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专题: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复习目标 本专题主要包括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以及中共的创立与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等基本内容复习时还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理清线索,总结特征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即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反对清政府的斗争及各阶级阶层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近代前期各个阶级的救国主张与实践它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的救国主张与实践,如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它包括这个时期各阶级阶层和进步力量的斗争与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斗争与实践 2总结规律,提高认识近代前期五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主要原因,而中国经济力量和军事装备处于劣势,特别是每次战败后巨额赔款使清王朝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无力与外来侵略者抗衡也是一重要因素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00 年义和团运动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自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从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为第二阶段,是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取代农民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三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革命基本趋势是逐步走向胜利。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为寻求独立富强的道路,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效仿西方的政治体制与宣传西方民主、科学发展到走十月革命道路三个阶段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是中国革命的双重任务,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抉择 3综合运用,提高能力毛泽东说:“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果实说明这一论断并指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建立的三次统一战线特点及经验教训是什么? 抗战结束至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怎样认识的?中共据此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 ?其影响和后果如何? 知识梳理 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和宁波黑水党 自发组织抗英斗争人民群众的斗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851 年至 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19 世纪 60、70年代台湾人民抗击美、日侵略1888年 西藏人民抗击英军入侵1899年至 1900年反帝爱国运动的 义和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义勇军 ,抗击日军入侵1947 年 2 月 28 日,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武装起义 1839 年林则徐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 关天培 、陈化成 、葛云飞 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大沽口守军抗击英、法联军中法战争中, 刘铭传 、冯子材 等率军击退法军甲午中日战争中, 左宝贵 、邓世昌 、丁汝昌 等爱国将领壮烈捐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清将领英勇抗击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 十九路 军将士英勇抗日1936年张学良 、杨虎城 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二十九 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全国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爱国将土同日军顽强战斗,打破了日军速灭中国的计划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发动一系列的反对北洋军阀 统治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 ” ,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5 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45年“一二一 ”血案,昆明学生反内战运动1947年全国各地掀起了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六三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中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京汉铁路 大罢工北伐时期的省港大罢工与上海工人起义创建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粉碎蒋介石四次反革命“围剿”1935年,开始的红军长征于1936 年 10 月在甘肃会宁 胜利会师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创建抗日根据地1937 年,一一五 师在“平型关”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1940 年,彭德怀领导了 “百团大战 ” ,打击了日伪军的凶恶气焰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和 重点进攻1947年 6 月,刘邓大军进攻 大别山 揭开了大反攻的序幕发动了 辽沈、平津 、淮海 三大战役发动了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爱国官兵英勇斗争资 产 阶级 的 探索革命派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土 地 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代表人物;奕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强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 ,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义和团:“扶清灭洋” 口号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其结果只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张:学习西方兴民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以挽救民族危机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 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变法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代表人物: 孙中山 、宋教仁、黄兴等纲领 : “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 共和国 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主张:提出了 民主和科学 的口号,进行新文化运动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代表人物: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确定 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义: 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伟大胜利, 使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开始了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一、选择题B1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是 A启迪人们摆脱封建统治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 C仿制西方武器,振兴清王朝 D发展资本主义C219 世纪 40 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巨变,是指 A大国大门被打开 B出现了租界地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香港岛被割占D3维新变法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A洋务运动破产 B太平天国运动推动 C甲午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4洋务派与顽固派最大的区别在于 A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 B要不要采用西方科学技术 C要不要武力抵抗外国侵略 D要不要变法自强A5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兴中会成立 B、三民主义提出 C华兴会成立 D1895 年广州起义D6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 B且农民反封建反侵略运动 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农民反帝爱国运动C7中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鸦片战争中抵抗派洋 务派农 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思想无产阶级封建统治阶级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泛起尊孔复古逆流A8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是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武装 B要制定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D 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D9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湖北军政府涣散和软弱 B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C帝国主义破坏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10国共两次合作的基础是 A共同的革命纲领 B共同的阶级立场 C共同的思想认识 D共同的奋斗目标C11中共“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主要是因为 A主张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B主张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规定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B12重庆谈判发生于 A 1944 年 B1945 年 C1946 年 D1947 年B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城市 B 农村 C沿海 D内地B1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没有提出革命纲领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A B C DC15在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是 A邱少云 B罗盛教 C 黄继光 D 董存瑞D16.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含义是 A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轮流掌权 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 C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联合掌权 D中共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C1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最重要意义是 A建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促进了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D18 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大的成果是 A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B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C纠正了“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吗?早已是各国的了。
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遂立刻奉行故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请回答:(1) 上面是谁的言论?(答:陈天华)这位革命者有什么著作? 答:著有猛回头 、 警世钟(2) 上面材料,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答:核心思想是: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要想拒洋人,只有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作用:陈天华的主张,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 2 阅读下列材料“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集中而成一种伟大不可抗的社会力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像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自由的曙光出现了!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1917 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廿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廿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请回答:(1) 此引文出自于谁的什么文章?(答:李大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2) 作者在文中歌颂的是什么? 答: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3) 引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信念? 答:表达了作者的共产主义信念。
3阅读下列材料1945 年 8 月 11 日,蒋介石发出三道公开命令,给 18 集团军命令为:“原地驻防待命”“各部勿再擅自行动 ”给伪军命令为; “就现驻地点维持地方治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