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99KB
约7页
文档ID:594086540
《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7

《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7课 漏 教材分析 《漏》是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下着雨的漆黑的夜晚,老虎和贼不约而同地去偷老两口家的小胖驴,因老婆婆的一个“漏"字,考虑和贼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 ,也使得小胖驴幸免于难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同时,故事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 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4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把“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它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的过程与第一学段的课文相比,本单元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故事内容丰富为了帮助学生复述故事,每篇课文在课后练习或学习提示中,都明确了“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在本课具体落实的要求与方法《漏》则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图片和文字提示,记住故事主要内容,避免复述时遗漏重要情节。

众所周知,朗读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打开统编三年级下册,很多课后练习的第一题都提出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或者“默读课文”的要求,由此可见,读好课文是三年级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复述故事的基础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课后习题以及中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会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放在首位所以,对于这个故事来说,朗读的目标应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片断,体会故事的趣味”等要求,学会“像讲故事一样读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读故事与读一般的课文有所不同同时,由于故事篇幅长、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因此,教学中我会将生字教学重整,用多种形式引导、检测学生的识字 总之,要充分遵循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学文、识字、写字、朗读、表达融为一体,使课堂趣味横生而扎实有效 教学目标 1.会认“婆、脊、贼”等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个片断,体会故事的趣味 3.学生反复诵读,抓住“从前"等重点词句,学会“像讲故事一样读故事”,体验情感。

4.借助课后示意图,理清故事顺序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人物头饰(教师) 教学过程 一、猜题引新,激趣 师:同学们,我们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小时候,在妈妈的臂弯里听着美丽的故事;长大了,我们可以自己读故事了?看,这些故事读过吗?(依次出示民间故事图片:《守株待兔》《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司马光》) 这类故事,来自于民间,老百姓口口相传了上百年、上千年,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这类故事就是民间故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民间故事—《漏》请伸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田字格)这个故事,老师第一次读的时候,就从头笑到尾,笑得肚子都疼了,想读吗?快打开课本,默读故事,看看故事中哪里最有趣 二、默读课文,谈趣 (一)学生自己默读课文 (二)交流: 师:好,故事读完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哪里有趣? 预设: 1.老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吓得拼命逃跑,多有趣啊谁还有? 2.老婆婆说“漏”就让老虎和贼吓成这样样,是挺有趣的。

多好啊,一句话就讲清楚了 3.你表述得真清楚,明白 4.真好,一旦把书读进去了,就会有自己的感受 (三)师:这么有趣的民间故事,学完以后,想讲给谁听呀? 生:爸爸妈妈好,讲给我们的父母听 生:同学,老师,朋友可以,分享是快乐的好,让奶奶也来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 生: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多好呀,我们的故事越传越远了,说不定有一天,故事就会这样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中传到大洋彼岸呢! 朗读故事,理清内容 (一)师:要想讲好故事,我们得先把故事读正确了请打开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自由地朗读吧 师:读好了,故事中有些比较难读的字词,敢挑战吗?真自信 1.出示:黑脊背 白胸脯 (1)师:第一组 三声“脊"读得很准确带大家再读一遍 (2)读着读着,想到了故事中的谁呀?(小胖驴) 看,小胖驴来了,谁愿意摸摸小胖驴的黑脊背?白胸脯呢?再捏捏他的小肉肉,感觉怎么样? (3)我们一起读: 2.出示:老婆婆 莫非 粘胶 旋风 顺势一纵 (1)师:第二组,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吧。

请这个小组前五位同学起立读对了,请大家跟读一遍有需要纠正的吗?有不同意见的吗?听得很认真) 预设: 老婆婆 “婆婆”重叠到一块儿,第二个“婆"就读轻声了,请你再读 3.出示: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 (1)师:谁来读第三组 预设: A“爪”是个多音字,有zh o和zhu 两个读音你为什么在这里选择读zh o呢?(老师讲过,"爪”指鸟兽的脚一般猛兽的脚,如虎、鹰,读zh o而小动物的有尖甲的脚,读zhu 比如说鸡爪,猫爪子) 师:好,讲的真清楚 B读错了 师:有不同意见吗?请你来你听得很认真,“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 o,什么时候读zhu 呢?鸡爪,鸟爪,猫爪 过渡:真好,我们把难读的字音读准了这么长的故事要清楚地讲给别人听,我们还得怎么做啊?聪明的你有什么办法呀? 1.预设: 生:首先要记住(概括)故事的内容 生:分成几个小片断(小故事) 师:好怎样短时间内记住(概括)故事的内容呢? A.太聪明了,和课后3题要教我们的方法一样:把长故事读成几句话 B.没关系,课后3题就教给我们一个方法:把长故事读成几句话。

(出示课后3题)根据地点的变化,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了?自己先读读 师:谁先说? 生:老公公老婆婆家里说“漏”,吓跑了虎和贼对,就这样说 师:相机贴“家"图片说“漏”) 师:好,接着发生了什么事?(贴“路上" 逃命) (3)师:接下来是什么?——又偷贴“树” 相遇) 继续——(“山坡下"吓昏) 最后呢——(老婆婆家,再说“漏”) 2.小结:看, 一条地点线就把故事串了起来故事也因为有了起伏,而妙趣横生了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趣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导朗读 师:故事就从一户人家开始了,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师:(出示第一段)故事是从“从前"讲起的,不要小看“从前”这个词,读好并不容易,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好,你读,嗯,“从前"读出了“很久很久以前”的味道谁还想读?好,你读出了故事的味道 师: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读第一段,把大家带到那个久远的故事 (预设:孩子,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读得慢一点,让大家看到老公公老婆婆,小胖驴,读得快了,大家是看不到的这样读就有了民间故事的味道了。

师:我们就应该这样“像讲故事一样读故事"板书) 过渡:谁来“像讲故事一样读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听出了故事的味道) 2.(1)师:老师请大家看一幅图,想看吗?猜,这幅图会和本段中哪个字有关呢?(贼)你说,你说都猜对了) 师:怎么猜到的? 生:一个人拿着武器去抢财物 师:现在把偷取别人财物的人叫贼 (2)字,想要写漂亮,主笔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看“贼”的主笔是哪一笔?(指名说) 师:提醒:斜钩起笔要从竖中线起笔,比所有笔画都高,向右下伸展,向上出钩看清了吗?请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 师:好,你注意到了结构你注意到了关键笔画多好呀,关注了写字时的避让原则 (3)师:看到这个想偷东西的贼,你想到了什么词?(贼头贼脑,贼眉鼠眼,蹑手蹑脚,东张西望,做贼心虚,鬼鬼祟祟……) 引读:这就是去偷驴的——贼;偷驴时,鬼鬼祟祟的——贼;偷驴怕被人发现的——贼 (4)老虎和贼,看到小胖驴,心里怎么想啊?(多肥美的小胖驴呀,一定很好吃;这下我可以饱餐一顿了 贼怎么想的?(他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5)师:谁能把老虎和贼一心想偷小胖驴的心思读出来出示第二段) 师:“像讲故事一样“把故事读得越来越好了 (三)出示第3自然段 师:咱们合作读第3自然段,继续“像讲故事一样读故事”,我先读,大家注意接读 (四)出示第4——7自然段 1.师:大家越来越会读故事了请大家前后五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4——7自然段既然是分角色朗读,就一定要注意角色的特点,读出角色不同的语气和神态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向全班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风采?掌声有请这个小组的同学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大家听得挺开心的你觉得哪个角色读的好? 预设:A生:老公公,年纪大了,声音应该粗重、低沉一些我听到的是小伙子在说话?) 师:老公公的话该怎么读呢?师学老公公 (指名读)他读出了老公公的语气一听就知道是老公公在说话,这就是有声有色 B生:我觉得老虎没读好,“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写出了老虎自认为见多识广,觉得自己怎么样(挺厉害) 师:他见过——狮子、狼 他觉得自己——厉害(见多识广),他心里这么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

“莫非"又写出了做坏事担惊受怕的恐惧心理, 生:我觉得( )读得好读出了老公公、老婆婆的语气 生:我觉得老虎没读好,“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写出了老虎自认为见多识广,觉得自己怎么样(挺厉害)莫非"又写出了做坏事担惊受怕的恐惧心理,他的心理在发生变化 师:你有自己的思考,了不起!可要读出这种心理的变化可不容易,你能读一读吗? 师:有变化才有精彩! 师:看来,你比老师会看人,你有一双慧眼!能从老虎的话里看到老虎的心理 师:请问老虎,你是来偷驴的,你怎敢这么大声地说呢?请读旁白的同学,重新读一下老虎的旁白老虎,你再读一下好吗? 生读旁白老虎”重读 看,好的旁白,会有好的引入分角色朗读时,不能只觉得人物的语言重要,其实旁白同样重要好,再次用掌声感谢这五位同学的精彩展示,请回位 预设:A朗读前你们觉得老公公在这儿,老婆婆在那儿,合适吗?对呀,这样站才是一家人 B朗读后大家听得挺开心的,大家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可以夸夸他们,也可以提点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