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效率文献综述 薪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制度安排有效地把高管人员才能引导到对企业开展有益的行为上来不同的薪酬构成对企业高管人员具有不同的鼓励作用,因此薪酬组合的不同会造成高管人员不一样的行为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实现以下是国内外关于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一、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高夫兰和斯米德(ughlanshidt,1985)根据1978-1982年间149家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报酬变化与股票价格正相关,他们还首次提供证据说明公司绩效差更可能更换e 霍尔和利伯曼(halllieban,1998)利用美国上百家公众持股的最大商业公司1980到1994年15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绩效具有强相关的特征的结论,并认为经营者报酬构造中股票期权的比重增大,使得经营者报酬和企业业绩的相关性显著增加 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 李增泉(2000)利用1998年度财务数据,运用回归模型进展分组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企业业绩并不相关,而且资产规模、行业、国家股比例和公司所在区域均不对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两者的相关性产生任何影响。
李良智、夏靓(2022)以2001~2022年31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展实证分析,结论是电子行业上市公司高管的年度报酬与企业业绩指标大多不存在正相关,而公司规模却与高管报酬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詹浩勇、冯金丽(2021)通过对我国2022~2022年的192家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展实证分析,发现其高管年度货币性薪酬与公司业绩(净资产收益率)无显著相关性,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 二、高管人员薪酬其他因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米兰(ehran,1995)利用1979到1980年随机抽获得到的153家制造业公司数据研究了经理人报酬构造、所有权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其中公司业绩用资产报酬率和托宾q表示,发现:两种公司业绩与经理人持有公司股票比例正相关;公司经理人基于股票的报酬占总报酬比重与公司成长时机正相关;财务杠杆、经营风险、公司规模等因素与经理人报酬构造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林浚清等(2022)对公司内高管团队成员间薪酬差距和公司将来绩效之间关系的检验证实,二者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说明该结果支持锦标赛理论而不是行为理论其实证分析还说明,影响我国薪酬差距的主要因素不是公司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经营运作上的特点,而是公司治理构造上的缺陷。
胡阳(2022)从企业财务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问题进展了实证研究,发现经营者持股金额与经营者年薪金额的比例是衡量持股鼓励强度的有效指标,该指标与股票报酬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会计利润指标没有正相关关系 刘睿智〔2021〕以2001—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展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会计利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运用增加报告利润的会计方法增加奖金报酬,在控制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非操纵性应计后,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的影响仍然显著;〔2〕尽管非经常性损益也经常被高管用来调节利润,然而对高管年薪的作用并不显著;〔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随着高管年薪与报告利润的相关性的加强而加强 基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国外的研究比拟全面对于高管薪酬的效果,国外文献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但一般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具有相关性,市场对其给予正面回应,持肯定态度,这对我国推行此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并不是我国的企业,国外研究对象所处的资本市场较国内来说要相对成熟,企业内部治理构造也更为完善,法律制度环境也有显著差异,国外学者所得出的结论运用到我国高管薪酬效果的理论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国内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的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上,比拟常用的衡量业绩的指标是re、ra,tbin’sq等,而且结论也存在大的差异原因在于:〔1〕研究的时期不同,我国的资本市场,法律制度背景,经济环境一直不断变化,而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未能把环境变化因素全部考虑进去;〔2〕数据来源不同,样本不一致〔3〕实证方法不同有的是线性回归,有的是非线性回归,还有的是分段线性回归;有的是单一方程,有的是联立方程〔4〕指标选取的问题re很容易受到操纵,tbin’sq在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的条件下不合适运用,不同的学者选取不同的指标就得出了迥异的结论 总之,我国的研究还不够深化,随着高管薪酬制度在我国的理论,学术上应该有进一步的开掘 参考文献: [2]杨青,高铭:董事薪酬、e薪酬与公司业绩—合谋还是共同鼓励.金融研究[j].2021(6) [3]刘睿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j].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