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57KB
约14页
文档ID:480131270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_第1页
1/14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1 .西方体育发展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 .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一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一一(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2 .体育活动对学牛心理发展的影响(1)促进智力发展;(2)促进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进取心;(4)形成积极的个性特质,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激发学生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促进运动参与;(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多渠道发展学生心理3 .学校体育对学牛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精神、角色意识和道德规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1)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充分利用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第三章学校体育学目标一、学校体育学目标的依据1 .社会需要(政策、制度)2 .学生发展需要3 .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可分为:教学、锻炼、竞赛、训练二、(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总目标7个、领域目标4个、水平目标5个)领域目标:①运动参与水平目标:①小学每两个年级分为一个水平② 初中两水平四③ 高中两水平五② 运动技能③ 身体健康④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三、如何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1.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两点法一一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O-四点法一一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2.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2)以整体观念开展学校体育工作;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四章学校体育制度政策与管理制度与政策:一、体制——体质健康标准与监测制度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按年级划分测试基本指标:形态(身高、体重)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BMI=体重/身高22.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方法》-按年龄分来测试二、考试——升学考试制度三、条件——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保障制度⑴2002年《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⑵2005年《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⑶2008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四、安全——中、小学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五、文件1.2007.5.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七号文件”2.2012《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53号文件”3.2014教育部出台了《三个通知》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方法所以学生要实行年度报告学习体育工作评估标准4.2016.5国务院下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民发展意见》“27号文件”第五章体育课程与教学一、学校体育健康课程:1 .(学校体育)定义: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 .特点:( 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 2)体育课程是生命与生活教育课程;( 3)体育课程是情意性课程;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3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生理学(人体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4 .课程的价值① 增进身体健康②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③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④ 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一).内容广义:体育知识、健康知识技能实践(二)如何运用好体育健康课程标准?1 .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2 .目标(分层次、有条理、抓重点)(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3 .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4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5 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第六章体育教学方法1 .定义: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2 .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游戏法、竞赛法3 .如何运用好讲解法?( 1)要明确讲解目的;( 2)内容要正确,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3)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 4)要具有启发性;( 5)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4.如何运用好示范法?(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 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5)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原理心理图示:眼观察—大脑产生图像(大脑后像)—印象—用语言讲解第七章体育教学组织1.定义: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将学生以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开展体育学习的方式6.体育教学组织内容包括:课堂常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队列体操队形运用、分组教学(教学分组和形式)、场地器材的使用、体育骨干的培养和使用第八章体育课的类型1 .定义:根据课的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称为体育课的类型2 .体育课的类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3 .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4 .如何上好新授课?(1)使学生明确新学内容的作用与基本要求,阐明新内容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2)清晰地讲解和准确的示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清晰的表象;(3)抓住主要环节,突出重难点;(4)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进行有效地纠正;(5)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和各种辅助练习。

5 .如何上好复习课?(1)提出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2)精讲多练;(3)加强个别指导;(4)加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6 .体育课的结构——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及其各部分内容的安排顺序、组织教法、时间分配、量和强度等7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准备(开始)部分(7-9分钟)、基本部分(28-32分钟)、结束部分(3-5分钟)十.体育课的密度(一般密度)1 .体育课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比例各项活动时间:练习时间、互帮时间、指导时间、组织措施时间、休息时间2 .练习密度(运动密度)指一节课中学生的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时间的比例不低于35%-4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