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85.62KB
约22页
文档ID:15021832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_第1页
1/22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16、麻雀 17、爬天都峰习作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 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整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 选择能体现该项习作能力的典型文章,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表达的特 点,学习习作方法第二部分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交流平台”旨 在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从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 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联系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 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习作范文最后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 进行习作实践,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的习作能力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 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求是“写 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围绕“把一件事情写清”这一习作目标,本单元编排 了麻雀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 文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写的,所写的也都是作者生活中遇见或亲身经历 的事情,生活气息较浓,易于学生学习 麻雀一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爬天都峰以文写的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 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事 两篇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交流平台”围绕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展开交流,以麻雀爬天都峰 为例,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借助旁批和课后题,提示学生 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 一定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是对单元所学的综合利用 单 元 目 标 1. 认识 1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23 个字,会写 31 个词语 2. 知道要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3. 知道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写清楚 4、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发展写清楚的方法 5. 能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写清楚 单 元 重 点 难 点 1、 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教学是注意引 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何不同的感受 2、 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的感受 教 学 建 议 1. 学习课文过程中,发展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语文的 习惯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而把握主人公的情感主线边读边画出心情 变化的词语,贴近主人公内心世界,有利于教学展开 学习作者写作方法,有目的的学习、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作顺序、修辞方法等, 增加习作生动性、趣味性 3、结合文后情景练习的图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想象, 进行精彩片段的方法 迁移,图意说清楚、生动,把听者带入现场情景中 课 时 安 排 单元课时分配 麻雀 2课时 爬天都峰 2课时 习作:生活万花筒 1课时 课题: 16麻雀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会认“嗅、奈”等6 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 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 果是怎样的 3. 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 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 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重点 难点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 果是怎样的 2. 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麻雀的图片) 同学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哪些与 麻雀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呢? 课件出示: 预设: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麻雀虽 小,五脏俱全 2. 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 (出示猎狗的图片) 那么关于狗 的成语或俗语大家又知道哪些? 二 次 备 课 课件出示: 预设:鸡飞狗跳、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画虎 不成反类犬 3. 对比麻雀与狗,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预设:麻雀小而弱,猎狗大而强 4. 那么当这两者相遇的时候, 会发生什么?接下来就让我 们走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对比, 让学生整体感知猎狗与麻雀的差别,从 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圈画出不懂 的生字词,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语。

2. 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认”中的生字 课件出示: 嗅奈拯嘶哑庞 注意“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 3. 出示本课“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导记忆、书写 课件出示: 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 愣 (1)让学生观察生字,找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2)区分形近字:“躯”与“驱”,“搏”与“博” 可以从偏旁入手,“躯”与身体相关,所以是身字旁,“搏” 是用手搏斗,所以是提手旁 (3)指导书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 教师着重指导: “嗅”,注意右部下面有一点; “齿”上 宽下窄;“幼”字的偏旁不是“纟”,而是“幺” 4. 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摇撼:摇动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庞大:(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很大 5.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根据课件提示,概括课文内容 (先 出示填空,学生完成填空后再出示答案) 课件出示: 这篇课文讲述了 “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 亲眼看到猎狗 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 事 三、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学生自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弄清这一部分交代了什 么内容,了解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开始。

2. 学生默读课文第 3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我”看到了 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在书中画出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 子 课件出示: 我顺着树荫路望去, 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 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 头上长着绒毛, 分明是 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进行 深入解读,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 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 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预设:“呆呆地”说明小麻雀吓傻了, “无可奈何”说明 了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 从小麻雀的动作、 外形中,可以看出 小麻雀从鸟巢掉落到地上时的孤独和无助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反复咀嚼文中 的关键词语, 教师适时给予指引, 使得学生读起来有明确的方 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习的结果更重要 3. 小结第一部分的学习,过渡到第二部分 猎狗发现了这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那接下来会发生什 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部分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 学生默读课文第 4 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险是什 么?课文中哪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在文中画出来。

预设: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 “猎狗慢慢地走 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句话表明 了这种危险 2.(课件出示句子)从猎狗的动作中,你觉得这只“分明 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怎样的敌人? 课件出示: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 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 牙齿 预设: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的动作看, 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凶狠、比自身强大百倍的敌人 设计意图: 将猎狗的凶神恶煞与上文中小麻雀的孤独无助进行对比, 为下文写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幼儿做铺垫 3. 品读第 4 自然段的第 2、3 句话 (1)教师指名学生读第 4 自然段的第 2、3 句话,并提出 问题 课件出示: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 谁出现了?它是怎样出现的? 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猎狗意想不到? 预设: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 老麻雀出现了 课文中用 “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来得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 (2)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第4 自然段中的第 2、3 句话 (课件出示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 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3)提问: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为什么说老麻雀飞 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地? 预设: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了一块石头 因为老麻雀想拼命 拯救自身的孩子,所以落下得很利落,很干脆 (4)提问:“绝望”是什么意思?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 羽毛,绝望地尖叫是什么样子的?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预设:“绝望”的意思是没有希望,老麻雀觉得没有什么 胜算可以救小麻雀 “挓挲”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老麻雀临战时 的紧张状态,“绝望地尖叫”突出了老麻雀虽然惊恐、害怕, 但仍然勇于面对强敌的形象 这里说明了老麻雀拼尽全力, 不 顾自己的安危,只想着救小麻雀 4. 指名学生读第 5 自然段,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并回 答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一: 课件出示: “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老麻雀为什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预设: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 捍卫自身和幼鸟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 但是,它又十分地愤怒,表示出绝不畏缩的态度,所以,“发 出嘶哑的声音” (2)课件出示问题二: 课件出示: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 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力量? 预设:在猎狗面前, 老麻雀没有只顾自身的安危而丢下自 己的孩子不顾, 而是毅然猛扑下去, 为拯救自己的孩子准备与 猎狗进行殊死的搏斗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就是 伟大无私的母爱!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这对学生平时 的习作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阅读 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 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 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6、7 自然段,提出问题:猎狗 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预设:猎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被老麻雀奋 不顾身救小麻雀的行为所震动 2. “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预设: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 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 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怜爱之心的驱使,所以“我” 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五、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1.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无私的爱, 吓退了猎狗;正是这种伟大的爱,感动了充满爱心的作者 屠格涅夫 2.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 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 是的,请不要见笑。

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 爱的激情, 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 我想,爱比死和死的恐惧更 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3. 因为爱,小麻雀得救了, 我相信,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 老麻雀那种浓浓的爱而健康成长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也是沐浴着 父母之爱在一天天长大, 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 也会有许许多 多感人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