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AM/FM收音机的调整和调试装配和调试作为整个实践环节的两个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装配是电子器 件的初步组装,构成硬件基础;调试包括调整和测试,调整是对组成整机的可 调元器件、部件进行调整,测试是对整机各项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将各硬件特 性相互协调,使整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整机调试过程可参照图4-1所示进行图4-1 AM/FM收音机的调试步骤AM的中频是455KHz,AM中波波段的频率范围是535KHz—1605KHzFM的中频为10.7MHz,FM调频波段的频率范围是87MHz—108.6MKHz第一节外观检查及开口检查一、 外观检查1. 检查各元器件安装是否有误,尤其是集成块不得装反,电解电容“ + ” “-”极性是否安装正确检查天线、蜂鸣片线、电源线、喇叭线是否连好2•各焊点有无虚焊,漏焊,碰焊二、 开口检查与试听开口检查是调试前的初步调整,判断电路是否基本正常如果检查满足要 求,就可进行试听电台的播音1•收音线路板电源“ + ” “-”极间正反电阻的测量及加电检查与试听a. 测量电阻不安装电池,打开音量开关,用MF47万用表选择X1K档位测量电池正负 极间的正反电阻,R+_=6k, R_ + = 10k,接近值也属正常,若不正常应检查是 否有元器件错焊、搭焊、虚焊、漏焊,各导线、跳线连接等。
b. 通电检查电池正负极间的正反电阻R+_、R_+为正常值,方可安装电池通电检查 拨开L1匝间距离,间隙为2mm,打开音量开关,按S1和S2应能搜索到FM电 台,在电台正常播放时间里若不能收到电台,应取出电池继续仔细检查有无错 误,必要时用MF-47型万用表分别以黑表笔和红表笔接地测量IC1各脚电阻和 对地电位是否与参考值一致,并记录下各值作教师分析使用2. 显示线路板正反电阻的测量及加电检查a. 测量电阻测量正向电阻 R =5k. 反向电阻 R 13=200k 或接近值也属正常若不正31 13常应检查是否有元器件错焊、搭焊、虚焊、漏焊,各导线、跳线连接等b. 加电检查五芯排线 1 与 3 间的正反向电阻为正常值,方可安装电池通电检查取下 电池正负极与电路板F]焊接点E、F,将电池正极与五芯排线3相连,电池负 极与五芯排线 1 相连,此时液晶显示屏应有时钟显示,若时钟段码不显示应取 出电池继续仔细检查是否有错误,若时钟段码显示不全应检查斑马纸与液晶显 示屏、集成块SM3610输出端焊盘的连接处是否连接好,若时钟显示正常,应 取下电池正负极与五芯排线1、3连接,安装固定好显示电路板F23. 总电流的测量静态电流典型值为5-10mA。
所谓静态电流是指收音机未收到任何电台的状态当收到电台不同,音量 控制在不同大小,其工作总电流均会大于其静态工作电流通常收到电台后 , 其动态电流小于 100mA如果测量电流小,元器件有脱焊和虚焊;如果测量值远远超过典型值,说明 短路严重,应立即断电否则可能造成器件损坏,特别是集成电路的损坏4. 集成电路各脚静态电阻的测量集成电路各脚直流工作电压的测量 检查有无短路,器件装接错误,可以分别以黑表笔和红表笔接地测量集成电路各脚的静态电阻,检查出相应故障将被调收音机接上3V直流稳压电源或电池,测量集成电路各脚直流工作电压各引脚参考值参见下表:TDA2822 各脚静态电阻和直流电压(电阻用1kQ档、直流电压用10V档)管脚号12345678黑棒接地8.5k5.8k8.5k010k09k10k红棒接地44k11k44k0200k010k200k直流电压1.3V3V1.3V00.6V000.6V引脚功能AF0UT1VCCAFOUT2GNDGNDAFIN*测量各脚电阻必须断开电源,即取出电池接地是接电源负极CD9088CB 各脚静态电阻和直流电压(电阻用1kQ档、直流电压用10V档)管脚号12345678黑棒接地10k16k9.5k5.8k5.8k9k12k11.5k红棒接地5.5k16k22k11k11k15k18k48k直流电压2.5V0.8V2.7V3V//2.4V1.7V引脚功能MUTEVOAFLOOPUDoscIFFBCLP1VDIF管脚号910111213141516黑棒接地10k20k12k12k11k020k10k红棒接地20k30k10k12k30k028k70k直流电压/2.5V/0.9V2.5V0V2V/引脚功能VIIFCLP2VIRFVIRFXLIMGNDCAPTUNE5.音频检查音频检查主要是检查收音机低频部分(低频前置放大和低频功率放大)性能 好坏。
通电后,如出现无声故障,首先检查音量电位器是否已开到较大位置,然 后在集成块CD9088CB的2脚和TDA2822的7脚加感应信号,方法是:用手拿住 金属导电物,如螺丝刀或镊子,小心将其尖端与CD9088CB的2脚和TDA2822 的7脚的焊点相接触如果音频放大部分电路工作正常,则可听到扬声器有交 流声响其频率正好是人体感应的交流信号6.整机组装与调试:收音与显示两部分正常后即可整机组装,收音电路板F的五芯排线123451与显示电路板F的12345 一一相连,连好天线、蜂鸣片线、电源线、喇叭线2可安装电池通电检查,打开音量开关,按S1和S2收音机搜索FM电台,按S1 是搜索,按S2是复位,调整L1匝间距离,使收音机搜索显示FM的频率范围 88 —108.6MHZ 第二节AM中频调试AM的中频是455kHz中频调试是超外差收音机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关系 到收音机灵敏度好坏调幅(AM)中频调试步骤:1、将收音机波段开关置于AM处,使收音机处于调幅工作状态下;1、 直流稳压电源选择3V,将电源正负极分别接收音机正负极上;2、 将收音机调台指示调在中波段低端525kHZ—750kHZ无台处,音量电位器 开足,如果此时有广播台的干扰,应把频率调偏些,避开干扰;3、 用HG1230A中频扫频仪RF输出端接天线输入端,扫频仪输入端接收音机 检波输出端,将扫频仪置于AM工作状态,调节扫频仪增益调节旋钮,使 屏幕出现麦堆曲线(如图1);4、 用无感起子调节中频中周,使455kHZ标志频率点位于麦堆曲线最高点;5、 调小扫频仪RF输出信号的幅度,重复步骤4。
直到输出峰点不再改变为止, 此时调整AM中频完毕图1麦堆曲线第三节FM中频的调试FM的中频为10.7MHz,调节原理与AM相似,只是调节的具体方法有差 别调频(FM)中频调试步骤:1、 将波段开关置于FM处;2、 将3V稳压电源正负极分别接到收音机电源正负极上;3、 将HG1230A中频扫频仪置于FM工作状态,RF输出端接FM中频输 入端,扫频仪输入端接收音机检波输出端,调节扫频仪增益调节旋钮,使屏幕 出现清晰曲线;4、用无感起子调节鉴频中周,使屏幕上出现“S”鉴频曲线(如图2),且10.7MHz 频标点位于水平基线上,同时中心点附近线性度最佳(中心三点趋近一条直线)图2 S鉴频曲线第四节调幅(AM)中波波段的覆盖及统调AM中波波段的频率范围是535kHz—605kHz 覆盖和统调是收音的粗调和细调覆盖是调整调谐钮(可变电容器)两个极端,从容量最大端到最小端,若能接收到电台载波频率从535kHz-1605kHz,则完成粗调统调是调整本振频率跟随信号频率变化,始终差值为455kHz,表现为频率 刻度准确且增益最大在收音机电路中无论是接收回路还是本振回路都是LC谐振回路其谐振 频率f ==2—ZC在超外差收音机中,决定收音机接收频率的是本振频率与中频频率的差 值,即校准频率刻度实质上是校准本振频率和中频频率之差。
改变本振频率可 通过改变振荡线圈的电感量(可以明显地改变低端的振荡频率)和改变振荡微调f - f = f本振 信号 中频电容的容量(可以明显地改变高端的本振频率),从而达到校准频率刻度的目的一、 AM覆盖调试a、 将波段开关置于AM处;b、 设置五点标志频率为525kHz、700kHz、1000kHz、1300kHz、1610kHz;c、 用HG1230A中频扫频仪RF输出端接天线输入端,扫频仪输入端接收 音机检波输出端,调节扫频仪增益调节旋钮,使屏幕出现麦堆曲线(如图 1);d、 将频率调到最低端,调节本振回路振荡线圈电感量,使525kHz标志频 率点位于麦堆曲线的最高点;e、 将频率调到最高端,调节本振回路微调电容,使1610kHz标志频率点 位于麦堆曲线的最高点;f、 重复步骤d和e,使效果最佳二、 AM统调(调补偿)a、 低端:转动调谐钮(可变电容器)对准刻度700kHz,微调本振回路振 荡线圈电感量,且改变AM天线线圈L3在磁棒上的位置,使700kHZ标志频 率点位于麦堆曲线的最高点;b、 高端:转动调谐钮(可变电容器)对准刻度1300kHz,微调调整本振回 路半可变电容,且调节输入回路上半可变电容,使1300kHz标志频率点位于麦 堆曲线的最高点;c、 中端:转动调谐钮(可变电容器)对准刻度1000kHz,核对该标志频率 点是否位于麦堆曲线的最高点,若不在,可重复步骤a和b,直到该标志频率 点位于麦堆曲线的最高点为止。
一般收音机低端、中端和高端有三点校准了频 率刻度后,其它频率位置的刻度也基本准确,这就是常说的三点统调第五节调频(FM)波段的覆盖及统调调频统调的方法和调幅统调是相同的,只是具体调试点不同一、 覆盖调试a、 波段开关置于FM处;b、 设置HG1250A型扫频仪标志频率分别为72MHz、80MHz、94MHz、 100MHz、108MHz,其RF输出端接FM RF输入端,其垂直输入端接检波输出 端;c、 将频率调到最高端,观察108MHz标志频率点是否位于S形曲线中心, 调节本振半可变电容,使108MHz标志频率点位于S形曲线中心;d、 转动调谐钮(可变电容器)对准72MHz,观察72MHz标志频率点是否 位于S形曲线中心,调节改变电感线圈之间间距,使72MHz标志频率点位于S 形曲线中心二、 FM统调a、 低端:转动调谐钮(可变电容器)对准80MHz,观察80MHz标志频率 点是否位于S形曲线中心,微调L,使80MHz标志频率点位于S形曲线中心, 然后调L使S形曲线幅度最大且杂波最少;b、 高端:转动调谐钮(可变电容器)对准100MHz,观察100MHz标志频 率点是否位于S形曲线中心,微调C,使100MHz标志频率点位于S形曲线中 心,然后调C使S形曲线幅度最大且杂波最少;c、 中端:转动调谐钮(可变电容器)对准94MHz,核对94MHz标志频率 点是否位于S形曲线中心,若不在,可重复步骤b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