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Y型密封圈模具说明书毕业论文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4MB
约15页
文档ID:381965858
Y型密封圈模具说明书毕业论文_第1页
1/15

. . . 第一章 塑件与材料的工艺性分析1.1 设计任务的原始依据本次设计是由指导老师以样件的形式为我们下达的设计任务,要求我们设计一套成型自选样件注射模具我所设计Y型密封圈样件的塑料制品图如图1-1所示该塑件的材料为TPU,塑件的使用精度为一般精度要求,塑件外表面光滑、无飞边毛刺与明显的熔接痕,侧面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满足装配与其他方面的使用要求该塑件的生产属于较大批生产生产条件为卧式中小型注射机 图1-1Y形密封圈塑料制品图1.2 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 塑件的材料特性和成型性能分析塑件材料为TPU,查手册知TPU塑料的收缩率为1%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高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抗撕裂性的特性挤出级系列(硬度75A-64D)以表面光泽度分为光面与雾面两种,成形性良好,表面无麻点、应用于弹性肩带、各种线材、装饰材料、运动器材、服装辅料、密封材料等领域2. 材料的工艺性分析TPU塑料可以使用螺杆注射机一般使用螺杆注射机时得工艺条件如下:料筒温度 后段 130~180℃;中段,前段 150~210℃;注射压力 80~120Mpa;模具温度 20~40℃;注射时间 15~20s;保压时间 15~20s;冷却时间 20~40s。

成型TPU90塑料时,熔融粘度对温度依存性大温度过高则粘度降低,树脂一流动,容易产生溢料孔隙、凹凸收缩等不良现象;3. 浇口的选择TPU在浇口、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用浇口粗、倾角大的模具在脱模时十分方便比通用树脂的大些但须注意采用点状空隙节流孔时孔直径要大于Φ0.7mm,否则树脂填充不好得不到好的制品4.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为了方便加工和热处理,型芯、型腔均采用整体式结构1.3 型腔数目的确定根据塑件形状简单,但形状较大,生产批量较大与尺寸精度要求,应使用单型腔注射模具,故模具采用一模一腔按照塑料件图所示(小沟、槽等部位简化)近似计算:单件塑件体积为: VS≈14.539cm³查手册知塑料LDPE的密度为1.10~1.25g/cm³(取平均密度为1.175g/cm³)由制品尺寸计算出单件塑件重量为ms=14.539 x 1.175 = 17g1.4 塑件推出方式确定的由于塑件形状为圆环形,由于是高端密封件所以使用推杆推出容易在塑件上留下推出痕迹,不宜采用;由于塑件柔软,单独使用推件板推出时容易使塑件变形所以选择导柱兼推杆综合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推出,这种方法使推出力均匀,塑件在推出时变形小,推出可靠,强制脱模容易。

推出方式见图2-2.图2-2 塑件的推出方式第二章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和工作尺寸计算 2.1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包括凹模和凸模的设计凹模采用镶拼式结构,有定模板、型腔镶件组成,如图1-2所示型腔镶件成型塑件的侧壁,潜伏浇口也开设在型腔镶件上,这样使加工方便,有利于凹模的抛光型腔镶件可以更换,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凸模采用整体式结构,如装配图所示可以成型制件上的凸圆,进行强制脱模由于凸模形状简单,凸模可以直接通过数控车进行车制图2-1 凹模镶拼式结构2.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是指直接用来构成塑件型面的尺寸,主要有凹模和型芯的径向尺寸、深度(高度)尺寸和中心距尺寸等塑料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影响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型腔、型芯等成型零件在制造时的尺寸精度2)型芯和型腔采用整体嵌入式结构,起制造和组装误差会影响到创造产品的尺寸精度3)塑料收缩率波动值:对于工艺条件,一般讲,注塑压力提高,收缩率减小;温度升高,收缩率增加;保压时间延长,收缩率也减小;脱模速度加快,收缩率增大制品结构对收缩率的影响有:有嵌件比没有嵌件、薄壁比厚壁、形状复杂比形状简单的,其收缩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而径向尺寸的收缩率比厚度方向尺寸要大。

当然塑料本身由于牌号不一,批号、厂家不同,即使同一类塑料,其收缩率也往往波动不一,引起制品精度的降低4)型腔成型零件长期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塑料在型腔中流动或制品脱模时与型腔壁摩擦都会造成成型零件的磨损,一般估计与制品脱模方向平行的壁面磨损较大,与制品脱模方向垂直的壁面则磨损较小当然塑料本身的性质关系也很重大已知TPU塑料的收缩率是1%,塑件未注公差按一般精度的3级精度公差选取,即取φ255为φ255±0.05,根据计算公式得尺寸如下:取δz=1/4Δ=1.0/4=0.25 DM=[D+DS-△/2-δz/2]δz=[257+257X0.01-0.5-0.125]δz =258.9+0.25D’M=[DM-K]δz=[258.945-0.25] +0.25=258.7+0.25dM=[d+ds+△/2+δz/2]0- δz =[241.4+241.4X0.01+0.05+0.125]0-0.25=244.4390-0.25d’M=[dM+K] 0- δz=[244.439+0.25] 0-0.25=244.70-0.25K=(1/4~1/3) △=0.25第三章 浇注系统设计3.1 确定分型面位置 该塑件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塑件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质量要求,塑件的分型面位置如图3-1所示。

分型面选择在塑件的上端面的最大截面处,这样的选择使塑件的外表面可以在镶拼凹模型腔成型,塑件的外表面光滑,塑件强制脱模方便因此选择如图所示的分型面位置图3-1 分型面的选择3.2 型腔位置的排布由于塑件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形式,可遵循浇注系统的设计应尽量采用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分流道的形状与尺寸一样的设计的原则,则采用平衡式的型腔布置,这样的模具结构分布均匀,制造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 ,塑件成本较低型腔布置如图3-3所示图3-2 型腔的布置3.3 主流道、分流道与浇口设计普通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在设计浇注系统之前必须确定塑件成型位置,本设计采用一模一腔,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注塑成型周期和塑件质量(如外观,物理性能,尺寸精度)都有直接的影响,设计时必须按如下原则: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力求对称,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造成溢料现象型腔和浇口的排列要尽可能地减少模具外形尺寸系统流道应尽可能短,断面尺寸适当,尽量减少弯折,表面粗糙度要低,以使热量与压力损失尽可能小对多型腔应尽可能使塑料熔体在同一时间进入各个型腔的深处与角落,与分流道尽可能平衡布置浇口位置要适当,尽量避免冲击嵌件和细小型芯,防止型芯变形浇口的残痕不应影响塑件的外观。

塑件采用潜伏浇口成型,其浇注系统形式如图3-3所示潜伏浇口潜伏在模芯部分,潜伏浇口的锥角β为18°,倾斜角α为50°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型,其锥角为2°~6°壁粗糙度Ra取0.4μm, 上端直径与注射机喷嘴相配合,下端直径为φ12毫米如图3-3所示 分流道截面设计成U形截面流道,加工较容易,且热量损失与压力损失均不大,为常用形式U形截面分流道的尺寸可根据制品的壁厚、体积、形状复杂程度与所用塑料的性能等因素确定,该塑料件采用TPU塑料,根据经验分流道的半径R可取35~4mm如图3-3所示 图3-3浇注系统的设计第四章 选择注射机和标准模架4.1 初选注射机一、 注射量的选择在一个注射成型周期,注射模所需的塑料熔体总量 mi与模具浇注系统的容积和型腔容积有关,其值用下式计算:Mi=Nms+mj该塑料制品单件重ms=17g,N为型腔数目,本模具型腔数目为1,浇注系统和飞边所需的塑料质量根据经验一般为10~20g,对于此模具的浇注系统和飞边所需的塑料质量mj,取15g设计注射模时,必须保证Mi小于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MI,即满足注射量MI≥Mi /0.8式中: MI—额定注射量(g);Mi—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的重量和(g);该制品单件重2 g;共4件;浇注系统估算取8g;所以Mi =17×1 + 15 = 32g即 Mi /0.8=32/0.8g = 40g二、注射压力的选择 p注≥p成型查手册TPU塑料成型时的压力p成型=80~120Mpa三、锁模力计算锁模力 P锁模力≥PF式中: P—塑料成型时型腔压力,TPU塑料的型腔压力p=80Mpa;F—浇注系统和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和(mm²)。

各型腔与浇注系统与各型腔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尺寸参照图3-3);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查教材表4-2初选注射机型号为:XS-ZY-1254.2 注射机的规格参数注射机XS-ZY-60有关参数如下:最大注射量 125克最大注射压力 1460公斤/平方厘米锁模力 90吨最大成型面积 320平方厘米装模高度 200-300毫米最大开模行程 300毫米喷嘴圆弧半径 12毫米喷嘴孔直径 4毫米4.3 选模架 一、计算模架中A、B、C板的厚度本模具为非标准模架 A板:水道直径+制件凹入部分+余量=10+3.5+20=33.5;B板:根据制件高度+水道+余量=10+10+16,高度取35~40取36,B板型芯高度与B板同高,则B板型芯高度为36;C板:推杆固定板的高度与推板的高度与制件的高度之和加点余量取102;二、 计算模架外形尺寸由于本模架为非标准模架,在不防止模架变形的基础上,根据经验和选择的注塑机最大装模高度来计算模架的尺寸。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计算以与型腔尺寸与位置尺寸可确定模架的结构形式和规格模架具体结构如图4-3所示图4-3 模架结构4.4校核注射机一、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厚度的校核 由于在初选注射机和选用标准模架时是根据以上四个技术参数与计算壁厚等因素选用的,所以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厚度不必进行校核,已符合所选注射机要求二、开模行程的校核 注射机最大开模行程S: S≥2h件+h浇+(5~10)式中 h件—塑料制品高度(mm);h浇—浇注系统高度(mm)取制件和浇注系统所需的开模行程应为:2 h件+ h浇+(5~10)=[2×10+78+(5~10)]mm=108mm, 取108mm即注射机开模行程S=300mm大于取制件和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