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 专业)申报书》填写要求 一、总体要 求 1.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表中 要求及本填写说明,认真、仔细填写各项 内容,表述准确,简明扼要 2.申报 单位名称、申报单位的人员姓名,除本表 规定栏目及附件中允许填写和出现外,其 他栏目中不允许填写和出现,如必须使用, 请用“x>代潘然后以备注形式另页说明 附在本表附件的后面 3.表中出现的所有病名均按《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GB/T15657-1995,以下简称!^中的 病名填写,并填写相应的代码,同时在括 弧内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以下 简称ICD-10)填写西医病名及其代码(原 则上应标至4位码)民族医专科项目的病 种名称可按本民族医的病名填写,但也应 按前述原则填写相应的西医病名及其代码 4.填写内容需打印 二、封面部分1.编号一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填写2.申报单位名称一-纸质文本上必须按要求加盖申报单位公章3.医院类别、医院性质一一在相应的类别后打“V”4.申报专科名 称 按照规范填写申报专科名称5.申 报日期一一填写具体申报日期 三、基本信息一17 —1.医院第一名称一一应填写医院合法注册 名称。
2.医院等级 填写通过医院分级 管理评审所确定的等级,如三级甲等、二 级甲等,等等;如未进行分级管理评审的, 填写未评审3.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 话、一一按照相关信息填写4. 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医院在编人员人 数一一填写2011年底的数据5.法定代表 人、联系一一应填写申报单位的法定代 表人及联系6.专科负责人、电子邮 箱、联系一一应填写申报项目所在科室 的主要负责人专科医院的重点专科项目, 如骨伤科医院的骨伤科重点专科项目、眼 科医院的眼科重点专科项目等,项目负责 人应是收治重点病种的主要科室或学科带 头人所在科室的主要负责人电子邮箱、 联系按照相关信息填写 四、医院综 合情况1.按照表格各项数据填写2011年 底的数据2.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一一指各 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的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在内病人入院后 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亦应作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进行统计, 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 入院及出院人数各一人 3.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一一指本年内各院各科每日夜晚12 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 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因故(如 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 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 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4.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一一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 未产出院、一18 —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 人进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住院日数的总和5.出院者住院总费用一 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 药费、手术费、检查治疗费等住院收入 五、专科综合情况1.按照表格各项数据填 写2011年底的数据2.近三年专科发展 情况简介一一简练概括专科业务发展方向、 具体措施、成效及获政府奖励、医院专业 立项等情况3.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 ——简练概括与本专科相关的临床科室、医 技科室、实验室、制剂室等人员、设备、 业务开展及获奖等情况4.近3年医院对 专科经费投入情况一一按年度分别填写投入 金额及其用途5.专科设备、中医诊疗设 备、相关科室配套设备 分别按照表格内 容填写六、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 1.优势病种一一分别填写专科收治的优势 病种名称,并分别填写2009年、2010年、 2011年平均出院人数、门诊人次2.优 势病种诊疗方案一一写出3个优势病种中医 诊疗方案。
要体现中医临床思维且规范、 可行:(1)中、西医诊断标准明确;⑵理法 方药完整;(3)治疗方法具有中医特色诊 疗方案中纳入中医特色疗法、中医诊疗设 备、适宜技术、中成药、现代技术、科研 成果、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等内容作为附件1 3.优势病种中医疗效分析一一对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主 要包括临床主症、体征、理化指标的改善 等作为附件2 19 -4.开展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主要特色疗法 ——填写种类数,并简要说明各疗法的名称、 主要适应症及效果等作为附件3 5 .专科中药/民族药医院制剂一一填写品种数, 并列出经省级药监部门批准,目前正在使 用的制剂品种名称、批准文号、主要功效 等,作为附件4 6 .中医护理常规一一写出代表本专科水平的3个病种的中医护 理常规,作为附件57.学术创新一一填 写建设周期内专科围绕优势病种在中医药 理论、技术、药物及设备、器械等方面的 创新情况作为附件6 8.疑难病症诊疗能力——写出3个疑难病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评估作为附件7 9.急危重症诊疗能力一—写出专科解决主要危急重症患者的情况 作为附件8 10.专科辐射能力一一写出专科对口支援、技术推广的情况作为附件9。
七、专科中医医疗质量 1.按照年度分别填写2009-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2,实际 占用总床日数一一指该专科每日夜晚12点 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 住院人数)的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 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 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亦应作为“实际占用 总床日数”一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 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入院及出院人数 各一人3.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一一指本年 内该专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 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 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 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 大一 20 -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 病床4.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一一指该专 科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 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 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 院日数的总和5.出院者住院总费用 该专科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包括:住院 费、药费、手术费、检查治疗费等住院收 入6.区域外病人数比例一一“区域”的确定原则为:机构位于直辖市的,其"区域”为 机构所在直辖市行政区划范围;机构位于 直辖市以外地区的,其“区域”为机构所在设 区的市级行政区划范围。
八、专科人才队 伍 1.人员总数一一填写申报项目所在科 室的全部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及其 他工作人员2 .平均年龄—学士各栏— -填写申报项目所在科室全部工作人员的 情况3 .专科学术带头人一一必须是在 申报项目单位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可以 与专科负责人为同一人 4 .在相关专业社会团体任职情况一一填写地市级以上与中 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有关的社 会团体中的任职情况5.在相关专业期 刊编委会任职情况一一填写地市级以上机构 举办的、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 专业相关的正式期刊编委会中的任职情况6 .专业类别一一分别填写中医、西医、中 西医结合、民族医、其他 九、专科科研 与教学1.中医临床研究基本情况一一请写 出本专科临床应用研究的主一21 —要方向、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情况,作为附件10 2.科研课题情况一一填写2009—2011年三年期间作为牵头 或主要完成单位所承担的地市级以上课题 并详细列出课题名称、课题来源、起止年 限、承担单位、完成情况等,其中“课题来 源”,需具体填写,如国家“863”、“973”行 业专项、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等,作为附件11。
3.科研成果情况一一填写2009—2011年三年期间作为牵头或主要完成单位所取得的地 市级以上成果并详细列出成果名称、授 予单位与时间、奖励名称、等级及第几完 成单位等,其中“奖励名称、等级”,需具 体填写,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等,作为附件12 4.学术论文情况一一填写2009—2011年三年期间 本专科的人员作为主要作者(包括通讯作 者、第一、第二、第三位作者)在国际自 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在国内医学类核心期 刊所发表的论文并详细列出论文名称、 发表期刊名称、刊登时间、第几作者等情 况,分别在国际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和在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两类,按发表时间排列,作为附件135.教学 与培训 填写2009—2011年期间本专科的情况5.1接收进修人员情况一一填写 接收进修人员的总数、区域分布(区分本 省/区/市与外省/区/市)及职称分布情况、平均每人次进修时间等 5.2举办专题 学习培训班情况一一填写各专题学习培训班 的名称、课时数、学员人数及区域分布 (区分本省/区/市与外省/区/市)、职称分 布情况等;若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请 注明5.3培养研究生情况一一填写毕业 和招收研究生人数、各学历层-22 -次人数、专业和研究方向等。
5.4岗位 培训情况一一应包括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的人数,除住院医师以外的其他医疗专 业技术人员接受岗位培训(包括参加院内 外的专题学习培训、进修等)的人数,赴 院外进修的人次、进修人员的人均进修时 间、进修专业等 十、专科建设计划 1.建设内容一一填写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 如研究制定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治疗难点和解决措施、人员培训、学 术网络建设、适宜技术推广、信息收集整 理、完善科室基础管理、扩大科室规模、 改善基本设施条件等2.具体指标一一根 据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填写各方面的建 设工作指标,如具体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 梳理、优化,中医治疗难点研究和解决措 施的制定等;人员培训方面,明确每年派 出的进修人员数、专业等;中医特色疗法 方面,明确推广的技术项目、方式方法及 达到的目的等十一、真实性声明务必实 事求是填写,并签字签名并加盖公章 十 二、初审意见 1.说明所填写内容的可靠 性 2.对申报项目的特点、创新性、先进性及建设计划的可行性等进行审核,并 提出具体的意见3.对申报项目所在科 室近两年内是否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是否发生严重的医德医风问题以及自2011 年4月以来科室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商 业贿赂行为予以明示。
4.在纸质文本上必 须按要求由负责初审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 门_ 23 -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管)医院上 级主管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抄送:卫生部一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