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黄河路的时髦往事发布时间: 2014-03-29 11:02来源: 作者:责任编辑:黄河路并不起眼,或许是因为靠大马路太近,风光全被抢去的缘故,而且,现在再说起黄河路,人们想到的都是美食街但是,这条旧时的“派克路”,曾经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时髦如果说南京路是“相府千金”,黄河路,最起码也是“小家碧玉”,只可惜,80年代后搞成了美食街,让这个“小家碧玉”多了不少烟火气黄河路,南起南京西路, 北至南苏州路, 只有 700 多米,走走也就一刻钟 1887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筑,当时取名“东台路”1899 年,整体划入上海公共租界 1904 年,改名派克路( Park Road ,有人翻“公园路”,一记头,档次跌掉交关) 1943 年,汪伪政权接收租界时,才改名“黄河路”过去在上海,人家要是问“黄河路在哪里”?或者说,你和别人讲,“我是住黄河路的”,对方的第一反应,清一色“哟,国际饭店!”——黄河路第一“吃格”的,就是路口这栋邬达克设计的建筑1931 年 5 月,国际饭店动工兴建,三年后的12 月竣工并开业,饭店由4 家银行联合投资建造,正对着当时的跑马厅由于当时楼高惊人,故有“仰观落帽”之说。
据说在 1933 年,年轻的贝聿铭途经饭店,自豪感油然而生,未等读完上海圣约翰大学的课程, 便踏上去美国求读建筑学的道路,并终成一代国际建筑大师大楼的建筑风格, 完全是当时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摩天楼风格,外墙使用深褐色面砖,竖线条处理,顶部层层收进,显示出强烈的立体感大楼设备精良,每层均装有上海首次引进的自动灭火喷头,全部饮用水取自每小时出水27000 加仑的200 米深井大楼有自动快速电梯3 部,可承载汽车的服务性电梯3 部(先进伐?!吃格伐?!)我们小时候通常说,国际饭店24 层楼高,实际上,大楼地上22 层,地下 2 层,四行储蓄会一直在使用地下和底层部分,其他部分才是当时远东第一流的“国际饭店”而又因为楼高83.8 米,所以,第 22 层兼作租界火警瞭望台1947 年,江苏江阴北门人、民族工商业家邓仲和,他先后向英国人购下南京路外滩的汇中饭店, 以及南京西路的仙乐舞馆两处地产,创中国人购买外国人产业的先例他还在财长宋子文担保下,买下24 层国际饭店和上海跑马厅国际饭店是当年上海滩, 华人经营的最高档的豪华饭店中外军政要员、 社会名流常常在这里设宴,成为上流社会活动场地之一1935 年,中、美国际长途开通典礼,就在国际饭店举行,宋庆龄还亲自出席并发表谈话。
1949 年前,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等,都是饭店的常客 1948年,在国际饭店还曾发生电影明星白鹭,从电梯上摔死的惨剧后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中国期间,也经常下榻该饭店在 1952 年之前,国际饭店一直是“远东第一高楼”,并且长期是中国第一高楼桂冠的“保持者”,直到1968 年,广州建成广州宾馆——在老上海眼里,国际饭店依然是上海的第一高楼,直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开始,国际饭店迅速淹没在一片高楼之中,当然,现在对比着看,国际饭店的精致,始终很难取代,因为现在的很多楼没有“灵魂”黄河路的第二块“吃格”的招牌,就是两个“卡尔登”:卡尔登公寓和卡尔登大戏院不是名字洋气就上档次, “卡尔登公寓”是张爱玲走出的地方;而“卡尔登大戏院”,则是当年上海滩最新潮的去处其实,张爱玲也就是于20 世纪 50 年代初,在卡尔登公寓的301 室,住过短短的一年本来黄河路在许多上海人心目中并不算很有“名”,但就因为张爱玲曾在这儿生活过, 80 年代以后,随着张爱玲作品的再度走红,黄河路上的卡尔登公寓顿时得到了许多文学“老中青年”的青睐笔者的童年,有一半的时光在黄河路长大, 读书又是凤阳路二小, 在我的记忆中,不晓得“卡尔登公寓”这个前世,只记得它的今生,“长江公寓”——实际上,我满脑子记得的只有 “生泰食品店” ,这是只有住过黄河路的小伙伴们才有的记忆,当年这种食品店,就开在居民楼下,好吃的东西真是琳琅满目,馋啊!有读者又要投诉咧,侬又要讲侬“外婆家”了?对了,因为笔者经常在文章里,写写姆妈、爹爹、外婆,所以,让他们成了“很多人的外婆、姆妈、爹爹”,为啥?喏,营销账号、上海热线这种,抄我们文章抄的一字不差,怪了,我也没看到这些抄袭的网站和账号, 给我们家两位老人一点点赡养费,清明到福寿园, 帮我外婆扫扫墓么?!印象中,长江公寓过去有四扇摇门,门口有一间门房;铰链式的电梯,套入式的中央花园;每个层面, 设有 25 个套房,排列是直通式的。
那时,公寓是老旧了,但是棕灰相间面砖的外表静默沉稳,依然有一种“绅士”气派尤其是那个中央花园,是我们童年最稀罕的地方之一最喜欢跑到里面去抓“蝈蜢”,一捉就是一瓶,但是离开了草地,“蝈蜢”也变了颜色,直到死掉;那时候,还流传着“花园里有黄鼠狼”的传说,弄得小伙伴们都不敢进去,经常让一个住在花园一层的同学带进去——听外婆说,他们家过去可能是卡尔登公寓的花匠长江公寓”跨过凤阳路——当年路口还有上海滩鼎鼎有名的功德林——在国际饭店的西侧, 黄河路 2 号,曾经有一座坐西朝东的戏院,外观典雅,内部装饰华丽,被誉为是“上海第一影戏院”——它就是“卡尔登大戏院”,后来改名“长江剧场”1922 年,“卡尔登大戏院”由英国人创办,1923 年 2 月建成,首映美国影片《卢宫秘史》当时的外国话剧团来沪,均以在该院演出为荣后来,虽然该院几易其主,但其影戏兼顾的功能始终没变白天放电影,晚上演话剧对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摩登文艺青年”而言,卡尔登大戏院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话剧艺术中心”,而戏院所在的区域,也成为上海最奢华、最新潮的夜生活区——当年郁达夫在上海追王映霞,认识的第一天晚上,即乘黄包车请王映霞到卡尔登大戏院看话剧。
默片时代, 卡尔登大戏院令人称道的, 还有它拥有的那一支出色的乐队,名气很响,曾有人在报上特地以《影戏院中之音乐》为题撰文,予以褒扬1930 年,孙瑜导演《野草闲花》时,为影片写了一首主题曲《万里寻兄词》,担任伴奏的正是卡尔登乐队,而这首《万里寻兄词》也成为了中国第一首电影主题曲1951 年,卡尔登大戏院改名为“长江剧场”,成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话剧的固定剧场《霓虹灯下的哨兵》、《彼岸》、《她为什么被杀》、《花园街5 号》、《游园惊梦》等许多京剧,都是在这里首演的80 年代,“长江剧场”慢慢地开始以放电影为主,但是,话剧、儿童剧、木偶剧等等一直有上演,直到90 年代上半叶,这里还时常有话剧上演如今,“长江剧场”永远地在黄河路上消失了不仅如此,黄河路上另一座曾是“新越剧摇篮”的戏院,也没有逃脱拆除的命运,这就是位于青岛、黄河路路口的“明星大戏院”(黄河路301 号)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明星大戏院成为以袁雪芬为代表的“雪声越剧团”,固定的演出剧场那时候,看袁雪芬的戏,必到明星大戏院,到明星大戏院就是看袁雪芬1946 年 5 月 6 日,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越剧《祥林嫂》,就在此进行预演,招待文化界人士。
同年9 月,中共代表团团长的周恩来,还特地来看过袁雪芬的戏解放后,袁雪芬到北京开会,见到已经成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时,才知道周总理早就见过她了1961 年,“明星大戏院”停业,改为“交运会场”,1984 年,又改建为上海市交运工人俱乐部, 90 年代,明星大戏院被拆除,原处已经是一座新建的游泳馆了看好戏,我们再来说说“吃”前面提到黄河路、凤阳路路口的“功德林”,那么,美食街的历史就从“吃素”开始晓得上海人说“当我吃素啊?”是什么意思么?)这里最早叫“功德林饭庄”,是杭州城隍山常寂寺维均法师的弟子赵云韶,于1922 年创立于上海的据考证,功德林饭庄,原设于北京东路、贵州路口,开张的那一天,民国11 年农历四月初八,还是释迦牟尼诞辰日1932 年,赵云韶才将饭庄迁至黄河路饭庄以办佛事和淮扬风昧素菜为特色,主要名菜有 “五香烤夫” 、 “功德火腿” 、“素蟹粉”、“白汁芦笋”、“罗汉菜”等侬看看功德林的英文名字,我觉得翻译的真是水平,“Godly ”,音译、意译兼备了! 1997 年,功德林迁到南京西路445 号,也就是现在仙乐斯对面的这家2012 年的四月初八,功德林迎来了90 岁生日的时候,黄河路、凤阳路口的原址上,又新开了一家功德林店。
过去印象里,每到初一、十五,放学回家总能看到凤阳路口,功德林店门口排队的场景,实际上,当年36 块的工资,一碗素面一块、两块,应该算是奢侈消费,但就是不缺老客户,听吃素念佛的老邻居说,黄河路店的味道,是全上海最赞的——就是不知道,如今这“面子”是光鲜了,这“里子”是否还有当年的味道八十年代的黄河路, 成了继乍浦路之后, 又一条声名远扬的休闲美食街一到夜晚,这里霓虹灯光闪烁,人头攒动,流光夺目溢彩,是南京路不夜天的扩展和延伸说起黄河路美食街, 每个上海人都会说出自己当年喜欢的饭店和美食,但是,其中一定都会一个曾经街头巷议的名字:“阿毛炖品”新华网上有这样一段对他们的描述:1994 年,周正毅关掉了美通饭店,与毛玉萍一起,在黄河路美食街上开了以毛玉萍姓氏为名的 “阿毛炖品” 这是一家 5 层楼豪华装修, 以炖品为特色的饭店,据说,58 元一位的佛跳墙、 22 元一位的秘制炖鹿肉、 188 元一位的红烧大排翅是其招牌菜式周对外声称开业以后生意颇好,一年能够有近千万的利润这个数字遭到了黄河路上生意最好的饭店,“苔圣园”老板的质疑:“苔圣园”的规模比“阿毛炖品” 大三倍,一年才勉强有 1000 万元的利润, 而“阿毛炖品”只是黄河路上的二流饭店。
但对周而言, 比利润多少更重要的是 “阿毛炖品” 加强了二人与银行界人士的交情了解毛的人士均承认, 毛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女子, 她在上海结识的朋友黑白两道都有, 其中不乏一些有头面的人, 生性好客的她, 经常招呼朋友到她的别墅开派对2007 年 1 月 21 日,周正毅因涉嫌行贿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逮捕同年11 月,市二中院一审判处周正毅有期徒刑16 年而在2006 年,毛玉萍就因诈骗银行和串谋妨碍司法罪被判监58 个月这张照片是 2008 年, 香港媒体拍到的出狱后的毛玉萍和当时在英国留学的儿子凭借着入监之前和郑明明、 刘銮雄的关系, 毛在郑明明的美容院打着一个月六千港币的工,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2013 年 4 月,毛突然开微博,认证身份是“Precious Gold Holding Ltd 董事长”;如今,她的微博账号,已经无法正常显示如今,黄河路美食街早已不复当年,和上海滩的很多流行一样,过了这一阵,也就过去了——其实,我很不喜欢作为美食街的黄河路,或许是因为从小在这里长大,感觉那些饭店破坏了这里原有的市井气息,甚至一度让我无从寻找, 自己童年的记忆这市井气息的最佳体现, 就是黄河路上的弄堂。
黄河路上的石库门, 在上海还是很有保留价值的, 107 弄的派克里、 125 弄的梅福里、 132 弄的协和里、还有253 、281 弄的承兴里,都是很工整的新式里弄拿承兴里为例, 虽然没有什么名人居住, 但是,这里有上海现存的最完善的石库门建筑群,九种不同建筑风格,新式里弄、新式石库门里弄,从十二家房客到独立住宅,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