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学生紧急状况处置 本章就大学生在平常生活中也许遇到的突发紧急状况、高校处置紧急状况的一般程序、一般机制和大学生处置紧急状况的常识等四节进行论述,目的是使同窗们遇到突发紧急状况时,能沉着应对,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导致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第一节 大学生常用紧急状况 大学生常用紧急状况重要是指学生自身和外界因素导致危害的事件,本节就大学生常用紧急状况的含义、特点、类型以及学生常用伤害事故进行论述,目的是使同窗们对紧急状况的范畴、成因有一种比较明晰的结识 一、紧急状况的含义、特点 高校学生紧急状况是指在高等院校实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导致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件它既属于一般人身损害的范畴,又不同于社会上发生的人身损害其特点是: (一)损害的主体是在高等学校学习、生活的在校学生 (二)损害的地点是高校校园内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的特定场合,例如实习、社会实践等特定场合; (三)损害的时间是发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如学生在法定的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到校外自行活动,或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学校外出活动而受到的人身损害,则不属于学生伤害事故 二、紧急事故的类型 (一)由于学校和学生自身的过错导致的伤害。
1、由于学校未履行有关义务而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如学校设施有缺陷或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2、由于教师或者学校员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背工作规定、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其他有关规定等因素导致学生受到人身伤害 3、学生自杀、自伤;学生违背学校安全纪律而导致的伤害;学生因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异常心理状态而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二)第三人加害导致的伤害事故这种类型的事故重要有几种状况: 1、由于在校其她学生的加害行为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如学生互相之间由于运动、游戏或者其她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此类事故的特点是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是在校学生 2、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侵害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 (1)校内外车辆在校内导致的交通事故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 (2)外来人员在校内实行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而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 (3)学生外出实习、活动过程中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人身伤害等此类学 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是:尽管伤害发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过程中,但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并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而是某些外来的突发性、偶发性的侵害 (三)因不可抗力导致的自然因素导致的如地震、台风、雷击、洪水等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学生人身意外伤害等。
(四)其他紧急事件是指非当事人的故意或过错而发生的事故,如学生在对抗性或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等 三、大学生常用紧急状况有如下几种 (一)自然灾害 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像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此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步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它们之中既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涉及山崩、狂风、雷电、雪灾等 (二)火灾事故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导致的灾害在多种灾害中,火灾是最常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 根据性质可分为: 1、天然火灾如火山爆发、高温、雷电、陨石撞击引起的火灾; 2、人为因素火灾如电路、电器使用不当以及电路、电器老化、乱丢烟蒂、不规范使用火种引起的火灾、人为纵火等 有关记录资料表白,大学里的火灾比盗窃所导致的损失要高出十几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全日制一般高校中,从未发生火灾的学校难以找到,有的学校整座教学楼、实验楼、大礼堂被烧毁,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营至于宿舍发生的小型火灾、火警每年达数千起之多。
(三)抢劫和抢夺 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她措施施行的将公私财富据为己有的犯罪行为 这两类犯罪行为都侵害了她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并且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比盗窃案件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此类犯罪大学校园里特别是周边地区时有发生,校园里发生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案发时间多为晚上或深夜,白天也有发生地点:发案地点多为校内偏僻、人少的地段如校园内树林、花园及正在兴建或废弃的建筑物内 抢劫、抢夺的对象:滞留在暗处恋爱的男女或独自一人行走的同窗抢夺目的:往往是钞票和贵重物品作案人:一般是对学校环境比较熟悉的外来人员且犯罪分子较凶残,多数携带凶器,极具侵害性 (四)盗窃 大学校园中发生的侵财犯罪中,特别以盗窃案件居多,容易被盗的物品有手提电脑、、钞票、计算机、自行车等 易发生盗窃的地点: 1、学生宿舍:同窗们的贵重物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重要寄存在宿舍,而发生在宿舍的盗窃案件在高校内始终占有较高的比例 2、教室和运动场:多数同窗喜欢将装有贵重物品的书包等放在教室或放在在操场边上后,而自己出去办事或者进操场内锻炼身体,导致物品失窃 (五)校园滋扰 校园滋扰是外部人员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校园内人员和多种秩序进行侵犯。
校园滋扰的常用形式,某些行为不轨的校外人员混入学校后到处闲逛,故意制造事端或以女同窗为滋扰对象,而引起漫骂、叫嚷甚至大打出手,大学生与此类人员发生正面冲突也许性很大 (六)校园性侵害 校园中性侵害案件的重要形式:暴力性侵害、胁迫性侵害、社交(约会)性侵害、诱惑性侵害、流氓滋扰侵害 容易发生性侵害的时间和场合 1、时间:一般是夏秋季节,特别是夏季,天气炎热,夜间,外出 2、校外:偏僻角落或没有路灯的街道、小巷、桥下、陋室;公园内的假山、树丛、幽僻处 3、校内:教室、实验室、寝室、厕所、池边湖畔、假山土丘、亭台水榭、树林深处、偏僻小道、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建筑物 (七)人身伤害 伤害是指故意非法损害她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大学生被伤害因素:个别同窗之间因某些矛盾解决不好,互相忌恨成仇;个别同窗因恋爱纠葛,因爱生恨;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品质恶劣,无端寻衅伤害大学生 (八)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的重要体现形式 1、校园内发生的交通事故 (1)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最重要的形式,体现为同窗们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书边听音乐,或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2)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 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虽然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更是增长了发生事故的危险。
(3)骑 “飞车” 一般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宿舍与教室、图书馆等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因此许多大学生购买了自行车,课间或下学时骑自行车在人海中穿行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部分学生能把自行车骑得与汽车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祸端 2、校园外发生的交通事故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 大学生余暇空闲时购物、观光、访友要到市区活动,这些地方车流量大,行人多,多种交通标志眼花缭乱,与校园相比交通状况更加复杂,若缺少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 (2)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交通事故 大学生离校、返校,外出旅游、社会实践等都要乘坐多种长途或短途的交通工具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因乘坐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状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导致群体性伤亡,教训十分惨重 (九)游泳安全 游泳,是大学生爱慕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备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十)危重疾病 重要是指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烧(烫)伤、严重脑损伤昏迷等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疾病 第二节 对于紧急状况处置的一般程序 本节重要论述高校几种常用紧急状况处置的一般程序,重要涉及火灾报警、疏散组织、火灾扑救解决程序、学生伤害事故解决程序、群体性事件或个体重大突发事件、被盗案件以及食物中毒事件的解决程序。
一、火灾解决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解决 (一)火灾报警 报警措施 除装有自动报警系统会自动报警外,根据条件可分别采用下列措施报警: 1、使用室内消防箱内的火灾报警启动按钮报警; 2、使用报警; 3、校卫队和生活区保安队使用对讲机报警 报警内容 1、校内报警应简要阐明起火部位、起火物资、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姓名 2、拨打119报警时应阐明起火单位、具体地址(行驶路线)、起火部位(物资)、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姓名和联系 (二)应急疏散的组织措施和受困自救措施 疏散组织措施 1、疏散搜索组人员迅速到位,选择最短的直通室外且尚未充斥烟雾的通道、出口; 2、组织人员疏散,不断用消防广播、口头稳定人员情绪,组织好引导疏散工作,维持好疏散秩序,避免拥挤踏伤; 3、优先组织疏散起火层及以上楼层的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注意排烟、消烟,保障各通道畅通(若上锁应立即打开或破拆); 4、在疏散过程中,充足运用口罩、毛巾、手帕、餐巾等捂住鼻孔以避免烟呛、中毒,有组织地向出口处疏散; 5、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后,应清点人数,发既有未疏散人员应组织二次疏散,保证人员安全。
受困自救措施 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大火围困,特别是被围困在楼上,采用如下措施: 1、如果有避难层(间)、疏散楼梯,可进入避难层(间)或由疏散楼梯撤出发生地点; 2、如果楼梯已着火,但火势并不十分剧烈时,可裹湿衣裤或湿棉被从楼梯上迅速冲下; 3、如多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洒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步发出求救信号; 4、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她自救措施时,可用绳索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或其她重物上,再顺绳或布条滑下 (三)、火灾扑救 组织义务消防队协助“119”扑救 二、学生伤害事故解决程序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重症需急救者一方面拨打120急救,随后立即上报校总值班室、有关部门、员等,学校办公室负责向上级报告状况 事件所波及单位的负责人、员、班主任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事故的前期解决对波及面广、影响大的事故,要做好宣传、教育、解释、引导工作,避免情绪对立而使事态失控 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学校要组织人员注意保护,避免任何人对事故现场进行破坏事故现场是分析发生事故因素、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重要根据。
三、群体性事件或个体重大突发事件解决程序 (一)处置事件的组织: 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保卫部门负责人、值班人员、校分管领导、当事人为学生时学工部领导参与 (二)报警程序: 校园110值班室―保卫部门领导―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校分管领导—经领导批准后报告公安机关 (三)处置措施: 1、接报后,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校园110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向领导报告 3、各部门领导根据事态严重限度,边处置状况边向校领导报告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校卫生所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重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入值班室,其别人员驱散 6、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急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急救 7、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须立即拨打 “110”报警,并将闹事人员扣留 (四)注意事项 1、遇事要冷静,采用措施要坚决 2、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四、盗案件解决程序 (一)处置事件的组织:案件波及的部门领导、保卫部门负责人、校园110值班人员等参与 (二)报警程序:发生案件时应及时向校园110值班室报警—保卫部门领导— 案件波及的部门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