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标识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利用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50KB
约6页
文档ID:490244238
标识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利用_第1页
1/6

标识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利用 在小班区域活动中,我经常发觉,即使老师在活动前重复强调部分活动规则,如“要把材料放整齐”“玩好后把玩具宝宝送回家”等,但在活动中幼儿往往“我行我素”,这里扔一只,那里丢一个于是,我常常为幼儿不能整理好玩具而苦恼,也为活动区乱糟糟的样子而感到烦心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仅仅靠说教让她们知晓活动规则是有一定难度的,她们更倾向于接收详细的标识暗示《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识图和文字标识图的爱好由此,我结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尝试以标识图为载体,让小班幼儿借助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标识图,以轻松愉快的方法了解和接收活动规则  一、标识图有利于推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确保幼儿自主、有序地进入活动区  为了让小班幼儿自主、有序地进入区域活动,我为各区域设计了趣味性很强的标识图,并分别以幼儿喜爱的动物、水果、蔬菜名称来命名,如“小猴聪慧屋”“青苹果书吧”“小蘑菇餐厅”等这些标识图上的图案设计简练、可爱,幼儿能了解标识图所代表的含义,知道该区域的活动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  另外,幼儿进入各个区域活动时有一定的人数限制,通常每个区域能容纳3~4人。

于是,我又在标识图旁边配上了带有数字、圆点的提醒卡如在“美羊羊工作室”生活区,我设计了4只跷起大拇指的小手;在“小猴聪慧屋”益智区,我在小猴的标识图旁边准备了4个桃子形状的进区卡;在“青苹果书吧”门口,我用黄色即时贴贴上2对小脚印;在“秀一秀”演出区,我制作了充满童趣的胸饰、头饰、臂饰等,并依据小说中的角色总数,准备了对应数量的小蝴蝶幼儿一看到对应的趣味数字提醒卡,就知道该区域能够进去多个人,这么不但使幼儿体验到自主选择的愉快,而且也确保了各区域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帮助幼儿了解活动内容和规则  依据区域活动的目标,我为每个区域全部配上了标识图,帮助幼儿了解“在此区域我能够做些什么”如小班开展“糖果舞会”专题活动时,我在美工区贴上画着装满糖果的罐子,暗示幼儿用搓纸团、搓泥工、粘贴等方法制作糖果装满罐子;又如,为了引导幼儿练习粘贴彩色项链,我在墙上张贴了一套操作次序图:挂进区卡——自由(或按规律)取彩条——粘固体胶——贴上彩条,这么,就算幼儿是首次进入该区域,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标识图还能够将区域活动的规则蕴涵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使幼儿一进入该区域就得到对应的刺激和暗示,从而学习和掌握活动规则。

在“小司机”的专题活动中,幼儿在活动区里玩起了“开申崇专线”“汽车加油站”等活动因为小班幼儿年纪小,还不太会区分左右,我便设计了两个动物标识图分别贴在门的左右两侧,让幼儿一看就明白“进门靠小兔走,出门靠小狗走”在“青苹果书吧”,当幼儿看到那张儿童在做“嘘”的动作标识图时,就会平静地看书;当幼儿看到“一只手碰到破书,破书哭了”的标识图时,就会遵守“爱惜图书,不能撕破书”的规则幼儿处于这么的环境中,会自觉调整本身的行为,如有的幼儿进入美工区,忘了挂进区卡,只要她一看到标识图,就会立即去挂进区卡……久而久之,标识图便和幼儿的行为建立了联络  (三)提醒幼儿自觉分类和整理  在区域中,老师经常为幼儿提供很多操作材料,而这么多材料需要分类分层摆放,小班幼儿往往无法记住材料的摆放位置和次序,于是我尝试用标识图来帮助她们分辨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如科学区内有排序、点数等4种操作材料,我就在小橱架上分2层贴上4种不一样的实物标识图,便于幼儿为4种操作材料分类,并把它们放在对应的位置我在“青苹果书吧”里部署了“图书宝宝的家”,画上了大书和小书,分别表示大小不一样的书的摆放位置;“一支画笔”标识的是自制图书的家,幼儿对照有趣的标识图,就能分门别类地把图书整理好。

  众所周知,小班娃娃家里的物品尤其多,我就将娃娃家的刀、碗、勺、叉、锅、煤气灶等按实物形状画成标识图,贴在自制小柜子的格子里,用彩带一一隔开,提醒幼儿学会整理和摆放物品幼儿的玩具橱、柜全部有对应的玩具配对归放的图示标识,能使幼儿产生一个物品一个“家”的意识,养成“把玩具宝宝送回家”的好习惯幼儿在整理物品时,只要将物品上的图示标识和玩具筐上的图示标识进行对应,就能够把娃娃家的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这些有趣的实物标识图使幼儿以为取放过程充满了趣味和挑战,在实际操作中幼儿既练习了对应和分类,又掌握了区域空间和活动材料的使用规范  二、标识图能够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从不一样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一理念表现了一个鲜明的教育取向,即培养让幼儿终生受益的品质标识图在区域活动中的利用,逐步培养和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实现幼儿从较多地接收外部暗示到表现出或形成更具主体意义的自主倾向在“小猴聪慧屋”益智区,嘉靖和建诚正在玩手指棋游戏,我轻轻走过去问:“有什么措施来表示输赢呢?”两人互看一眼,嘉靖说:“我们能够做个标识两人便在“百宝箱”里找到红色即时贴的小纸片说:“谁赢了,就在谁的手背上贴一个。

其它幼儿见状纷纷模拟、学习她们的做法由此可见,幼儿已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主利用标识图,并能在游戏中借助标识和同伴达成共识和默契,这种共识和默契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不停提升  标识图已成为一位无声的老师,和环境创设相呼应,使区域活动中的常规有了显著好转,幼儿的独立性有所提升,能分辨自己或她人的行为借助标识图,幼儿不仅能更加好地参加活动,还能在活动中学会和同伴交往,提升了交往能力  三、标识图能够优化师幼互动  建立主动、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位老师面临的主要任务老师应关注幼儿,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和反思,重视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自主建构知识和经验在嘉靖和建诚玩手指棋游戏的第二天,嘉靖一大早就跑来对我说:“老师,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他人比赛时全部有一个记分的牌子,父亲说那是记分牌我随口应了一声,她继续说:“昨天建诚把我手上贴的黏纸撕下来了我看看她:“那你今天想出了什么好措施?”“我们能不能也像电视上那样做个记分牌?”我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对她说:“我们一起来做个记分牌吧!”我在办公室找出一个旧台历,和嘉靖一起在上面夹上纸,贴上多个醒目标数字,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记分牌  又如,小班幼儿在“小餐厅”游戏中常常重复操作工具,反复炒菜的动作。

为了引导幼儿有情节地开展游戏,我以客人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一走进餐厅就问:“今天餐厅有什么新鲜的菜肴,菜全部准备好了吗?是红烧还是清炒?”在一连串的提问中,我引导幼儿讨论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将讨论结果画成标识图于是,我们将买菜一拣菜、洗菜一烧菜、装盘一招待客人一洗碗等一系列过程用标识图展现了出来,幼儿开始分工有序地忙碌起来老师激励幼儿利用标识图来展现整个活动过程,和幼儿进行主动、有效的互动,表现了老师从单纯地观察幼儿转变为研究幼儿标识图为师幼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经过利用标识图,我体会到:小班区域活动要做到轻松自由、活泼有序,确实离不开富有童趣、含义明确的标识图,标识图是小班区域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法宝”老师要做个有心人,一切从幼儿的角度多加思索,主动创新,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而鲜活的环境,让标识图在幼儿身边自然展现,和幼儿进行自然互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