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互联网金融下的资本市场创新案例研究报告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5MB
约41页
文档ID:191399021
中国互联网金融下的资本市场创新案例研究报告_第1页
1/41

中国互联网金融下的资本市场创新案例研究(2010~) 一 证券行业(一)东方财富1.简介公司的主要资产为“东方财富网”,于2004年正式上线,是以财经资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2006年,以社区互动为形态的“股吧”上线,推出了行情软件终端“东方财富通”;此外,还上线了“天天基金网”,以基金产品资讯和广告为主要内容,2012年公司获得基金第三方销售资质,“天天基金网”成为公司基金销售的主要平台;2013年,公司推出Choice资讯业务2.发展历程早期,公司收入主要包括:通过免费提供财经资讯获得大量流量,形成强大的客户群基础,并获得广告收入;通过以东方财富通、Choice资讯为主的金融终端提供金融数据服务,收取相应费用但受制于广告主体、个人用户付费动力不足,公司收入一直徘徊在2亿元左右2012年,公司获得了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经过近一年的培育,特别是推出“活期宝”等产品后,东方财富基金的销售额在2014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5年4月,并购同信证券后,公司拥有经纪、资管、自营、投行、期货、金融产品代销牌照东方财富拥有日活跃用户约千万名,在“一码通”“一人多账户”的政策放开下以及每月高达600万的新开账户数的背景下,依靠东方财富的线上优势,同信证券可更有效地掘金现有存量用户市场并抢先挖掘潜在新客户,将东方财富的千万客户转化为同信的千万客户,线上为客户提供经纪、融资融券、期货等服务。

2015年7月,东方财富收购易真股份27%的股权易真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宝付支付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其在支付风险控制和支付安全领域通过了十余项权威机构的安全认证,与腾讯、新浪、完美世界等一线互联网公司以及30余家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及VISA、Master等国际信用卡组织建立了广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发展现状从财经网站覆盖人数、访问次数和访问时长可以看到,东方财富在流量和用户黏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2015年11月,东方财富网日均覆盖人数为535万人,市场份额为25.51%;日均访问次数为2011.8万次,市场份额为35.31%;日均访问市场113.18万小时,市场份额为30.07%东方财富的用户流量、黏性均远超腾讯财经、新浪财经和搜狐财经等财经门户网站4.SWOT分析优势强大的客户群基础,拥有基金牌照、经纪、资管、自营、投行、期货、金融产品代销牌照与第三方支付牌照在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战略中,其中的“互联网+普惠金融”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使互联网金融成为我国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5.东方财富的业绩与市值表现在互联网金融产业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东方财富选择了以内容流量为底层支撑,以基金销售、证券业务为上层变现模式的发展路径东方财富2015年全年业绩大幅增长,高质量流量变现模式成效显著:全年业绩爆发式增长,主要来自金融电子商务平台的基金销售业务,也再一次验证了公司作为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可靠金融服务累积海量用户,流量变现”的可行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共计实现基金销售额7432亿元,其中,货币基金销售累计4216亿元、权益类基金销售累计3216亿元东方财富2010~2015年业绩与市值表现分别见图1和图2图1 2010~2015年东方财富业绩表现图2 2010~2015年东方财富年均总市值(二)同花顺1.简介同花顺是中国领先的金融资讯和数据提供商,成立于2001年,2005年转型做个人业务,201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2.66亿元、0.6亿元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前十大股东占比高达76%2.主要产品与服务公司业务分为B2B和B2C,其中,B2B“网上行情交易系统”主要为券商提供行情资讯软件开发和维护服务等,收入稳定在4000万元;B2C业务分为金融资讯和数据服务、基金销售,与股市的赚钱效应高度相关。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行情软件和投资金融数据的增值服务,其中,行情软件是免费提供的(Level-2需付费获得),投资金融数据的增值服务多需要付费PC端同花顺共有免费软件11款、付费软件15款除了普通的炒股软件外,还覆盖基金销售、模拟炒股、个股期权、现货交易、股指期货、量化策略等有特色的终端,并针对银行、券商、高校开发专用客户端,针对细分市场精确布局产品包括集合大数据、量化交易等的“大金融”、技术分析大成的“大战略”、财富先锋、智能交易、云计算等3.发展现状2014年,同花顺拥有1.6亿名注册用户,其中,金融信息服务拥有注册用户约5379万人,每日金融信息服务实时人数约380万人,日活跃用户接近千万名(不含券商定制程序的活跃用户数),与竞争对手大智慧、东方财富几乎处于同一数量水平,而且移动端日活跃用户为东方财富和大智慧的3倍左右,优势更明显在委托交易方面,同花顺和98家券商均有接口,基本上实现了券商全覆盖,在与券商广度合作方面,远超同业而在开户层面,同花顺也与超过15家券商合作,并且大部分都能通过网页端和移动端开户,开户选择更加灵活4.SWOT分析优势同花顺注重研发,其研发投入近年来维持在总营收的40%以上,最近三年分别达到44.86%、43.68%、43.52%,该数据大幅度领先于竞争对手。

技术专利积累丰富,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软件专利61项、非专利技术69项,技术积累较为雄厚除了在传统IT业务上拥有覆盖证券期货、基金、保险、信托和银行等几乎所有细分领域的全牌照之外,在2.0新业务方面,公司同样实现了包括投融资平台、资讯和指数服务、P2P、线上基金销售等在内的全方位云服务劣势:同花顺付费用户占其活跃用户数量的不到5%,目前变现手段比较单一机遇:在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战略中,提到“互联网+普惠金融”,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使互联网金融成为我国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威胁:互联网金融市场规范和合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5.同花顺的业绩与市值表现公司发布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44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57亿元,同比增长1483.4%,扣非后净利润9.37亿元,每股收益1.78元公司全年净利润9.57亿元,同比增长15倍其中,占比超过一半的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倍多,广告及推广服务收入同比爆发式增长40倍,基金销售收入增长10倍。

深挖用户流量优势价值,兼顾新技术和新市场拓展公司目前在移动端APP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活跃用户数是第二名的近3倍,公司立足此优势积极发展基金代销、券商合作开户等业务,取得良好效果,未来仍将进一步深挖用户流量优势的价值金融服务网拥有3亿名注册用户,移动端APP截至2015年12月活跃用户数为1830万人,是目前互联网证券领域移动端流量的最强平台同花顺2010~2015年的业绩与市值表现分别见图3、图4图3 2010~2015年同花顺业绩表现图4 2010~2015年同花顺年均总市值(三)恒生电子1.简介1995年,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电子)成立于杭州,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0570)恒生电子是中国领先的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聚焦于提供财富资产管理服务,致力于为证券、银行、基金、期货、信托、保险、私募等金融机构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工具2.发展历程1995年,恒生电子成立1997年,恒生推出证券柜台交易系统BTRV5.0和Windows版97Sybase,与中国大型证券公司国泰、海通、南方、华夏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率先推出的银证转账、网上交易系统等产品,抢占了新增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1998年,公司陆续与中国当时排名靠前的国泰、海通、南方、华夏等证券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市场占有率为全国领先水平并保持至今1999年,恒生电子成为中国证券行业IT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01年,公司成立基金事业部,至此,恒生证券、银行、基金业务三足鼎立结构成形2003年,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0年,恒生收购上海聚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重组数米网,进入金融资讯领域2011年,大多数信托公司选择恒生为核心系统建设合作伙伴,公司业务全面覆盖金融行业各细分领域2014年,公司推出沪港通交易系统、新一代投资管理系统O4、佣金宝等产品,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上海清算所综合业务系统等2015年,推出恒生金融云,以及面向P2P、众筹等行业的产品与解决方案3.主营业务发展现状恒生电子1.0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合同额快速增加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之下,公司传统1.0业务的两条主要业务线均取得快速增长资本市场业务线实现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经纪业务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40%,资产管理等业务线继续保持远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银行业务线实现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28.3%由于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传统银行机构竞争日趋激烈,通过IT与互联网技术降低成本、提供效率成为银行生存之道。

公司的银行业务线不仅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毛利率也大幅提高,合同毛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33%2.0业务加速布局,iTN将成为国内大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在2014年调整组织架构,组建恒生网络公司与恒生云融公司,分别开拓资本市场和银行市场的2.0业务从技术架构上看,旨在连接数十万亿元金融资产的iTN基础云服务平台已经搭建完善,其中,面向私募机构的HOMS平台已经吸引超过1000家客户入驻,客户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HOMS的初步成功表明恒生电子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模式已经得到金融机构的充分认可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断深化,搭建于iTN平台上的经纪云、财富云、云融等有望成为传统金融机构“触网”的首要选择HOMS将成为公司2.0业务中一个重要收入增长点从收入规模来看,公司2.0业务2014年实现收入约9700万元尽管相对于总体收入的比例较低,但增长速度却高达124%,已经初步显现出高增长的端倪从细分业务来看,由于iTN还处于生态系统平台搭建完善的阶段,恒生电子2.0业务当前阶段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恒生聚源及数米基金网,二者分别实现3142万元、5288万元收入公司在2014年与蚂蚁金服、中投保等共同出资成立了三潭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恒生电子持有21.8%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

公司未来可能结对iTN平台,产生协同效应4.SWOT分析优势拥有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和信托在内的全行业牌照,且在每个子行业中都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是国内市场普遍认可的金融IT领导者在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战略中,提到“互联网+普惠金融”,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使互联网金融成为我国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威胁:互联网金融市场规范和合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5.恒生电子的业绩与市值表现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2.25亿元,同比增长56.5%;实现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5.9%技术为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