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语言学概论》练习(一) [语言的性质]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基础(物质外壳)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 2. 言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即人们凭借语音、语汇、语法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语行为或言语活动;而言语活动的成果即句子或话语等,可以称为言语作品 3.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 “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两种结构关系和性质不同的组合 4. 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例如: 在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小、好、香”等,能够跟“花”构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有“光、线、旗、衣服、脸蛋、房子、眼睛”等 5. 语言机制:语言机制就是语言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即语言在人类交际中起作用的方式语言机制主要有预设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多余机制、类推机制、对称机制、经济机制等等。
6. 语言能力:掌握语言既需要有灵活的发音器官,又要有发达的大脑,必须同时具有发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发音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只有人类才有掌握语言的能力 二、简述题 1. 什么是语言符号?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有哪些特征 人类用来交际的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号语言符号除具有一般符号的物质性、表意性和规定性外,还具有语言符号的特殊属性: 任意性、线条性和离散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内部语音和意义之间的内部联系汉语为什么把“直立行走、会说话、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个意义和“ré n”这个语音形式结合起来呢?这是没有道理可说的, 完全是由社会的习惯来决定的 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人类社会创制符号时的情形来说的但是,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对使用者来说就有强制性每个人从一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权利要求更改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它对社会成员的强制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符号的线条性是就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外部联系来说的。
符号的线条性指的是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象一根线条一样排列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先后相继的关系,不能有上下相叠的关系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语言符号的外部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的、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例如,“香、菜、肠、瓜、油”都是最小的符号,它们组合的结果是“香菜、香肠、香瓜、香油” (三)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离散性指每个单位是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人类语言的各个层级由一个个离散的单位组成,无论音位、语素、词都能象砖块或机器零件那样按规则组装成上一级的单位,或者从那里卸载下来,换到别的单位中去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保证了语言单位的自由拆装,而且通常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正由于语言符号能够在使用中重复出现,人们才能根据交际的需要将有限的符号排列组合,说出无限的话来 2. 为什么说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从语言符号底层的音位到上层的语素不仅是一种质的转变,而且是一种数量上的飞跃 (一)语言符号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层是句子。
从底层的音位到上层的语素是一种质的转变,有性质上的飞跃音位只能构成符号的形式,语素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符号意义在语素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 (二)每种语言的音位都是有限的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段音位大都认为有32个,其中元音音位10个,辅音音位22个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通过排列组合构成成百上千个音节语言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语素的数目则有几千几十个音位的组合产生几千个符号的形式,所以从音位到语素同时又有数量上的飞跃 所以,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3. 举例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及其联系和区别为什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观察、分析、研究一切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语言符号系统除了有层级性以外, 还有存在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各种关系 语言的层级装置就是靠符号的互相组合或替换之类的关系来运转的形成这些关系的条件就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说话时有时用一个词就能表达意思但是就一般的情形说,要表达的意思总比一个词的意思复杂,于是就需要把词组合起来造成句子词的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好像一根链条,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比方说,“ 我进城” ,只能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依次说出来。
语言链条上由符号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下来,换上另一个环节,组成新的链条所以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我 看 书 他 看 书 小王 买 书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老师 写 文章 人们欢呼胜利 …… …… …… 替换︵聚合关系︶ 搭配(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 两个符号: 红花 两种组合: 红花花红 “ 红” 和“ 花” 在两个组合中的关系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 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例如: 符号的链条: 红花 聚合关系①:蓝 白 紫 大小 好 香 …… 聚合关系②:光 线 旗 衣服 脸蛋 房子 眼睛…… 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犹如几何中的横轴和纵轴,我们可以借助这两个轴说明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这些问题都将在下面有关的部分加以论述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我们需要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4.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或者说,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一视同仁地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 (二)语言不仅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没有语言重要文字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但是,它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如语言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文字以前,语言早已存在;文字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
所以,文字只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至于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其他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了语言与文字,它们都不能独立存在 语言的交际处于体态语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各种体态语也是交际工具,但是它们一般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时间和空间因素在交际中也起一定作用但是,它们远没有语言重要 总之,时间空间因素以及体态语(身势等伴随性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三、论述题 1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怎样?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语言和言语的含义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基础(物质外壳)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作用 言语是语言的运用,人们凭借语音、语汇、语法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语行为或言语活动;而言语活动的成果即句子或话语等,可以称为言语作品。
言语可以理解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或这个过程产生的结果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1. 语言和言语相互依存 语言和言语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人们通过言语认识语言,没有言语就谈不上语言;同样,没有语言,人们说话就没有表达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所谓言语所以,索绪尔说: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要使语言能够成立,也必须有言语将语言和言语加以区别,并不割裂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2. 语言和言语有明显的区别 (1)语言单位的意义是一般的、抽象的、概括的,而言语单位是语言单位的特殊的、具体的体现例如,语言单位的“笔”和言语单位的“笔”就有着很大的区别 (2)语言单位的现成性和言语单位的生成性语言单位是指音位、语素、词、固定短语以及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等它们以现成的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必临时去创造语言单位,而只是运用现成的材料和规则去组词造句言语单位是指自由短语、句子和句群等等,它们是人们运用语言时临时组合、创造出来的,是言语活动的结果,因此,言语单位不是现成的,它们具有生生成性 (3)语言单位的有限性和言语单位的无限性。
任何一种语言中的语言单位是都是有限的音位、语素、词、固定短语以及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等都是有限的例如,汉语中的声母、韵母、音节、词都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经过语法的组合,可以构成无限的自由短语、句子和句群等言语单位,所以,言语单位是无限的 (4)语言的潜存性和言语的表现性对言语来说,语言具有潜存性;对语言来说,言语具有表现性语言存在于何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这是语言通过言语活动的外化表现从人与语言的关系来说,语言通过言语活动存在于社会成员的大脑中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潜存着一套相对完整的语言符号系统,它是通过长期的言语活动而储存起来的,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在交际时,通过神经和发音器官,从潜存的语言系统中选词造句,外化为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5)语言的逻辑可能性和言语的语境制约性从理论上说,语言的约定俗成的组词造句的各种规则可以表达任何思想,包括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虚幻的、荒诞的思想。
例如:符合“主-谓-宾”的句子“书在弹琴”“窗户吃了一块蛋糕”但是,这种句子一般不会出现,除非在童话故事中才有这种句子这里存在着一个言语的语境制约性问题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受到语境的制约和惯用的限制符合语言规则的句子并不一定适合一定的语境例如:Is your body good?(你身体好吗?-英语中没有这种说法) 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英语的习惯说法) (三)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1. 明确地理解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有助于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明确语言研究的方向,使我们更明确地理解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语言当作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来研究正因为语言存在与言语之中,所以语言研究就得从个人的言语入手;正因为个人的言语并不等于整个语言,研究语言要研究尽可能多的言语,从中探索出语言的内在规律 2. 为建立言语学奠定基础: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为建立言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促使我们努力开展对言语的研究 3. 有助于改进语言教学方法: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有助于改进语言教学方法,提高语言素养和言语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对语言这一工具的掌握,提高语言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言语活动,提高言语水平。
2. 试述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这句话是对语言的自然属性的高度概括,它揭示了语言的本质 (一)语言符号的特性 语言符号除具有一般符号的物质性、表意性和规定性外,还具有语言符号的特殊属性: 任意性、线条性和离散性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内部语音和意义之间的内部联系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人类社会创制符号时的情形来说的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对使用者来说就有强制性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它对社会成员的强制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符号的线条性是就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外部联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指的是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象一根线条一样排列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先后相继的关系,不能有上下相叠的关系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语言符号的外部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的、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 3. 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离散性指每个单位是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
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保证了语言单位的自由拆装,而且通常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正由于语言符号能够在使用中重复出现,人们才能根据交际的需要将有限的符号排列组合,说出无限的话来 (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是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语言符号具有层级性 语言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这个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层级性语言符号的底层是语音层,分为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两级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通过排列组合构成成百上千个音节语言符号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从语言符号的底层到上层,从较小层级上升到较高层级是一种扩量的过程 语言的层级装置: 音位语素→ 词 →句子 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几十→成千→成万→无穷 语言层级装置中的低一层的单位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高一层的单位都是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这样连跳三级以后,就从几十扩大到无穷。
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循这样,人们在话语交际中就不会发生表达和理解上的困难 2.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符号系统除了有层级性以外,还有存在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各种关系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 “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两种结构关系和性质不同的组合 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例如: 在符号的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小、好、香”等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我们需要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3.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的“语言”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为什么说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 (一)人类的语言和所谓动物的“语言”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类的语言和所谓动物的“语言”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差别: 1. 单位是否具有明晰性人类说出来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和语言的规则组合而成的句子动物的语言是用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者舞蹈动作表示一个固定的意义,不能分析出单位,也谈不上单位的组合 2. 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否具有任意性人类使用的语言符号,语音和意义之间具有任意性的联系,它是由人类社会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联系来的动物有表示暴怒、恐怖、警告等新信息的叫喊,是一种本能,谈不上音义结合的任意性长臂猿的叫喊、蜜蜂的舞蹈虽然有一定的任意性,但局限于一个内容,不能和人类语言的任意性同日而语 3. 是否具有结构的层级性 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 音位层和符号层 符号层又分若干个级: 音位语素→词→句子动物的“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有结构的二层性 4. 是否具有开放性人类语言的结构层级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生成性) ,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它们的交际方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可以一一列举。
5. 是否具有传授性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动物的“语言”是一种本能其它动物的交际模式是先天带来的,而人类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 6. 是否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人类能用语言说古道今,表达深邃的哲理人类语言的这种特点说明信息的传递不受当时当地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环境的限制其他动物的交际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也不能设想未来 (二)为什么说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 1. 其他高等动物也具备一定的智力,但是根本不能与人类相比黑猩猩的智力较高,但是,它不具有发达的发音器官人类祖先的智力和黑猩猩不会有本质的差别,但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把感觉、分析、记忆等各种智力结合成为一体而发挥作用,而语言的使用又促进了人类智力的发展其他动物的各种智力是分散的,没有结合成为系统,因此,它们的智力越来越落后于人类。
2. 其他动物大都不具有灵活的发音能力语言所需要的灵活清晰的发音能力,决不是笨嘴拙舌、只会“哞哞”“咩咩(miē)”“咪咪”“汪汪”叫的动物所具备的鹦鹉虽然伶牙俐齿,却长着一个鸟类的脑袋,只会模仿人类说话的行为,但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因而不能理解人类话语的含义,更不能形成各种抽象的意义因此,鹦鹉也不能具有语言能力 总之,掌握语言必须同时具有发达的发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既需要有灵活的发音器官,又要有发达的大脑只有人类才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类和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其他动物,不管是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还是智力跟人类接近的黑猩猩,都不能具有语言能力 4.试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具有统一性 一方面,语言离不开思维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发达的发音器官,能够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如果没有发达的大脑,就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意义只有通过大脑的反映活动形成意义,语音才有表达的内容,语音才能成为语言的物质外壳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是构成语言的必要条件,语言离不开思维 另一方面,思维也离不开语言思维的过程需要借助语言概念用词语来表达,判断以句子为表现形式,推理涉及相关的一组句子。
形象思维虽然不用语言,但是,如果要把思维的内容表达出来,必须通过语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人们认识了某种客观事物之后,就得把认识成果(意义)和语音结合起来,储存起来语音和意义结合为语言符号,语言起着巩固认识成果的作用认识活动的成果得到一定的语言表达之后,人们就能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不必从头做起 (二)语言与思维的区别 (1) 语言和思维功能不同 思维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 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 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使人们之间能够相互交际,交流思想思维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一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语言对客观现实来说,只是它们的代表,是它们的符号,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语言和思维规律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是人类所共有的,因此思维规律具有全人类性语言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因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语言语言具有民族性 (3)语言和思维范畴不同抽象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概念可以由词表达,但是,并非所有的词都表示概念判断是指确定事物的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思维形式判断用句子表达,但并非所有的句子都表示判断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前提)推出未知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推理往往由一组句子表示,但是并非所有的一组句子都表示推理因此,思维和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 《语言学概论》练习(二) [语音和语法]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是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我们称之为音位变体 2. 语流音变:在一连串的语流中,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致产生音变现象, 这种音变,叫做语流音变普通话常见的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减音、增音、换位等几种 3. 直接成分:直接发生结构关系的句法成分,叫做直接成分直接成分主要有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和补语等等 4. 语法手段:语法意义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变化和组合规则中表现的形式可以归纳为若干类型,这就是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形态变化、内部曲折、重叠、语调、零形态。
5. 语法范畴: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就是语法范畴形态是词的变化形式的聚合,语法范畴是意义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二、简述题 1. 试述舌面元音发音的特点,并绘出舌面元音舌位图 (一) 汉语普通话的舌面单元音韵母共有 a、o、e、 ê、 i、u、 ü 7 个它们相应的国际音标如下:a[A] o[o] e[ ] ê [ ] i[i] u[u] ü [y] (二)舌面单元音韵母的名称如下: a[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ê [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i[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u[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ü [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三)下面是舌面元音舌位图: 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2.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类型(例子要求用国际音标注音) 。
人们在进行言语活动时,选用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展开,组成长短不同的“语流”在一连串的语流中,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致产生音变现象这种音变,叫做语流音变语流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同化:邻近的两个不相同或不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因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这就叫同化语音的同化分为顺行同化、逆行同化和互相同化三种例如,英语的dogs 中的s,本来是清辅音,因受前面浊辅音[g] 的影响而变成了浊音[z] (二)异化:邻近的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因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跟它不同或不相近,这就叫异化语音的异化分为顺行异化、 逆行异化 普通话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面 两个上声[214] 相连, 前一个音节异化为阳平[35] 两个去声[51] 相连, 前一个音节异化为半去[53] (三)弱化: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就是弱化普通话中,辅音、元音和声调的弱化现象主要都出现在轻声音节上 (四)减音:发音时某些音素消失的现象就是减音弱化往往导致减音减音也叫脱落例如:豆[tou51 ]腐[fu214] →豆腐[tou51f1] (五)增音:发音时加进原来没有的音素,这就是增音。
普通话中,语气助词“啊”[a55」因同化作用而引起的增音现象最为典型此外,开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受前面音节韵尾[」的影响,常在音节开头增加[ ] 作声母例如,平[p i 35] 安[an55]→平安[[p i 35an55] (六)换位语流中语音互相交换位置的现象,叫做换位例如,有些北京人把“言语”[i n35y214] 说成[y n35y214] ,[y] 同[i]的位置交换了 三、应用分析题 1. 列表分析下列音位的语音特征,并分组指出它们的主要差别 (1)[p][p ][t][t ] (2)[ ][ ][ ][ ]音素 发音部位 气流强弱 清浊 阻碍方式 [p] 双唇音 不送气 清 塞音 [p ] 双唇音 送气 清 塞音 [t] 舌尖中 不送气 清 塞音 [t ] 舌尖中 送气 清 塞音 [p][p ][t][t ] 都是清辅音、 塞音 [p][p ] 、 [t][t ]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不同,[p][p ] 是双唇音,[t][t ]是舌尖中音。
[p][t]、[p ][t ] 的区别在于气流强弱不同,[p][t]是不送气音,[p ][t ] 是送气音 音素 类别 舌位前后 舌位高低 嘴唇圆展 [ ] 舌面音 后元音 次高元音 圆唇元音 [ ] 舌面音 后元音 半高元音 不圆唇元音 [ ] 舌面音 前元音 半低元音 不圆唇元音 [ ] 舌面音 后元音 低元音 不圆唇元音 [ ][ ][ ][ ] 都是舌面单元音[ ] 是前元音,[ ][ ] [ ] 是后元音;[ ] 是次高元音,[ ] 是半高元音,[ ] 是半低元音,[ ] 是低元音;[ ] 是圆唇元音,[ ][ ][ ] 是不圆唇元音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2. 用国际音标给下面的一句注音,并说明音变现象, 大江 上边 架 起 一 座 大 桥 [ta51ti ] [] [] [] [] [] [ta51] [] 3. 分析下列词语的结构关系 (1)低头 低等 等级 worker (2)排骨 排比 排外 blackboard (述宾) (定中) (并列) (后加式派生) (定中) (状中) (述宾) (定中) (3)盲流 盲目 法盲 gentlemanly (4)推动 推辞 推力 learning (状中) ( 定中) (定中) (后加式派生) (中补) ( 并列) (定中) (后加式构形) 4. 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如果是歧义句,请适当说明分析结果的含义 (1)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是个歧义句通过直接成分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歧义: (A)这张照片 放大了 一点儿 | 主 | | 谓 | |定| |中| | 动 || 补 | 这时,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表示“这张照片只放大了一点儿”的意思,也就是说,放得不够大说话时,重音落在补语“一点儿”上 (B)这张照片 放 大了一点儿 | 主 | | 谓 | |定| |中| |动|| 补 | 这时, “这张照片 放大了一点儿”表示“这张照片放得大了一点儿”的意思,也就是说,放得太大了说话时,重音落在补语“大”上 (2)我们需要大量进口机电产品 “我们需要进口机电产品”是个歧义句通过直接成分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歧义: (A)我 们 需 要 大量进口 机电产品。
| 主 | | 谓 | | 动 || 宾 | | 状 || 中 || 定 ||中| |状| |中| 这时, “我们需要大量进口机电产品”表示“我们进口大量的机电产品”这个意思说话时,重音落在动词“进口”上而不是能愿动词“需要”上 (B)我 们 需要大量进口机电产品 | 主 | | 谓 | |动|| 宾 | |定|| 中 | | 定|| 中 | | 定|| 中 | 这时, “我们需要大量进口机电产品”表示“我们需要大量的进口机电产品”的意思,也就是说,需要的机电产品不是国产的说话时,重音落在心理动词“需要”上而不是行为动词“进口”上 (3)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地了 A.发现敌人的哨兵 回 营地 了 B. 发现敌人的哨兵 回营地 了 | 动|| 宾 | | 主 | | 谓 | | 主 | | 中 | | 定 | |中| | 中 ||补| |定| | 中| | 动 ||补| |述|| 宾| |述|| 宾| |动|| 宾| 敌人的哨兵回营地时被我们发现了。
发现敌人后,我们的哨兵回自己的营地了 5. 分析下列语句的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 他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在这个句子中, “他” 、 “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之间是主谓关系, “终于露出了” 、 “满意的微笑”之间是述宾关系, “终于” 、 “露出了”之间是状中关系, “满意” 、 “微笑”之间是定中关系, “露出” “了”之间是中补关系以上这些都是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它们都处在同一个层次,关系是单一的,因而都是这个句子中的显性语法关系 在这个句子中, “满意”在语义上和“他”有联系,或者说“满意”的语义指向是“他” ,可以说成“他满意” ; “微笑”在语义上也和“他”有联系,或者说“微笑”的语义指向是“他” ,可以说成“他微笑” “他”和“满意” 、 “他”和“微笑”都是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而不是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他”在第一层, “满意”和“微笑”都在第三层,不处在同一个层次,而且, “他”既可以和“满意”有语义上的联系,又可以和“微笑”有语义上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的,所以, “他”和“满意” 、 “他”和“微笑”之间的语义联系是隐性语法关系。
《语言学概论》练习(三) [语汇和语用] 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一、名词解释 1. 义 位: 2. 义 素: 3. 预 设: 4. 合作原则: 5. 会话含义: 6. 语 境: 二、材料分析题:运用话语交际的基本原则的原理分析下面对话,分析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并写出该会话的语用推导式 1.甲:你这次考研成绩怎么样? 乙:专业还考得不错 2.甲:我买的这件衣服怎么样? 乙:还可以。
3.甲:听说你很喜欢那个女孩,是吧? 乙:今天的雨下得可真大! (1)甲:小李和小王表现怎么样? 乙:小李表现很好,是有名的三好学生 (2)甲:我买的这件衣服怎么样? 乙:还可以 (一)语言及其使用都是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应该具有语音、语汇、语法的规范性;语言使用应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接话原则等话语交际原则以上对话违背了话语交际的合作原则所谓合作原则,就是参与交谈时要使你所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合作原则从“量” “质” “关系” “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关联准则和信息明白准则等四条准则遵守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如果违背了其中一个准则,就违背了合作原则[2 分] 对话(1)中甲询问的是小李和小王两人的表现情况,而乙只讲小李表现好,只字不提小王,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信息适量准则,没有提供甲所希望得到的足够的信息,因而违背了合作原则。
[2 分] 对话(2)中甲询问的乙对自己新买的衣服的看法,而乙的回答“还可以”显得很模糊,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没有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违背了合作原则[2 分] (二)违反了语言的规范和原则的话语行为,就是违约的话语行为有意违约的话语行为常常都是有言外意义的因此通过对有意违约的话语行为的判定,可以把握话语的言外意义违约话语行为所表达的言外意义几乎是无穷尽的 对话(1)中,乙认为小王在校表现并不怎么样,甚至很糟糕,但是,为了使话语表达得体,乙遵循得体原则中的礼貌准则,没有正面评价小王乙对小王的情况故意回避,是故意违约除表达了言内意义“小李表现很好”之外,还附加有言外意义“王表现不怎么样” 虽然逻辑上从乙的答话中推断不出“小王表现不怎么样” ,但是,在日常语言中,只提甲而不提乙,只提甲的某方面而不提甲的另一方面,往往都有对比含义对话中乙的话语所传递的信息,显然比言内意义多 同样,对话(2)乙没有从衣服的颜色、布料的质地、衣服的款式等方面正面评价,而是很模糊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就是说“我觉得衣服不怎么样” ,或者, “我不喜欢这件衣服” 四、论述分析题 1. 下列对于“吊”的义位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结合这个例子说明义位分析的基本原则。
吊 ①悬挂:门前~着两盏红灯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把和好的水泥~上去 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 :吊销 ( 一) 这里“吊”总共划分了“①悬挂” “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 “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 “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 “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 ” 等五个义位,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五个义位既不过于烦琐,也不过于笼统,做到了简要明确,符合简明性原则的要求 ( 二) 划分出来的义位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概括各种一般性用法 如果划分的结果时一部分常见的一般用法无所归属,就说明划分出来的义位是不周延的 “吊”的义位划分违背了周延性原则,它遗漏了以下两个重要的义位: 把球从网上轻轻打到对方难以接到的地方:近网轻吊|打吊结合 把皮桶子加面子或里子缝成衣服:吊皮袄 ( 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吊”有七个义位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其中的“③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 、 “④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之间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它们也和其他的义位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它们不能看成是同一个词的义位,而应该是不同词的义位。
这就说明“吊”的义位划分违背了系统性原则 (四)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吊”的义位调整如下: 吊1①悬挂:门前~着两盏红灯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者向下放:把和好的水泥~上去 ③把球从网上轻轻打到对方难以接到的地方:近网轻吊|打吊结合④把皮桶子加面子或里子缝成衣服:吊皮袄⑤收回(发出去的证件) :吊销 吊2旧时的钱币单位,一般是一千个制钱叫一吊 吊3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寄予慰问:~丧;吊唁 总之,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义位的划分是语义分析的基础通过对现代汉语“吊”的义位分析,我们知道,它必须遵循简明性原则、周延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2.分析下列一组词语的义素,并以这组词语为例说明义素分析的基本原则 男人 女人 男孩 女孩 单身汉 光棍儿 (一)“ 男人” “女人” “男孩” “女孩” “单身汉” “光棍儿”这组词的义素分析如下: 义位 性别 成年 婚姻状况 有无配偶 类属 {男 人}= [ +男性] [+ 成年] [ ±已婚] [±配偶] [ 人] {女 人}= [- 男性] [+ 成年] [ ±已婚] [±配偶] [ 人] {男 孩}= [+ 男性] [- 成年] [ -已婚] [ -配偶] [ 人] {女 孩}= [- 男性] [- 成年] [ -已婚] [ -配偶] [ 人] {单身汉}= [+ 男性] [+ 成年] [ -已婚] [ -配偶] [ 人] {光棍儿} = [+男性] [+ 成年] [ ±已婚] [ -配偶] [ 人] (二)义素分析必须遵循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依存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
1 对等性原则对等性原则要求分析出来的义素组合必须与义位的所指范围相等,不能过宽或者过窄例如,把“男人”分析为“[ +男性][+ 成年][ 人] ”就太宽了;但是,如果把“光棍儿”分析为“[+男性][+ 成年][- 已婚][ 人] ” ,范围就太窄了 2 系统性原则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词义系统中进行例如,分析“单身汉”的义素就必须在表示性别、婚姻状况等的词义系统中进行,将“ 男人” “女人” “男孩” “女孩” “光棍儿”等临近的亲属词加以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出各个词的义素 3 依存性原则一个义位的义素之间有依存关系例如,[ 人] 这个义素依存于[+男性] 这个义素根据义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义素推知另一个义素 例如, 根据上述义位中的[+男性] 可以推知[ 人] 这个义素 [+男性] 和[ 植物] 等义素不可能在同一个义位中组合 4 简明性原则义素分析力求简单明确,要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明确揭示一组词义的个性和共性例如,用“男人”这个义位分析为“[ +男性][+ 成年][ 人] ”就可以将它和“女人”这个义位区别开来,就可以揭示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个性与共性。
如果将[ 人] 分解为[有思维能力的+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的+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等的+动物],就违背了简明性原则 3. 举例说明语境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练习(四) [文字和语言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变异: 2. 语言地理学: 3. 双语现象: 4. 亲属语言: 5. 语言联盟: 6.文 字: 二、简述题 1. 试述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2.举例说明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发展以及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3.试述语言接触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题 1.什么是语言的结构分类?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试述世界语言的结构类型和谱系分类的具体情况 2. 什么是借词?结合改革开放的形势和现代汉语新时期的特点举例说明汉语借词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 如果一个词的音和义都是从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借用来的,那么这样的词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 (1)直接借用缩略形式:CD 、VCD 、DVD ;B超,卡拉 OK (2)音译:德谟克内西、麦克风、 (3)音译兼意译:Marxism 马克思主义 ice-cream冰淇凌 (4)音译加意译:bear 啤酒 car 卡车 card 卡片 (5)日语外来语:哲学、博士、硕士、学士 此外,还有意译的方法,例如:民主、银行。
纯粹的意译词习惯上不看成外来词意译词中还有一种词,不仅词的意译是借用过来的,而且词的结构和语素也都仿照原来的词语这种词叫做仿造词仿造词是一种特殊的意译词 3. 有人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汉字是意音文字请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评述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一种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决定于该文字所表示的符号所性质表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 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表意文字不是直接表示音位或音节的字母,而是用不同笔画而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语言的单音节语素,从而代表了语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素的声音 汉字是由笔画、偏旁、汉字等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民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具有字理的文字它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造原理构字古代把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为“六书” (一)有人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由记事图画发展而来的文字是象形的表意文字。
例如:汉语的“日、月、门、山”等汉字有些抽象的意思无法用简化的图形表示,就用拐弯抹角的方法表示汉语中的指事字和会意字就是这样 “刃、亦、末、未”等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用于指事的笔画构成的指事字,“休、采、从、北”等都是由象形字充当表意偏旁构成的会意字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符号 从构造上考察,古今汉字的不同集中表现在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势上甲骨文、金文以不带表音成分的构造方式为主,尽管已经可以从中看出形声化趋势往后形声字逐渐增多,在《说文解字》中上升到 80%左右,已跃居主要地位,现行汉字中形声字比例还要大可见,现行汉字在构造上巩固并发展了以形声字为主的格局,是形声字占绝对优势的文字体系 形声字的声旁虽然在形声字中起着表音的作用,但是,它也可以在另外一个形声字中充当形旁表意,声旁本身往往就是一个表意的文字例如,形声字“沐”中的“木”是声旁,但在“桃”这个形声字中它又是一个表意的形旁, “木”本身就是一个象形字由此可见,形声字的声旁虽然是表音成分, 但与表音文字所使用的专职的纯表音符号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形声字的产生以及进而在汉字中占优势,只表明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势,并未改变汉字的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并未使汉字越出表意文字的范围。
通过对汉字独特的造字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汉字的构字符号是表意符号 汉字自身所使用的构字符号的这个性质决定汉字的根本性质是表意文字 (二)有人认为,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汉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属于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的汉字用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造的字在现行汉字里总计不过百分之十左右三者中会意字比例较大,象形字次之,指事字最少 表意字是古代意音文字的基础,但是单靠表意字来记录语言有很多困难人们认识到字形、字音、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之后,就直接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出现的新词,或者在一个表意字的旁边加注读音构成新字记录新词,因而出现了意音文字意音文字体系都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表意字、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以及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我国传统的文字学把第二种称为假借字,第三种称为形声字 人们想出了借表意字表音的办法,于是出现了假借字汉语中就有着大量的假借字例如,代词“其”无法造表意字,于是借用“簸箕”的“箕” (原写为像箕形的) 假借字的大量出现,说明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文字不一定象形,可以直接表音 为了避免混淆,人们往往在同音字的旁边加上表示意义类别的标志,即通常所说的形旁或者意符。
为了识别表意字,也可以在旁边加注同音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声旁这样,人们把表音、表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产生了形声字例如:汉字“江” 、 “河” 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符号,声旁虽然与表意文字所使用的纯表音符号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形声字中就只能作为表音成分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造表意字的主要方法是象形、指事、会意;造表音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假借,二是创造专门的表音字意音文字则是同时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汉字始终维持着意音文字体系的格局 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