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素材素材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43 年,洪秀全阅读了传教士梁发的《劝世良言》 于是,他按照书中 的启示,祈祷上帝,自行施洗,以示“去旧从新”,并开始传教活动这在他一生中成为重要 的转折点洪秀全一面劝人敬拜上帝,不拜祖先、邪神,不行恶事;一面于 1845—1847 年间写成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等重要著作,创立了拜上帝教教义这些 教义的内容充分反映了洪秀全反封建反清朝统治的思想洪秀全阐述“皇上帝”是天上人间的“独一真神”,主宰万事万物,人人应该敬拜皇上帝, 不拜菩萨邪神;一切妖神的代表是“阎罗妖”, “阎罗妖”是与皇上帝对立的,天下兄弟姐妹要共 同击灭之;只有皇上帝才能称帝,人间君主不得称帝,历代帝王妄改皇上帝尊号是大不敬行 为这些内容明显地表现了他对人间君主的蔑视他还提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 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表达了要求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他认为当时之世已 处在“夜退而日升”的时期,要变“凌夺斗杀之世”为“公平正直之世”,以实现“天下一家,共享 太平”的理想。
突破思路突破思路本节课包括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三个子目,其中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但切忌面面俱到,以免冲淡本课的学习主题和重点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突破方式:(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本部分内容涉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背景和前期的斗争过程,可以适当补充反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有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解析,从而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代原因;结合《太平军攻占永安图》和《北伐军进逼京津及清政府在京师附近布防图》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斗争历程,从而明确太平天国运动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2)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本目理论性强、概念多,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的相关内容,然后采用对比的方式,设计“《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之比较”的表格,让学生边讨论边填写,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从而理解两份文献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体现的阶级特色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之比较类别背景时间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3)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斗争,可以结合《保卫天京的太平军炮击清军水师的场景》等图画,结合教科书内容,按时间先后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主要斗争即可至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教学时要始终扣住两个问题进行处理:一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时代;二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属性历史回眸历史回眸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1851 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1851 年 9 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3.1852 年 4 月,太平军进入湖南次年,攻克武汉三镇3 月 19 日,占领南京,建立 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4.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东征三次战役由此,太平天国进入 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1853 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 ,突出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2.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 改革方案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后,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最终酿成了“天 京事变”和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面临严峻形势,太平天国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先后于 1858 年和 1860 年击溃 清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但并未改变太平天国的被动局面3.1861 年,太平天国的重要军粮基地安庆失陷,使太平天国开始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4.1864 年 6 月 1 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不久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与两次鸦片战争没有直接关系,但 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直接因果关系:(1)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掠夺人民,造成社会矛盾尖锐,是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太平天国运动 也有深刻的影响,使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可见,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 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第二次鸦片 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军在青浦大败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洋枪队” 《李秀成自述》记载了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的情况:“此时 (1860 年) ,嘉兴告急到苏省,谁知洋鬼领薛抚台(指清朝江苏巡抚薛焕)之银来攻青浦。
该县守将周文嘉守堵,幸此将可嘉,不然,青浦失矣周文嘉告急,不得已,六月中旬由省 带领人马先救青浦,是日由省开舟,此日到浦,当即开兵洋鬼出兵迎战,两阵交锋,自辰 至午,鬼军大败,杀死鬼兵六七百人,得其洋枪二千余条,得其大炮十余口,得洋庄(是一 种前膛旧式洋炮)一百余口,得其舟只数百余条,当解青浦之困,顺流破得松江,直引兵去 攻上海 ”合作讨论合作讨论 1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 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次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 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 国的大炮……”结合教科书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的思路: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连绵不断的起义”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各地群众的反抗 斗争, “强大的革命”和“大爆炸”都是指大平天国运动, “英国的大炮”是指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这段话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市 场,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不断增加捐税,这 些捐税和地主的盘剥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加之 1846~1850 年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使各地 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作为两广地区,反抗斗争更加激烈所以,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 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并不为过 合作讨论合作讨论 2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 ,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轨迹,也体 现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行进历程,对后人探索救国之路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依你看,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哪些不同点?我的思路:这是一个典型的比较讨论题,首先要根据它们的文献性质和革命纲领性质, 选好两者的比较点从历史上看,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社会经 济方面的重要文件,集中代表了太平天国运动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思想这主要表现在:《资 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背景不同,分别在盛衰两个不同时期;二者的经济主张 不同,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突出 地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而 《资政新篇》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实践的产物,也与农民的要求不相符合,这也就无法调动农 民的革命积极性总之,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 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它符合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反映 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合作讨论合作讨论 3 据史载,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下令:“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 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又史载,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大封王爵,把他的兄子侄戚都封为王, 委以重任结合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认识,谈谈你对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等人采取上述做法的认 识我的思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中国社会虽然已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 封建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新的生产方式尚未产生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仍然和中国历 代农民起义一样,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阶级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劳动者,受地主 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具有反抗剥削压迫、要求平等自由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它又是小生产 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他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 、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 无法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的弱点这里的材料就典型地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上述两重性:(1) “孔孟诸予百家妖书邪说” 之书尽管蕴含着中国社会的“忠君”等传统封建思想,但它们仍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承载 者,并不排除其中的精华所在。
因此, “尽行焚除”既体现了革命性,也反映了狭隘习惯、保守 性和自私性,必然破坏文化2)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大封王爵固然具有天京变乱后巩固政权的需要,但却处处 反映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浓厚和宗派主义倾向的严重一定程度上说,天京变乱就是宗派主义 的产物,此后的大封王爵只能是“饮鸩止渴”;大封的王爵大都是洪秀全的“兄子侄戚”,说明 了家族宗派主义的日益严重 时空隧道时空隧道 1《《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与与《《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经济主张的不同经济主张的不同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 等如一家六口,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 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 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凡 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 通天下皆一式 一一《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偿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船,一夜能行七入百里者, 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风用力,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 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粗 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单大利于商贾士 民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外国有兴保人物之利凡屋宇人命货物船等有防于水火者,先与保人议定,每年纳银若 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无失则赢其所奉若失命,则父母妻子所赖,失物则不致尽亏——《资政新篇》思维点睛:上述材料反映《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经济王张的不同:(1) 《天 朝田亩制度》的主旨是废除封建私有制度,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如:材料一明确 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提出财富公有、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案,试图建立一个小农经 济的王国 (2) 《资政新篇》的主旨是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如材料二主张发展交通运输业和 金融事业;准其自售产品,允许商品经济存在;鼓励科技发明并保护专利;主张设立保险机 构,实际上是承认财产私有权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资政新篇》不是对《天朝田亩制度》 的补充和发展,因为《天朝田亩制度》要废除一切私有财产,而《资政新篇》允许私有财产 存在并发展。
所以,我们说《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却 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和规律 时空隧道时空隧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