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48.50KB
约75页
文档ID:4075812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_第1页
1/7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般性问题,1.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应用《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中的有关要求:“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它是地质勘查单位和矿山地质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般性问题,固体矿产地质勘察报告编写提纲:1 绪论 1.1勘查目的和任务 1.2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1.3勘查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1.4以往工作评述 1.5本次工作情况2 区域地质3 矿区(床)地质4 矿体(层)地质 4.1矿体(层)特征 4.2矿石质量 4.3矿石类型和品级 4.4矿体(层)围岩和夹石,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般性问题,4.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6矿区(床)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5.1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5.2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5.3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6 矿床开发技术条件 6.1水文地质 6.2工程地质 6.3环境地质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7.1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7.2勘查工程质量评述,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般性问题,7.3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7.4地质填图工作极其质量评述 7.5物探、化探工作极其质量评述 7.6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极其质量评述8 资源/储量估算 8.1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品位 8.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8.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8.4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8.5资源/储量的分类 8.6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8.7资源/储量估算的可能性 8.8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8.9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般性问题,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9.1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

9.2概述矿床的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9.3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及其他外部条件的概况 9.4简要说明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9.5简要说明预计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 9.6论述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的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的选取 9.7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 9.8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问题 9.9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勘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一般性问题,10 结论 10.1对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作山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10.2总结矿床成矿基木规律,作出远景评价 10.3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 10.4指出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 10.5总结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 10.6提出对今后生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建议1.2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概念,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是根据矿床地质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料,选取合理的技术经济参数,预估矿床未来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矿床地质勘查项目取舍和矿山开发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是属于工业技术经济学的一部分1.3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意义,作为矿产勘查项目选择和矿山投资决策的依据;作为评价矿产勘查工作经济效益的基础;作为选择矿山经营参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和提高矿山采选经济效益的依据;可作为奖励勘查工作者、补偿地勘费、实行资产有偿占用、按地下财富对采矿企业实行计划征税的依据;作为申请银行贷款、筹措资金及与有关部门签订合同和协议的依据1.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步骤,第一步 收集和整理资料1、矿床勘查费用;2、矿床资源/储量及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3,矿石选冶加工性能;4、矿床开采地质条件;5、矿区自然经济地理状况及内外部建设条件;6、社会政洽因素:国家对该矿产的开发政策,国民济发展规划及国际间为贸易政策等;7、矿产资源形势;8、有关采矿、选矿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类似矿山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国家对矿山建设,生产方面的规定及要求第二步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基础资料分析I、矿产资源形势分析;2、矿床地质资源条件及工作程度评述;3、矿山开发的内外部建设条件分析1.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步骤,第三步 拟定采选方案、确定技术经济指标 评述采矿、选矿试验研究成果,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选矿试验结果,通过对条件相似的现有矿山企业的类比或根据相应的矿山建设项目建议书,或矿山总体规划等的具体要求,确定来来矿山生产的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采、选方案一一矿山开采方式与采矿方法,选矿方法与工艺流程。

类比和计算确定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矿山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原矿或精矿)及服务年限; 2、矿床工业开发的基建投资,流动资金; 3、单位产品生产成木(原矿、精矿或金属); 4、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 5、有用组分加工(选矿和冶炼)回收率: 6、原矿或精矿品位; 7根据产品质量、确定产品价格1.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步骤,第四步 矿床开发的经济评价 1、矿床工业开发的财务评价 矿床的财务评价是按照国内现行市场价格和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从矿山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测算矿床开发的效益费用,预估矿床开发后在财务上的获利能力,以此为依据对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及其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用以判断矿床勘查、开发的可行性 (1)矿床开发后的正常生产年份可能获得的盈利水平,即正常生产年份的企业利润及其占总投资的比率人小,用以考察矿山企业年度投资盈利能力 (2)偿还贷款期限的长短,即矿山生产后,用每年获得的利润及其它资金,按规定清偿费款本息所需的时间,这是衡量企业还款能力的重要指标 (3)矿山企业整个寿命期内的盈利水平,即矿山的整个寿命期内企业的财务收益。

可以用静态的方法计算,也可以用动态评价法,以利于较客现地反映企业所能达到的实际财务收益情况1.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步骤,2、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矿床开发的效益和费用,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即修正后的经济参数计算分析矿床开发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评价其经济上的合理性 对于产品涉外的情况,尚需用影子汇率进行外汇效果计算分析3、对矿山开发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影响的各因素作不确定分析在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估算和计算指标,如投资、成本、产量、产值;二是按国家现行规定选取的,如产品及原材料价格、贷款利率等这些指标左一定程度上受估算程度的影响,同时亦受时间条件的影响,如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等上述因素均存在着不确定性,应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预测矿床开发可能承担的风险1.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步骤,第五步 综合评价和论证以矿产资源形势、供需现状与发展、资源保证程度与利用程度、以及矿床的作用与地位的分析为前提,以矿床开发的微观经济效果和宏观经济效果为主体,结合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分析和环境、生态、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分析以及政治、国防,地区发展等非数量化因素对社会影响的定性分析,全面衡量矿床工业开发的综合效果,对矿床作出阶段性评价。

并对矿床勘查转入下一阶段工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建议,对评价中的有关问题,诸如所采用的各项基础资料、主要计算参数、评价计算方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论证和研究的间题进行探讨第六步 编写评价报告,2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特殊因素,2.1 矿床地质因素1、矿体外部特征因素矿体外部特征系指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延深、规模、群聚性和储量的集中与分散程度1)矿床规模的影响规模主要指资源/储量,储量大小决定着未来矿山的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基建投资额、矿山盈利大小等2)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延深、群聚性和储量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等特征决定着井田分布、开采方式、开拓方案、采矿方法、运输方式等2、开采技术条件因素与矿山开采有关的除上述矿床地质因素外,还包括矿体埋藏深度、矿石及近矿围岩的稳固性和物理机械性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等1)埋藏深度和覆盖层厚度是决定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主要因素,其重要指标是剥采比剥采比或剥离系数是剥离的废石量(土石量)和采出矿石量的比值(t/m3,或m3/m3)2.1 矿床地质因素,经济合理剥采比又称极限剥采比,是衡量露天开采效益的主要指标,在此比值范围内采用露天开采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原则是露天开采的费用等于地下开采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η经 = (a - b)/c式中:η经 为经济合理剥采比, m3/m3; a为地下开采 1 m3 矿石的成本,元/ m3 ; b为露天开采 1 m3 矿石(不包括剥离废 石的费用)的成本,元/ m3 ; c为露天剥离 1 m3 废石的成本,元/ m3 。

(2)地形结合矿体形态、产状及空间分布影响开采方式和开拓方案的选择及矿山企业的工业场地、废石场地、尾矿坝及永久性建筑设施的配置3)矿石及近矿围岩稳固性及其物理机械性质一般包括抗压强度、硬度、块度和松散系数等它们决定着矿井崩落和加固的方法,对于确定开采时的支护方式、支柱密度、爆破效率、运输量、露天采场的边坡角和地下开采的回采方法等有重要意义2.1 矿床地质因素,(4)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的影响决定开采时的井筒或坑道位置、防排方法和设备能力及采矿成本有时因涌水量过大或水文地质条件过于复杂,严重影响基建投资和开采成本,最终成为“呆矿”一些易溶的盐类矿床和一般的建筑材料矿床,地下水面的高低往往影响其矿床能否开采利用这类矿床只能开采地下水面以上部分3、矿体内部特征因素矿体内部特征方面的主要因素是矿石质量它直接影响矿产的利用,是决定矿产品方案、选矿加工流程、工艺复杂程度、矿产品质量、价格和利润的重要因素对于综合性矿床,在评价矿床时应综合评价,要考虑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组分使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大大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和矿山开发的经济效益2.2社会经济地理因素,1、需求因素国家急需、短缺的矿产在评价时要作肯定评价;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矿产品价格会下降,而供不应求的矿产品价格会上升;考虑国防安全需求及国际政治局势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2、经济地理条件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被评价矿床所处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工农业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国防能力的加强;位于铁路沿线、江河两岸及距消费区近的矿床经济价值高;水、电、燃料、动力、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劳动力、生产资料的供应情况2.2社会经济地理因素,3、气候与地形气候是矿山开采年工作日的决定因素,由此而影响矿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值和利润;地形是影响厂址选择和矿山开采的重要因素 4、附近有无矿山企业附近有矿山企业存在可以节约大量外部工程建设投资,可充分利用已有企业的各种生产和服务设施,加快开发利用速度,取得良好经济效益5、环境地质情况必须考虑由于矿山企业的建设和生产对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破坏与改变6、其他因素如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地质情况2.3 矿山经营参数,1、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矿山企业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工业指标的变化会影响矿床经济价值的改变如最低工业品位的变化,则会引起矿体厚度、矿石平均品位和储量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开采方法、生产规模和矿床经济评价的结果所以,品位指标确定得是否正确密切关系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又关系到矿床开发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2、采矿损失率采矿损失率(Kl)是采矿过程中损失的矿石量(Ql)与计算范围内工业矿石储量(Q)的百分比值,即 Kl =( Ql/Q)×10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