分类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年分类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为WHOWHO分级的分级的分级的分级的IIII级或级或级或级或IIIIII级。

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级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级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级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20%20%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前期;女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前期;女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前期;女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前期;女性略多于男性性略多于男性性略多于男性性略多于男性5 5年生存率为年生存率为年生存率为年生存率为39%–74%39%–74%可有中枢神可有中枢神可有中枢神可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转移,但罕见经系统或其他部位转移,但罕见经系统或其他部位转移,但罕见经系统或其他部位转移,但罕见n n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n n肉眼:肉眼:肉眼:肉眼:PPTIDPPTID与松果体细胞瘤很相似为无坏死边与松果体细胞瘤很相似为无坏死边与松果体细胞瘤很相似为无坏死边与松果体细胞瘤很相似为无坏死边界清楚的病变界清楚的病变界清楚的病变界清楚的病变n n组织学:示大片状均匀一致细胞及小菊形团形成,组织学:示大片状均匀一致细胞及小菊形团形成,组织学:示大片状均匀一致细胞及小菊形团形成,组织学:示大片状均匀一致细胞及小菊形团形成,伴有界于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的特伴有界于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的特伴有界于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的特伴有界于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的特点。

可见低度到中度的有丝分裂活性和核异型性可见低度到中度的有丝分裂活性和核异型性可见低度到中度的有丝分裂活性和核异型性可见低度到中度的有丝分裂活性和核异型性 n n松果体实质肿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松果体实质肿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 H- H-E E染色)示长片状均匀一致的细胞及小菊形团形成(箭)染色)示长片状均匀一致的细胞及小菊形团形成(箭)组织学特点界于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组织学特点界于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 n n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n nPPTID无特异性的影像表现来与松果体母无特异性的影像表现来与松果体母细胞瘤或松果体细胞瘤鉴别细胞瘤或松果体细胞瘤鉴别PPTID在在T2WI上呈高信号上呈高信号n n增强后可强化增强后可强化(Fig 7)也可见囊变也可见囊变 n n松果体实质肿瘤,松果体实质肿瘤,3939岁男患,伴视力模糊检查发现视神岁男患,伴视力模糊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经乳头水肿a)(a)轴位轴位T2WIT2WI像示累及松果体区的高信号肿像示累及松果体区的高信号肿块,并导致了脑积水肿块后方可见囊变区(箭)块,并导致了脑积水。

肿块后方可见囊变区(箭)b)(b)轴轴位增强位增强T1WIT1WI像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像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 n nWHOWHO分级分级IVIV级的高度恶性的肿瘤,是松果体实质级的高度恶性的肿瘤,是松果体实质肿瘤最原始的类型,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肿瘤最原始的类型,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40%40%松果体母细胞瘤为胚胎瘤,即松果体的原始神经外胚果体母细胞瘤为胚胎瘤,即松果体的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好发于层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好发于10-2010-20岁,但其可发生岁,但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脑脊液转移常见且是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脑脊液转移常见且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最常见的致死原因5 5年生存率为年生存率为58%58%n n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松果体母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松果体母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相似,为富细胞性系统的其他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相似,为富细胞性胚胎瘤肿瘤细胞胞质稀少,呈片状分布胚胎瘤肿瘤细胞胞质稀少,呈片状分布(Fig 8)(Fig 8)可见可见Homer WrightHomer Wright菊形团(神经母细胞分化)或菊形团(神经母细胞分化)或Flexner-WintersteinerFlexner-Wintersteiner菊形团(视网膜母细胞分化),菊形团(视网膜母细胞分化),肿瘤可出现出血或坏死。

浸润到邻近结构或颅脊柱肿瘤可出现出血或坏死浸润到邻近结构或颅脊柱转移常见转移常见(Fig 9)(Fig 9) n n松果体母细胞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松果体母细胞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 H-EH-E染色)示明显的富细胞肿瘤可见缺乏胞质的大量染色)示明显的富细胞肿瘤可见缺乏胞质的大量细胞,成菊形团状(箭)细胞,成菊形团状(箭) n n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4 4岁女孩,伴头痛、呕吐和复视岁女孩,伴头痛、呕吐和复视a)(a)轴位轴位增强增强T1WIT1WI示一边界不清的强化的松果体区肿块,伴脑积水示一边界不清的强化的松果体区肿块,伴脑积水强化部分延伸到蛛网膜下腔,提示有实质浸润强化部分延伸到蛛网膜下腔,提示有实质浸润b)(b)大体标本大体标本示沿软脑膜表面的结节样褪色,此表现与脑脊液转移有关示沿软脑膜表面的结节样褪色,此表现与脑脊液转移有关 n n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CTCT上表现为一巨大的上表现为一巨大的( (典型地典型地 ≥3 cm) ≥3 cm),分叶状,分叶状的,典型的高密度肿块,表现出其多细胞性的组织学的特的,典型的高密度肿块,表现出其多细胞性的组织学的特点。

如有松果体钙化,则可表现为钙化向病灶周围爆裂点如有松果体钙化,则可表现为钙化向病灶周围爆裂(Fig (Fig 10)10)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阻塞性脑积水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阻塞性脑积水MRIMRI上,松果体上,松果体母细胞瘤呈非均匀性表现,实性部分在母细胞瘤呈非均匀性表现,实性部分在T1WIT1WI上呈低到等信上呈低到等信号,号,T2WIT2WI上与脑皮质相比呈等到稍高信号增强上呈非均上与脑皮质相比呈等到稍高信号增强上呈非均匀强化n n肿瘤可发生坏死和出血其影像表现与多数良性的松果体肿瘤可发生坏死和出血其影像表现与多数良性的松果体实质肿瘤类似广泛的囊变罕见由于细胞结构增加,可实质肿瘤类似广泛的囊变罕见由于细胞结构增加,可表现弥散受限脑脊液转移是常见的表现,故全颅脊柱轴表现弥散受限脑脊液转移是常见的表现,故全颅脊柱轴成像很必要成像很必要 n n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1010岁女孩,伴嗜睡、呕吐和眼球下视岁女孩,伴嗜睡、呕吐和眼球下视轴位平扫轴位平扫CTCT示一巨大的松果体区肿块,导致脑积水松示一巨大的松果体区肿块,导致脑积水松果体钙化向外周爆裂(箭)果体钙化向外周爆裂(箭) n n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4 4岁男孩,伴恶岁男孩,伴恶心和呕吐。

心和呕吐a)(a)矢矢状位状位T2WIT2WI像示松像示松果体区一巨大的果体区一巨大的肿块,导致了脑肿块,导致了脑积水肿块与灰积水肿块与灰质相比呈高信号质相比呈高信号b)(b)增强增强T1WIT1WI像像示肿块内不均匀示肿块内不均匀强化c)(c)弥散加弥散加权成像示病变内权成像示病变内呈高信号肿块呈高信号肿块在表面弥散系数在表面弥散系数图上呈低信号,图上呈低信号,此表现提示弥散此表现提示弥散受限并反映了肿受限并反映了肿瘤富含细胞结构瘤富含细胞结构 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n n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指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及颅内中线的小细胞瘤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相关的颅内肿瘤最常见于松果体区(松果体母细胞瘤)(Fig 12)其次为鞍上区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常有家族史且在出现单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之前有过眼部疾病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的平均寿命有报道称达19个月 n n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2 2岁女孩,有视网膜母细岁女孩,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摘除术史胞瘤摘除术史a)(a)轴位增强脂肪抑制轴位增强脂肪抑制T1WIT1WI像示左像示左眼球内侧壁可见局灶性强化(箭),视网膜母细眼球内侧壁可见局灶性强化(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现。

右眼球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已被摘除,胞瘤的表现右眼球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已被摘除,被一枚义眼代替被一枚义眼代替b)(b)轴位增强轴位增强T1WIT1WI像示一与松果像示一与松果体母细胞瘤相关的强化肿块,导致了脑积水体母细胞瘤相关的强化肿块,导致了脑积水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松果体区乳头状瘤 n n是最近列入是最近列入WHO2007WHO2007分类中的肿瘤是发生于儿童和成年分类中的肿瘤是发生于儿童和成年的罕见的神经上皮肿瘤,报道的发病年龄为的罕见的神经上皮肿瘤,报道的发病年龄为5–665–66岁岁 ( (平均平均年龄:年龄:31.531.5岁岁)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被认为是起源于松果体松果体区乳头状瘤被认为是起源于松果体区脑室管膜连合下器官的特殊的室管膜细胞区脑室管膜连合下器官的特殊的室管膜细胞n n由于松果体区乳头状瘤罕见,故其组织学分级标准仍在制由于松果体区乳头状瘤罕见,故其组织学分级标准仍在制定中,但极有可能为定中,但极有可能为WHOWHO分级的分级的II II级或级或IIIIII级一项对级一项对3131名名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72%72%的病例出现肿瘤进展,的病例出现肿瘤进展, 7%7%的病例有脑脊液转移。

的病例有脑脊液转移5 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73%和和27%27%,且局部复发常见,即使在肿瘤全切和放疗后且局部复发常见,即使在肿瘤全切和放疗后 n n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松果体区乳头状瘤为边界清楚的病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松果体区乳头状瘤为边界清楚的病变,大小在变,大小在5 cm5 cm以上且可有囊性成分组织学检查肿瘤表以上且可有囊性成分组织学检查肿瘤表现出上皮样生长方式,乳突状特点、线团及血管周围假菊现出上皮样生长方式,乳突状特点、线团及血管周围假菊形团 n n松果体区乳头状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松果体区乳头状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 H-E H-E染色)示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形成(箭)染色)示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形成(箭) n n松果体区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包括其他松果体实质肿瘤、松果体区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包括其他松果体实质肿瘤、乳突状室管膜瘤、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及转移瘤免疫组织乳突状室管膜瘤、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及转移瘤免疫组织化学表现有助于和其他松果体区病变鉴别,尤其是室管膜化学表现有助于和其他松果体区病变鉴别,尤其是室管膜瘤和脉络膜丛乳头状瘤。

瘤和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松果体区乳头状瘤呈边界清楚的病变,影像学表现:松果体区乳头状瘤呈边界清楚的病变,T1WIT1WI上可为多种信号强度,上可为多种信号强度,T2WI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可强上呈高信号,增强可强化囊变常见化囊变常见(Fig 14)(Fig 14)T1WIT1WI上可呈高信号,可能与分泌上可呈高信号,可能与分泌的包涵体内含蛋白质或糖蛋白有关的包涵体内含蛋白质或糖蛋白有关 n n松果体区乳头状瘤,松果体区乳头状瘤,1717岁女孩,伴头痛,呕吐和复视岁女孩,伴头痛,呕吐和复视a)(a)轴轴位位T2WIT2WI像示松果体区一小的不均匀的囊实性病变出现了像示松果体区一小的不均匀的囊实性病变出现了脑积水b)(b)增强增强T1WIT1WI像示病变的实性部分强化像示病变的实性部分强化 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n n生殖细胞肿瘤起源于残留的原始外胚层、中胚层或内胚层,且每种肿瘤类型表示肿瘤与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关系生殖细胞肿瘤占松果体区肿瘤的一半以上WHO将其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非生殖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的起源生殖细胞肿瘤的起源 n n一种理论为异常迁移根据这种理论,来源于卵黄囊的生一种理论为异常迁移根据这种理论,来源于卵黄囊的生殖细胞没有迁移到其正常部位殖细胞没有迁移到其正常部位——卵巢或睾丸,而迁移到其卵巢或睾丸,而迁移到其他部位,主要是中线部位,包括第三脑室、纵膈及骶尾区他部位,主要是中线部位,包括第三脑室、纵膈及骶尾区另一种理论为胚胎细胞理论,其认为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另一种理论为胚胎细胞理论,其认为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异位的多能胚胎细胞异位的多能胚胎细胞其他的理论认为只有生殖细胞瘤起源于生殖细胞,而其他其他的理论认为只有生殖细胞瘤起源于生殖细胞,而其他的生殖细胞肿瘤来自迷走于侧中胚层内的胚胎细胞结果的生殖细胞肿瘤来自迷走于侧中胚层内的胚胎细胞结果这些细胞被包埋于脑内的不同区域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殖这些细胞被包埋于脑内的不同区域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殖细胞肿瘤最常见于松果体区和鞍上区肿瘤使血清和脑脊细胞肿瘤最常见于松果体区和鞍上区肿瘤使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产生的癌基因蛋白类水平增加(甲胎蛋白、液中肿瘤产生的癌基因蛋白类水平增加(甲胎蛋白、β-β-hCGhCG、胎盘碱性磷酸酶)、胎盘碱性磷酸酶)(Table 1)(Table 1)。

n n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异性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其占儿童脑肿瘤的11%以上,而在西方国家为0.4%–3.4%生殖细胞瘤最多见,其次是畸胎瘤多数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患者年龄在10到30之间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男女比率约为3:1 n n生殖细胞瘤占颅内肿瘤的生殖细胞瘤占颅内肿瘤的1%–2%1%–2%,,90%90%的患者年的患者年龄在龄在2020岁以下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殖细胞瘤在组岁以下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殖细胞瘤在组织学和遗传学上与卵巢的无性细胞瘤及睾丸的精织学和遗传学上与卵巢的无性细胞瘤及睾丸的精原细胞瘤相似原细胞瘤相似50%50%到到65%65%的颅内生殖细胞瘤位于的颅内生殖细胞瘤位于松果体区,松果体区,25%–35%25%–35%位于鞍上区虽然发生于鞍位于鞍上区虽然发生于鞍上区的生殖细胞瘤无性别差异,但发生于松果体上区的生殖细胞瘤无性别差异,但发生于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男女比率为区的生殖细胞瘤男女比率为10:110:1 脑脊液转移及脑脊液转移及邻近脑组织浸润常见,但预后较好(邻近脑组织浸润常见,但预后较好(5 5年生存率为年生存率为90%90%以上)且肿瘤对放疗及其敏感。

以上)且肿瘤对放疗及其敏感 n n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生殖细胞瘤为边界清楚的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生殖细胞瘤为边界清楚的病变,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大多边形原始生殖细胞病变,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大多边形原始生殖细胞的两种细胞类型的两种细胞类型(Fig 15a)(Fig 15a)大量的淋巴细胞使得病大量的淋巴细胞使得病变在变在CTCT上呈高密度,在弥散加权像上表现为弥散上呈高密度,在弥散加权像上表现为弥散受限生殖细胞瘤可分为两种类型:单纯的生殖受限生殖细胞瘤可分为两种类型:单纯的生殖细胞瘤和含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生殖细胞瘤包含细胞瘤和含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生殖细胞瘤包含合体滋养层巨细胞的生殖细胞瘤复发率高且远期合体滋养层巨细胞的生殖细胞瘤复发率高且远期生存率低,其脑脊液中生存率低,其脑脊液中hCGhCG水平增高水平增高 n n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CTCT表现为边缘锐利的包埋有松果体钙化的高表现为边缘锐利的包埋有松果体钙化的高密度肿块密度肿块(Fig 15b)(Fig 15b)高密度与肿瘤内大量的淋巴细胞成分高密度与肿瘤内大量的淋巴细胞成分有关可有脑积水可有脑积水MRIMRI典型的表现为可伴有囊性成分的典型的表现为可伴有囊性成分的实性肿块。

与脑灰质相比,生殖细胞瘤在实性肿块与脑灰质相比,生殖细胞瘤在T1WIT1WI和和T2WIT2WI上上呈等到高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呈等到高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Fig 16a)(Fig 16a)由于肿瘤由于肿瘤富含细胞结构,故可出现弥散受限富含细胞结构,故可出现弥散受限n n因肿瘤有脑脊液种植转移的可能,故需全脑脊柱轴成像因肿瘤有脑脊液种植转移的可能,故需全脑脊柱轴成像(Fig 16c)(Fig 16c)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包括各种原发性松果体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包括各种原发性松果体肿瘤然而,若存在癌基因蛋白类或肿瘤然而,若存在癌基因蛋白类或CTCT上可见松果体钙化上可见松果体钙化被肿瘤包埋,则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被肿瘤包埋,则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n n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1515岁男孩,伴头痛岁男孩,伴头痛a) (a) 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 H-E H-E染色)示与淋巴细胞一致的簇状的小圆形蓝染的细胞染色)示与淋巴细胞一致的簇状的小圆形蓝染的细胞(箭)间混杂着巨大的多边形原始生殖细胞大量的淋巴细胞成(箭)间混杂着巨大的多边形原始生殖细胞。

大量的淋巴细胞成分使病变在分使病变在CTCT上呈高密度,在弥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上呈高密度,在弥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b)(b)轴位平轴位平扫扫CTCT示松果体区一高密度病变,松果体的钙化被其包埋示松果体区一高密度病变,松果体的钙化被其包埋 n n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1919岁男孩,伴头痛岁男孩,伴头痛a)(a)矢状位增强矢状位增强T1WIT1WI像示一呈均匀强化的松果体区病变病变导致了中度像示一呈均匀强化的松果体区病变病变导致了中度脑积水b)(b)弥散加权像示病变呈高信号,提示病变富弥散加权像示病变呈高信号,提示病变富含细胞结构含细胞结构c) (c) 矢状位钆增强矢状位钆增强T1WIT1WI像示沿马尾的结节像示沿马尾的结节样强化的肿块(箭),此表现与种植转移有关样强化的肿块(箭),此表现与种植转移有关 畸胎瘤畸胎瘤 n n畸胎瘤沿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间线分化畸胎瘤有三种类型:成熟畸胎瘤(完全分化的组织)、未成熟畸胎瘤(三个胚层的胚胎组织和成熟组织的混合成分)和恶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最少见,表现为成熟组织的恶变 n n病理和组织学特点:成熟畸胎瘤呈分叶状肿块,病理和组织学特点:成熟畸胎瘤呈分叶状肿块,含三个胚层的胚胎组织的混合成分。

由于肿瘤含含三个胚层的胚胎组织的混合成分由于肿瘤含外胚层成分故可见皮肤和皮肤附件含中胚层结外胚层成分故可见皮肤和皮肤附件含中胚层结构故可出现软骨、骨、脂肪、平滑肌和骨骼肌构故可出现软骨、骨、脂肪、平滑肌和骨骼肌呼吸道上皮或肠上皮来源于内胚层成分未成熟呼吸道上皮或肠上皮来源于内胚层成分未成熟畸胎瘤含不完全分化的组织成分,类似于胚胎组畸胎瘤含不完全分化的组织成分,类似于胚胎组织即使病变只含有一小部分的未分化组织,也织即使病变只含有一小部分的未分化组织,也属于不成熟畸胎瘤属于不成熟畸胎瘤 n n成熟畸胎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成熟畸胎瘤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 H-E H-E染色)示包括皮脂腺(箭)和透明软骨染色)示包括皮脂腺(箭)和透明软骨(*)(*)的多组织类的多组织类型病变 n n影像学表现:CT上呈多源性,分叶状病变,伴局灶性的脂肪密度,钙化及囊变区T1WI局部可表现为脂肪的短T1信号及钙化的多种信号强度T2WI上,软组织成分呈等到低信号增强上软组织成分可强化恶性畸胎瘤可有更多类似的影像学表现(囊变和钙化较少),使得很难与其他肿瘤鉴别 n n畸胎瘤,畸胎瘤,8 8岁男孩,伴岁男孩,伴ParinaudParinaud综合征病史综合征病史2 2周。

周a)(a)轴位轴位T1WIT1WI像示一分叶状,不均匀的病变,其内含高信号区像示一分叶状,不均匀的病变,其内含高信号区(箭),此表现与脂肪有关箭),此表现与脂肪有关b)(b)增强增强MRIMRI示病变的实性示病变的实性部分强化部分强化 其他生殖细胞肿瘤其他生殖细胞肿瘤n n绒毛膜癌、卵黄囊肿瘤及胚胎性癌罕见这些肿瘤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或原发性松果体肿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血清癌基因蛋白类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这些肿瘤也可出血,使得T1缩短 松果体囊肿松果体囊肿n n松果体囊肿见于松果体囊肿见于25%–40%25%–40%的尸解的病例和的尸解的病例和23%23%的正常受的正常受试者n n松果体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松果体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40–4940–49岁的成年;岁的成年;研究表明女性好发研究表明女性好发n n松果体囊肿的起源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其来源于松果体松果体囊肿的起源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其来源于松果体的退变n n松果体囊肿常无症状,大小常在松果体囊肿常无症状,大小常在2–15 mm2–15 mmn n随访研究表明病变大小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当病变超随访研究表明病变大小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当病变超过过15 mm15 mm时,患者可出现症状,常为头痛或视力改变时,患者可出现症状,常为头痛或视力改变囊内出血(松果体卒中)及急性脑积水罕见,有报道称囊内出血(松果体卒中)及急性脑积水罕见,有报道称其能导致死亡其能导致死亡 n n病理和组织学特点:松果体囊肿可呈单房或多房,囊壁为三层内层由胶样组织组成,中间层由松果体实质组织组成,外层由结缔组织组成(Fig 19)囊内液体为蛋白质成分,也可有血性成分 n n松果体囊肿的显微镜照片(松果体囊肿的显微镜照片(H-EH-E染色)示内层的胶染色)示内层的胶样组织(箭)和外层的扁平的松果体实质样组织(箭)和外层的扁平的松果体实质(*)(*)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n nMRIMRI上,松果体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的薄壁的边界上,松果体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的薄壁的边界清楚的病变其典型的信号强度与清楚的病变其典型的信号强度与T1WIT1WI和和T2WIT2WI上上的脑脊液的信号相似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的脑脊液的信号相似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FLAIR)像像上,信号可能因蛋白成分而不能被完全抑制钆增上,信号可能因蛋白成分而不能被完全抑制钆增强上,多数松果体囊肿的囊壁可强化,但常呈不完强上,多数松果体囊肿的囊壁可强化,但常呈不完全强化;这种影像表现是因松果体囊状扩张时,松全强化;这种影像表现是因松果体囊状扩张时,松果体实质断裂形成的。

果体实质断裂形成的延迟像上,有报道称囊肿可类似于实性肿瘤,呈均延迟像上,有报道称囊肿可类似于实性肿瘤,呈均匀强化这种表现的机制还不清楚,但可能与对比匀强化这种表现的机制还不清楚,但可能与对比剂经囊壁的被动扩散或囊壁对对比剂的活跃的分泌剂经囊壁的被动扩散或囊壁对对比剂的活跃的分泌作用有关高分辨率像上可见细微的内部分隔及内作用有关高分辨率像上可见细微的内部分隔及内部的囊肿鉴别诊断包括囊性肿瘤如星形细胞瘤、部的囊肿鉴别诊断包括囊性肿瘤如星形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 n n松果体囊肿(多发性硬化检查中偶然发现),松果体囊肿(多发性硬化检查中偶然发现),3232岁女患轴位增强轴位增强T1WIT1WI像示松果体区一像示松果体区一8mm8mm圆形的低信号病变,圆形的低信号病变,囊肿的表现病变有一薄的不完全强化的边缘(箭)囊肿的表现病变有一薄的不完全强化的边缘(箭)无壁结节及脑积水无壁结节及脑积水 松果体囊肿的处理松果体囊肿的处理n n松果体囊肿的处理有争议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研究来追踪松果体囊肿的完全消退,所以松果体囊肿的自然历史还不完全清楚几个研究表明松果体囊肿在随访中比较稳定。

Barboriak等的一项对32名患者的研究显示,75%的松果体囊肿在0.5–9.1年间稳定不变;其大小的变化与临床表现无关 其他松果体区肿块其他松果体区肿块n n许多其他病变发生于松果体区及起源于邻许多其他病变发生于松果体区及起源于邻近部位的细胞这些肿瘤包括近部位的细胞这些肿瘤包括脑膜瘤、脉脑膜瘤、脉络丛癌、中枢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络丛癌、中枢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及脂肪瘤质瘤、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及脂肪瘤转移瘤转移瘤也可见于松果体区松果体区罕见也可见于松果体区松果体区罕见的病变包括的病变包括单发性纤维瘤、结节病和黑色单发性纤维瘤、结节病和黑色素瘤素瘤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n n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为内含表皮成分的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为内含表皮成分的先天性包涵囊肿表皮样囊肿约占颅内肿先天性包涵囊肿表皮样囊肿约占颅内肿瘤的瘤的1%,,3%–4%颅内表皮样囊肿见于松果颅内表皮样囊肿见于松果体区n n起源:起源:有多种理论,包括起源于皮肤外胚有多种理论,包括起源于皮肤外胚层的神经组织的分裂缺陷和胚胎外胚层包层的神经组织的分裂缺陷和胚胎外胚层包涵体的存在。

皮样囊肿的发生率比表皮样涵体的存在皮样囊肿的发生率比表皮样囊肿低囊肿低3到到10倍 n n生长:生长:生长:生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因表皮细胞脱离故生长缓慢,因表皮细胞脱离故生长缓慢,因表皮细胞脱离故生长缓慢,因表皮细胞脱离故生长缓慢,大小可相对较大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大小可相对较大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大小可相对较大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大小可相对较大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好发于20—3020—30岁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发病年龄较轻,常见于儿童发病年龄较轻,常见于儿童发病年龄较轻,常见于儿童发病年龄较轻,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通过细胞脱离和腺体分泌使得大小增或青少年,通过细胞脱离和腺体分泌使得大小增或青少年,通过细胞脱离和腺体分泌使得大小增或青少年,通过细胞脱离和腺体分泌使得大小增加瘤性转化瘤性转化瘤性转化瘤性转化罕见,但鳞状上皮细胞癌在这两种罕见,但鳞状上皮细胞癌在这两种罕见,但鳞状上皮细胞癌在这两种罕见,但鳞状上皮细胞癌在这两种病变中均可发生病变中均可发生病变中均可发生病变中均可发生n n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的囊壁由单一的囊壁由单一的囊壁由单一的囊壁由单一的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内容物由多层角蛋白酶的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内容物由多层角蛋白酶的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内容物由多层角蛋白酶的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内容物由多层角蛋白酶的碎片构成的碎片构成的碎片构成的碎片构成(Fig 21)(Fig 21),大体标本上呈,大体标本上呈,大体标本上呈,大体标本上呈“ “珍珠珍珠珍珠珍珠” ”样表现。

样表现皮样囊肿含有皮肤附件(毛囊,汗腺)这两者皮样囊肿含有皮肤附件(毛囊,汗腺)这两者皮样囊肿含有皮肤附件(毛囊,汗腺)这两者皮样囊肿含有皮肤附件(毛囊,汗腺)这两者病变均随时间缓慢扩大,且破裂后引起可致命的病变均随时间缓慢扩大,且破裂后引起可致命的病变均随时间缓慢扩大,且破裂后引起可致命的病变均随时间缓慢扩大,且破裂后引起可致命的化学性脑膜炎化学性脑膜炎化学性脑膜炎化学性脑膜炎 n n表皮样囊肿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表皮样囊肿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200,, H-E H-E染色)示外层的复层鳞状上皮层(箭)波浪状物质染色)示外层的复层鳞状上皮层(箭)波浪状物质为囊内的角蛋白酶的碎片为囊内的角蛋白酶的碎片 n n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n nCTCT::::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呈类似于脑脊液的低密度呈类似于脑脊液的低密度呈类似于脑脊液的低密度呈类似于脑脊液的低密度皮样皮样皮样皮样囊肿囊肿囊肿囊肿表现多样,可见脂质成分的低密度区,而不表现多样,可见脂质成分的低密度区,而不表现多样,可见脂质成分的低密度区,而不表现多样,可见脂质成分的低密度区,而不是中胚层起源的脂肪。

两种病变均可有周围性钙是中胚层起源的脂肪两种病变均可有周围性钙是中胚层起源的脂肪两种病变均可有周围性钙是中胚层起源的脂肪两种病变均可有周围性钙化n nMRIMRI::::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T1WIT1WI呈低信号,呈低信号,呈低信号,呈低信号,T2WIT2WI呈高信号,呈高信号,呈高信号,呈高信号,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类似表皮样囊肿钻入周围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类似表皮样囊肿钻入周围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类似表皮样囊肿钻入周围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类似表皮样囊肿钻入周围结构且包绕神经血管使得切除困难结构且包绕神经血管使得切除困难结构且包绕神经血管使得切除困难结构且包绕神经血管使得切除困难FLAIRFLAIR像上,像上,像上,像上,表皮样囊肿呈不完全饱和,藉此可与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呈不完全饱和,藉此可与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呈不完全饱和,藉此可与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呈不完全饱和,藉此可与蛛网膜囊肿鉴别弥散加权像上,蛛网膜囊肿呈高信号,也鉴别弥散加权像上,蛛网膜囊肿呈高信号,也鉴别弥散加权像上,蛛网膜囊肿呈高信号,也鉴别弥散加权像上,蛛网膜囊肿呈高信号,也是一个有助于其诊断的表现是一个有助于其诊断的表现是一个有助于其诊断的表现是一个有助于其诊断的表现(Fig 22)(Fig 22)。

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内部无强化,但可有罕见的边缘强化,提示炎症内部无强化,但可有罕见的边缘强化,提示炎症内部无强化,但可有罕见的边缘强化,提示炎症内部无强化,但可有罕见的边缘强化,提示炎症或感染过程在恶性转化的罕见病例(表皮样囊或感染过程在恶性转化的罕见病例(表皮样囊或感染过程在恶性转化的罕见病例(表皮样囊或感染过程在恶性转化的罕见病例(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囊内可有强化肿和皮样囊肿),囊内可有强化肿和皮样囊肿),囊内可有强化肿和皮样囊肿),囊内可有强化 n n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2727岁患者,岁患者,伴头痛和恶心伴头痛和恶心n n(a)(a)轴位平扫轴位平扫CTCT示一起源示一起源于松果体区巨大低密度病于松果体区巨大低密度病变病变钻入邻近脑实质变病变钻入邻近脑实质内可见周边钙化(箭)可见周边钙化(箭)n n(b)(b)轴位轴位T2WIT2WI像示病变呈像示病变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似n n(c)(c)轴位增强轴位增强T1WIT1WI像示病像示病变钻入邻近脑实质内病变钻入邻近脑实质内病变无强化周边强化区域变无强化周边强化区域为血管结构。

为血管结构n n(d)(d)轴位轴位T2W FLAIRT2W FLAIR像示病像示病变没有完全抑制变没有完全抑制n n(e)(e)弥散加权像示病变呈高弥散加权像示病变呈高信号 n n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在在MRI上表现多样,因其含脂上表现多样,因其含脂质成分(其使质成分(其使T1缩短)和毛发,毛发在缩短)和毛发,毛发在T1WI和和T2WI上呈曲线的低信号区脂肪抑上呈曲线的低信号区脂肪抑制像上脂质信号将被抑制边缘强化少见制像上脂质信号将被抑制边缘强化少见且提示炎症和感染,但皮样囊肿无内部强且提示炎症和感染,但皮样囊肿无内部强化,这与畸胎瘤不同皮样囊肿为单房的,化,这与畸胎瘤不同皮样囊肿为单房的,这也不同与畸胎瘤这也不同与畸胎瘤(Table 2)皮样囊肿破裂皮样囊肿破裂后,脑沟及脑池内可见脂质信号后,脑沟及脑池内可见脂质信号(Fig 23) n n破裂的皮样囊肿,破裂的皮样囊肿,1616岁女孩伴精神状态改变岁女孩伴精神状态改变a)(a)轴位增强轴位增强T1WIT1WI像示一高信号病变(箭头)突出于胼胝体压部前方增像示一高信号病变(箭头)突出于胼胝体压部前方增强后病变不强化病变内可见线样低信号结构,毛发的影像强后病变不强化。

病变内可见线样低信号结构,毛发的影像表现侧脑室前角可见脂液平面(箭)侧脑室前角可见脂液平面(箭)b)(b)大体标本照片示大体标本照片示左侧脑室前角内与脂质(箭)一致的黄色物质左侧脑室前角内与脂质(箭)一致的黄色物质 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n n松果体区星形细胞瘤少见其起源于间质松果体区星形细胞瘤少见其起源于间质星形细胞,在松果体区其起源于胼胝体压星形细胞,在松果体区其起源于胼胝体压部,丘脑或中脑顶盖少数可起源于松果部,丘脑或中脑顶盖少数可起源于松果体内的神经元细胞肿瘤可局限(纤维状体内的神经元细胞肿瘤可局限(纤维状细胞性,细胞性,WHO 分级的分级的I级)或弥漫性浸润级)或弥漫性浸润(WHO 分级的分级的II–IV级级) n n发生于中脑顶盖的星形细胞瘤常为低度恶性发生于中脑顶盖的星形细胞瘤常为低度恶性发生于中脑顶盖的星形细胞瘤常为低度恶性发生于中脑顶盖的星形细胞瘤常为低度恶性((((WHO WHO 分级的分级的分级的分级的I I或或或或IIII级),使中脑顶盖扩大伴继级),使中脑顶盖扩大伴继级),使中脑顶盖扩大伴继级),使中脑顶盖扩大伴继发性中脑导水管阻塞发性中脑导水管阻塞发性中脑导水管阻塞发性中脑导水管阻塞(Fig 24)(Fig 24)。

中脑顶盖的神经胶中脑顶盖的神经胶中脑顶盖的神经胶中脑顶盖的神经胶质瘤好发于儿童且生长缓慢;长期生存通常只需质瘤好发于儿童且生长缓慢;长期生存通常只需质瘤好发于儿童且生长缓慢;长期生存通常只需质瘤好发于儿童且生长缓慢;长期生存通常只需行分流术行分流术行分流术行分流术MRIMRI上可见中脑顶盖呈球形扩大病上可见中脑顶盖呈球形扩大病上可见中脑顶盖呈球形扩大病上可见中脑顶盖呈球形扩大病变通常在变通常在变通常在变通常在T1WIT1WI上呈等信号,上呈等信号,上呈等信号,上呈等信号,T2WIT2WI呈高信号,增呈高信号,增呈高信号,增呈高信号,增强上呈无强化到轻微强化需短期的影像随访来强上呈无强化到轻微强化需短期的影像随访来强上呈无强化到轻微强化需短期的影像随访来强上呈无强化到轻微强化需短期的影像随访来确保病情的稳定确保病情的稳定确保病情的稳定确保病情的稳定 n n中脑顶盖的神经胶质瘤,中脑顶盖的神经胶质瘤,中脑顶盖的神经胶质瘤,中脑顶盖的神经胶质瘤,5 5岁女孩,伴头痛和岁女孩,伴头痛和岁女孩,伴头痛和岁女孩,伴头痛和嗜睡a)(a)矢状位矢状位矢状位矢状位T1WIT1WI示中脑顶盖(箭)扩张,示中脑顶盖(箭)扩张,示中脑顶盖(箭)扩张,示中脑顶盖(箭)扩张,导致中脑导水管受压。

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可见导致中脑导水管受压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可见导致中脑导水管受压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可见导致中脑导水管受压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可见显著的脑积水显著的脑积水显著的脑积水显著的脑积水b)(b)大体标本照片示中脑顶盖大体标本照片示中脑顶盖大体标本照片示中脑顶盖大体标本照片示中脑顶盖扩张(箭)扩张(箭)扩张(箭)扩张(箭) 脑膜瘤脑膜瘤n nCT上,脑膜瘤常呈高密度,说明肿瘤富含上,脑膜瘤常呈高密度,说明肿瘤富含细胞结构细胞结构15%–20%可见钙化脑膜瘤富含可见钙化脑膜瘤富含血管,故增强呈明显强化脑膜瘤是起源血管,故增强呈明显强化脑膜瘤是起源于硬脑膜的病变,所以增强像上可见脑膜于硬脑膜的病变,所以增强像上可见脑膜尾征MRI上,上,T1WI上呈低到等信号,上呈低到等信号,T2WI上呈等到高信号上呈等到高信号(Fig 25) n n脑膜瘤,脑膜瘤,4242岁女患,伴头痛和视力改变岁女患,伴头痛和视力改变a)(a)平扫平扫CTCT示松果示松果体区一巨大的高密度病变,伴钙化(箭)导致脑积水并体区一巨大的高密度病变,伴钙化(箭)导致脑积水并脑脊液渗出脑脊液渗出b)(b)矢状位增强矢状位增强T1WIT1WI像示与小脑幕宽基底相连像示与小脑幕宽基底相连的一均匀强化的病变。

的一均匀强化的病变 脂肪瘤脂肪瘤 n n脂肪瘤起源:于原始脑膜的异常分化,原脂肪瘤起源:于原始脑膜的异常分化,原始脑膜是发育中的脑组织周围的未分化的始脑膜是发育中的脑组织周围的未分化的间充质,其正常发育成软脑膜和蛛网膜下间充质,其正常发育成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脂肪瘤实为发育畸形而并非肿瘤脂肪瘤实为发育畸形而并非肿瘤肿瘤内有神经血管穿过,使得切除困难瘤内有神经血管穿过,使得切除困难 n n脂肪瘤,脂肪瘤,2727岁女患,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岁女患,伴头痛,恶心和呕吐a)(a)矢状位矢状位T1WIT1WI像示四叠体池内一边界清楚的像示四叠体池内一边界清楚的高密度病变高密度病变b)(b)另一患者的大体标本照片示另一患者的大体标本照片示四叠体池内一黄色的脂质肿块(箭)四叠体池内一黄色的脂质肿块(箭) 转移瘤转移瘤 n n松果体区的转移瘤罕见,尸解报告显示见松果体区的转移瘤罕见,尸解报告显示见于于0.4%– 3.8%的患实性肿瘤的患者松果体的患实性肿瘤的患者松果体区转移的最常见肿瘤有肺癌(最常见)、区转移的最常见肿瘤有肺癌(最常见)、乳腺癌、肾癌、食道癌、胃癌及结肠癌乳腺癌、肾癌、食道癌、胃癌及结肠癌。

松果体转移瘤可无脑实质转移松果体转移瘤可无脑实质转移 结论结论n n松果体区病变的鉴别诊断包括松果体区病变的鉴别诊断包括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胶质瘤和先天性及非神经松果体细胞瘤、胶质瘤和先天性及非神经胶质性病变胶质性病变n n生殖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因生殖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因富含细胞结构在富含细胞结构在CT上呈高信号,但在生殖上呈高信号,但在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的钙化趋于被肿瘤包绕,而细胞瘤松果体的钙化趋于被肿瘤包绕,而在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钙化趋于像外周在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钙化趋于像外周爆裂脑膜瘤与硬脑膜广基底相连脑膜瘤与硬脑膜广基底相连 n n弥散受限:弥散受限:见于表皮样囊肿,也可见于生见于表皮样囊肿,也可见于生殖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然而,表皮殖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然而,表皮样囊肿无内部强化(除非发生了罕见的鳞样囊肿无内部强化(除非发生了罕见的鳞状细胞癌)且其状细胞癌)且其CT、、T1WI和和T2WI表现与表现与脑积液相似脑积液相似 n n脂质或脂肪密度:脂质或脂肪密度:CT上可出现,需要鉴别上可出现,需要鉴别诊断畸胎瘤、皮样囊肿或脂肪瘤。

诊断畸胎瘤、皮样囊肿或脂肪瘤n n肿瘤内部肿瘤内部T1高信号:高信号:可见于松果体实质肿可见于松果体实质肿瘤或生殖细胞肿瘤的出现、出血性转移瘤、瘤或生殖细胞肿瘤的出现、出血性转移瘤、脂肪瘤、畸胎瘤或皮样囊肿采用脂肪抑脂肪瘤、畸胎瘤或皮样囊肿采用脂肪抑制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有助于鉴别制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有助于鉴别 n n血清或脑脊液中癌基因蛋白类检查有助于血清或脑脊液中癌基因蛋白类检查有助于诊断生殖细胞肿瘤诊断生殖细胞肿瘤n n了解各种影像学表现及采用脑脊液和血清了解各种影像学表现及采用脑脊液和血清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缩小松果体区肿瘤鉴别有助于缩小松果体区肿瘤鉴别诊断的范围诊断的范围 谢谢!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