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了解千米》教学设计(共8页)

文库****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16KB
约8页
文档ID:204654153
《了解千米》教学设计(共8页)_第1页
1/8

《了解千米》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了解千米》教学设计  活动理念  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而是应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设计,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千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了解千米,感受千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运用价值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经历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并能正确地使用它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会与人合作,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千米方面的信息请大家看看,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  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42千米  2)、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驶400千米  3)、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160千米。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29千米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以千米为单位的信息那么,你了解千米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千米的世界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情境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信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活动1:算一算,感受千米有多高  1、小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高度  师:同学们知道一本数学有多厚吗?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呢?  生:一本数学书大约厚5毫米,我是用直尺测量出来的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堆成一千米的高度需要多少本数学书?该怎么办?请大家先想想,再讨论,最后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小组讨论并相互交流  小结:我们可以先测量出一部分数学书的高度,再由这一部分数学书的高度,推算出堆一千米的高度,需要多少本数学书  2、列表推算堆一千米的高度,需要数学书的本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2本数学书的高度,并作好记录  师:如果按照同学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也就是2本数学书大约高1厘米,那么,20本数学书高多少?200本数学书高多少?2000本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高度每多一个0,本数也就跟着多一个0。

  3、学生根据规律填下表:  高度  1厘米  1分米  1米  10米  100米  1000米  本数  2本  20本  200本  4、各小组内交流后由组长汇报:堆一千米的高度,需要数学书( )本数  5、问题延伸  师:我们学校有一千名学生,用它们的数学书能堆成一千米吗?  师:一千米的高度比我们的教室高吗?比教学楼呢?  师:看到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一千米真高呀!  (教师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列表推理,问题延伸探究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从高度上感受到了一千米的距离,发展了数感,促进了情感体验同时,在探究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既强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原则,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2、走一走,感受千米有多远  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千米的高度,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千米的远,好吗?  师:请大家想一想:怎么才能知道,我们走一千米需要走多少步?走一千米需要多少时间呢?请大家先分组讨论、商议,再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生:我们商议后决定采用和刚才测量数学书高度相类似的方法也就是先数出自己走100米需要多少步,再以此类推出走一千米需要多少步?走一千米需要多少时间,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1、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上,分小组活动  师:我们的操场长33米,宽25米,绕它跑一圈,正好是100米现在,大家每小组分工合作,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圈,数一数大约走了多少步?看看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并完成一表  走的路程  走的.步数  所用的时间  100米  2、推算出走一千米需要走的步数与时间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的步数,走100米大约需要的时间那么,我们能据此推算出走一千米大约需要的步数,走一千米大约需要的时间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走的路程  走的步数  所用的时间  100米  1千米  3、各小组完成后,汇报活动结果  4、问题延伸  师:同学们,我们能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00米,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吗?你的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吗?  生:能!我们在放学回家的时候,只要记住自己回家走了多少步数,那么,就能计算出学校到家有多远  师:呵,真聪明那么就请同学们放学回家的时候,数数自己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家距离学校有多远,明天告诉老师,好吗?  (在走一走中,教师通过实际行走,表格推理,合理估算等活动,使学生借助路程进一步感受到了千米的实际大小。

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教师进一步强化了表格推理,合理估算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活动3:查一查,感受千米就在自己身边  师: 其实千米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长度单位,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关于千米的信息?  生: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约28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5千米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千米  师:这些知识信息,你们是怎么查到呀?  生:我们是在网站上或书刊杂志上查到的  师:呵同学生真不错,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关于千米方面的知识信息,并把它们制成了知识卡,你们看教师出示做好的知识卡)  师:漂亮吗?  生:真漂亮!  师:那么,也请你们把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千米方面的知识信息,制成这成漂亮的知识卡,然后再一起交流学习,好吗?  (教师通过谈话的形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与思路,引导学生将研究活动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同时,利用知识卡的形式,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巧妙地引入了数学课堂,让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与处理生活中的信息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能把完全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学或家人听听吗?  《了解千米》教学设计第 8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