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涨、软着陆、萧条、高涨所谓"滞涨",是指经济陷入了低增长高 通胀的局面,扩张的财政政策失去了刺激成 长的效果,而仅仅导致通货膨胀滞胀其实就是经济发展受阻,通货膨胀, 就是资本市场泡沫太高,人们把钱都扔进资 本市场了,投资实体经济体的少了,经济不能 调整发展了,市场不平衡了!滞涨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相结合的 一种经济现象说得稍稍专业一点,就是扩 张的财政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长的效果,而仅 仅导致通货膨胀1 o; k( v9 f3 k# o* i( i h 要理解滞涨,就必须先理解凯恩斯的经济 观念和各国政府的实践而要理解凯恩斯, 就必须理解经济周期要理解经济周期,就 必须理解西方经济发生银行业的重大变化, 理解什么是 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这么绕一圈,差不多就可以上一回宏观经济 学史了我们简单一点,直接出结论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导致信用扩 张,也就导致通胀,而扩张的信用由于天生的脆弱,始终有挤兑的潜在压力,任何一个 纯粹的突发时间都足以引发挤兑(及时公众 信心十足)由此引发的通货紧缩导致衰退"f% c- '/ O: {'八7 r- m, pl N/ @, P' 19 F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作为总借贷人的角 色,实现长期的,彻底的,无周期的信用扩 张。
倒是基本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 问题但很快的,凯恩斯主义就遇到了一个 杀手,就是滞涨滞涨作为一个经济现象,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以 后的效果,直接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现象 表现在具体层面上,就是低利率也好,政府 工程也好,都不足以刺激经济成长,名义 GDP虽然在成长,但扣除通胀以后,时机 的GDP成长十分可怜甚至没有,表现在就 业市场就是高失业率5 s6 U1 @/b9 y1 Z5 el E; Y/ ' q高失业,高通涨,这是滞涨的典型表现 滞涨“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 “胀”是指通货膨胀滞涨】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 (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 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 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 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 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 果通常认为,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是 不可能并存的因为,通常下,通货膨胀可 以使得就业率上升但是,上个世纪的一次 经济危机中(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 出现“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这个 事实,而使得该理论观点被否认1=1=1ijjjj西方经济学中政府政策有几个目标即: 经济高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这 个观点是凯恩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增加货币 供给、需求增加、经济增长、失业减少、物 价上涨、通货膨胀,减少货币供给、需求减 少、经济停滞、失业增加、物价下跌、通货 紧缩即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存 在,但在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 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通货膨胀同时存在,凯恩思主义受到质疑造成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原因通常有二: 1.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与税 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2•另一为供给冲击,生产成本快速上涨 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 还会导致产出下降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 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 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 高1=1一般来说,对付"滞涨"货币政策的用武 余地不大,因为如果为了控制通胀而提高利 率,则其负面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 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如果为了刺激经济 增长而降低利率,则其负面影响是可能引发 恶性通胀对付"滞涨"一般采用财政政策效 果较好,比如,通过加大财政开支或减税等 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当然,如辅之以适度 升息来控制通胀,则效果更好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 (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 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 agna 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 存在的经济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 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 展的结果造成停滞胀的原因:第一、预期心理因素,政府为抑制 通货膨胀而采紧缩货币政策,但社会大众已 事先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因此将通货 膨胀因素反映在公司未来成本上,而造成物 价上扬;第二、供给面引发之震撼,例如石 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 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 失业率因此而提高美国曾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滞 胀,国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股市中的放量 滞胀是指,股票的成交量放大,但是股价却 停步不前!通胀产生的根本原因:20 世纪70 代的滞胀从表面现象上 看是石油危机导致的,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凯 恩斯主义政策所决定的,由于各资本主义国 家过度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过于强调国家 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管制对于 经济的自行发展约束过多,从而忽略了市场 的本身作用,结果违背了经济规律促使经济 发展不能正常运行,渐渐的,通货膨胀及通 货紧缩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爆发,西方 经济滞胀现象也开始出现出现经济滞胀是 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避免的矛盾,归根到底还 是由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的滞胀的主要特征:与以往传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 机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结构性经济 危机,从时间上看比周期性危机要长得多; 从表现形式上看,结构性危机往往是生产停 滞或低速缓慢增长;从波及面看,结构性危 机期间各国不是同步发展,时而伴生美元危 机、能源危机,时而伴生贸易失衡、信用危机;从直接导因看,主要由结构失衡而触发 的。
1=1经济滞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作为滞胀现象,兼有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 通货膨胀现象造成滞胀经济的深层原因 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 对外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的综 合产物与滞胀经济恶化的同时,西方发达 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正面临大调整:旧工 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 阳工业”不景气,进行改造需要时间,新工 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 阳工业”取代“夕阳工业”尚需时间;新科 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正面临新的脱皮转折期, 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生产力也需时间;劳动力 又遇新的调整以美国为例,1950—1965 年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增加了 9.8%, 1965—1980 年增加了 40.5%,1950—1960 年就业人数为690万,1970—1980年增加 到1860万人,但失业人数和失业比例有增 无减与以往不同,出现了地区性、部门性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从而使失业问题的解决面临新难题软着陆所谓“软着陆”其原本的物理意义是指 航天器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速,最后以极 小的垂直速度接触星体表面,实现安全平稳 降落软着陆"一词的引申意义多指经济软 着陆,也就是釆用比较平稳的调控方式使过 高的经济增长逐渐回归合理的区间,这与 “硬着陆”即“急刹车”的调控方式正好相反。
用“软着陆"比喻本轮宏观经济调控的性 质特点,不一定十分科学,但比较形象1=1=1一般说来,我们总是希望经济增长越快 越好,但凡事有个度,如果经济增长过快,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由于对某些 生产资料的需求过大,往往会使对资源有破 坏、对环境有污染的生产方式得到启用,使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变得困难等等又比 如,经济增长过快的后果,往往容易引发食 品价格上涨这是由于经济增长过快,首先 会引起能源等基础产品供应紧张而涨价,对 此,许多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的行业是有一 定的消化上游涨价因素的潜力的,但对农业 来说,一般不具备这种消化能力,因此生产,=J资料成本的提高往往直接导致其生产积极 性下降,东西一少,价格就会上涨而农产 品一旦上涨,就可能最终引发全面物价上 涨,通货膨胀趋势也就明朗了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明显偏快,从 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在10%平台上不断加速,由于高速增长的拉动, 2004、2005年,部分能源等基础产品陆=1续涨价,到去年3季度,在价格传导的作 用下,出现了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的大 幅上涨,通货膨胀逐渐逼近因此,必须把 偏快的GDP增长拉回到比较合理的区间, 相应对物价水平进行调控。
对此国家决定今 年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确定今年的 经济政策时,又提出两个“防止”一个是要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另一个是防 止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从目前采用的调控方式看,基本属于“软着 陆”方式,没有使用全面紧缩、重拳出击的 方式,而是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采用连续的政 策组合,比较平稳地将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 降下来比如货币政策的操作,是分若干次 一点点地提高存款准备金,逐步收紧银根; 财政方面,依然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没 有像历史上进行调控时强调要过紧日子;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也没有采取让大批项目下马的方式今年 3 月,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闭幕 回答记者提问时,已经对采用“软着陆”的调 控方式作了解释温总理谈道,防止经济增 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运 行中的一些问题但他同时指出,中国是一 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经 济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来解决就业的压力,通 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新中国历史上,“硬着陆”虽往往有迫 不得已的原因,但杀伤力太大,在上世纪 50年代后期的经济过热中,1958年的经 济增长率曾达22%, “硬着陆”后的经济是 负增长,其中1961年增长率为-29.7%。
改革开放后也出现过四次经济过热(1978 年为 11.7%, 1984 年为 15.2%, 1987 年为 11.6%, 1992 年为 14.2%),这 四次经济过热后的“着陆”方式还不够 “软”虽没有出现经济的负增长,但均以减 缓经济增长率为代价经济软着陆:“软着陆”的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 长区间国民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年度间经济增长率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 是围绕潜在增长能力上下波动,形成扩张与回落相交替的一条曲线国民经济的扩张,在部门之 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具有连锁扩散效应,在投资与生产之间具有累积放大效应当国民经济 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超出了其潜在增长能力,打破了正常的均衡,于是经济增长率将 回落软着陆”即是一种回落方式软着陆”是相对于“硬着陆”即“大起大落”方式而言的大起大落”由过度的“大起”而造成国民 经济的过度扩张,导致极大地超越了其潜在增长能力,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均衡关系, 于是用“急刹车”的办法进行“全面紧缩”,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降落软着陆”和 “硬着陆”的指标主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信贷扩张。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一国就要利用紧缩性政策来压制通 胀,但是这时候社会总需求会下降从而经济速度增长变缓或者出现负增长,这就可以形象地称为 经济“着陆”但是,如果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 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这可以叫做经济硬着陆氐可以叫做经济软着陆本指标:如果一国较好的实行了紧缩政策,使得过快增长的经济速度平稳的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 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软着经济增长率>7% 失业率£4.5%,但在中国现阶段不是很现 实,在4.5—6%区间是可以接受的 通涨率£4.5%,在中国现阶段,小于3%的 理论指标是不现实的萧条金融危机就是钱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造成的,生产的产品多,而能消费的人少,就会造成经济危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