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南昌大学)-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选项:A:药剂学B:制剂学C:方剂学D:调剂学E:临床药学答案:【药剂学】2、问题:药剂学的英文名称是()选项:A: physiologyB: pharmacologyC: pharmacopoeiaD: pharmacokineticsE:pharmaceutics答案:【pharmaceutics】3、问题:下列关于剂型的表示错误的是()选项:A:同一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B:剂型是患者应用并获得有效剂量的药物实体,将原料药制成剂型之后才能应用于患者C:剂型是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D: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E:剂型是为适合治疗或预防需要,将药物制成便于患者使用的某种给药形式;答案:【剂型是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4、问题:DDS是()的缩写选项:A:经皮给药系统B:靶向药物传递系统C:粘膜给药系统D:生物技术制剂E:药物传递系统答案:【药物传递系统】5、问题: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不包括()选项:A:工业药剂学B:药用高分子材料学C:临床药学D:物理药学E:方剂学答案:【方剂学】6、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于()选项:A:1949年B:1963年 C:1951年D:1953年E:1950年答案:【1953年】7、问题:下列关于药典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药物生产、供应、使用的法定技术依据B:药物研发、供应、使用的法定技术依据C:药物生产、研发、检验的法定技术依据D:药物生产、研发、检验、供应、使用的法定技术依据E:药物检验、供应、使用的法定技术依据答案:【药物生产、研发、检验、供应、使用的法定技术依据】8、问题:药用辅料的作用不包括()选项:A: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B:使制剂成形C: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D: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材料,支撑制剂新技术的发展E: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答案:【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问题:在下列剂型中,有可能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选项:A:气雾剂B:注射剂C:混悬剂D:软膏剂E:凝胶剂答案:【混悬剂】10、问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选项:A:GCPB:GSPC:GMPD:GLPE:GAP答案:【GMP】11、问题:从1985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几年修订一次?()选项:A:3年B:1年C:2年D:5年E:10年答案:【5年】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配制溶液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选项:A:增加药物的润湿性 B:增加药物的溶解速度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D: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答案:【增加药物的溶解速度】2、问题:若要增加咖啡因的溶解度,加入苯甲酸钠的目的是______选项:A:助溶B:增溶C:防腐D:增大离子强度答案:【助溶】3、问题:在同离子效应前提下,若向难溶性盐类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化合物时,其溶解度会出现:选项:A:降低B:不能确定C:升高D:不变答案:【降低】4、问题:下列温度对药物溶解度影响的正确描述是选项:A:当ΔHs<0时,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B:当ΔHs>0时,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C:当ΔHs<0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D:当ΔHs>0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答案:【当ΔHs>0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5、问题:下列与药物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选项:A:溶剂的极性B:药物的极性C:溶剂的量D:温度答案:【溶剂的量】6、问题:溶液pH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的原理为()选项:A:形成胶束B:有机弱酸性药物加入碱性溶液C:形成可溶性络合物D:溶剂之间形成氢键答案:【有机弱酸性药物加入碱性溶液】7、问题:具有“万能溶剂”之称的是()选项:A:乙醇B:二甲基亚砜C:甘油D:丙二醇答案:【二甲基亚砜】8、问题:下面叙述错误的是:()选项: A:加入增溶剂是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原理为增溶剂和药物形成分子复合物B:中国药典2010年版关于溶解度的描述有7种提法,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极易溶解,易溶,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C: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D:溶剂对药物的溶解度有重要的影响,遵循极性相似者互溶的规律答案:【加入增溶剂是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原理为增溶剂和药物形成分子复合物】9、问题:下列溶剂中介电常数最大的是()选项:A:甘油B:水C:植物油D:乙醇答案:【水】10、问题:潜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原理()选项:A:形成可溶性络合物B:形成胶束C:有机弱酸性药物加入碱性溶液D:溶剂之间形成氢键答案:【溶剂之间形成氢键】第三章单元测试1、问题: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不可能以哪种形式存在?()选项:A:乳滴状态B:分子状态C:胶态状态D:无定形状态E:微晶状态答案:【乳滴状态】2、问题:下列材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缓释作用的是()选项:A:PVPB:尿素C:乳糖D:ECE:PEG答案:【EC】3、问题:制备固体分散体,若药物溶解于熔融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则为()选项:A:固态溶液B:共沉淀物C:低共熔混合物D:无定形物E:玻璃态溶液答案:【固态溶液】 4、问题:下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比较,哪一项是正确的()选项:A:无定形状态>分子状态>微晶状态B:无定形状态>微晶状态>分子状态C:分子状态>微晶状态>无定形状态D:微晶状态>分子状态>无定形状态E:分子状态>无定形状态>微晶状态答案:【分子状态>无定形状态>微晶状态】5、问题:以下剂型中,确定应用了固体分散体技术的是()选项:A:散剂B:滴丸C:分散片D:胶囊剂E:微丸答案:【滴丸】6、问题: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后制成的固体粉末()选项:A:熔点降低B:挥发性降低C:挥发性增加D:水溶性降低E:药效降低答案:【挥发性降低】7、问题:包合物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是由于()选项:A:主分子容易水解B:主客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C:药物与环糊精通过化学键结合D:主分子很不稳定E:药物进入主分子空穴中答案:【药物进入主分子空穴中】8、问题:固体分散体中水溶性载体对药物的作用是()选项:A: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长大B: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改善药物的润湿性D:确保药物的高度分散性E:加快药物的溶出速率答案:【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长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的润湿性;确保药物的高度分散性;加快药物的溶出速率】9、问题: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制备固体分散体时可选择下列哪一种载体材料?()选项:A:PEGB:HPMCC:CAPD:EC E:乳糖答案:【CAP】10、问题:包合物采用的包合材料有()选项:A:聚丙烯酸树脂类B:环糊精C:表面活性剂类D:PEG类E:纤维素衍生物类答案:【环糊精】11、问题:制备包合物的方法有()选项:A:饱和水溶液法B:溶剂法C:熔融法;D:薄膜分散法E:研磨法答案:【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12、问题:某药物的水溶性差,可以考虑采用下列哪些技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选项:A:肠溶包衣技术B:骨架缓释技术C:环糊精包合技术D:固体分散技术E:渗透泵控释技术答案:【环糊精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第四章单元测试1、问题: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临界胶团浓度之前,其在溶液表面的吸附为()选项:A:正负吸附B:无吸附C:正吸附D:负吸附答案:【正吸附】2、问题:?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为______。
选项:A:poloxamer188B:硬脂山梨坦C:十二烷基硫酸钠D:苯扎溴铵答案:【十二烷基硫酸钠】3、问题:下列具有起悬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______选项:A:吐温类B:季铵盐类 C:肥皂类D:司盘类答案:【吐温类】4、问题: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是由于形成了______选项:A:胶束B:络合物C:包合物D:复盐答案:【胶束】5、问题: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选项:A:卵磷脂可作为注射乳剂的乳化剂B:吐温80的溶血作用最小C:Poloxamer188无毒、无抗原性、无刺激性D: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答案:【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6、问题:关于增溶的表述正确的()选项:A:药物的分子量大,有利于增溶B:同系物增溶剂碳链越长,增溶量大C:增溶后,药物的稳定性一定增加D:与增溶剂加入的顺序无关答案:【同系物增溶剂碳链越长,增溶量大】7、问题:2g司盘80(HLB=4.3)和4g吐温80(HLB=15.0)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_____选项:A:11.43B:12.8C:10.72D:6.5答案:【11.43】8、问题:关于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叙述,()项是错误的选项:A:体现了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B:越高乳化能力越强C:在8~16之间适合用作O/W乳化剂D:该值在15~18以上适合用作增溶剂答案:【越高乳化能力越强】9、问题: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叙述()是错误的选项: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毒性最大B:吐温的溶血作用通常较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更小C:一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D:静脉给药毒性比口服给药大答案:【一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10、问题: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是由于()作用选项:A:形成络合物 B:形成氢键C:形成多分子膜D:形成胶团答案:【形成胶团】第五章单元测试1、问题:?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药剂称_____型液体药剂。
选项:A:混悬液B:真溶液C:乳浊液D:胶体溶液答案:【胶体溶液】2、问题:下面对微粒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微粒粒径越小,表面张力越小,越不容易聚结B:微粒粒径越大,表面张力越大,越不容易聚结C:微粒粒径越小,表面张力越大,越容易聚结D:微粒粒径越大,表面张力越小,越容易聚结答案:【微粒粒径越小,表面张力越大,越容易聚结】3、问题: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的最有效措施是()选项:A:增加分散介质黏度B:减少分散相粒径C:减少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