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六章 建筑场地的工程建筑场地的工程地基勘察地基勘察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地基勘察方法工程地基勘察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第四节第四节 基槽检验与地基局部处理基槽检验与地基局部处理学习目标:1.掌握岩土工程勘察三阶段掌握岩土工程勘察三阶段2.了解地基勘察的任务及地基勘察方法了解地基勘察的任务及地基勘察方法3.熟悉地基勘察报告书的内容并会阅读使用熟悉地基勘察报告书的内容并会阅读使用地基勘察报告书地基勘察报告书4.掌握验槽的目的和内容,掌握轻便触探的掌握验槽的目的和内容,掌握轻便触探的方法,掌握常见的基槽局部处理方法方法,掌握常见的基槽局部处理方法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在于以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在于以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地基勘察必须遵守地基勘察必须遵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的有关规定。
的有关规定 地基勘察和评价的任务地基勘察和评价的任务地基勘察和评价的任务地基勘察和评价的任务:认识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它:认识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它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的类型及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和可资利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等良地质现象和可资利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等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二、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二、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勘察任务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方法应按下列四个勘察任务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方法应按下列四个因素确定:因素确定:1.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场地、地基等级)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场地、地基等级) 2.建筑规模及建筑物等级(安全等级)建筑规模及建筑物等级(安全等级)3.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及当地建筑经验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及当地建筑经验4.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特殊要求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特殊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1、根据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可划分为:、根据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可划分为: ((1))复杂地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一级地基)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 4) 地形地貌复杂; 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三、工程勘察等级三、工程勘察等级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2)中等复杂地基(二级地基) 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4)地形地貌较复杂; 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简单地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三级地基) 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 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 4)地形地貌简单; 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三、工程勘察等级三、工程勘察等级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下列条件划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2)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3)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三级 另外,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三、工程勘察等级三、工程勘察等级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对应于工程设计中对应于工程设计中场址选择、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场址选择、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场址选择、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场址选择、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三阶段,为了提供各设计阶段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三阶段,为了提供各设计阶段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勘察工作也相应分为勘察工作也相应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和和详细勘察详细勘察详细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三阶段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建筑物地基,尚应进行建筑物地基,尚应进行施工勘察施工勘察施工勘察施工勘察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1. 1. 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基本要求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基本要求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基本要求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基本要求 选址勘察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几个场址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资料,对拟选场地的稳定性稳定性和适宜性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和方案比较 选择场址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避开不利地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工作,主要侧重于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2. 2. 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初步勘察基本要求 初步勘察的任务是查明地层构造、岩土性质、地初步勘察的任务是查明地层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冻结深度、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下水埋藏条件、冻结深度、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及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等,布及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等,对场地内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确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选择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定建筑总平面布置,选择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和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对策提供工程地质资料案和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对策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2. 2. 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土质地基土质地基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距,m一级(复杂)二级(中等复杂)三级(次要工程)50-10075-150150-30030-5040-10075-200工程重要性等级一般性勘探孔控制性勘探孔一级(重要工程)二级(一般工程)三级(次要工程)≥1510-156-10≥3015-30 10-20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控制性勘探孔控制性勘探孔是指深度要达到地基变形计算要求的深度,以确定是何种地层以及层厚等,并根据整个场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来进行计算。
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3. 3. 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3. 3. 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地基勘察(详细勘察)的任务(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2)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3)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4)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勘探点的布置勘探点的布置勘探点的布置勘探点的布置对土质地基,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对土质地基,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8.18.1确定。
确定 表表8.1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地基复地基复杂程度等程度等级勘探点勘探点间距距地基复地基复杂程程度等度等级勘探点勘探点间距距一一级(复(复杂))二二级(中等复(中等复杂))1010~15151515~3030三三级((简单)) 3030~5050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4. 4. 施工勘察施工勘察施工勘察施工勘察作用:作用: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内容:内容:重要建筑复杂地基进行施工勘察;基槽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不符;深基础设计施工中需进行地基观测;不良地质现象需进一步查明与处理;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观测处理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四、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可采取测绘与调查、勘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可采取测绘与调查、勘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勘察方法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勘察方法一、测绘与调查一、测绘与调查一、测绘与调查一、测绘与调查 测绘与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测绘与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与地表水、不良地质现象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与地表水、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与必要的测绘工作,为评价场地工程条进行调查研究与必要的测绘工作,为评价场地工程条件及合理确定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对建筑场地的稳定件及合理确定勘探工作提供依据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是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的重点问题性进行研究是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的重点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工程地基勘察方法地基勘察方法二、勘探二、勘探 勘探是地基勘察过程中查明地质情况的一种必要勘探是地基勘察过程中查明地质情况的一种必要手段在测绘和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场地的工程地手段在测绘和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量的评价常用的勘探方法有坑探、钻质条件进行定量的评价常用的勘探方法有坑探、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 1. 1. 坑探坑探坑探坑探 坑探是在建筑场地挖深井(槽)以取得直观资料坑探是在建筑场地挖深井(槽)以取得直观资料和原状土样,这是一种不必使用专门机具的一种常用和原状土样,这是一种不必使用专门机具的一种常用的勘探方法当场地的地址条件比较复杂时,利用坑的勘探方法当场地的地址条件比较复杂时,利用坑探能直接观察地层的结构变化,但坑探可达的深度较探能直接观察地层的结构变化,但坑探可达的深度较浅探井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深度为浅。
探井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深度为2~3m较深时应支护坑壁以策安全深时应支护坑壁以策安全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工程地基勘察方法地基勘察方法二、勘探二、勘探图图8.11、坑探 是用人工或机械掘进的方式来探明地表以下浅部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探坑、探槽、斜井、浅井、竖井、平洞等 工程地质常用的坑探类型示意图1-探槽;2-试坑;3-竖井;4-平洞;5-石门;6-浅井二、勘探二、勘探•特点:特点:•(1)地质勘探人员能直接进入其中观察岩石及地层构造的细节,确切可靠;•(2)可不受限制地采取原状结构的岩石(土)试样,或进行现场试验;•(3)可较确切地研究软弱岩石夹层及断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和工程地质性质;•(4)还可以用来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检查和某些工程地质现象的监测优点优点:直观直观, 取原状样,兰旗营取原状样,兰旗营9m坑坑;缺点缺点: 一般一般3~4m, 地下水以下危险地下水以下危险.二、勘探二、勘探1、坑探、坑探1、坑探、坑探 2. 2. 钻探钻探钻探钻探 钻探是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层,钻探是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层,并可沿孔深取样,用以测定岩石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并可沿孔深取样,用以测定岩石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此外,土的某些性质也可直接在孔内进行原位测质,此外,土的某些性质也可直接在孔内进行原位测试。
试 钻机一般分回转式与冲击式两种回转式转机是钻机一般分回转式与冲击式两种回转式转机是利用钻机的回钻器带动钻具旋转,磨削孔底地层而钻利用钻机的回钻器带动钻具旋转,磨削孔底地层而钻进,通常使用管状钻具,能取柱状岩芯标本冲击式进,通常使用管状钻具,能取柱状岩芯标本冲击式钻机则是利用卷扬机借纲丝绳带动有一定重量的钻具钻机则是利用卷扬机借纲丝绳带动有一定重量的钻具上下反复冲击,使钻头击碎孔底地层形成钻孔后以抽上下反复冲击,使钻头击碎孔底地层形成钻孔后以抽筒提取岩石碎块或扰动土样筒提取岩石碎块或扰动土样二、勘探二、勘探二、勘探二、勘探二、勘探二、勘探(1)(1)钻探方法和设备钻探方法和设备二、勘探二、勘探洛阳铲洛阳铲麻花钻麻花钻工程地质钻探的常规口径为:工程地质钻探的常规口径为:开孔开孔168mm168mm,,终孔终孔91mm91mm有些工有些工程还采用大口径或小口径钻进程还采用大口径或小口径钻进方法方法二、勘探二、勘探(2) 钻孔观测、编录与资料整理钻孔观测、编录与资料整理1.岩心观察、描述和编录岩心观察、描述和编录2.钻孔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水文地质观测3.钻进动态观测钻进动态观测 二、勘探二、勘探 泥炭粉质粘土粘土砂砾石杂填二、勘探二、勘探工程钻孔柱状图工程钻孔柱状图岩心钻孔地质编录岩心钻孔地质编录 3. 3. 触探触探触探触探 触探是通过探杆用静力或动力将金属探头贯入土触探是通过探杆用静力或动力将金属探头贯入土中,并量测能表征土对触探头贯入的阻抗能力的指标,中,并量测能表征土对触探头贯入的阻抗能力的指标,从而间接地判断土层及其性质的一类勘探方法和原位从而间接地判断土层及其性质的一类勘探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
作为勘探手段,触探可用于划分土层,了测试技术作为勘探手段,触探可用于划分土层,了解地层的均匀性;作为测试技术,则可估计地基承载解地层的均匀性;作为测试技术,则可估计地基承载力和土的变形指标力和土的变形指标 触探可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触探可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触探可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触探可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二、勘探二、勘探 ((((1 1)静力触探)静力触探)静力触探)静力触探 静力触探试验借静压力将触探头压入土中,利用电测技术静力触探试验借静压力将触探头压入土中,利用电测技术测得贯入阻力来判定土的力学性质静力触探仪可分为机械式测得贯入阻力来判定土的力学性质静力触探仪可分为机械式和油压式(如下图)两类和油压式(如下图)两类3. 触探触探 静力触探设备中核心部分静力触探设备中核心部分是触探头触探杆将探头匀速是触探头触探杆将探头匀速贯如土层时,触探头可以测得贯如土层时,触探头可以测得土层作用于探头的锥尖阻力和土层作用于探头的锥尖阻力和侧壁阻力探头按结构分为单侧壁阻力探头按结构分为单桥和双桥两类。
桥和双桥两类 单桥探头所单桥探头所测到的是包括锥尖阻力和侧壁测到的是包括锥尖阻力和侧壁阻力在内的总贯入阻力阻力在内的总贯入阻力P((kN)通常用比贯入阻力通常用比贯入阻力PS((kPa ))表示,即表示,即 Ps=P/A3. 触探触探探探头头电电测测装装置置静力加压装置静力加压装置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 双桥探头可测出锥尖总阻力双桥探头可测出锥尖总阻力Qc((kN))和侧壁总摩阻力和侧壁总摩阻力Qs((kN)通常以锥尖阻力通常以锥尖阻力qc((kPa))和侧壁阻力和侧壁阻力fs((kPa))表示:表示: qc=Qc/A fs=Qs/Fs还可计算同一深度处的摩阻比还可计算同一深度处的摩阻比 Rf=fs/qc·100% 在现场实测以后进行触探资料整理,绘制有关的曲线在现场实测以后进行触探资料整理,绘制有关的曲线(如下如下图),从而划分土层,间接地估算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和单图),从而划分土层,间接地估算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和单桩承载力等桩承载力等3. 触探触探单桥探头单桥探头电缆电缆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双桥探头双桥探头3. 触探触探 ((2))动力触探动力触探 •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所需的能量来判定土的性质,并对土进行分层。
•类型分为:•轻型(10kg锤)、落距50cm•重型(63.5kg锤)、落距76cm•超重型(120kg锤)、落距100cm3. 触探触探轻型动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10kg重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63.5kg超重型动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120kg穿心锤穿心锤锤垫锤垫触探杆触探杆尖锤头尖锤头锥状探头锥状探头3. 触探触探 ((((2 2)动力触探)动力触探)动力触探)动力触探 动力触探是将一定质量的穿心锤,以一定高度自动力触探是将一定质量的穿心锤,以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将探头贯入土中,然后记录贯入一定深度的由下落,将探头贯入土中,然后记录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次数,以此判别土的性质下面介绍标准贯入试锤击次数,以此判别土的性质下面介绍标准贯入试验和轻便触探两种动力触探方法验和轻便触探两种动力触探方法 1 1)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应与钻探工作相配合其设备是在标准贯入试验应与钻探工作相配合其设备是在钻机的钻杆下端联结标准贯入器,将质量为钻机的钻杆下端联结标准贯入器,将质量为63.5kg的的穿心锤套在钻杆上端。
试验时,穿心锤以穿心锤套在钻杆上端试验时,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的落距自由下落,将贯入器垂直打入土层中自由下落,将贯入器垂直打入土层中15cm((此时不计此时不计锤击数),随后打入土层锤击数),随后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即为实测的的锤击数,即为实测的锤击数锤击数 3. 触探触探1 1)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SPT)创始于1902年,之后由美国雷蒙尤混凝土公司加以发展,四十多年后由太沙基和佩克向世界公开推广,我国在1953年开始引进这项原位测试技术•它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利用规定重量的穿心锤,从恒定高度自由落下(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判别土的性质;标准贯入试验仪器设备如右图示;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标准贯入试验设备3. 触探触探•由图可知:•该试验由三部分组成:•(1)触探头:准试验探头为两个一定规格的半圆合成的圆筒半圆合成的圆筒,称为标准贯入器;其最大优点为:在触探过程中配合取土样,以便室内试验;•(2)触探杆:国内统一标准为42mm直径的圆形钻杆,国外有使用50mm或60mm直径的圆形钻杆;•(3)穿心锤:标准贯入试验质量为63.5kg,规定自由落距76cm;穿心锤穿心锤锤垫锤垫触探杆触探杆贯入器头贯入器头出水孔出水孔贯入器身贯入器身贯入器靴贯入器靴3. 触探触探按上述要求,将贯入器连续贯入土中30cm所需的锤击数,为N63.5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但遇到硬土层,贯入击数较大,但仍未贯入30cm时,可将下式换算成为N63.5,3. 触探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评定砂土的密实度;•《岩土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N将砂土的密实度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详表;•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确定砂土密实度3. 触探触探 2 2)轻便触探)轻便触探)轻便触探)轻便触探 轻便触探设备组成(如右图)。
试验时,先用轻便钻具开孔至被试土层,然后以手提高质量为10kg的穿心锥,使其以50cm的落距自由下落,将触探杆垂直打入土中,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数称为N10 应用轻便触探指标N10 ,可确定粘性土和素填土的承载力,判别土层的均匀性穿穿心心锤锤触触探探杆杆尖尖锥锥头头锤锤垫垫三、三、地基勘察方法地基勘察方法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也是一种兼有勘探和测试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也是一种兼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的技术双重功能的技术物探之所以能够用来研究和解决各种地质问题,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岩石、土层和地质构造往往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利用其导电性、磁性、弹性、湿度、密度、天然放射性等差异,通过专门的物探仪器的量测,就可区别和推断有关地址问题 4.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电阻率法•磁法•地震法•重力法•放射性勘探•最广泛的是电阻率法和地震法 4.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1 1)电阻率法勘探)电阻率法勘探是对地质体以人工形成电场,通过电测仪测定地质体视电阻率的大小及变化,从而推断地下一定范围地质体的情况它可以用作划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覆盖层或风化层的厚度、含水层分布和深度、古河道及天然建筑材料分布范围和储量。
在寻找地下水时广泛应用 4.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2 2)地震法勘探)地震法勘探是以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规律来探测地质结构的方法,是石油勘探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多的是高频(小于200~300Hz)地震波浅层折射法 4.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 4.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使用条件使用条件•被探测的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被探测对象具有一定的埋藏深度和规模,且地球物理异常有足够的强度;•能抑制干扰,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适应范围:适应范围:1.作为钻探的先行手段作为钻探的先行手段-了解隐藏的地质界线、界面或异常点;2.作为钻探的辅助手段作为钻探的辅助手段-在钻孔之间增加物探点,为钻探资料的内插与外推提供依据;3.原位测试手段原位测试手段-测定岩土体的波速、动弹模等 4.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三、三、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一、地基土野外鉴别一、地基土野外鉴别一、地基土野外鉴别一、地基土野外鉴别 野外鉴别地基土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野外鉴别地基土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和经验。
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比鉴别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比鉴别 对粘性土与粉土的鉴别方法,根据手搓滑对粘性土与粉土的鉴别方法,根据手搓滑腻感或砂粒感等感觉,加以区分和鉴别腻感或砂粒感等感觉,加以区分和鉴别表6.4 粘性土与粉土的野外鉴别 鉴别方法方法土名土名干土状况干土状况干土手搓干土手搓感感觉湿土状湿土状态湿土手搓湿土手搓情况情况小刀切小刀切削湿土削湿土粘粘 土土坚硬,用硬,用锤才能打才能打碎碎极极细的均的均质土土块可塑,滑可塑,滑腻,粘着,粘着性大性大易搓成易搓成d<<0.5mm长条,条,易易滚成小成小土球土球切面光切面光滑,不滑,不见砂粒砂粒粉粉质粘粘土土手手压土土块可碎散可碎散无均无均质感,感,有砂粒感有砂粒感可塑,略可塑,略滑滑腻,有,有粘性粘性能搓成能搓成d≈lmm土条,土条,能能滚成小成小土球土球切面平切面平整感,整感,有砂粒有砂粒粉粉 土土手手压土土块散成粉末散成粉末土土质不均不均可可见砂粒砂粒稍可塑,稍可塑,不滑不滑腻,,粘性弱粘性弱难搓成搓成d<<2mm细条,条,滚成土球成土球易裂易裂切面粗切面粗糙糙三、三、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四、四、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表表6.5 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野外鉴别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野外鉴别沉沉 积 环 境境颜 色色结 构构 性性含含 有有 物物河河滩及部分及部分山前洪冲山前洪冲积扇的表扇的表层,,古河道及已古河道及已填塞的湖塘填塞的湖塘沟谷及河道沟谷及河道泛泛滥区区深而暗,呈深而暗,呈褐栗、暗黄褐栗、暗黄或灰色,含或灰色,含有机有机质较多多时呈黑色呈黑色结构性差,构性差,用手用手扰动原原状土状土样,,显著著变软,粉,粉性土有振性土有振动液化液化现象象无自身形成的粒状无自身形成的粒状结核体,核体,但可含有一定磨但可含有一定磨圆度的外度的外来来钙质结核体核体(如如礓结石石)及及贝壳等。
在城壳等在城镇附近可附近可能含有少量碎能含有少量碎砖、瓦片、、瓦片、陶瓷及陶瓷及钱币、朽木等人、朽木等人类活活动的的遗物物二、地基土野外描述二、地基土野外描述二、地基土野外描述二、地基土野外描述1. 颜色颜色2.密实度密实度3.湿度湿度4.粘性土的稠度粘性土的稠度5.含有物含有物6.其他其他四、四、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当现场勘察工作(如(如调查、测绘、勘探、调查、测绘、勘探、测试等)测试等)和室内试验完成后,应对各种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检整理、检查、分析、鉴定查、分析、鉴定,然后编制成工程地质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察报告,提供给设计和施工单位使用•资料整理的内容主要有:资料整理的内容主要有:•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定;•测区内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分析评价;•各种图表的编绘制作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书的编写第三节第三节 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一般):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一般):•绪论绪论部分主要说明勘察工作任务,采用的工作方 法和取得的成果等•通论通论主要阐明工作区工程地质条件,区域自然地 理和地质背景也应适当介绍。
•专论专论是整个报告的中心内容,主要论证工程建筑所涉及 到的有关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工程的适宜性,提出 防治不良地质作用措施的建议•结论结论是在专论的基础上,对各种具体问题给予简要的结 论性意见 第三节第三节 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一、勘察报告包括的内容(详细):1.勘察的目的、任务和依据的勘察的目的、任务和依据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2.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概况;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性;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承载力的建议值;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位及其变化;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度的评价;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0.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11.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和建议;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和建议;12.勘察成果表及所附图件。
勘察成果表及所附图件第三节第三节 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 二、二、报告应附的图表:报告应附的图表:(1)工程地质平面图(房屋建筑附勘察工程布置)2)钻孔柱状图或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3)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4)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第三节第三节 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 二、二、报告应附的图表:报告应附的图表:钻钻孔孔柱柱状状图图 二、二、报告应附的图表:报告应附的图表: 二、二、报告应附的图表:报告应附的图表:((1 1)工程地质测试报告工程地质测试报告2 2)工程地质检验或监测报告工程地质检验或监测报告3 3)工程地质事故调查与分析报告工程地质事故调查与分析报告4 4)岩土利用、整治或改造方案报告岩土利用、整治或改造方案报告5 5)专门工程地质问题的技术咨询报告专门工程地质问题的技术咨询报告三、单项报告三、单项报告四、勘察报告实例:四、勘察报告实例:•1.1.前言前言•受XXX委托,XXX综合设计院承担了XXX楼的岩土工程详勘任务•((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XXX院内,在实验楼9,10号的西侧,北侧距马路20m ,拟建建筑物为4层,底面为86.0X52.0m,框架结构,具半层地下室,具体基础和埋深待定;•((2 2)勘察目的和要求)勘察目的和要求•查明场地内的岩土层参数;•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查明地下水分布;•提出基础方案;•对开挖进行简单评价•((3 3)勘察依据标准)勘察依据标准• 有关规范•((4 4)勘察工作量与手段)勘察工作量与手段•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貌条件•(2)地层描述•(3)原位测试成果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统计;•(4)地下水;•(5)地震效应•(6)不良地质作用四、勘察报告实例:四、勘察报告实例:•3.3.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2)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3)场地工程环境条件;•(4)场地基础方案分析•4.4.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四、勘察报告实例:四、勘察报告实例:•5.5.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1)拟建场地四周开阔,地形稍有起伏,地貌单元属丘陵缓地;未发现不稳定地质作用,适宜建筑;•2)拟建场地地下水在自然底面7m左右,地下水属于潜水,水位年幅最大变化在1m左右,地下水无腐蚀;•3)该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地基土不液化,设计时可不考虑;•4)针对场地地层特点,建议采用深层搅拌桩法进行地基处理;•5)拟建场地浅部地层较差,建议采用放坡措施;•6)基坑开挖后认真做好验槽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协同处理。
•6.6.图表部分图表部分四、勘察报告实例:四、勘察报告实例:1. 首首先先应应熟熟悉悉勘勘察察报报告告的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对对勘勘察察报报告告有有一一个个全全面面的的了了解解,,复复核核勘勘察察资资料料提提供供的的土土的的物物理理力学指标是否与土性相符;力学指标是否与土性相符;2.查查看看场场地地的的地地形形地地貌貌、、地地层层分分布布情情况况,,用用于于基基槽槽开挖时土层比对;开挖时土层比对;3.查查看看地地下下水水埋埋藏藏情情况况、、类类型型、、水水位位及及其其变变化化用用于于施工降水方案的制定;施工降水方案的制定;五、勘察报告的阅读和使用五、勘察报告的阅读和使用4. 查看相关土的类别和物理力学指标用于边坡放坡查看相关土的类别和物理力学指标用于边坡放坡或基坑支护设计或基坑支护设计5. 查看地基均匀性评价和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用于验查看地基均匀性评价和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用于验槽时比对槽时比对6. 还应特别注意勘察报告就岩土整治和改造以及施还应特别注意勘察报告就岩土整治和改造以及施工措施方面的结论和建议工措施方面的结论和建议7. 在阅读时,勘察报告中的文字和图件应相互配合在阅读时,勘察报告中的文字和图件应相互配合。
五、勘察报告的阅读和使用五、勘察报告的阅读和使用一、基槽检验一、基槽检验 基槽检验既通常所说“验槽”,根据施工揭露的地层情况,对地勘结果进行现场检验如有不符,进行施工勘查•(一)(一) 验槽的目的验槽的目的• 1. 检验通过有限钻孔资料得到的勘察成果是否与实际符合,勘察报告的结论与建议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 2. 根据基槽开挖实际情况,研究解决新发现的问题和勘察报告遗留的问题第四节第四节 基槽检验与地基局部处理基槽检验与地基局部处理一、基槽检验一、基槽检验(二)验槽的基本内容(二)验槽的基本内容(二)验槽的基本内容(二)验槽的基本内容 1. 核对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与槽底标高是否与勘察、设计核对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与槽底标高是否与勘察、设计要求相符要求相符 2. 检验槽底持力层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相符参加验槽的检验槽底持力层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相符参加验槽的各方负责人需下到槽底,依次逐段检验,发现可疑之处,用铁各方负责人需下到槽底,依次逐段检验,发现可疑之处,用铁铲铲出新鲜土面,用土的野外鉴别方法进行鉴定铲铲出新鲜土面,用土的野外鉴别方法进行鉴定。
3. 审阅施工单位的钎探记录并做现场对比钎探,检验钎探审阅施工单位的钎探记录并做现场对比钎探,检验钎探记录的正确性,判别地基土质是否均匀对异常点需找出分布记录的正确性,判别地基土质是否均匀对异常点需找出分布范围,总结分布规律并查明原因如局部存在古井、菜窑、坟范围,总结分布规律并查明原因如局部存在古井、菜窑、坟穴、河沟等不良地基,则还需用钎探等方法查明其深度穴、河沟等不良地基,则还需用钎探等方法查明其深度 4. 研究决定地基基础方案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局部异常地基处研究决定地基基础方案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局部异常地基处理方案 (三)(三) 验槽的方法验槽的方法 以肉眼观察为主,辅以轻便触探、钎探等方法以肉眼观察为主,辅以轻便触探、钎探等方法观察时应重点关注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观察时应重点关注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的部位,观察槽底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力较大的部位,观察槽底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有无局部含水量异常现象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有无局部含水量异常现象等一、基槽检验一、基槽检验 (四)(四) 验槽的注意事项验槽的注意事项 1. 验槽要抓紧时间,基槽挖好后立即钎探并组织验槽,避免下雨泡槽、冬季冰冻等不良影响。
2. 槽底设计标高若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较深时,必须做好基槽排水,保证槽底不泡水如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不深时,可先挖至地下水面验槽,验完槽后再挖至基底设计标高 3. 验槽时应验看新鲜土面,清除超挖回填的虚土冬季冻结的表土和夏季日晒后干土似很坚硬,但都是虚假状态,应用铁铲铲去表层再检验 4. 当持力层下埋藏有下卧砂层而承压水头高于基底时,不宜进行钎探,以免造成涌砂一、基槽检验一、基槽检验第四节第四节 基槽检验与地基局部处理基槽检验与地基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1、松软土坑的处理、松软土坑的处理•松软土坑的处理:松软土坑范围较小时: •软土全部挖出,砂土地基用级配砂石夯实回填;密实黏土用3:7灰土回填夯实,中密用2:8回填•松软土坑范围较大时,基槽加宽按下要求:•用级配砂石夯实回填,按L1:h1=1:1放宽;•用2:8灰土回填夯实,按L1:h1=0.5:1放宽;•用3:7灰土回填夯实,坑长≤2m,基槽可不放宽三、地基的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1、松软土坑的处理、松软土坑的处理•土坑范围很大(长度>5m)时: 可将基础落深,做1:2踏步与两端相接; 每步高≤0.5m,长度≥1m三、地基的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1、松软土坑的处理、松软土坑的处理•((1)当砖井在基槽中间时)当砖井在基槽中间时:•如井内填土较密实,应将井圈拆除至槽底以下1m并回填夯实。
•如井的直径≥1.5m,应考虑上部结构加强(做基础梁跨越或墙内配筋)•当井位于房屋转角且范围不大时:•适当加大承压面积,基础中加挑梁三、地基的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砖井或土井的处理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砖井或土井的处理•((2)当井位于房屋转角且范围较大时)当井位于房屋转角且范围较大时:•可将基础沿墙长方向延长,落于老土上的基础面积应不小于井圈范围内原有基础的面积(A1+A2≥A),•墙内配筋或钢筋砼梁加固•单独基础下有井时:•可将土挖出回填夯实;•可扩大基础底面积;•可与相邻基础连接作成联合基础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砖井或土井的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 3、局部范围内有硬土(物)的处理、局部范围内有硬土(物)的处理:•硬物挖出后,示具体情况按前述方法回填或落深基础•4、管道的处理:、管道的处理:•管道位于基槽底下时,最好拆迁,或将基础局部落深,并在管道周围留有足够尺寸空间,防止沉降变形引起破坏•5、、“橡皮土橡皮土”的处理:的处理:•粘性土地基,含水量趋于饱和时夯拍处理易出现“橡皮土”现象•处理措施:晾槽或掺白灰降低含水量;挖出回填。
三、地基的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11三、地基的局部处理三、地基的局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