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碳经济下的安徽省物流发展之路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12KB
约6页
文档ID:412299717
低碳经济下的安徽省物流发展之路_第1页
1/6

低碳经济下的安徽省物流发展之路摘要: 在分析安徽省物流产业现状的根底上, 指出安徽省物流产业在机构开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如物流根底性工作单薄,不足互联网技术整合,物流运输形式单一等因此,应完善物流资源,引入低碳经济物流产业模式,引入第三方物流模式,加快 “互联网+物流〞整合并发展多种形式联合运输关键词:安徽省;物流;低碳经济; “互联网 +物流〞近年来, 我国物流产业的转型与开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作为我国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业以运输、 信息和政策三大平台作为撑持, 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加速了企业结构调整, 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同时, 我国物流产业的新型结构体系与战略定位也吸引了国外企业与国际资本的入驻, 促进了我国经济全球化开展, 所以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开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与经济动脉物流产业的开展程度可以衡量国家综合实力与现代化开展程度,是未来经济开展的重要竞争领域 低碳物流是通过科学技术与管理伎俩来降低运输中二氧化碳排量, 以降低能耗与污染来实现低碳经济的现代化物流运输模式, 通过利用能效技术、 可再生资源技术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提高物流产业运输资源的利用率, 以实现经济开展与环境爱护的双面开展。

【 1 】、安徽省物流产业现状综述〔一〕安徽省物流概述安徽省地处我国中东部与东南部结合处, 横跨长江与淮河, 在我国经济布局与物流开展格局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经济上起到了承东启西与连接南北的重要传递作用, 同时也是东部沿海产业技术的重要专业通道、 西部产业与资源向东部市场开展的重要廊道 随着我国物流需求的不断高涨, 全国物流运输对安徽省的物流通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安徽省物流产业的开展尚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 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比方物流网络与经济开展并不适应, 皖西地域现有公路运输等级较低, 以及水航等港站综合配置较差等 再加上物流运输中的装卸搬运自动化程度比拟低, 电子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较慢, 因此安徽省物流产业的结构模式还有待调整与革新 近几年安徽省物流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开展态势, 其中物流园区得到了国家与省政府的支持,数量已达170 多个,且规模不断扩大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干线铁路覆盖了全省辖市与48 个县,已有100多家物流企业升为 A级从大数据来看,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8年的2875.4亿元增长到 2008 年 2 月 6 日的 10000.2 亿元,同比增长12.3% ,增幅位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2008 年上半年物流总额到达了 4.8 万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实现物流业增加值近 800 亿元 2008 年物流货运量到达36.75 亿吨,其中铁路货物运输1.01 亿吨,公路运输 23.65 亿吨〔二〕影响安徽省物流产业开展综合因素社会经济环境: 包括经济根底建设、 人口密度、物流生成密度、城市现代化水平四个分因子 社会经济根底的建设与开展是物流产业能够持续运行开展的重要资源根底, 也是物流产业的根本驱动力与经济纽带 物流根底设施: 主要对安徽省物流产业的设施装备、 技术水平、装卸搬运、信息网络平台等方面进行考察,以物流通道、仓储面积、通讯设施以及物流载体作为分因子 物流根底设施的建设决定了物流开展的实力 物流业绩: 对安徽省物流产业业绩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经济效益与实物运输, 即一方面考察安徽省物流产业的经济实际收益情况, 另一方面考察物流产业的实物运输能力 物流资源: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 时间资源和信息资源五大类 对于安徽省物流企业的现代化产业结构而言,物流企业的内部资源主要指加强存货管理资源,即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和运输资源, 这些资源因素影响了物流企业存货的经济采购量、 仓储量以及存货仓储本钱等。

3 】环境负面影响:对安徽省大气污染状况与包装废弃物处理现状进行分析,考察物流现行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产业的开展尽管降低了社会本钱, 提供了优质效劳,提高了经济效益, 但其物流运输排放气体、 包装废弃物等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提高了污染治理费用安徽省物流产业结构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上文的综合分析可知, 影响安徽省物流产业结构开展的因素较多, 而安徽省物流产 业结构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亦不少〔一〕物流根底性工作单薄主要表现在现阶段物流规范化建设比拟滞后, 规范化建设是物流产业开展的根底, 短少规范化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 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 现阶段安徽省物流规范化整体水平正在提升,但是相较于邻省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物流设施与装备规范不够统一,计量、技术、作业和效劳规范不够完善, 妨碍了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 像一些国家物流规范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不够到位,比方?储运单元条码》、 ?数据仓库应用系统规定》等另外,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标准现象, 比方物流包装规范与设施规范的差别性, 往往会增加物流本钱,降低物流通用性与连贯性, 进而降低效率 一些自动化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 对运输装载率、荷载率等影响比拟大。

〔二〕不足互联网技术整合现阶段安徽省物流产业在 “互联网+〞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方面有所匮乏,由于安徽省社会物流总本钱较高,包含了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建筑企业、流通企业以及商业企业产生的运输费用、仓储费用、代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人员费用等社会平均物流费率=社会物流总本钱 / 国民生产总值〔安徽省GDP〕 ,物流需求增长率=一定时期内物流需求量变化量/该时期末物流需求量,物流需求强度=分析期物流需求量/ 分析期国民生产总值 【 4】通过进行互联网技术整合能够降低流通本钱, 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本钱 由于物流企业不足对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共识, 以及短少信息技术开展与电子商务的成熟运用, 所以安徽省物流产业现阶段在互联网技术整合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方面开展较慢〔三〕物流运输形式单一安徽省物流产业受区域空间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影响较重, 安徽省在长江经济区中的开展空间与开展战略需要充沛利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并加强与外省的交流合作物流效劳主要内容有能源产品与原材料产品的存储和运输, 以满足长江下游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开展需求 因此根据自身地域环境与特点, 安徽省物流产业可以充沛利用多种形式的物流运输, 来提高运输效率。

但是现阶段安徽省物流运输形式比拟单一, 且物流节点多集中于交通枢纽城市, 现有公路运输与航运较多, 管道运输相对较少, 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较高,不合乎低碳经济理念三、促进安徽省物流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完善物流资源安徽省现阶段物流资源无法满足本省物流产业开展与经济增长的需求, 应加强人力资源、公路交通资源建设, 加强物流根底设施建设, 完善物流通道建设与仓储面积的扩增, 并完善通讯设施与物流载体建设,提高公路货物载运量, 提高载货汽车数量、 载货船舶数量、 铁路货物机车数量等 5 】 尤其应当提高公路物流运输周转量,提高公路物流运输程度物流企业应当全面加强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合理分配财力资源、 物力资源与时间资源, 提高经济采购量、仓储量,降低仓储本钱,顺应安徽省物流企业现代化产业结构的转型一方面从物流业绩与社会经济效益出发, 合理配置与利用资源提高物流产业运输效率与业绩量; 另一方面展开科学化管理,减少大气污染与包装废弃物,减轻环境负面影响〔二〕引入低碳经济物流产业模式低碳经济的开展顺应了我国可持续开展的重要经济战略, 低碳经济下物流产业模式应当引入低碳产业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物流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低碳是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降低能源耗费量, 物流产业开展在运输技术上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与能源的耗费,企业应当倡导与自觉地减少能源耗费,参加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队伍中,降低物流运输本钱第二,开展先进运输方式包括甩挂运输、滚装运输、 集装箱运输等,这些运输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运输效率, 减少车辆运输次数, 降低本钱, 并节能减排 6】 第三, 改良运输设备 摒弃传统煤炭与石油资源, 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与氢能源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能源再生〔三〕引入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理念在于共同送配, 通过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当运输任务 如果物流企业分别寻找第三方物流, 那么会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增加企业与物流的本钱 并且第三方物流机构可能只会进行分散的存储、 凌乱的库管与配送通信资源, 并不能制定整体运输计划, 造成了人力资源与设备的极大浪费, 提高了物流本钱, 进而对城市交通造成拥堵,加大了尾气排放量,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第三方物流具有关系合同化、效劳个性化、功能专业化、管理系统化、 信息网络化等特点, 第三方物流建立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能够充沛满足运行与开展的需求, 同时信息技术开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 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与经济效益。

互联网+物流〞整合“互联网+物流〞整合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监控和调节伎俩有效地整合商品移动、储存等物流作业,或有效地整合流通信息、订单、货运单据、发票等,提升流通效率, 降低流通本钱,进而提高物流效劳水平,提高效劳效率物流整合的成功基于整合企业之间的诚信合作与公平分担, 包括本钱的分担与成果的共享 【 7】 物流整合包括完善综合效劳功能、开掘第三利润源泉等,整合物流系统,树立正确的整合观念 “互联网+物流〞整合离不开三个方面的条件支持, 包括物流企业高低达成共识为物流的整合提供根底, 信息技术开展与电子商务的成熟应用推动物流业务的整合,第三方物流开展提供外部有利条件〔五〕发展多种形式联合运输安徽省物流产业应充沛利用省市交通优势, 采用多式联运能够综合多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利用安徽省物流现有运输方式主要有水运、公路、铁路、 航空以及管道运输, 其中公路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 而管道运输那么最少, 然而管道运输由于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 仅仅满足气体与液体的运输 水运、 航空与铁路运输的环境污染程度依次增强, 在多式联运中充沛利用每一种运输方式的自身优势, 防止运输方式的片面造成运输效率的低下, 扬长避短展开优化运输, 便于降低污染排放并提高物流效率, 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叶友婧 .基于低碳物流开展路径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8(10) : 43-44.【2】方秀丽 ,吴灼亮 .安徽省物流业竞争力评价及对竞争绩效的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3):34-37.3】温蕾.基于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开展研究.经济问题, 2008 〔 10〕 : 72-74.【4】于丽静,陈忠全.低碳视角下中国区域物流效率研究 一一基于SFA与PP的实证分析 生态经济 ,2008 〔 4〕 : 43-48.5董锋.低碳约束下的我国省际物流业效率研究.华东经济管理, 2008 〔5〕 : 86-91.6张沈青.低碳经济下物流运行模式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08(7):92 -96.7童燕军.基于物联网的低碳物流研究.中国储运,2008(2):112 -114.李碧珍 ,林湘,杨康隆.福建省低碳物流开展的实践探索及其模式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1):36-4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