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l-Q第八版培训资料PPT幻灯片课件

日度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20.84MB
约141页
文档ID:134495478
el-Q第八版培训资料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1/141

第1页 FormelQ第八版 第一版1991年第二版1994年1月第三版1997年1月全面修订第四版2000年4月全面修订第五版2005年1月全面修订第六版2009年8月全面修订第七版2012年1月全面修订第八版2015年6月局部修订 FanGuoPing 1 第2页 目录 Formel Q简介Formel Q质量能力评审组成过程审核 VA 供应商管理生产过程顾客关怀 顾客满意度 服务 引言 2 第3页 Formel Q简介 Formel Q是大众汽车集团与其供应商建立共同合作的基本准则 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质量管理协议 总协议 供应商质量能力评价准则新零件的质量开发计划QPN 包括两日生产验收 Formel Q组成 3 第4页 Formel Q质量能力简介 以VDA专业组制定的汽车工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按照ISO TS16949和VDA6 1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大众集团对外购件 包括产品 过程 检验技术上 的特殊要求 Formel Q质量能力 4 第5页 Formel Q质量能力第八版主要变化点 增加专项应用审计 主要针对以顾客感受 视觉 触觉 为导向 对塑料基材进行电镀或表面处理的供应商评价结果用于定点 制造商须通过专项应用审计才可放行 专项应用审计 AR 评价标准 从质量绩效推断质量能力在有根据的情况下 质量绩效为 C 级 风险供应商计划第三维 可导致质量能力降级 取消 有根据的情况可以是 质量绩效的缺陷能够明确地推断出质量能力的不足降C级 即使Epn 80 D TLD审核两个以上提问评为 否 不存在法规及功能要求风险 D TLD审核有一个提问评为 否 且存法规及功能要求风险 跨栏 降级 由12个变成9个 5 第6页 Formel Q质量能力的应用范围 AR SL 供应商自审ULM 分供方审核POT 潜在供应商评价VA 过程能力审核D TLD 有存档责任的 技术准则TRL 技术审计AR 专项应用审计 6 Formel Q质量能力的应用范围 第7页 7 第8页 供应商自审 SL 自审是作为供应商提供相应产品组的生产场所 符合所有要求的证据要求包括法律 法规 客户要求 产品要求 ISO TS16949 VDA6 1等自审目标是让供应商生产场所 最迟在两次自审后达到 A 级水平如果供应商自我提升后仍不符合 A 级要求 并且经证明责任在于供应商自身 则供应商应补偿客户审核费用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基于适当原因要求供应产自审 并呈交自审报告和整改计划 自审概述 必须由经认证的VDA6 3审核员进行 其中外协过程也要纳入自审范围自审结果 80 时 将被降为C自审和大众过程审核结果偏差大于3分 保留要求供应商承担相关费用的权利自审不采用Formel Q表格 相应条款第一次给8分 第二次给6分每年至少进行两次 覆盖所有产品组及过程 并提交自审报告自审报告中应对最新的质量绩效做出评价 包括质量绩效 客户评价 特殊要求 8 第9页 分供方管理 ULM 供应商要对供应链负责 外购件和外包工序 确保供应链和过程链中的所有要求得到满足供应商必须识别 评价并降低供应链中的所有风险要求和评价供应链时必须确保满足 FormelQ 的要求和评价定点时 供应商必须详细描述供应链并证明能力 供应商 保留查看供应链质量能力评价记录保留验证供应商评价的权力 例如 与供应商共同对供应链或外包工序进行现场评估原则上供应链的评价可以包含在质量能力总评价中使用分供方管理提问表进行评估 大众集团 9 第10页 分供方管理 ULM ULM审核共有18个提问来自P2 P7ULM审核结果 包括单个提问和最终结果 用红黄绿来表示 红色 9或以上各提问为黄色 或1个提问为红色黄色 5 8个提问为黄色 没有红色绿色 小于5个提问为黄色 没有红色 10 第11页 潜在供应商评价 POT 潜在供应商审核依照VDA6 3的具体程序来实施 选用P2 P7部分共35个提问 针对潜在供应商分析的每一个提问 采用信号灯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分析总评价也采用信号灯系统 各个提问评价结果相加 放行的供应商 可以与之签订定点合同带条件放行的供应商 可以与之签订定点合同 但必须约定限定条件被禁止的供应商 不能与之签订定点合同 11 第12页 潜在供应商评价 POT 12 第13页 潜在供应商评价 POT 13 第14页 供应商技术审计 TRL 概述 采取预防措施而无需直接原因或动机针对事件的动机包括 在发现偏离技术规范或出现变动 可靠性检验 耐久检验 时未通知客户在同一生产场所内进行生产转移或在不同生产场所之间进行生产转移而未做说明 未取得BMG PPF认可如EMPB认可在批量生产时对产品特性检验不足由于内部 外部生产过程不够可靠而导致质量绩效不良 进行TRL原因 通知 实施技术审计前一天通过或其它方式书面通知供应商管理层或质量部门对象 TRL针对一个产品组或零件号评价 单项提问按照交通灯系统 红黄绿灯 进行评价 将每个单项问题的评分相加 得到总定级结果 同样按照交通灯系统评价 红灯的结果将会触发升级程序 如 风险供应商 计划 实施 14 第15页 问题分析 PA 与专项应用审计 AR 原因 通常是客户用货厂内投诉频繁 用于改进外购件质量和质量绩效以及排除当前的质量问题或售后问题通知 可在前一天通过或其他方式书面通知供应商的管理层或质保部负责人对象 始终针对零件 通过有目的地确定和消除制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产生缺陷的原因将得到消除如果不能保证问题持续解决 将可能导致触发升级程序 问题分析PA 对象 对以顾客感受为导向的塑料基材进行电镀或表面处理的供应商 这些以顾客感受为导向的表面与最终顾客有直接接触 视觉 触觉 以顾客感受为导向的表面的制造商都须通过专项应用审计才可放行 对于直接供应商 该专项应用审计是过程审核的一部分生产过程的专项应用审计由客户方的授权专家实施 单项问题评价以及总体分级评价均依照交通灯系统进行 专项应用审计AR 15 过程审核 VA 第16页 16 第17页 过程审核 VA 供应商管理生产过程顾客关怀 顾客满意度 服务过程定义 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项活动过程三要素是 输入 活动和输出 一个过程的输出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输入 客户需求 输出 满足需求 输入 过程1 过程2 过程3 过程N 输出 资源 控制 17 第18页 过程审核 VA 18 第19页 过程审核 VA 结果定级 19 第20页 过程审核 VA 跨栏原则即使符合率Epn 90 仍由A级降至B级的理由 VDA6 3要求 F Q补充降级规则 20 第21页 过程审核 VA 跨栏原则即使符合率Epn 80 仍由A级降至C级的理由 VDA6 3要求 F Q补充降级规则 21 第22页 过程审核 VA 跨栏原则后续降至C级的原因 Formel Q增加降级规则 22 第23页 Formel Q第八版P5供应商管理 23 第24页 24 第25页 P5供应商管理 1 供应商选择程序 从未供货的供应商 已供货的供应商 2 提供相关的证据 25 第26页 P5供应商管理 26 P5 2 2供应商变更管理范畴新零件或产品 即以前从未提供的某种零件 材料 颜色 技术变更产品变更新的生产设备 新的模具 新的工装异地生产 新的生产场地生产工艺更改生产较长时间中断 半年以上 供应链状态老化 材料 半成品 加工服务 P5 21 将客户要求规范 准确的传递给供应链上的各供应商2 对供应链上的各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监控3 应考虑到变更管理4 确保沟通渠道 接口 畅通5 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阶段要任命一名产品安全责任人 第27页 27 第28页 P5供应商管理 28 P5 31 必要时成立工作小组2 确定质量 价格 服务等方面定量的质量目标3 监管质量目标实现过程 第29页 29 第30页 P5供应商管理 30 P5 41 原材料 外协件的认证程序2 最终认可报告3 从客户一直到下级供应商连贯的变更管理 第31页 31 第32页 32 第33页 P5供应商管理 33 第34页 34 第35页 P5供应商管理 35 第36页 36 第37页 P5供应商管理 37 第38页 Formel Q第八版P6生产过程 38 第39页 P6生产过程 39 第40页 P6生产过程 40 第41页 P6生产过程 41 第42页 P6生产过程 42 第43页 P6 1 1 43 第44页 P6生产过程 44 第45页 P6生产过程 45 第46页 46 第47页 P6生产过程 47 第48页 P6生产过程 48 第49页 P6生产过程 49 第50页 50 第51页 P6生产过程 51 第52页 P6生产过程 52 第53页 P6生产过程 53 P6 1 41 过程标识完整 清晰2 整条过程链上必须保证可追溯性 第54页 54 第55页 P6生产过程 55 第56页 P6生产过程 56 第57页 P6生产过程 57 P6 1 51 变更管理程序2 变更管理的实施情况3 现场文件有效性 最新版本 第58页 58 第59页 P6生产过程 59 第60页 P6生产过程 60 第61页 P6生产过程 61 P6 2 11 作业指导书 检验指导书及操作指导书2 产品特性及过程参数完整具体 公差 控制界限 3 机器 工装的相应数据4 不合格返工规定5 实际执行情况 第62页 62 第63页 P6生产过程 63 第64页 P6生产过程 64 第65页 P6生产过程 65 第66页 P6生产过程 66 P6 2 21 岗位点检卡2 设备点检卡3 首件检验记录4 首件的标识及存放5 未得到检验结果前的零件要隔离 第67页 67 第68页 P6生产过程 68 第69页 P6生产过程 69 第70页 P6生产过程 70 P6 2 31 机器 过程能力证明2 强制性控制3 重要过程参数的控制4 自动报警5 设备 模具实际的维护保养状况6 产能的保证 第71页 71 第72页 P6生产过程 72 第73页 P6生产过程 73 第74页 P6生产过程 74 6 2 4 第75页 75 第76页 P6生产过程 76 第77页 P6生产过程 77 P6 2 31 隔离 库 区2 标识明显的废品箱及返工品箱3 废品标签及返工 维修 品标签标识4 剩余料 件 的存放及标识5 返工 维修 和报废的记录 第78页 78 第79页 P6生产过程 79 第80页 P6生产过程 80 第81页 P6生产过程 81 P6 2 31 适合可靠的加工 检验 使用状态标识2 防错措施3 去除无效标识4 内部剩余零部件的管理 数量 标识 存放 5 隔离件等重新投入使用的规定 第82页 82 第83页 P6生产过程 83 第84页 P6生产过程 84 第85页 P6生产过程 85 第86页 86 第87页 P6生产过程 87 第88页 P6生产过程 88 第89页 P6生产过程 89 P6 2 31 员工岗位要求及人员素质表2 相关的资格证明 特种工种资格证 3 相应的培训记录4 现场实际工作完成情况 第90页 90 第91页 P6生产过程 91 P6 2 31 人员配置计划2 顶岗规定及顶岗的安排 第92页 92 第93页 P6生产过程 93 第94页 P6生产过程 94 第95页 P6生产过程 95 P6 2 31 预防性维护保养规定 计划及其执行情况2 设备备件的清单3 设备备件库管理4 设备清洁及工位清洁5 工 模具管理系统 第96页 96 第97页 P6生产过程 97 第98页 P6生产过程 98 第99页 P6生产过程 99 P6 2 31 量检具 检测设备的精度适用性2 量检具及检测设备的能力调查证明3 量检具及检测设备周期检定计划4 量检具及检测设备的检定合格证5 量检具及检测设备检定标识6 量检具备件 第100页 100 第101页 P6生产过程 101 P6 2 31 人机工程学2 物品的定置摆放3 工位及环境清洁4 照明5 环保6 劳保安全 第102页 102 第103页 P。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