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及答案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83KB
约15页
文档ID:391520524
土木工程施工思考题及答案_第1页
1/15

思考题1土的基本工程性质有哪些?对土方施工有何影响?(P2)答:(1)土的天然密度2) 土的干密度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 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的质量3) 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对土方的调配、计算土方运输量、计算填方量和运土工具的选择都有影响4) 土的含水量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就越不利,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施工时的放坡、回填土的夯实均有影响5) 土的透水性.2、 在场地平整中,如何计算土方量?( P15~22)答:场地土方量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在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时宜采 用方格网法;当场地地形比较复杂或挖填深度较大、断面不规则时,宜采用断面 法具体计算步骤详见书本15~22页3、 在场地平整施工中,如何划分调配区?( P23)答:(1)调配区的划分应与房屋和构筑物平面位置相协调,考虑工程施工顺序、分期分区施工的顺序的要求;(2) 调配区的大小,应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技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3) 调配区的范围,应与计算场地平整时所采用的方格网相吻合;(4) 当一个局部场地不能满足填、挖平衡和总运输量最小,考虑就近借土或弃 土,这时每一个借土区或弃土区应作为一个独立的调配区。

4如何用表上作业法进行土方调配?(P24)5、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流砂?(P13)答:当地下水位越高,坑内外水位差越大时,动水压力也就越大,越容易发 生流砂现象6、 如何计算边坡坡度?(P13)答:土方边坡的坡度以其挖方(或填方高度)H与底宽B之比表示即: 边坡坡度二 H/B=1/(B/H) = 1 : m 式中:m = B/H,称为边坡系数7、 土方回填时对土料的选择有何要求?如何进行回填?( P36-37) 答:填方土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渣,可 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碎块 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 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质土一 般不能作为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使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 于填方中的次要部分;含盐量符合表(在P36)中规定是盐渍土一般可以使用, 但填料中不得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用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2/3 (当使用振动碾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 )。

填铺时,大块料不应集 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如果填方区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 工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8如何进行填土?(P37)9何谓刚性基础、柔性基础?(P57)答:刚性基础是用混凝土、毛石混凝土、毛石(或块石)、砖等建成,这类基 础主要承受压力,不配置受力钢筋,但基础的宽高比或刚性角有一定的限制,即 基础挑出部分不能太大柔性基础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需配置受力钢筋,基础的宽度可不受宽高比的限制10、 混凝土、毛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基础是如何施工?有何要求?( P59-60)答:混凝土及毛石混凝土基础一般用于层数较高(3 层以上)的房屋,在地 基土质受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尤其合适基槽经过检验,弹出基础的轴和边线,即可进行基础施工,基础混凝土 应分层浇注,并振捣密实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一阶内应再分层浇注层,并注意 边角处混凝土的密实基础一般应连续浇捣完毕,不得分开浇注如基础上有插 筋时,在浇捣过程中药保证插筋位置不能移动在浇注基础混凝土时,为了节约水泥,可加入不超过基础体积25%的毛 石,此时的基础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毛石必须清洁,强度好,投石时,注意毛 石周围应包裹有足够多的混凝土,以保证基础毛石混凝土的强度。

11、 在地基施工中如果发现地基局部出现岩石、土洞、松软土坑等情况,应如 何处理(P60-61)答:①岩石当基底有局部岩石或旧墙基、树根等地下障碍物时,应尽量挖 出然后夯填如果无法挖除或遇局部坚硬岩石可在其上设一道钢筋混凝土过梁架 过,或在其上作一道土与砂混合物的软性垫层,厚度为300~500mm,以调整 沉降②松软土坑将土坑中的松土挖出回填与基土压缩性相近的土或用灰土(灰 土比为3:7)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如果土坑较大可将基础加深;如果土层较深,可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架过;也可采用局部换土,回填碎石层的方 法1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时有何要求?(P66)答:预制桩在制作时桩内应设纵向钢筋或预应力筋(或丝)和横向钢筋(或 箍),以便承受桩在运输、起吊和下沉时产生的弯曲应力和冲击力预制时应保 证钢筋位置正确,纵向主筋长度不够时,应采用对焊同一钢筋的两个接头距离 应大于35 倍主筋直径,主筋接头在同一截面内的数量不应超过50%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30,混凝土的粗骨料应用粒径为5~40mm碎石或碎卵 石,桩混凝土应用搅拌机拌制、机械振捣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注,一次完成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现场预制桩多采用叠浇法间隔制作,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 匀沈降桩与桩之间应涂刷隔离剂,以保证桩起吊时不相互粘结,桩的叠浇层数, 应根据地面允许荷载和施工条件确定,但不宜超过4层上层桩或邻桩的浇注, 须在上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30%后方可进行 预制桩的质量,除要满足规范的允许偏差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桩的表面应平 整、密实,掉角的深度不应超过10mm,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总面积不得超 过该桩全部表面积的 0.5%,且不得过分集中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其深度不得 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25mm,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一半;桩 顶和桩尖处不允许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13、 在预制桩施工中,如何考虑打桩顺序?(P70)答:进行群桩打入施工时,为了保证打桩工程质量,防止周围建筑物受土体 挤压的影响,打桩前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和桩架的移动方便等 因素来正确选择打桩顺序1) 当桩较密集时(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 4 倍桩边长或桩径),应由中间向两侧 对称施打或由中间向四周施打,这样,打桩时土体由中间向两侧或四周均 匀挤压,易于保证施工质量当桩数较多时,也可采用分区段施打。

2) 当桩较稀疏时(桩中心距大于或等于 4 倍桩边长或桩径),可采用上述两种打桩顺序,也可采用由一侧向另一侧方向施打的方式(即逐排施打),或由两侧同时向中间施打,在采用逐排打设时,桩架单方向移动,打桩效率 高但打桩前进方向一侧不宜有防侧移,防振动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 管线等,以防止土体受挤压破坏14、 预制桩质量控制的原则是什么?(P72)答:沉桩的质量主要是看能否满足贯入度或设计标高的要求及打入后桩的偏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质量控制的原则是:1) 桩尖为于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沙土或风化岩等持力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以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或桩尖标高作为参考2) 贯入度已达到要求而桩尖标高未达到要求时,应继续锤击 3 阵,其每阵 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规定的数值3) 桩尖位于其他软卧层时,以桩尖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4) 打桩时,如控制指标已符合要求,而其他指标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5) 贯入度应通过打桩确定,或做打桩实验与有关单位确定15、 安装梁的模板时有何要求?(P86)答:(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 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 ~ 3/100016、 模板的拆除有何要求?(P93)答: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② 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表(P93)的规定强度,方可拆除;③ 拆模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 后拆承重部分,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应事先制定拆除方 案17、 钢筋进场后应处理?(P94) 答: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应有标牌,并按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热轧钢筋重量不超过60t,钢绞线为20t验收内容包含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钢筋进场后在运输和储藏时,不得损坏标志,并根据品种、规格按批分别挂牌堆 放,并标明数量18、 如何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P102)答: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值19、如何进行钢筋代换?( P103)答:①当结构是按强度控制时,可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称为”等强代换“,即:As1fy1=As2fy2式中:As1、彳丫丄分别是原设计钢筋的计算面积和设计强度;As2、fy2分别是拟代换钢筋的计算面积和设计强度;②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可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即:As1=As2③ 当结构构件按裂缝宽度或抗裂性要求控制时,钢筋的代换需进行裂缝及抗裂性验算。

钢筋代换后,有时由于受力钢筋直径加大或根数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数,则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减小,截面强度降低,此时需验算截面强度20、施工规范对箍筋的制作有何要求?答:(1) 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 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箍筋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 构,应为 135°;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对有抗 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21、施工规范对钢筋的绑扎有何要求? 答:绑扎要求是钢筋的位置准确,绑扎牢固,接头位置、数量、搭接长度、 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规范要求: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 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l1(l1 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 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 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 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50%;对 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附录 B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B.0.1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 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 应符合表 B.0.1 的规定表B.D 1 纵向愛拉锢筋的最小播接廉度钢筋类型泪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