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族英雄孙开华末葬考》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16.17KB
约5页
文档ID:452742653
《民族英雄孙开华末葬考》_第1页
1/5

民族英雄孙开华墓葬考19世纪后半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强权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83年和1894年,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而在这段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峥嵘岁月里,湘籍民族英雄孙开华屡次立下显赫功勋,写下了光辉而不朽的一页. 孙开华〔1840-1893〕,湖南慈利人,是中国近代史上100位民族英雄之一.中法战争时,驻守##沪尾,大败法国侵略军,这场战争也是清代晚期惟一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海战,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事迹至今在##地区广泛流传.孙开华1856年加入湘军,转战##、湖北、##、##、广东诸省间,作战骁勇,累立战功,被朝廷赐号"擢勇巴图鲁",官至提督,外一品大员.1893年,五十有四的孙开华卒于##泉州提督任所,按理说应该是葬于泉州,可事实并非如此,关于孙开华最后安葬的地方:泉州、##、长沙、慈利、厦门……各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长沙孙家大屋,孙开华预备养老之地孙开华先祖在明朝洪武年间迁居湖南常德府之桃源县、慈利县,要查孙家子孙的情况,我们唯一能够依据的史料恐怕就是《孙氏族谱》了.通过查询民国22年〔1933年〕和1999年编修的这两种《孙氏族谱》,笔者得知孙开华有多个妻妾,生有道元、道仁、道智、道礼、道义、道信六个儿子〔道元在有关史料记载为其子,但《孙氏族谱》中没有记载,有学者认为是孙开华兄长的儿子〕.他们中有的跟随在父亲任上,有的则回到慈利老家打理祖业、照看祖坟,有的则迁到长沙新居经营产业.据孙开华第三个儿子孙道礼的孙子孙家柚介绍,孙开华在##任上时,在长沙县购得大财主王家培的豪宅,即安沙镇白塔村的孙家大屋,孙开华直系后裔大都住在这里,孙家柚目前住在长沙县星沙街道松雅小区.那么长沙的孙家大屋与慈利县的孙家故居有什么承递关系?当时孙开华为何要在长沙购置新居呢?孙开华幼子孙道信之女孙克俊,现已九十高龄,定居长沙雨花区.据孙克俊老人回忆,"慈利柳林铺的房子是清朝皇帝所赐予的,当时祖父在##当官,家属全部在##与##". 长沙县安沙镇白塔村的孙家大屋已毁,成了一块平地.可笔者从孙家后人口里得知,当年这屋可是气派非凡,有房160多间,四进,前头是三字墙,中间二字墙;有观音堂、练功房、乐器房、书房;有花园、果园,极为豪华.如此看来,孙开华在功成之后也求田问舍,以备将来养老.以此可以得知,孙家老屋没有孙家的直系后人居住,反倒是长沙的孙家大屋成为孙家后人所居之地,说明孙开华当时已经举家迁居长沙,把长沙的孙家大屋作为他的落叶归根所在地.二、孙开华的两幅传家宝藏于长沙孙家后裔家中现在可资查找的与孙开华有关的实物,只有被后人视作传家宝的两件物品:一件是"还我河山"四字的绣品,一件是"福"字金匾.这两样传家宝中绣品的字迹内容和金匾的落款时间与署名,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在长沙县安沙镇毛塘铺村孙国利家中,有一幅绣着岳飞"还我河山"四字的绣品,被家族视为传家宝.孙国利何许人也?据考证,孙国利的曾祖父为孙道义,孙道义是孙开华其中的一个儿子.孙国利说,这幅绣品是孙开华在##抗击法军时,激励将士用的.抗法战争胜利后,孙开华将这一绣品传给他的儿子——孙国利的曾祖父孙道义,以教育后代.<孙家传家宝——湘绣"还我河山"> 同样,在长沙县星沙街道松雅小区的孙家柚家里,我们见到了主人保存的另一传家宝——"福"字金匾.孙家柚告诉笔者,这是其曾祖父孙开华抗法保台取得胜利后,进京觐见光绪皇帝,光绪赐给孙开华这匾以示嘉奖.匾中间一个金色的"福"字,上边是一个"赐"字,右、左分别有"光绪十年十二月二十八"、"帮办##军务##陆路提督臣孙开华"字样.该匾原挂在长沙县安沙镇白塔村孙家大屋堂屋中. <光绪皇帝所赐"福"字金匾>两样传家宝,是孙开华抗法保台英雄事迹的见证.这两样传家宝最终流传在长沙孙家后人中,至少可以证明孙开华对长沙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死后安葬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了.三、《退庵纪事》,指引孙开华墓葬所在孙道仁,孙开华长子,民国##第一任都督,晚年旅居厦门鼓浪屿,著有回忆录《退庵纪事》.关于其父亲孙开华墓葬亦有交代,据《退庵纪事》记载:"问讣奔丧至泉州提署,将先壮武公领兵多年之交代料理清楚,乃率诸弟秉承先生母曾太夫人暨诸位庶母恭奉先灵回长沙,遵遗命安葬先壮武公于长沙张家嘴之庄山."四、墓碑证实,孙开华最后安葬地为湖南长沙县白沙镇《清史稿》中并没有提与孙开华墓葬之事.可我们在《慈利县志》中却看到,有关于孙开华"归葬于慈利柳林铺故里"的记载.据慈利县文物局领导介绍,位于柳林铺石马村的孙开华墓,在文革期间已毁,但地下部分未发现被盗,亦未发掘,附近还有其长子孙道元之墓,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清楚.可据长沙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黄柏强研究考证,孙道元抗日牺牲于##,遗体归葬故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孙开华与其后人的柳林铺墓葬或为衣冠冢.孙开华第三个儿子孙道礼的孙子孙家柚非常肯定的告诉笔者,其曾祖父孙开华墓就在长沙县白沙镇.可至于具体地方,他也未去过.他父亲去扫过墓,只是墓被盗后便再未去过.根据孙家柚的描述,几经周折,笔者在长沙县白沙镇白沙村张家嘴组找到了大家认为的孙开华墓址.这里已被一块晒谷坪、一块荒草地与村民的杂屋所代替.草坪中横七竖八的条石,还能让人看出当年"墓"的痕迹.翻开一块残缺的石碑,擦去上面的泥垢,"甲午六月初九日 男道仁义礼智信孙克修义立石"的石刻赫然在目.据墓址南侧住户张佩其老人回忆:"这墓原有‘清孙壮武公墓’等刻字,也有孙开华儿子‘仁义礼智信元’的名字.我小时候看牛常在这墓旁玩耍,墓地有几亩地大,很壮观,墓基地全部由石砖石条砌成,坟堆用石头围得圆溜溜的,坟前是八字形的石墙,全刻古画,周围是石栏杆、石门,有一对6米高的华表,还有石马、石虎、石羊等,我还在石马上坐过.这些石料后来大都被用于修白沙坝了." 张佩其还介绍:"孙墓1949年第一次被盗,时间是九月初七〔或初八〕的晚上.第二天,我看见了被盗后的情景:黄泥新土散落在盗洞外,尸体头部露出一节,很新鲜,一顶帽子盗后丢在外面,帽上的猫儿眼珠子被盗走,守墓的张玉华将墓进行了恢复".据了解,这次盗墓,还有一户朱姓人家的祖墓一同被盗,也就是后来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家族的祖墓.张佩其说"第二次算是‘偷掘’,时间在1956年.那时集资办金沙社,说要‘让死钱变活钱’,当地社员将孙墓挖开,从尸体手上取了一个金戒指,卖了1000元,还从手上取了个玉圈,从脚上取了一对银锭子,五十两一只的,还有一只墨猴,连金戒指共卖了1800元.当时我在金沙社任会计,虽没参加掘墓,却清楚这件事."张佩其的长子张西华回忆说:"1976年建晒谷坪时,我与戴荣贵将孙开华遗骨用一只瓮坛装了迁葬到附近的石子岭上,当时还给他烧了香."在张西华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石子岭孙开华"墓"地,这里没有任何的标志,只有一片不知名的灌木默默地与忠魂为伴.民族英雄孙开华与长沙县存在可以实物和史料佐证的历史渊源,尤其是他留给后人的传家宝,以与墓葬地的旧貌、历史见证人口述实录,可以得出结论,孙开华的墓藏在长沙县白沙镇白沙村无疑.作为中华民族的抗敌英雄,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恢复其历史遗存,以尊重历史,颐养良知,激励来者. 〔长沙市广播电视台 孙健〕6 / 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