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要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就要把实际问题准确的转化为方程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是在介绍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法之后的一节它是通过多个由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同时,为今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及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能用算术法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有时会因思维定势把思维方向定在算术方法或一元一次方程方法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2、能力目标: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纯数学问题的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资料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 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特别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 、 《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普及趋于民众,许多问题浅显易懂,趣味性强,如《孙子算经》中下卷第 31 题“雉兔同笼”等,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等国, 对中国古代文明史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心 趣题多解 1、 “雉兔同笼”题为: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关,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提问: (1) 、本题的要求是什么? (2) 、本题的等量关系有哪些? (3) 、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么? (4) 、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这个古老的数学问题, 用今天的方程解决,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为后人理通过聚光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表格阴影一个个显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回答然后让学生分别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本题找两名学生进行板演、讲解思路在讲解过程中发现自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古代著名趣题引入,旨在通过对多种解法的对比分析,突出方程解法的优越性, 点明本节课主旨 精品 解了数学的过去和现在 当代的著名的数学家陈省生教授在说起“鸡兔同笼”时,曾另有一番内容:全体鸡兔立正,兔子提起前两只脚,请问: (1)现在共有几只脚? (2)有几只脚提起了? (3)是谁的脚? (4)那么应有几只兔子? 2、变式训练一 日本算术书中有名的“龟鹤算” 题为:“有一群鹤和乌龟都圈在一个笼子里从上边数脑袋是 24 个,从下边数脚是74 只。
问乌龟和鹤各是多少只?” (仅列出方程组即可) 的问题, 教师订正指导 通过图片遮盖和表格阴影显示内容,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回答 让学生自主练习,找一名学生板演、 讲解思路 适当延伸,可扩展学生思路让学生在解题时及时总结解题的各种方法,做到一题多解,多解择优 进一步练习 “鸡兔同笼”类型题 古题今演 1、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四大文明古国,像这样浅显有趣的数学题目还有很多,我们的书上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例题 【例 1】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 若将绳四折测之, 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接下来老师看一下, 那位同学的古文水平好,那位同学能自告奋勇地解释一下,这段古文的意思? 提问:(1) 、“将绳三折测之, 绳多五尺” ,什么意思? (2) 、 “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 ,又是什么意思? 2、变式训练二 用一根绳子 环绕一棵大树.若环绕大树 3 周, 则绳子还多 4 尺;若环绕大树4 周,则绳子又少了 3 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大树一周需要多少尺?(仅列出方程组即可) 通过图片引出用屏幕遮盖的题目,让学生解说题目意思在此环节,用绳子现场演示。
三折教师演示、四折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独立列方程组,出现困难,小组讨论, 再次列方程组教师讲解,然后让学生订正,互相讲解 独立做,一名学生在白板上板演,教师讲解 现场演示,有助于学生更确切的理解问题大意,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通过引导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这个较困难问题,使学生由 “一回生” 过渡到 “二回熟”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对知识再次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精品 课堂检测 1、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牛、羊各直金几何? 2、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 “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 则树下的鸽子是整个鸽群的三分之一;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学生独立完成,时间 8分钟 最后让学生解答,老师在课件上利用笔,现场生成,讲解 对本节课进行检测,利用计时器,让学生紧张快速的完成 感悟与收获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关键是什么?【找等量关系】 3、 主要步骤是什么? 【审】 、【设】 、【列】 、【解】 、 【验】 、 【答】 4、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吗? 让学生解答,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和步骤。
教师引导,现场生成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把零碎的知识点和认知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 1、必做题:伴你学 143 页 1、2、3、4 2、选做题:伴你学 144 页 5、6 旨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