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瓶装矿泉水沉淀原因及解决办法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51KB
约2页
文档ID:466897556
瓶装矿泉水沉淀原因及解决办法_第1页
1/2

瓶装矿泉水沉淀原因及解决办法根据国家标准对矿泉水的定义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过 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 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 动范围内相对稳定国家标准规定:对开发的矿泉水源必须测试54个水质指标(其中常 量元素17项,感官4项,界限9项,限量18项,微生物2项,污染物4 项)矿泉水的9项界限指标锂、锶、锌、偏硅酸、碘化物、漠化物、 碘、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等,其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必须达到 标准要求,期于各项全部符合矿泉水国家标准,同时需经一年的水位、 水温、水质动态检测,其动态变化基本稳定,环境清洁无污染天然矿泉水是来自地下深部循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地下水 由于不含任何有机污染,不含致病菌和有害物质,而且经过溶滤作用, 水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且不含任何热量,所以 天然矿泉水是理想的矿物质补充源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的水质污染, 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开发潮流天然矿泉水的水处理工艺多采用:原水---预过滤---精过滤一超滤 ---O消毒由于不同矿泉水的水质不同,采用该工业处理后水体的稳定3性也不同。

许多瓶装矿泉水在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产生了沉淀现象, 严重地影响了矿泉水的商品价值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在天然矿泉水的沉淀悬浊液中,含有Ca2+、Mg2+ 和Fe3+成分而且主要成分是Ca2+、Mg2+和Fe»其中占CaCO390%,Mg(OH)2 占 5%,Fe(OH) 3 约占 0.1%不论是产生沉淀的还是未产生沉淀的矿泉水均未检出微生物,表明 本实验中瓶装矿泉水的形成与微生物无直接关系同时,瓶装成品矿泉 水在贮存期间,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Ca2+、Mg2+和Fe2+含量逐渐降低表 明矿泉水的Ca2+、Mg2+和Fe2+参与了沉淀的形成瓶装矿泉水由于受贮存、运输条件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发生变化 瓶装矿泉水要保持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需保持Ca2+、Mg2+和Fe2+的稳定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矿泉水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其中既含有不稳定的大的悬浮颗粒,同时也含有较稳定的矿物质及溶解 成分,当矿泉水在地下循环逆流时,由于处于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 温度、压力、水流量等均保持动态稳定,因此,矿泉水水质体系极其组 成相当稳定然而,当矿泉水出露地表后,由于温度、压力等的变化及 一系列的处理,水质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其必须在新的条件下构建新的 平衡体系。

由于水处理工业不完整,工业参数不合理,以及受贮存、运 输条件的影响,使矿泉水的水质体系往往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导 致沉淀的产生钙和镁是矿泉水的常规成分,尤其是碳酸及重碳酸型矿泉水中钙、 镁含量更高,矿泉水中的Ca2+、Mg2+通常以(Ca(HCO「2)和(Mg(HCO「2)形式 存在,当瓶装矿泉水受热、冷冻及受振动或长期贮存时,超过溶度积的 Ca2+、Mg2+以CaCO3及Mg(OH)2形式沉淀出来在矿泉水中加入一定量的 CaO加速CaCO3及Mg(OH)2沉淀形成,使Ca2+、Mg2含量降低,能提高水 体稳定性当瓶装矿泉水Ca2+浓度降到30Mg/L时,在正常的贮存条件下, 不会产生由于CaCO3所引起的沉淀现象但应用CaO会导致矿泉水pH 值上升及水质滋味的轻微变化,尤其是使用纯度不高的生石灰时往往导 致涩味,品质劣变因此,使用该法时应采用高纯度的CaO,减少CaO用 量并配套其他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水质的稳定性铁在地下矿水中呈低 价态存在,当矿泉水出露接触空气时,由于水质处于pH大于5的体系中, Fe2+被氧化成Fe3+并形成Fe2O3 -3H2O黄棕色沉淀在重碳酸钙型水中, 微量的Fe2+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沉淀,但强氧化、长时间贮存人会形成沉 淀。

矿泉水沉淀的原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非生物因素,因此,在水处理 过程中应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并强化终端过滤,可使矿泉水建立起新的 稳定平衡体系,并使水体中已存在的胶体杂质通过0.01 〃m的终端过滤 除去以达到长期稳定贮存、长途运输的目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