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参考答案:B略2.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②③④⑤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A3. 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 1、Q 2均为正值):H2(g)+Cl2(g) = 2HCl(g) △H1=-Q1 kJ·mol-1H2(g)+Br2(g) = 2HBr(g) △H2=-Q2 kJ·mol-1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Q 1< Q 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高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D.生成1 mol HCl气体时放出Q 1热量参考答案:C略4.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预测H2S和COCl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参考答案:D略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参考答案:C略6. 常温下,将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 pH=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浓度相同,混合时V(NaOH)> V(CH3COOH) B.若体积相同,混合时c(CH3COOH)< c(NaOH)C.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既有CH3COONa又有CH3COOH D.无法确定混合后的溶液中c (CH3COO-)与c (Na+)的关系参考答案:C7.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⑤②①④③ B.③②⑤④①C.⑤④③②① D.⑤②①③④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金属腐蚀速率: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①是化学腐蚀,②铁作负极,③铁作正极,④铁作阴极,⑤铁作阳极,因此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⑤②①③④,故选项D正确。
8. 铜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NO3溶液,但可溶于其混合液现有2mol/L稀硫酸30mL,往其中加入1.7gNaNO3晶体,充分溶解,该混和液最多可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 ) A.0.045mol B.0.03mol C.0.0225mol D.0mol参考答案:B略9.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过程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I、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密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参考答案:A略11. 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含有SO42-的溶液中 Fe3+、Ba2+、Ⅰ—、Cl—B.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2― 3、NH+4、C.pH=0的溶液中,Fe3+、Mg2+、SO42— 、Cl—D.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中: NO3—、Cl—、NH4+、Mg2+参考答案:C略12. 在25℃时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c (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C.c (Na+) > c (CH3COO-)>c(OH-)>c(H+) D.c (CH3COO-)>c(Na+)>c(H+)>c(OH-)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是三种常见的化学电源 B.分馏、裂化、裂解是利用化学变化来炼制加工石油的三种重要方法 C.人造丝、人造棉、铜氨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D.钢化玻璃、有色玻璃、光学玻璃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特种玻璃参考答案:B略14.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B.1 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2NA C.18gH2O2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参考答案:B15. 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
它们所含离子如下表所示,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则乙物质可能是 ( )阴离子OH-、NO、SO阳离子NH、Na+、Mg2+①MgSO4 ②NaOH ③(NH4)2SO4 ④Mg(NO3)2 ⑤NH4NO3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①⑤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S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S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受热均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Ⅰ.(1)乙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其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Ⅱ.请用图16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3)B装置中试剂的化学式是 (4)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Ⅲ.若丙同学的观点正确,可利用图17所示装置通过实验定量测定其组成 (5)各装置的连接顺序: (6)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 (7)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4分)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C2O42-+□MnO4-+□H+=□CO2+□Mn2++□H2O (2)称取6.0 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 变为 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 KHC2O4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答案:(1)5 2 16 10 2 8 (2)①0.005 ②无色 紫红色 0.004 ③21% 64% 18. (14分)为测定一置于空气中的某硫酸酸化的FeS04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某同学准确量取pH=l(忽略Fe2+、Fe3+的水解)的FeS04溶液200mL,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28.0g;再另取同样的FeS04溶液200mL,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待沉淀全部变为红褐色后,过滤、洗涤并灼烧所得固体,最终得固体8.0g。
1)通过计算,填写下表: C(H+)C(SO42—)C(Fe2+、Fe3+) 注:c(Fe2+、Fe3+)表示Fe2+和Fe3+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浓度(2)计算原溶液中Fe2+被氧化的百分率 (3)当Fe2+部分被氧化时,试推导c(Fe2+、Fe3+)与c(H+)、c(SO42—)的关系参考答案:(1)0.1mol/L 0.6mol/L 0.5moL/L (每空2分)(2)根据电荷守恒有:2·c(Fe2+)+3·c(Fe3+)+c(H+)=2·c(SO42—)代入(1)中所求数据:2·c(Fe2+)+3·c(Fe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