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感统训练总结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KB
约24页
文档ID:447174136
感统训练总结_第1页
1/24

一、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开展缓慢,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教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这样的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长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和交往二、家庭训练方法 1.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难度设置:A开场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场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2. 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1-2〕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难度设置:A开场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展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帮助给予:开场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3. 能2步1级上楼梯;〔1-2〕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单独踏楼梯;帮助给予:开场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场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管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

4. 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6. 头5-10次;〔1-2〕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难度设置:A开场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张贴纸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张贴纸帮助给予: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展尝试5. 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1-2〕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开场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场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难度设置:A走上斜坡;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搀扶下下斜坡;D单独下斜坡6. 能倒走3-5步;〔1-2〕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难度设置:A开场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 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开场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2 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7. 擦背游戏;〔1-2〕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给孩子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难度设置:——帮助给予:——8. 呵痒痒;〔1-2〕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家长用手挠孩子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孩子习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9. 刷子脱敏;〔1-2〕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0. 阳光隧道;〔1-2〕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难度设置:A如果孩子害怕,先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培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B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强化,爸孩子喜欢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拿取食物;C 让孩子边爬边推一个中型球前进。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使用食物强化事要注意逐渐撤消11. 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指14. 定地方;〔2-3〕训练目的:开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反响能力〕,开展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训练要求: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1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成人协助孩子的动作难度设置:A 在一定范围内接球;B 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帮助给予:尽量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接球,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身体指导如果孩子对指令没有反响,需要加以身体指导及口语提、手势提示12. 能在协助下对墙推球和接球;〔2-3〕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训练要求:让孩子双手抱着中型球,顿在地上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难度设置:A开场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内;B逐渐拉大离墙的距离,并要求孩子借助墙壁的反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帮助给予:手把手的身体协助;逐步撤销13. 能推着物体向前走2-3米;〔2-3〕训练目的:开展大运动——手臂推的能力;因果关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动作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会发声的"鸭子杆〞或类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让他向前推行难度设置:A 绕大圆桌子; 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 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鸭子杆〞通过〕帮助给予:身体指导〔即手把手地教〕并不断地用口头提示和身体接触来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运动轨迹,给孩子模仿玩具发出的声音;转弯时告诉孩子正在转弯并用手纠正、帮助他转弯的方向14. 拉物走2-3米;〔2-3〕工程要求:在一会发声玩具车上系一条约50公分长的绳子,在绳子上缠一个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让孩子拉着往前走难度设置:A 绕大圆桌子; 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 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车子通过〕帮助的给予:A 手把手,并不断用语言提示看身后的车子的运动轨迹及前方要走的方向;15. 单手投中型球;〔2-3〕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把球单手投入球篮中难度设置:A只在半步的距离外尝试;B在1米左右的距离外把球投入球篮;C投5次有3次中为通过帮助给予:1 开场时给予足够的身体协助并鼓励孩子独立尝试;2 只在孩子犯规时给予口头提示。

16. 能把静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2-3〕训练目的:开展大运动——腿的伸展能力,开展眼、腿的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一直径10公分左右的软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让孩子踢球难度设置:A 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B 踢向前方1米远距离的物体帮助给予:A 口头提示+身体指导+语言提示;B 身体指导;C 偶尔的身体指导+语言提示17. 单手扶栏上、下楼梯,21. 两步一级;〔2-3〕训练目的:训练要求: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8. 能弯腰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2-3〕训练目的:肢体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给孩子一个大号的呼啦圈,示范给他/她看如何双手分别握着呼啦圈两边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弯下腰,然后把一只脚跨入呼啦圈,接着跨入另外一只脚难度设置:A 开场时把呼啦圈放低一点,并且帮助孩子握着呼啦圈;B 高度稍微调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时给予帮助;C 要求孩子双脚跨入后转动双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转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体的正前方〕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拒绝游戏,可以多做几次练习,并且邀请孩子一同参与游戏;2 注意确保孩子的平安,在每一需要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身体和口头帮助 3 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

19. 能弯腰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2-3〕训练目的:肢体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给孩子一个大号的呼啦圈,示范给他/她看如何双手分别握着呼啦圈两边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弯下腰,然后把一只脚跨入呼啦圈,接着跨入另外一只脚难度设置:A 开场时把呼啦圈放低一点,并且帮助孩子握着呼啦圈;B 高度稍微调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时给予帮助;C 要求孩子双脚跨入后转动双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转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体的正前方〕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拒绝游戏,可以多做几次练习,并且邀请孩子一同参与游戏;2 注意确保孩子的平安,在每一需要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身体和口头帮助 3 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20. 坐在童车上被推,24. 能保持双脚在脚塔上〔2-3〕;训练目的:开展大运动——腿的控制能力、双腿运动时的协调能力、双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训练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车上〔童车的选择要以孩子坐下后,臀部、膝盖及脚踏三点的角度约为45度的车子为宜〕,家长在后面推动车子辅助用品:改进的魔术带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身体指导并控制好车头转弯的位置;2 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21. 会走S型的线段;〔2-3〕训练目的:空间概念,肢体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胶粘出一条S型线段,让孩子从一端走到另外一端难度设置:——帮助给予:1 开场时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着他/她的双手引导他/她往前走;2 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后边,让他/她推着一个手推玩具沿着线段向前走;3 鼓励孩子自己往前走,并在另外一端放一个玩具或小食品来奖励孩子的成功尝试如果孩子因为见到奖励物而不配合训练,则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线后拿出神秘奖励物奖励给他/她22、坐上大龙球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增强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机能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有较大的帮助训练要求: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指导者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球的稳定即可,鼓励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跃动孩子要作前后、左右摇晃时,指导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双手,以协助孩子保持身体的平衡23.治疗球—坐姿动作;〔2-3〕训练目的:平衡调整力、保护反响、肌力、协调、速度等训练要求:让孩子坐于治疗球上双脚分开自然垂下,双手扶于球上或腿上, (1)保持放松做动作〔绝不可在肌肉僵直状态下操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