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MP3基础知识基础知识随身音乐播放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那些阶段;他给人随身音乐播放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那些阶段;他给人们的音乐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特别是现在产品线从平民到贵们的音乐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特别是现在产品线从平民到贵族,容量有兆数量级的小容量闪存的和族,容量有兆数量级的小容量闪存的和G数量级海量硬盘数量级海量硬盘Mp3播播放器走进千家万户,引领了随身音乐新时尚,大大改变了人们放器走进千家万户,引领了随身音乐新时尚,大大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生活、工作 娱乐的方式;大家对他又有什么需求;如何选择适娱乐的方式;大家对他又有什么需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大随身听;今后合自己大随身听;今后Mp3的发展趋势如何?的发展趋势如何?MP3的组成部分、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工作原理、MP4、、和一些关于和一些关于MP3的术语的术语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随身音乐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随身音乐播放器的发展历程播放器的发展历程 一、一、MP3的发展史:的发展史: 从1877年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进行了最初的录音记录试验到1963年由飞利浦(PHILIPS)公司发表世界上第一张录音带,人们一直努力不懈的追求着音乐,追求着随时随地的随身音乐。
终于,1979年索尼(SONY)公司发布了第一代WALKMAN——TPS-L2虽然个头似砖头而且有接近一斤的重量加上播放时间最多不足十小时,但是在当初却出奇的抢手,创下销售一百多万台的记录,成为当时的流行排头兵时隔两年SONY再度发力发布第二代WALKMAN-WM -2,重量轻了很多,销售量翻了一倍, “WALKMAN”一词也被收入了《法国辞典》(但是到1986,WALKMAN这个术语才被载入英文字典)随后WALKMAN进一步发展,它也不断的改进完善与加强,轻薄的同时也出现了采用内置“口香糖“电池,配备液晶线控器,能够收音、录音、播放的全能型WALKMAN,甚至SONY公司为迎合美国狂热的健身热潮而推出防水机型WALKMAN引领了一代人的随身音乐时尚,圆了人们随身听音乐的梦想由于第一代磁带随身听采用磁带的存储介质而带来了一些先天的不足,诸如:选曲麻烦,信噪比较低、声道分离度不高、频带窄、声音不稳定等,SONY公司一直力图从根本入手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努力寻找一种可以取代磁带的介质 (一)(一)WALKMAN----曾经是流行的代名词,随身听发展的里程碑曾经是流行的代名词,随身听发展的里程碑(二)便携式(二)便携式CD随身听随身听----高品质音乐的选择高品质音乐的选择 1982年SONY公司和PHILIPS公司联手推出CD音频格式。
次年,取代磁带存储介质的数字存储方式Compact Disk被研发出来,它就是我们俗称的CD,它以更加出众的音质,长久保存高品质音质的优越性取代了录音机成了家庭音响的主角而时尚产品先锋SONY公司也借新存储介质之势推出第一台CD随身听—Diskman CD随身听实现了存储介质的革命,它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了高品质与大容量的音乐享受虽然具有CD的数码录音(磁带是模拟录音),以及选曲、编辑操作等等的优势,然而事情并非都是完美的,CD(COMPACT DISC)光盘随身听也因为CD(COMPACT DISC)光盘的固有大小和本身的结构给人们带来了体积过大以及它不可以随意录制音乐等问题 (三)数码随身听(三)数码随身听MD---音质与体积的完美结合音质与体积的完美结合 又见SONY!SONY公司于1991年为了解决磁带的不够理想的音质和CD(COMPACT DISC)光盘随身听的体积以及它不可以随意录制音乐等问题,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存储材质-- Mini Disc ,即我们熟称的MD盘这种盘片使用了与MO磁光盘一样的磁光技术,理论上可以反复的通过光头和磁头的运作进行高达100万次的重复擦写由于在设计时特别减小了它的体积,使得它的体积很小----其盘片的直径为64毫米(一般CD的直径是12厘米),而即使连上保护套也只有70x67.5x5mm,这样大小的盘片与磁带相比很占优势。
然而有得必有失,小的体积牺牲了容量,MD的容量只有160MB,而CD则达到了650MB可播放74分钟, 按照CD格式的音乐放到MD里面,只能播放14分钟的音乐在这种条件下,ATRAC(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声学自适应转换编码)的声音压缩编码技术应运而生了它将16bit、44.1kHz的声音信号根据频率响应曲线分段,再根据听觉心理学进行分析,通过人耳遮蔽效应原理将人耳听不到的被遮蔽的声音信号剔除,从而将原本很大的声音文件压缩到之前的1/5大小,同时这对音乐本身的噪声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实际仍基本保留了CD的良好音质MD动态范围是105dB,音频S/N达到了120dB!平均压缩率292Kbps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无损音质的压缩,这也为日后MD与MP3的无休止的音质争论埋下了伏笔(MP3采用的是有损音质的压缩)MD解决了容量的问题达到了与CD接近的容量,凭借其接近CD的完美音质与小巧携带的便携性及相对“高贵”的价格,MD一直以来都是追求音质的音乐发烧友的不二之选(四)(四)MP3播放器播放器---E时代的新宠儿时代的新宠儿MP3的全称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它所使用的技术是在VCD(MPEG-1)的音频压缩技术上发展出的第三代,而不是MPEG-3。
在MP3诞生之前,PC使用者都使用WAV的格式来录制、下载和播放高品质的声音文件;不过WAV的档案比较大,录制一分钟CD音质的WAV歌曲需要的10MB的空间,一张10首歌曲的CD要超过200MB!对此就提出了这些数据压缩的要求MP3是一种文件压缩技术(MPEG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主要应用在声音以及影像压缩的处理上),它的英文简称为:MPEG-1 Layer 3所谓的“MPEG”指的是“运动图像专家组”,它是国际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于1988年成立的一个专门负责制定有关活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的工作组MPEG-1标准(ISO/IEC 11172)、MPEG-2标准(ISO/IEC 13813)、MPEG-3和MPEG-4标准都是通过这个小组制定的MPEG压缩格式分为MPEG Audio Layer-1Layer-1压缩比为压缩比为1 1::4 4,每个音轨的数据传输速率,每个音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为192192kb/skb/s、、Layer-2Layer-2压缩比为压缩比为1 1::6-16-1::8 8,每个音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个音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28128kb/s-kb/s-96kb/s96kb/s和和Layer-3Layer-3压缩比为压缩比为1 1::10-110-1::1212,每个音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个音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6464kb/s-56kb/s3kb/s-56kb/s3层,层,MP3的压缩比例远远超过MD,它将声音内人耳难以听到的16KHz以上的高音音乐完全部分截掉,故此MP3才能在不怎么降低音质的前提之下,采用1:10甚至1:12的压缩率,使文件容量大幅度减小,有利于音乐文件的存储。
由此可见它采用了与MD完全不同的有损压缩因此从算法来看,MP3不是MD的对手但是随着互联网在90年代中后期的蓬勃发展,MP3开始成为网络上流行的音频压缩格式 1.什么是什么是MP3 第一台第一台MP3MP3的诞生的诞生1998年,韩国世韩(SEA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MP MAN MPF-10随身听走进了E时代沿袭日本Sony公司在Walkman和Discman的战略,世韩把这种最新的产品称为MPman其寓意就是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成为便携式MP3播放器产品的代名词虽然现在Saehan已较少推出新机型,但这部F-10作为开山鼻祖带领我们走进了网络音乐E世界虽然那时不少人都对Mpman抱一种观望态度,就像20多年前Sony总裁盛田绍夫突发奇想设计了Walkman,很多人都对这种只能播放音乐的“砖头”不太理解,时至今日Walkman却已经随处可见这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于是随着帝盟(DIAMOND)同年的MP3“RIO”的发售表明了成熟的MP3播放器正式进入市场,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第一台Mp3是帝盟的原由MP3从诞生至今已经5~6年了,如今它正引领着新的音乐热潮,如火如荼的发展着。
MP3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 MP3随身听的工作原理,其实也和MD机、CD机等类似,同样也是把贮存卡上的信号送到解码芯片进行解码,只不过MP3随身听读取存贮卡上的信号并不是使用光头或磁头之类的机械部件工作的流程也是:读取贮体上的信号-→到解码芯片对信号进行解码(或解压缩)-→通过数模转换器将解出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再把转换后的模拟音频放大-→低通滤波后到耳机输出口也就是说整个工作流程也只是经过几块的芯片就可以完成,如果拆开一个MP3随身听来看看的话,就更加清晰地一目了然了你会发现里面只有几块贴片IC,甚至一些集成度高的就更加小,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MP3随身听的体积可以做得那么小MP3随身听内电路主要包括数据端口、内存、微处理器、解码器、数模转换器、显示屏、播放及功能控制、音频端口、放大器、电源和耳机输出等几个部分其中可以分为信号处理、控制电路和电源处理三个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就包括:的数据端口、内存(也有的不带有)、解码器、数模转换器、功放和输出口;而控制电路则包括:播放及功能控制、微处理器、显示屏;电源部分就是稳压电路和升压电路 1、中央处理器和解码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和解码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这里的中央处理器我们通常称为MCU(单片微处理器),简称单片机,我们一般称其为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掌管随身听的数据传输,设备接口控制,文件解码回放等活动DSP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多种处理任务,而且此过程所消耗的能量极少;它运行MP3的整个控制程序,也称为fireware(或者固件程序)控制MP3的各个部件的工作:从存储设备读取数据送到解码器解码;与主机连接时完成与主机的数据交换;接收控制按键的操作,显示系统运行状态等任务解码器是芯片中的一个硬件模块,或者说是硬件解码(有的MP3播放机是软件解码,由高速中央处理器完成)它可以直接完成各种格式MP3数据流的解码操作,并输出PCM或I2S格式的数字音频信号 2、存储设备、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是MP3播放机的重要部分,通常的MP3随身听都是采用半导体存储器(FLASH MEMORY)或者硬盘(HDD)作为储存设备的它通过接受储存主机通讯端口传来的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回放的时候MCU读取存储器中的数据并送到解码器数据的存储是要有一定格式的,众所周知,PC管理磁盘数据是以文件形式,MP3也不例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直接利用PC的文件系统来管理存储器,微软操作系统采用的是FAT文件系统,这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播放机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要实现FAT文件系统,即可以从FAT文件系统的磁盘中按文件名访问并读出其中的数据。
3、主机通讯端口、主机通讯端口 主机通讯端口是MP3播放机与PC机交换数据的途径,PC通过该端口操作MP3播放机存储设备中的数据,拷贝、删除、复制文件等操作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是USB总线,并且遵循微软定义的大容量移动存储协议规范,将MP3播放机作为主机的一个移动存储设备这里需要遵循几个规范:USB通信协议、大容量移动存储器规范和SCSI协议4、音频、音频DAC 音频DAC是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以推动耳机、功放等模拟音响设备这里要介绍一下数字音频信号数字音频信号是相对模拟音频信号来说的我们知道声音的本质是波,人说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Hz到20kHz之间,称为声波模拟信号对波形的表示是连续的函数特性,基本的原理是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波形叠加在一起数字音频信号是对模拟信号的一种量化,典型方法是对时间坐标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做采样,对振幅做量化单位时间内的采样次数称为采样频率这样一段声波就可以被数字化后变成一串数值,每个数值对应相应抽样点的振幅值,按顺序将这些数字排列起来就是数字音频信号了这是ADC(模拟-数字转换)过程,DAC(数字-模拟转换)过程相反,将连续的数字按采样时候的频率顺序转换成对应的电压。
MP3解码器解码后的信息属于数字音频信号(数字音频信号有不同的格式,最常用的是PCM和I2S两种),需要通过DAC转换器变成模拟信号才能推动功放,被人耳所识别 5、、MP3播放机的显示设备播放机的显示设备 MP3播放机的显示设备通常采用LCD或者OLED等来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控制键盘通常是按钮开关键盘和显示设备合起来构成了MP3播放机的人机交互界面 6、、MP3播放机的软件播放机的软件MP3播放机的软件结构跟硬件是相对应的,即每一个硬件部分都有相应的软件代码,这是因为大多数的硬件部分都是数字可编程控制的最简化的MP3软件处理任务只有两个操作:1.读取存储器上的数据,送到解码器,解码器的输出送到音频DAC;2.分析USB主机控制器发的指令,完成对存储器的操作,将操作结果送回USB主机7、、 电源电源 在MP3我们不能不提到的一个问题是电源,凡喜欢音响的朋友都知道,电源对一台音频设备的影响是有多大,当然我们不能拿MP3当音响设备看待,但是这个也算一个音频设备了,那么就同样的逃不过电源的这个关系了 从模拟音响的角度来说,电源的瞬态电流供应能力、纹波系数、电源电压的高低对一个产品的音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MP3使用的是一个1.2-1.5V的AA或者AAA电池,当然,这个对供电的电压远远不够的,必须使用DC-DC的升压电路,那么这个升压器件的选择和升压的电压对一部MP3来说就不仅仅是够用就好了,还关系到什么电压,什么电路才能出好声的问题了再有,升压电路能够提供的电流容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音质的问题我们知道,功放系统在大动态的时候需要电源系统提供比较大的瞬态电流的如果电源系统提供的电流余量比较小的话,这部功放就会觉得有心无力的感觉,特别在低频方面,下潜不够深,或者是低频产生失真、破音等等的问题这个也正是很多好的功放使用大容量滤波电容的原因同样的,MP3里面的DC-DC能提供的电流余量和MP3播放器的音质也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很多普通的DC-DC能够提供的电流量是50-80mA,而且很多MP3播放器就是使用一路DC-DC的电路供整个MP3机使用,这个电流容量远远不够的 8 8、外围器件、外围器件 我们知道哪怕模拟放大部分集成在芯片里面,但是也必然有一些外围的阻容电路让设计者自己定义反馈网络的那么这个阻容电路的器件选择就对音质至关重要了,合理的阻容网络配合可以最大的提升芯片内模拟放大部分的工作状态,优质的器件优势保证质量和音质的关键,这个大家可以从功放和运放的电路上看到。
基本上硬件对音质的影响就在这两方面了,当然,其他的屏蔽芯片内集成DAC和模拟放大而自主开发设计DAC和模拟放大的方案不在我们讨论的行列 了解了了解了MP3的原理和组成,现在我们来看看的原理和组成,现在我们来看看MP3最重要的部分--解码芯片最重要的部分--解码芯片下面介绍一下目前市场上的几款下面介绍一下目前市场上的几款MP3解码芯片和我们解码芯片和我们公司使用的几款公司使用的几款MP3解码芯片解码芯片MP3解码芯片解码芯片 很多人在购买MP3之后,为了提高MP3的音质,都会选择更换耳塞(耳机)这个最简便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无法对音质提升产生决定性作用的,因为采用不同解码芯片的MP3表现出来的音质是不同的,千篇一律地搭配耳塞并不足于发挥它的最大效果,而音质评测由于每个人的听感是不同的,是比较主观,因此,我们就透过这些表面的东西,直接看看MP3内部的解码芯片,初步分析它们表现出来的音质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我们看看市场上的一些解码芯片 一、一、Philips((飞利浦)飞利浦)SAA7750/SAA7751的的MP3解码芯片解码芯片飞利浦的SAA7750,价格较贵,光电子成本都需要RMB260左右,音质相对其他方案更加的突出,主要在进口MP3才用到,同时芯片是BGA封装,国内生产技术有限。
Philips(飞利浦)SAA7750/SAA7751解码芯片的音质表现为:低音量感较足、中音表现出色、而高音则一般 目前市场来讲,采用的厂商不多,因为它仅仅是解码芯片,还得采用另外一块控制芯片才能使用,本来它就比较贵,加上控制芯片这个成本就比较高了二、采用二、采用Sigmatel的的STMP3410/1342的的MP3解码芯片解码芯片 STMP3410,由于很多开发公司都从事这块芯片开发,因此目前能做的功能越来越多,包括电子图片,歌词同步,TXT阅读,闹钟等但由于它的部分程序放在FLASH上,因此容易出现丢程序现象 Sigmatel的STMP3410/1342的解码芯片表现出来就是:低音量感不足、没有什么力度,而中音表现一般、高音则比较生硬,总体来说,就是声音比较亮丽 三、来自韩国的三、来自韩国的telechips的的TCC730/TCC731的的MP3解码芯片解码芯片韩国的TELECHIPS的TCC730,价格比SAA7750便宜一点,需要外接ROM,外围元件多点,因此太小的MP3还做不了,音质还算可以 四、韩国四、韩国ECT公司的公司的SKYLARK芯片芯片 目前国产的纽扣机都用到,只是目前还不支持WMA,价格与STMP3410差不多,功能较全。
应该说,来自韩国的telechips的TCC730/TCC731的势头不容小觑,虽然仅仅是在去年下半年出现在市场上,但是由于韩国众厂商的支持与不断的完善,它的发展就像Sigmatel的STMP3410/1342一样,有着一个良性发展的势头——即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五、凌阳方案五、凌阳方案 价格比STMP3410要便宜点,音质一般,国产MP3很多用到,但反修率要比STMP3410和炬力ATJ2075低,也是未来国产机比较多人采用的六:炬力、珠海科广、华矽、台湾六:炬力、珠海科广、华矽、台湾ACCFAST、、三星三星SAMSUNG S5L840下面具体分析一下下面具体分析一下SIGMATEL的解码芯片的解码芯片SigmatelSigmatel以其价格、集成度、功能、兼容性等优势,深受MP3厂商的青睐目前我们公司用到的有STMP3410、STMP3420、STMP3400、STMP1342、STMP3510、STMP3520、STMP3501、STMP3502、STMP3550、 STMP3560封装可以分为 TQFP和BGA,TQFP引脚为100,BGA引脚为144,TQFP实现FM和录音功能要加74HC4066从3410到3520,Sigmatel公司一直在不断努力完善自己。
STMP3410,由于很多开发公司都从事这块芯片开发,因此目前能做的功能越来越多,包括电子图片,歌词同步,TXT阅读,闹钟等但由于它的部分程序放在flash上,因此容易出现丢程序现象 先解释其编号的意义: 首先你要明确是哪个系列的:34XX系列的都是USB1.1,35XX才是USB2.0其中34XX系列还有TA3、TA4之分,TA4较TA3的死机、漏码、丢失等现象改进不少35XX系列都是TA4的,再说下34XX和35XX的区别:省电、7彩背光、USB速度……而后面2位数字,应该是音质等效果,比如3501的音质就没3420的好SIGMATEL率先将USB2.0做进MP3芯片中,由此发展来的型号就是STMP35XX系列该系列芯片有四个型号,分别是3510、3520、3550、3560,3510、3520与3550、3560除了封装有些不同外,主要区别就在于3550、3560还可以支持锂电池及USB直接充电,因此大家凡是看到采用锂电池、支持USB2.0的,80%都可能是采用3550、3560芯片的 STMP34XX与35XX系列的区别,我看主要是2方面的改进:USB1.1提升至USB2.0,电池续航能力更长了。
至于7彩背光,34XX和35XX都一样支持的,只要是支持LED的芯片都可以开发出7彩背光,STMP34XX与35XX系列都是采用ADPCM格式录音,录成的文件是.WAV,但这个可不是什么“无损录音”,128M能录8小时,则采用的参数是单声道、采样频率8KHZ,这个设置对于单纯的语音录制还可胜任,但音质就一般了一般的来说,相同容量下,录音时间越长,录音品质就越差所以现在有一些采用MP3格式录音的产品,采用MP3格式、128KBPS时128M就只能录音2小时,当然这个时候它的录音效果也好了很多MP4知识知识 一. MPEG及各阶段格式介绍MPEG的全称是“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移动影像专家组),组建于1988年,目的是为传送音频和视频制定标准MPEG-1::广泛的应用在 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可以说 99% 的 VCD 都是用 MPEG1 格式压缩的我们目前习惯的MP3,并不是MPEG-3,而是MPEG 1 layer 3,属于MPEG 1中的音频部分MPEG 1的像质等同于VHS,存储媒体为CD-ROM,图像尺寸320×240,音质等同于CD,比特率为1.5Mbps。
该标准分三个部分: 1.系统:控制将视频、音频比特流合为统一的比特流 2.视频:基于H.261和JPEG 3.音频:基于MUSICAM技术MPEG-2::应用在 DVD 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 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面·与MPEG-1的区别: 1.除了对帧(frame)进行搜索,还对场(field)进行搜索 2.MB色度格式还可为4:2:2、4:4:4 3.帧尺寸最大可为16383×16383 4.可分级(Scalable):时域(Temporal)等等5.非线性MB量化因子 6.A bunch of minor fixes MPEG-3::原本针对于HDTV(1920×1080),后来被MPEG-2代替 MPEG-4::针对多媒体应用的图像编码标准是一种新的压缩算法,使用这种算法的 ASF 格式可以把一部 120 分钟长的电影(未视频文件)压缩到 300M 左右的视频流,可供在网上观看其它的 DIVX 格式也可以压缩到 600M 左右,但其图象质量比 ASF 要好很多MPEG-7::基于内容表示的标准,应用于多媒体信息的搜索,过滤,组织和处理。
在以上背景知识基础上,抛开这些专用术语,对我们用户来说,一个最直观的描在以上背景知识基础上,抛开这些专用术语,对我们用户来说,一个最直观的描述:述:MPEG4的影像压缩,可以提供给我们接近的影像压缩,可以提供给我们接近DVD的质量,文件又更小的选的质量,文件又更小的选择!择!我想,这也是MPEG4逐渐发展的动力——图象更清晰、文件更小如同在音频压缩编码格式上发生的格式一样(追求的都是更接近无损音质、体积相对更小)小结:小结:MPEG-1代表了我们熟悉的代表了我们熟悉的VCD,,MPEG-2代表了我们熟悉的代表了我们熟悉的DVD,,MPEG-4则在比则在比DVD文件体积更小的情况下,提供接近文件体积更小的情况下,提供接近DVD品质的目标品质的目标 MP3播放器的一些专业术语播放器的一些专业术语EQ pop:流行乐它要求兼顾人声和器乐的结合都很平均,所以曲线的波动不是很大的 rock:摇滚乐它的高低两端提升很大,低音让音乐强劲有力,节奏感很强,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jazz:爵士乐它提升了3-5kHz部分,增强临场感 classic:古典乐它提升的也是高低两部分,主要突出乐器的表现。
vocal:人声人的嗓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比较窄,主要集中在中频部分 1.内置闪存:内置闪存:这个应该是大多数使用者最注意的参数其实它就象电脑的硬盘一样,决定了你的MP3的容量大小从早期的16M、32M到现在的64M、128M、256M、以及已经出现的512M一般来说,我们常使用的128KBPS压缩率的MP3每首大约3-5M,所以现在主流的128M内存,可以存放这样的歌曲30首左右今年128M的容量已经成为主流标配,到年底这个指标有可能达到256M2.扩充内存:扩充内存:相当于自己给电脑增加容量一样不同的是这个增加的闪存根据MP3的不同,可以有CF卡、SM卡、MMC卡、SD卡等多种选择CF卡是早期MP3使用的,现在因为体积和耗电的原因,已经很少用到了;SM卡应该算是目前MP3上用的最多的扩充卡了;MMC卡算第二代的扩展卡了,用的也比较多;SD卡是在MMC卡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它也向下兼容——就是说如果你的MP3支持SD卡,那么它一般也可以MMC卡,但反过来MMC卡插槽的MP3就不支持SD卡除了上面列到的几种卡外,SONY还自推一种记忆棒的扩展卡,一般只用在SONY的机型上,很少看到其他产品使用。
3.MP3的支持格式:的支持格式:采样率,一般支持44.1KHZ,很少的MP3机支持48KHZ的MP3文件;比特率,MP3文件可以使用的一般是8~320KBPS,但不同MP3机在这方面支持的范围不一样,当然是越广越好了;VBR,动态编码,现在出的MP3机大部分都支持VBR了,老机子这方面较少,这点也是支持的好,因为可以在同等音质下获得更好的体积 4.支持支持WMA::WMA是微软推广的一种格式,它在相同音质下可以比MP3格式文件更小体积,所以有这个功能等于变相增大MP3机的容量它的压缩率一般在5~192KBPS这里要注意的问题,用WINDOWS带的WMP自己压缩时,有个版权保护的选项要去掉,否则压出来的WMA在MP3上无法播放;还有一般收费站点下载的WMA文件,里面都有加密,因为不同站点采用不同的加密算法,所以目前来说,还没有一种统一而方便的方法来破解这点上也需要大家注意,不要老抱怨——怎么我的MP3明明说着支持WMA格式,我怎么就没法播放:) 5.其他文件格式:其他文件格式:这个就比较杂了,比如ASF、WAV,其实从实用角度来说,目前播放文件也就MP3和WMA比较好用,其他的要么不流行,要么体积太大,没什么实际意义。
6.6.FMFM::调频收音机功能这个是MP3的一项附加功能从实用角度来说,现在的MP3这方面做的并不很出色,应该说还不如普通的收音机——接受范围、精度等等都有差距,只能说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当然,如果你注重这个功能的话,也有做的不错的产品但总体来说,建议只作为选购MP3的一个参考——真想听收音机,花机十元单独买个前面说的普通收音机,绝对比多花钱增加这个功能要合算而在具体机型上,针对FM,不同产品还有细分:是否可以保存选定的频道、可以保存多少个频道、立体声和普通声道可以自己设定还是由机器自己设定 7.7.录音功能:录音功能:分为外录,就是直接录制语音等外部声音;内录,录制FM的功能;直接录制,使用音频线,录制CD、磁带机等其中直接录制的效果,目前来看都不怎么理想(指录制音乐的需求),因为要么使用ADPCM格式,本身采样率就低,或者虽然是使用MP3、WMA格式录制,但因为编码运算能力还是不强,所以效果都不算好——所以建议除非录制英语教材等不注重音质的目的,不然会失望的 而在影响录音精度的问题上,同样象FM功能一样,不同的机型还有细化的选项:是否可调整录音的采样频率、是否可以外接MIC(现在的MP3基本都没有这个功能,我接触过的就联想的F8350,也就是SIMS的M3645)、录音文件的格式(ADPCM、MP3、WMA或其他厂家自定义的格式)、录音文件是否能上传并播放(对需要保存录音文件并编辑的网友来说,这个就意义大了)8.复读功能:复读功能:从目前的MP3产品来看,基本应该具备的功能有:单曲循环、多曲循环、快进、快退、A-B复读(任意点间复读)。
现在已经有产品在这上面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语音调速、按设定秒数回读、音文同步)这个功能还要注意的地方,不同机器在A-B时候存在时间延迟的现象,比如你设定的A点,真的复读时会发现实际不是你按A键时的点,有延迟现象这个是注重这个功能的用户在选择时需要注意的地方9.移动存储:移动存储:分成无驱和有驱型两种大部分MP3机出于版权保护的考虑,要求使用自带的管理程序实现MP3机和电脑间的文件上传、下载现在出的MP3一般对非音乐格式的文件都支持档案管理,就是可以实现这些文件的上传、下载而是否需要安装驱动,只影响具体使用环境——如果是固定电脑,即便有驱的也无所谓;如果是经常在不同电脑电脑间转移文件的,当然推荐无驱型的了,毕竟免除了安装管理程序的烦恼这里的无驱也是相对WIN98后的操作系统而言)10.电池:电池:分成使用普通电池(AA指5号电池、AAA指7号电池)和专用电池推荐使用普通电池的产品,因为使用普通电池的产品你一样可以通过自己购买充电电池实现后者能达到的效果,而使用专用电池的,则容易出现电池坏了后要配专门电池的烦恼当然,专用电池有一个好处,可以实现机体形状的更薄和它相关的当然是播放时间了——越长越好,不用多说了。
这里有两点要说明:首先厂家标称的播放时间是特定操作环境,温度、音量、背光是否开启、电池的容量等等,有的消费者觉得自己并没达到标称时间,这就是实际使用环境和标称环境的不同;其次就是在这个指标上,大厂相对更严谨,一般在标称环境中使用时间都能达到标称值,而小厂这方面的水分相对较大 11.接口:接口:早期的一般是并口,现在基本都是USB接口了好处是传输速率快和支持热插拨注意USB规范有1.1和2.0常见的还是1.1,2.0的很少看到还有一些特殊的使用1394接口随着MP3容量的增大,在这方面会有更多人关注,因为速度越快,在容量大的机器上就体现出它的好处了 12.LCD显示屏:显示屏:包括是否有背光,以及背光颜色、方式(EL还是其他类型等)目前来看,采用EL背光的,在点亮时因为升压的因素,会出现背景噪音,所以在发现你的MP3某些时候怎么有噪音时注意看是否这个影响13.支持语言:支持语言:就是屏幕上显示语言的类型英文是肯定了,国内用户当然希望支持中文的一个要说明的是,现在大部分MP3都只能实现歌曲名显示中文,但菜单还是英文14.ID3支持:支持:ID3就是音乐文件的歌曲名、作者是否可以显示(不是文件名)。
15.歌词同步(音文同步):歌词同步(音文同步):是否支持LCD上显示歌词,这对有些用户来说是强烈要求的功能涉及这个参数时其实还要注意,背光是否可以设定时长,否则的话就不方便了:) 16.信噪比:信噪比:这是衡量MP3机的一个参数它指的是指音源产生最大不失真声音信号强度与同时发出的噪音强度之间的比率,通常以“SNR”或“S/N”表示,MP3机在没有播放任何音源信号的时候所发出的“嗡嗡”或“嘶嘶”的类似电流声都属于噪音(开大音量时最明显)信噪比”一般用分贝(dB)为单位,信噪比越高表示您的音响器材越好一般说来我们至少要选择信噪比在60dB以上的产品这点上大厂也做的相对好,因为说白了没有一个检测机构来保证,大家自己标的小厂会抓住大家认这个指标的心理,夸大自己的信噪比另外,提醒大家,音质不光看这个指标,还有回放效果等一些很主观的项目,所以注重这个指标,但它不是唯一指导参数1717、、频频率率响响应应完整的频率响应规格看起来应该是这个样子的:AHz-BKHz±CdB,其中A代表喇叭所能发出低频的下限,B代表高频延伸的上限,后面的±CdB则代表规格范围 由于声音每差3dB能量(音量)就增加或减少一倍,通常喇叭频率响应规格中通常是以±3dB作为范围,因为两端的音量衰减3dB时音量就只剩下平均值的一半了,如果音量再小就几乎已经听不见了1818、、数数模模转转换换即模拟/模拟信号(Analog)转换成数字信号(Digital),例如将麦克风接上数字录音座进行收音时,麦克风所传送过来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输入到数字录音座时会经过一个A/D转换器,以将模拟信号转成数字格式,让数字录音座加以储存或做进一步处理。
1919、、阻阻抗抗在一般状态下的导体,多少都存有阻止电流流动的作用,而表示其阻止程度者,称为「电阻」,单位值是「欧姆」,代号为「Ω」在交流电路中,除电阻外,还有电感和电容等皆有阻碍电流作用,通常将阻止交流电流作用的部分,总称为「阻抗」 在音响器材中,扩音机与喇叭的阻抗多设计为8欧姆,因为在这个阻抗值下,机器有最佳的工作状态其实喇叭的阻抗是随着频率高低的不同而变动的,喇叭规格中所标示的通常是一个大略的平均值,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大都是四欧姆、六欧姆或八欧姆一对一般阻抗八欧姆的喇叭有可能在某一频率时阻抗降到两欧姆,但是在另外一个频率却陡升至三十二欧姆;当然,这样的情况对于扩音机来讲负担是比较大的Mp3的未来MP3从诞生至今已经4~5年了,但是真正在市场上掀起购买热潮、吸引众多厂家争相进入生产实际上也就是这2~3年的时间从16M到今天的256M,甚至是512M的容量变革;从插卡式到今天的微硬盘、1.8吋硬盘存储介质的飞跃;从当初的只能播放MP3,到今天的可以兼容MP3、WMA、WAV、TVF、OGG等众多的格式;从单纯的听音乐到今天的容FM收听、录音、电子阅读、拍照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产品的发展真是非常迅速,后面的路该怎么走,我觉得以人为本才是硬道理!技术的进步是产品发展的基础。
没有新技术的产生,产品的发展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就MP3技术来讲,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接口技术、解码格式、存储介质、显示界面、电池性能 SMC:Smart Media CardMMC:Multi Media CardSD: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CFC:Compaet Flash Card WMA:Windows Media Audio;20:1AAC:Advanced Audio Coding;20:1尽管最近U盘大都已经进入USB2.0时代,但是绝大部分MP3依然停留在USB1.1的水平上,Sigmatel、Telechips等厂商新一代支援USB2.0的芯片已经开发完毕,国内品牌魅族已经推出Sigmatel的USB2.0的芯片3520的产品,引起USB2.0的热潮,其他厂商也会很快跟进的 对于MP3来讲,解码格式必然是越多越好从传统的MP3、WMA到最新的OGG,甚至包含视频解码的MPEG-4、WMV、RM等,总希望可以识别尽可能多的格式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芯片运算能力的提高,所能支持的格式一定是越来越多更有厂商力推MPEG-4等视频播放的功能,包括微软也力推的便携媒体中心(PMC),但是除了创新、索尼、三星、IRIVER之外并没有太多厂商推出过实际的产品,我们还期待更多的更成熟的产品。
现在存储介质的选择真的是非常多,Flash闪存、各种存储卡、微硬盘、笔记本硬盘这些存储介质到底谁会成为主流?大多以为,关键看是否符合以下几点:体积小,容量大,单位成本低,可靠性高,功耗小当前MP3的主流存储介质的主要竞争实际上是集中在闪存和硬盘上,闪存要做大容量,而硬盘要做小体积、低功耗从这一点来看,目前还分不出高下但是因为硬盘还是存在可靠性的问题,经不起震动,这方面却是Flash闪存的优势究竟鹿死随手,我们耐心等待 今年彩屏MP3正成为市场的亮点,可以以后必将是彩屏和OLED的天下这一点步了受机的后尘目前彩屏主要有以下3种:C-STN、TFT-LCD、Clour-OLED,其中C-STN因为色彩显示效果一般,但是成本耗电较低后续的TFT-LCD色彩等方面出众,可能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其功耗是一个问题但是随着全彩OLED技术的成熟,显示效果好、功耗低必将成为下一代显示设备的主流 最后要谈到的是电池,最后也就意味着最重要、最难解决这个问题也一直是网友门争论的焦点,究竟是内置Li离子电池好还是普通电池好也众说纷纭:前者节约了后期投资但是一旦没有电就很尴尬,而后者随处可得却增加了买电池的投资。
更者,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电池是当前所有便携式设备的心病,任何移动便携设备都被它所困扰笔记本、、掌上电脑、数码相机等等,MP3当然也不例外随着彩屏时代的到来,显示屏的增大,MP3待机时间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我们期待专家尽快研究出体积小、重量轻,同时又电量充足的电池出现 这些都是纯粹从技术方面分析MP3的未来走向,但是产品是人在使用,一切还是应以人为本就算是技术狂人用最新的技术堆砌出来的MP3也不一定符合大众的需求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P3?还是要从人的本身出发,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有不同的功能需求,有不同的材质、外观需求一切还得用户说了算所以说要以人为本,从用户需求出发,着也是一切产品必须遵循的问题MP3也可以借鉴其他产品来个产品用户类群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