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欢口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65KB
约10页
文档ID:351361539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欢口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0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欢口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    )A.1∶1   B.1∶2    C.1∶3    D.1∶4参考答案:C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A、            B、   C、            D、参考答案:A3.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若已知整个过程运动的总时间和总位移,则:A.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时间    B.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加速度 C.可以求出最大速度D.两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参考答案:CD4. 一个物体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如果重力做功20J,克服空气阻力做功8J则物体在此过程中    A. 重力势能减小20J         B. 动能增加28J    C. 机械能减小8J                D. 机械能减小12J参考答案:AC5. (多选)(2013秋?滦南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 向右加速运动 B. 向右减速运动 C. 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参考答案:AD解:由图易知小球即小车的加速度向右,所以小车可能是向右加速,也可能是向左减速.故选A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为了在这种环境测量物体的质量,某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0为光滑的小孔):待测物体用穿过小孔的细线与下面弹簧称相连,给待测物体一个切向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卫星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1)实验时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        用上小题中的物理量表示)参考答案:.⑴没压力   ⑵F 、T 、R     ⑶FT2/4∏2R7. 船在100m宽的河中横渡,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5m/s,水流的速度为3m/s.试分析:(1)船能否到达正对岸          (填“能”或“不能”)2)船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岸          s3)船登陆的地点离船出发点的最小距离是       m,需要时间为        s参考答案:(1)能(2)20sks5u(3)100m   25s8. (8分)图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从图可知OA段、AB段、BC段、CD段的加速度分别是______m/ s2、______m/s2、______m/ s2、______m/ s2。

    参考答案:1,0,-2,-0.59.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打E点时小车的运动速度为        m/s参考答案:10.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填字母).(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参考答案:(1)C(3分) (2)0.6(3分) 11.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它的x方向和y方向的两个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v0=  m/s,物体在前6s内的位移s=  m.参考答案:50;18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初速度为两个分运动初速度的合速度,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出初速度;分别求得两分运动的位移,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合位移.【解答】解:由图可看出,物体沿x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沿y方向的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v0===50m/s.在前6s内,x方向的分位移 x=vxt′=30×6m=180m根据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在前6s内,y方向的分位移 y=0,故体在前6s内的位移 s=x=180m.故答案为:50;180.12. (4分)从某高处由静止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中间1s内通过的路程为30m,若空气阻力不计,则该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      m。

参考答案:18013. 质量为1kg的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设1s内物体未着地,则该物体下落1 s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          W,物体下落1 s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取g = 10m/s2)参考答案:100            50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1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个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然后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并算出弹簧的伸长量,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格中设弹力始终未超过弹簧弹性限度,g取10m/s2)弹簧弹力 F(N)00.30.60.91.21.5弹簧总长L(cm)6.07.28.39.510.611.8弹簧伸长量(cm)01.22.33.54.65.8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如图22所示,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象[U21]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_[U22] 3)在弹性限度内,若在该弹簧的下端挂上一个300g的钩码,则其伸长量为       [U23]  cm。

参考答案:(1)如图 (2) =26.0N/m(25.0~27.0 N/m)(3)为11.5cm(11.1~12.0cm)15.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砝码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cm)6.007.158.349.4810.6411.79弹力大小(N)00.30.60.91.21.5    ⑴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4分) ⑵由图线可知,该弹簧的劲度k是多大?(用N/m做单位,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4分)       K=_________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m/s运行.—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参考答案:17. 离开地面多少高度才能使火箭受到的地球引力为在海平面时受到的地球引力的一半?在这个高度上,重力加速度gˊ为多少?(地球半径R、海平面的重力加速度g均已知)参考答案:      18.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1kg的小物块A,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O与质量M=0.5kg的物体B相连,B静止于水平地面上(g=10m/s2)(1)当A以O为圆心做半径r=0.2m的匀速圆周运动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FN=3.0N,求物块A的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2)当A球的角度为多大时,B物体将要离开地面?参考答案:考点: 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 (1)B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受力平衡求出拉力.对A,拉力提供A所需的向心力,根据F拉=F向=m求出物块A的速度.由公式v=rω求解角速度.(2)B物体将要离开地面时,绳子的拉力等于Mg,对A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解答: 解:(1)B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受力平衡有:F拉+FN=Mg  则F拉=Mg﹣FN=5﹣3=2NF拉提供A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则F拉=F向=m则 v===2m/s故A的速度大小为2m/s.角速度为ω===10rad/s(2)B物体将要离开地面时,绳子的拉力等于Mg,则对A有:Mg=mrω′2解得ω′=5rad/s答:(1)物块A的速度为2m/s,角速度的大小为10rad/s.(2)当A球的角度为5rad/s时,B物体将要离开地面.[来源:Z#xx#k.Com]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拉力提供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对B受力平衡可得出拉力的大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