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8.50KB
约53页
文档ID:468522996
中国电影产业报告_第1页
1/53

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走过了第七个高速发展的年头这一方面继续显示了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开放所释放的持续活力,另一方面也为来年中国电影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度数字:持续七年高速发展                    1.中国内地出品故事影片406部,动画片、纪录片生产增长突出,电影产业开始从影片数量的增加转向影片质量的提高         2008年,国产故事影片406部,电影产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CCTV-6拍摄的高清数字电影为107部,比前一年减少15部,电影生产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调整正在进行而历来产量低、影响弱的动画片和纪录片生产则增加迅速,生产动画电影16部,纪录片16部,科教片39部,并有部分投入院线市场放映(见图1)         2.票房收入创历史新高         2008年,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缓慢,而中国内地尽管受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影响,但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仍然达到43.41亿元,而电影综合收入(包括内地票房、海外销售及票房、电影频道广告等项收入,不包括音像和其他授权收入)则达到84.3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参见图2)。

         图2 2003~2005年中国电影产业总收入与票房走势             3.中国内地国产影片票房增长近50%,占全年市场份额6成以上,国产电影竞争力显著提升         全年国产电影票房达到26.89亿元,增幅49.3%,国产片票房占全年内地电影市场份额的61.9%在与进口电影经过了多年较量之后,国产片票房份额优势开始明显显现(参见表1)           4.全国影院票房过亿影片达到创纪录的12部,其中国产片9部,为历年最高         从2002年第一部票房过亿的《英雄》开始到2007年,国产片票房过亿的影片共10部而2008年票房收入超过1亿元的国产影片则达到9部之多,接近往年过亿票房国产影片的总和其中,超过2亿元的票房的国产片达4部而在年关前后上映的《非诚勿扰》最终则创造了超过3.4亿元的总票房,成为有史以来国内票房最高的国产影片(参见表2)         * 该数据截止于2009年1月4日该片总票房现已超过3.4亿元,为有史以来国产影片的票房冠军         5.多厅影院建设稳步发展,每天平均新增1.6块城市院线影院银幕,而城市和农村数字银幕的快速增加为新兴电影市场准备了条件         中国内地城市电影院线目前共有影院1545家,银幕数4097块。

2008年新增城市院线影院118家,银幕570块城市影院多厅化仍然是发展趋势,影院平均银幕数提升到2.65块(参见图3)此外,全国农村已建数字院线147条,数字电影银幕总数达19287个,为城市院线银幕总数的近5倍农村数字银幕为电影市场的未来扩展创造了条件         总体来看,中国电影产业,继续呈现出活跃、上升的良好势头中国电影业不仅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中国也是世界上电影市场成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二年度行业: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成为趋势         为了应对加入WTO以后的国际形势、解放电影生产力,政府从2001年以来大幅度调整了电影“行业准入”和“产品准入”政策,降低了行业门槛,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进入电影业,带来了国产影片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影院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由于大量行业新进入者的投资水平、管理水平、专业水平不高,难以做到有规划、有目标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生产和发行,结果也出现了大量滥竽充数的产品再者,由于行业新进入者过多,也造成了电影资源的浪费和行业竞争度的加剧中国电影产业已进入了行业调整期领导性企业的出现、行业标准的确立、市场秩序的构建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深入发展的目标。

2008年的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进行行业整合、调整和重组,逐渐走向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一方面通过“交叉补助”和“成本分担”来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利用整合营销和整合渠道来创造电影的规模经济         1.中国电影行业开始形成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的综合性电影企业                    国营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8年生产和合作生产了《梅兰芳》、《赤壁(上)》、《长江7号》等近20部影片,出品和发行国产影片150部,创造票房超过12亿元,而参与和协同发行的影片票房也接近10亿元,加上近8亿元的进口影片票房,总票房达到27亿元,俨然已占全国票房总量的67%,中影得天独厚、体大量重,已是中国电影行业当然的龙头         中国电影集团是目前中国资产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国有电影企业1999年2月重组以来,其主要特点如下         (1)投资、生产、发行、院线的电影产业链完整,在“制片、制作、营销、发行、院线、后期开发”等六大环节都具备核心竞争力2008年总投资近20亿元的“中影国家数字制作基地”也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号称“亚洲之最、世界一流”的影视基地,更增加了中影生产加工的专业能力;中影在5年内控股100家影院的计划显示了其争取垄断地位的雄心;新启动的“中影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计划”,则是中影集团向新媒体领域拓展的信号。

         (2)企业资产相对优厚、稳定中影集团总资产超过33亿元,特别是拥有进口电影发行权和拥有大量独特资源的唯一的全国性的中央电影频道,更是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3)作为国有公司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国家队”,拥有优厚的政策条件中影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进出口分公司等机构,还代表政府承担着部分行政职能         (4)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中影集团近年来在全电影产业链条上都试图通过公司组织架构改革,成立直属集团、权责明确的分公司,同时塑造策划、制片、导演、制作的人才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         当然,目前影响中影公司迅速做大做强的原因仍然很多首先,由于媒介和娱乐行业之间的政策间隔没有突破,对外开放受到制约,所以中影集团仍然只能在小电影行业中发展,难以成为跨国、跨媒介的综合性媒介集团;其次,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仍然不够彻底,公司的管理和效益难以达到最优;再次,政企、事企的功能混合,机制、职能还缺乏明晰划分最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影的上市计划可能会作不同程度的调整所以,从目前来说,中影具备了领导性企业的雏形,但无论是其资产规模还是其专业水平,无论是其运行体制还是其业务结构,与好莱坞跨国媒介企业都还不能相提并论。

         2.民营的华谊兄弟传媒和保利博纳正在完善产业结构,成为中国最具商业运营能力的电影企业         华谊兄弟传媒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之一旗下的华谊兄弟电影则在电影策划、投资制作、营销、发行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运营链条华谊兄弟公司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姜文的《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全面投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已分别全资、合资、联合发行电影50多部,每年都有多部影片进入年度票房前十名2008年,借助其出品和发行的《集结号》、《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和《非诚勿扰》等影片,创造了近7亿元的票房,占有全国国产电影票房的1/4其主要优势在于:①良好的市场经营能力;②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优良的导演、明星和公司的品牌资源;③高效现代的管理制度;④电影、电视剧、演艺等方面的综合性内容生产供应商其主要劣势在于,缺乏对院线、影院、渠道和服务终端的控制力,产业链不够完整华谊兄弟从2007年开始涉足电影院投资运营,向电影产业下游延伸,完善其产业链         保利博纳是经过多次重组形成的电影企业其国产电影和香港电影的发行能力突出。

2008年也开始从电影发行商向电影生产投资和影院建设扩展2008年,主导发行、联合发行了《赤壁(上)》、《长江7号》、《见龙卸甲》、《江山美人》、《十全九美》、《保持通话》、《女人不坏》等15部影片,创造和联合创造的总票房超过4亿元         该公司目前主要是缺乏企业的核心品牌资源2009年计划拍摄20部影片,特别是试图借助陈可辛,打造类似张艺谋、冯小刚的导演品牌,希望能够形成制作—发行—放映的完整产业链    3.众多国有和民营的电影企业正在形成企业差异性,打造核心竞争力         上海电影集团,提出“开放促改革,合作促发展”,2008年生产和合作生产了18部故事影片,其中《大灌篮》、《画皮》、《木乃伊3》市场反应突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葫芦兄弟》、上海文广集团出品的动画片《风云决》在2008年更是为国产动画带来了突破和希望上海在动画片、合拍片等方面正在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国有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集团、长春电影制片厂、天津电影制片厂,以及民营的橙天娱乐、光线传媒、北大星光等也形成了一定的电影生产和发行能力但国营厂的体制机制,仍然严重影响到它们的市场适应能力;而多数民营电影公司目前在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面,则还处在摸索阶段。

一些新兴电影企业开始以中小成本逐渐形成自己的差异性如出品了《爱情呼叫转移(2)》的派格太合、出品了《十全九美》的北京快乐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出品了《画皮》的宁夏电影制片厂等走特色之路,是小型电影企业的重要生存和发展策略         4.香港电影公司推动国产片的商业运作         近年来,香港的电影公司,如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寰亚电影有限公司、安乐影片有限公司和英皇电影(国际)有限公司等,对于中国电影融资能力的提高、商业运作水平的提升、商业类型片的生产、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几乎所有中大制作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都有香港公司的参与,而内地发行的警匪、黑帮、功夫等类型片,也大多为香港公司主导2008年,香港电影公司继续与内地广泛合作,或者为内地生产“港片”(如《保持通话》、《叶问》),或者为两地共同生产合拍片(如《赤壁》、《梅兰芳》)但是,与将香港资源带入内地相比,香港公司在如何将内地资源带进香港方面却收效甚小实际上这也影响到内地资源与香港资源的融合对香港电影产业的推动         5.金融机构介入制作和发行环节,中国电影企业期望进军资本市场                    在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走向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的同时,金融机构也更加主动地进入电影行业,为优质电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了以50亿元授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协议,先后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娱乐公司提供贷款万达也得到了影院扩张所需要的银行贷款电影业已经成为金融资本关注的领域诸多娱乐公司,国有如中影集团、上影集团,民营如华谊兄弟、保利博纳等都已经明确表示要尽快上市并开始进行全面的准备而2008年末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的来袭,却可能影响到这些传媒集团的上市计划目前,金融资本以及一些创投基金、风投基金对中国电影的介入,大多仅限于具体的电影项目和电影制作层面真正成规模的推动产业整合和业务扩展的战略性投资还基本没有中国电影企业仍然处在品牌创建阶段,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仍然有限         从总体来说,中国电影还没有完成产业整合,2008年参与全年406部国产影片的制作机构达到了300个,企业分散、规模弱小仍然是普遍现象,而领导性电影企业对市场的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