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书画鉴定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50KB
约3页
文档ID:210794097
书画鉴定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_第1页
1/3

书画鉴定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书训鉴定包含两个层而的含义:一是辨定真伪,二是品定高下前者是“鉴”, 后者是“赏”一件作品,它是否真实可靠,这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使再好,也没 有意义书画大师张大千不仅诗文书画俱佳,同时也是个作伪高手,生平所作历 代书涮的贋品数量相当可观,质量也很高他作的石涛、徐渭等人的贋品更是得 心应手、惟妙惟肖连黄宾虹这样的大师也曾被他骗过书画鉴定的对象,是指已故书画家手书、手绘在纸、绢、绫等材质上的 书画,如立轴、手卷、册页、扇而、镜心等,不包括壁画;书法里的碑帖、拓本, 属于另外一门学问,启功、秦公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至于年画、书画复制品以及 在世书画家的作品,不属于书画鉴定指向的范围书画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为美术史学、博物馆学的研究服务美术史不单 是关于美术的文字记载的历史,更是美术作品流传的历史比起文字记载來,美 术作品是更直观、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但自从有了美术作品,也就有了美 术作品的作伪因此,对书画进行鉴定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出土的书画,其年代基本一目了然,所以也没多少鉴定的必要辽墓中出 土的《深山会棋图》和《竹雀双兔图》,它们的年代应与墓的年代相近,即10 世纪末到11世纪初之间。

因此,书画鉴定的任务,就是对传世书画作品述其本来而目:判定真伪、 界定年代、证明伪作书画鉴定之学,其历史也I•分久远书lUli鉴定是与理收藏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最早对卷轴画的收藏,可远推到魏晋吋期,此后,书画著录、笔记之类的书 层出不穷虽然没有止式命名为鉴定学Z类,但其中包含了鉴定知识在内,只是 述不成系统如张彦远在《丿力代名画记》中,就有一章“论鉴识、收藏、购求、 观赏”,谈到通过服饰、建筑来鉴定书画年代的方法;宋代出现了一大批鉴藏家 和书画鉴定著作,米芾的《书史》、《画史》就是其中的代表到了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书画收藏之风很盛,出现了专门的民间 收藏家,书画鉴藏著录、笔记大量出现张刊在他所著的《清河书画舫》中,对 “鉴定之学”作了较为深入的叙述:“鉴赏二意,本质不同”,指出了各种鉴赏的方 法,认为应该先看精神、气质,再看有无皇家收藏记载,有无名人题跋;要买纸 画,不要买绢画,因为“纸寿千年”到近现代,书画鉴定已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20年代,已经有了面 向公众的博物馆许多学者参与到美术史,以及书画的研究中;从这以后,出现 了一大批专业、系统的关于书画鉴定的著作,如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关于 鉴别书画的问题》、张玳的《怎样鉴定书画》、王以坤的《书画鉴定简述》、以 及谢稚柳的《鉴余杂稿》、徐邦达《书画鉴定概论》等。

近代帖画名家中,有很多人在他们的帖画作品中用墨和用笔是非常讲究的, 比如张大千画侍女就用松烟墨,于非用的墨都是自C调出来的李可染用的是乾 隆御制墨,有人说李可染的山水画有光感,这种光感是李可染受四洋画的训练, 追求一种光的效果,而且在一片暗色调中总有一道白瀑布作为亮点除了这些人 为的手段以外,述有一点就是用墨御制墨的特点就是黑里发紫,紫里闪光,能 够充分发挥李可染要的这种层层皴染的效果所以说李可染的墨笔山水,有时根 本不用仔细鉴定书画作品,只要看一下墨色就能断定书画的真伪齐口石、吴昌 硕、李可染,他们三个人用笔慢是岀了名的他们用笔,特别是老年时的i些作 品,用笔都有一些轻微的非常H然的颤动虽然有些颤动,但是笔笔中锋,非常 直,不像很多造假者有意模仿,都抖得出了锯齿50年代以来,随着流入四方的中国古画逐渐增多,四方学者对书画也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用西方的方法,运用到中国卩画、以书画鉴定 的研究中,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书画鉴定方面,有儿个代表性的人物,如方 闻、高居翰(jams gahill)等人解放以后,国家对文博事业十分重视出于各博物馆收藏的书画不断增加, 当时曾组织鉴定小组到各地进行鉴定工作,后因文革中断;1983年,由文化部 成立古代书涮鉴定组,在全国范围内,对现存的古涮进行全而系统的考查、 鉴定并编印目录、图录及大型画册。

随着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相对而言,古老的书画艺术,以及书画 鉴定已经离人们的F!常生活越來越远一方面,社会的进步给书画鉴定工作带來 许多便利;同时,社会情境、文化环境的改变使从事书画收藏、鉴定的人们需要 更多的“定力”,付岀更多的努力大致说來,从事书画鉴定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首先得熟悉中国美术史,熟悉渊源流派,这样才能从大的坐标里认识具体 的书画家、作品对历代书画家(可定为真迹)的作品的风格特点要冇系统的认识 这是验证同一书画家其它作品的标尺丿力代书画著录、笔记,冇关书i田i家的传记、年谱以及其它相关的文史知识 可有助于我们对古代书画作品进行更为精确的鉴定著录书上就记载有一些常见 的作为情况,例如:吴应卯常伪造祝允明的书法;朱朗是文徵明的学生,即以造 文徵明的假字为业;至于王石谷,就常为王荤专造他的假画而苦恼如果对书画创作的方法、过程有很深的了解,无疑大大有益于书画鉴定 历代鉴定家、收藏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书画家,如近现代的吴湖帆、张大T•以 及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人最关键的是实践,从大量的鉴定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已故鉴定家刘九 庵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从实践中成长起來的大师长吋间鉴定实践中的观察、比较、 分析、研究,才能逐渐获得鉴别门径。

也阳i鉴定基本上屈丁竽验科学,一个人鉴定水平的高下,与他所接触过的 书画真迹、他粵笔握的书画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成正比就比如我们十分熟悉的一 个人,你只要远远地听到他的一•声咳嗽,就知道是他来了同样道理,如果我们 对于某个时代、某个书应家的作品看得比较多了,产生了一定的认识,总结出了 一些特征那末我们就口J以触类旁通,对于这个书画家其他的作品,也能够识别 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