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快巴等立体快巴 我国研发的立体快巴荣获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50个最佳发明”奖由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有洲发明的立体快巴可有效减轻严重交通拥堵,让乘客体验到空中“飞行”的感觉立体快巴”上面可载千余人,下面镂空,小汽车在其“肚子”下可自由穿行它分为4节,每节长10米,车体底层高度为2.2米,总高度4.4~4.5米,车身“增肥”至两条车道宽,这样车体下面空间就能并行两辆小汽车快巴其实就是空中的小地铁或者轻轨它的行驶速度每小时约60至80公里,较一般公交快它可与设在路边的公交站或天桥对接,无论是直行、停站,都不会影响底下汽车的通过,避免了公交车和小汽车争道的情况发展“立体快巴”无需占用新的道路资源它利用了道路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并能令塞车情况减少20%至30%快巴车厢可以卸载,在非高峰期,可以只开一节或者两节车厢,发车间隔时间也可以自由调整为了让充电方便,道路沿途还设置了充电桩,车辆行驶时只要接触就能充上电夜间不使用时,可停泊在车站,不需另占停车场,也不影响下方车辆继续通过快巴行驶线路是半封闭的,小汽车通行需要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该出入口设在快巴站点,机动车可在站点驶入快巴肚内,即快巴下边的车道。
此外,快巴在站点之间是封闭的,从而避免汽车随意驶入车道发生事故快巴的逃生系统参照了飞机上充气滑梯的原理,发生事故时,两侧车体可自动下翻至地面,下翻后车内栏杆、扶手即转化为滑梯护栏,从而让乘客有序逃生、避免发生踩踏快巴车头、车尾两侧的安全栏杆还会自动拦截后续车辆进入车道这种零排放的“立体快巴”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全世界独有的产品每公里造价约5000万元人民币,较地铁造价低了九成,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同样里程的地铁则需3年目前,“立体快巴”项目通过专业机构的安全性评审,在南车集团进行首辆车的设计和制造今年年底,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轨道有望开建明年7月份,首辆车将在此上线试运行,到该年年底,将载客运营让无法说话的人重新“说话”近日,美国科学家们发现一种用来观察词语在人类大脑里形成的方法,这项重大突破有一天或许能让那些失去语言能力的人重新“开口”说话,读心术或成现实研究人员利用电极,发现大脑最深隐窝与产生形成英语的大约40种声音有关,通过这个部位可以窥探词语形成的过程随后他们发现,每种声音都有自己的信号,他们认为,最终电脑程序将能读懂这些信号,了解人们想说什么这项读心术研究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神经系统学及科技创新中心的科研组进行的,研究负责人是埃里克?鲁塔德。
他们对4名严重的癫痫患者进行了研究,分别把64个电极植入到每个人的大脑里他们进行这项研究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查明这些人患癫痫的原因,但是鲁塔德还对形成语言的大脑区域进行了观察他们要求试验参与者对4种重复出现的声音“哦”、“啊”、“嗯”、和“咦”做出反应这些科学家随后在大脑里找出相应的电信号,虽然这4种信号还无法形成句子,但是进一步的研究或许能把它变成现实这项研究也许有一天能让那些无法说话的人重新“开口说话”,当前对大脑进行的电极治疗或许能应用到那些身患重病的人身上人们通过它,也许以后不用手术,就能读懂他人的想法,甚至通过思想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