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本章导读】•建筑平面图表示建筑物的平面形式,大小尺寸、房间布置、建筑入口、门厅及楼梯布置的情况,表明墙体、柱的位置,厚度和所用的材料以及门窗的类型、位置等本章讲解绘制某住宅楼施工图标准层平面图的过程,通过实例详细介绍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单元1 建筑平面图概述•本实例建筑物为地上1~5层都采用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提供较大地灵活的布置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目前这种结构体系已在住宅楼、住宅、公寓、饭店、教学楼等房屋建筑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知识要点】•本章将以住宅楼施工图标准层平面图为实例讲解建筑平面图的绘制,该实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平面图,如图5-1所示大楼由许多房间组成本实例采用灵活划分的方式,首先绘制轴线、墙体等主要构件,然后绘制门窗、楼梯,最后标注和写文字说明在绘制墙体过程中,先绘制主墙,后绘制隔墙,最后合并调整在绘制门窗时,先在墙上开门窗洞,然后在门窗洞上绘制门和窗【操作过程】•(1)设置绘图环境•(2)绘制轴线•(3)绘制外墙和隔墙•(4)开门窗洞•(5)绘制门窗和插入•(6)绘制楼梯•(7)尺寸标注和写文字•(8)绘制轴号和标高单元2 住宅楼标准层平面图的绘制•5.2.1 设置绘图环境•【操作步骤】•1.建立新图•单击下拉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命令,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选择“acadiso”样板图,如图5-2所示。
2.参数设置单击下拉菜单栏中的【格式】→【单位】命令,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按照如图5-3所示的方式设置参数3.新建图层使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设置新图层如图5-4所示保存图层单击下拉菜单中的【文件】→【另存为】命令,打开“图形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列表框中输入“住宅楼标准层平面图”•【说明】 平面图中的墙线一般用粗实线表示,门窗等建筑物附件通常用中实线表示,轴线用点划线表示,标注等其他部分用细实线表示线型的类型不同,线型、线宽、颜色的设置都不同,可以为下一步绘制图形提供很大的方便•4.设置标注样式•(1)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进入“新建标注样式:建筑”对话框•(2)选择“符号和箭头”选项卡,在“箭头”区域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下拉列表中选择“建筑标记”选项,设置“箭头大小”为1,如图5-5所示(3)选择“调整”选项卡,在“调整选项”区域中选择“箭头”单选按钮,在“文字位置”区域中选择“尺寸线上方,带引线”单选按钮,在“标注特征比例”区域中,指定“使用全局比例”为100,如图5-6所示5.2.2 绘制辅助线•(1)设置当前图层为“辅助线”。
•(2)按下【F8】功能键,打开“正交”模式•(3)绘制水平基准轴线,长度为40000,在左端绘制垂直基准轴线,长度为18000•(4)设置“缩放”“全部缩放”,显示整个图形•(5)使用偏移命令,将垂直基准轴线分别向右偏移,偏移距离依次为4000、4000、5000、3000、8000、3000、5000、4000和4000,得到垂直辅助线•(6)使用偏移命令,将水平基准轴线分别向上偏移,偏移距离依次为6000、1800、2400、1800和6000,得到水平辅助线,如图5-7所示5.2.3 绘制墙体(1)设置当前图层为“墙体”2)设置多线样式选择下拉菜单栏中的【格式】→【多线样式】命令,弹出“多线样式”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在“创建新的多线样式”对话框中输入样式名“240”,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多线样式:240”对话框,在“图元”列表框中,将其中图元的偏移量分别设置为120和-120,单击【确定】按钮,保存多线样式“240”,参数设置如图5-8所示•(3)多线样式的调整选择下拉菜单栏中的【绘图】→【多线】命令,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mline//激活多线命令•当前设置:对正 = 上,比例 = 20.00,样式 = 240•指定起点或[对正(J)/比例(S)/样式(ST)]:j//选择对正选项j•输入对正类型[上(T)/无(Z)/下(B)]<上>:z//选择居中对正方式z•当前设置:对正 = 无,比例 = 20.00,样式 = 240•指定起点或[对正(J)/比例(S)/样式(ST)]:s//选择多线比例选项s•输入多线比例 <20.00>:1//输入新比例1•当前设置:对正 = 无,比例 = 1.00,样式 = 240//调整结束•(4)绘制左边第一单元的墙体。
依据辅助线和尺寸进行绘制,如图5-9所示由于该单元的墙体是对称图形,先绘制一半墙体,修改后再镜像完成另一半墙体•选择下拉菜单栏中的【绘图】→【多线】命令,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mline //激活多线命令•当前设置:对正 = 无,比例 = 1.00,样式 = 240•指定起点或[对正(J)/比例(S)/样式(ST)]://指定A点•指定下一点://指定B点•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指定C点•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指定D点•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指定E点•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回车,结束第一段多线•两次回车,然后绘制其他多线•(5)编辑墙体线选择下拉菜单栏中的【修改】→【对象】→【多线】命令,打开“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如图5-10所示选择对话框中合适的编辑工具:“T形合并”和“角点结合”,对墙体逐段进行修改•(6)编辑墙体,选择下拉菜单栏中的【修改】→【镜像】命令,框选要镜像的所有墙体,右击或者按回车键,然后选择镜像线的两端,按回车键结束命令修改后的墙体如图5-114 绘制门窗楼梯•1.开门窗洞•(1)根据门窗尺寸和具体位置,在对应的墙体上绘制门窗边界线。
•在绘制门窗之前,要在墙体上开门洞和窗洞(以主卧室上的窗为例)•① 打开“轴线”层,设置“门窗”层位于当前图层•② 利用偏移命令分别将轴线2与轴线4向右和向左偏移800•③ 修剪墙体,得到门洞•(2)偏移门窗边界线,得到门窗的具体位置图•(3)选择修剪命令,对各个门窗洞进行修剪,绘制结果如图5-12所示•2.绘制门•将“门窗”层设置为当前层,使用直线和圆弧命令绘制两个门,如图5-13所示3.使用写块命令,定义门块•在命令行输入:W,然后按回车键,打开“写块”对话框,如图5-14所示基点”拾取直线下端点,单击“选择对象”按钮,选择左门,在“文件名和路径”文本框中输入块名“左门块”,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门块定义•同理定义右门块4.绘制窗和插入门•(1)绘制中间6个窗绘制直线后,设置偏移距离为80,依次向下偏移3次•(2)插入“门”选择下拉菜单栏中的【插入】→【块】命令,打开“插入”对话框,选择“左门块”和“右门块”插入到门洞位置,插入时注意开门方向,在屏幕上指定旋转角度•完成全部门窗绘制结果如图5-15所示5.绘制进户楼梯•(1)绘制基准线捕捉楼道两侧房间的墙体中点,绘制直线。
•(2)绘制一个60×3900的矩形•(3)向外偏移矩形,偏移距离为60•(4)移动矩形到楼道的正中间,然后修剪,如图5-16所示•(5)绘制楼梯台阶选择偏移命令,设置偏移距离为300,把中线分别向上和向下各偏移6次,得到全部台阶线•(6)绘制楼梯的剖切符号参见第二章,如图5-17所示最终完成进户楼梯的绘制,如图5-18所示.2.5 绘制阳台•阳台的绘制有多种方法,本次采用圆弧命令的“起点、端点、角度”方式绘制阳台,操作步骤如下•利用对象捕捉选中点1,利用正交命令向下绘制直线,尺寸为2185,绘制出直线1,2,然后镜像出直线3,4,命令行提示如下:•命令:_arc•指定圆弧的起点或[圆心(C)]://选取图中的点2•指定圆弧的圆心或[角度(A)/方向(D)/半径(R)]:R//输入R表示以半径方式绘制圆弧•指定圆弧的半径:72500//表示所绘制的圆弧半径为72500•捕捉另一侧的点3,完成最外侧的绘制•最后利用偏移命令,依次向内侧做2次偏移,距离均为300,绘制结果如图5-19所示.2.6 尺寸标注和写文字1.写文字将“文字”图层设置为当前层激活“单行文字”命令,设置文字高度为300,对各个房间进行标注。
然后对门窗、楼梯、阳台窗进行标注,结果如图5-19所示2.室内尺寸标注•(1)将“标注”图层设置为当前层,选择已经设置的“建筑”标注样式•(2)激活对齐标注命令,对建筑物内部进行标注•(3)标注室内标高绘制一个标高符号,在符号上注明各层的具体高度由于本例是一个带室内楼梯的单元房,所以楼梯两端的房间标高不同室内尺寸标注如图5-20所示3.外部整体尺寸标注•(1)将“标注”图层设置为当前层,选择已经设置的“建筑”标注样式•(2)激活对齐标注命令,对建筑物外部的各个建筑部件进行标注要求尺寸标注符合标注规则,形成多层次的、美观的尺寸标注外部整体尺寸标注如图5-21所示4.绘制轴线编号•(1)将“轴线编号”图层设置为当前层•(2)绘制半径为400的圆•(3)写文字,将文字“A”写到圆心点,设置文字高度为300,完成轴线编号•(4)复制轴线编号到各个轴线的端点•(5)双击轴线编号内的文字来逐一修改轴线编号的内容,横向使用1、2、3、4、…进行编号,竖向使用A、B、C、D、…来编号•(6)最后绘制完成住宅楼标准层的平面图,如图5-2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