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域咨询/吉林市通用航空项目创业计划书吉林市通用航空项目创业计划书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市场分析 8一、 通航运输连线成网 8二、 发展基础 10第二章 总论 14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14二、 项目承办单位 14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15四、 报告编制说明 16五、 项目建设选址 17六、 项目生产规模 17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 17八、 环境影响 18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18十、 资金筹措方案 19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9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1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0第三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22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22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2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22第四章 建筑技术分析 24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4二、 建设方案 24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2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25四、 项目选址原则 26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26第五章 运营管理 27一、 公司经营宗旨 27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27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28四、 财务会计制度 31第六章 SWOT分析 38一、 优势分析(S) 38二、 劣势分析(W) 39三、 机会分析(O) 40四、 威胁分析(T) 41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 47一、 公司发展规划 47二、 保障措施 53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 55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55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58三、 质量管理 59四、 设备选型方案 60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60第九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62一、 人力资源配置 62劳动定员一览表 62二、 员工技能培训 62第十章 劳动安全 64一、 编制依据 64二、 防范措施 65三、 预期效果评价 69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供应 71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71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71第十二章 进度实施计划 73一、 项目进度安排 7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73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74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 75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75二、 建设投资估算 76建设投资估算表 78三、 建设期利息 7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78四、 流动资金 80流动资金估算表 80五、 总投资 8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8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8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82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 8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8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8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8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8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8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89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8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1三、 偿债能力分析 9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93第十五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 95一、 项目风险分析 95二、 项目风险对策 97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 100第十七章 附表附录 10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0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0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0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0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0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07建设投资估算表 108建设投资估算表 10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0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10流动资金估算表 11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1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13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市场分析一、 通航运输连线成网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加强安全管理,优化服务衔接,延伸服务链条,打造“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网,构建宽严适度、衔接顺畅的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一)完善运输网络织密短途运输网在偏远和地面交通不便地区,支持构建以支线机场为核心、通用机场为节点的次级区域枢纽航线网,推进“干支通”衔接互联,满足基本航空出行需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镇密集区,支持地方政府构建城市之间的航线网,充实立体交通网络,满足便捷出行需求拓展包机服务网鼓励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支持地方政府构建多个机场间的航线网,打通商务区、产业园、机场间的低空摆渡通道,丰富交通出行选择,满足灵活多元出行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公务航空,满足个性高效的出行需求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直升机跨境运输业务培育通航货运网构建以支线、通用机场为支点的通用航空货运航线网,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实现通用航空物流网络省际互通、市县互达、城乡兼顾二)配套法规标准推进规章制修针对小型航空器运行特点和短途运输市场需求,制定修订相应规章,在市场准入、运输条件、运行品质、旅客服务等方面持续完善,构建保证安全、分类适用的规章体系。
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领导、岗位、监管责任,建立安全工作监管长效机制,构建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系统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严控运行风险,建立健全企业法定自查加大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加快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提升企业应急反应能力健全服务标准按照国内运输市场价格行为规则,规范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价格、行李收费等标准,明确客票退改签服务规范指导、支持协会组织制定运营和服务标准,规范和优化旅客服务主动公布适应需求、符合实际的通航运输服务标准,合理引导出行预期三)干支通便捷出行畅通服务渠道推动通用航空短途运输接入公共航空运输销售系统、离港系统,统一规范信息标准和数据结构,畅通干支通航线分销渠道,实现系统融合、数据互联拓展民航服务质量监督平台,将短途运输消费投诉纳入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系统推动便捷中转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出台支持性政策,鼓励通航企业、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地面服务、客票销售、信息系统服务商加强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以“通程航班”为代表的中转便利化服务四)保障支持措施完善机场网络支持支线机场完善通用航空保障设施,打造“次枢纽”支持地方政府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加快建成支通协同的短途运输机场群。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布局建设开展低空摆渡的直升机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通用机场增设口岸加强运行保障将短途运输航班时刻并入国内航线航班计划的换季和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短途运输时刻安排与公共航空运输的衔接固化通航短途运输航路航线,将短途运输航班时刻纳入国家基本航空服务时刻池加大资金支持将短途运输旅客纳入支线机场吞吐量统计范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台民航财政资金政策,发展通航运输,对开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的企业、机场予以资金支持二、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务实推动通用航空实现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从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实现通用航空飞起来、热起来,在提升治理水平、深化管理改革、广泛试点示范、加强协同共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实现通用航空传统业务稳中有进、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国通用航空完成飞行作业458.8万小时,年均增长5.2%十三五”末期,我国传统通航运营企业、运营航空器、年作业飞行量分别达到523家、2892架、98.4万小时,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分别增长86.1%、51.9%、26.3%。
2020年,无人机年飞行量、经营性企业、注册无人机、驾驶员数量分别达到183万小时、1.1万家、51.7万架、8.9万人全国可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超过200个;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达到339个,航油保障覆盖超过90%通用航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增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确定“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监管理念,出台《民航局关于通用航空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通用航空法规重构能力,推动《民航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30余部法规规章修制,初步构建起相对独立、专门适用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框架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引导行业自律发展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累计发放各项补贴超过20.24亿元,宏观调控能力持续增强深化改革成效显著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累计完成70项阶段性改革任务,提升通用航空服务能力开展过度监管专项督查,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取消4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创新告知承诺制审批,大幅降低准入要求,降低企业经营的制度成本开通应急救援飞行计划审批“绿色通道”,发布全国目视飞行航图、《通用机场航空资料汇编》,优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试点引路创新突破广泛开展通用航空改革试点,覆盖许可审批优化、监管模式调整、机场建设分类、无人机创新应用等领域会同国家发改、文旅、卫健、应急、体育等主管部门,联合推出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示范工程、试点项目近200个,激发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医疗救护、无人机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发展活力多方协同形成合力加大部际协同,协调工信、财政、应急等主管部门,加大适航审定能力建设、优化专项资金保障、强化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加强局省共建,深度参与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海南等地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推动军地民协同,促进关键资源释放;联合江西省共建江西适航审定中心,完成“初教六”适航认证深化政企合作,与中电科、中船工业、中航工业、华为等共享优势资源,推动智慧通航建设与此同时,对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任务要求,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培育不够充分,服务供给不足;二是通用机场数量较少,保障能力不强;三是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偏慢,融合发展不够;四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低于预期,关键资源供给受限;五是协同共治能力偏弱,行业治理效能仍需提高。
第二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吉林市通用航空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莫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