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杜甫与李白的古诗词大全 诗(poetry),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肯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小学杜甫与李白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 小学杜甫与李白的古诗词1 1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孤独,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子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明珠暗投的心情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溢自信、孤高自傲、热忱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概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特别能体现他的特性,思想内容深厚,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2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常,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挚友的一片盛情,确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改变 小学杜甫与李白的古诗词2 1、春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致,声情悲壮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厚,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绽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终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苍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建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酷爱国家、期盼和平的美妙愿望,表达了大家一样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样也表达了作者关切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俄国闻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宏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苦痛,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华蜜任何宏大诗人之所以宏大,是因为他们的苦痛和华蜜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苦痛,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苦痛,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苦痛来表现“天下寒士”的苦痛,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不幸遭受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攻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
杜甫这种炙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志向,千百年来始终激烈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主动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主动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小学杜甫与李白的古诗词3 1、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芜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行整理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似乎“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致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天经地义的了 2、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宠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高兴地叫“好”其次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实,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望见的望见雨意正浓,就不由自主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非常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3、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宏伟磅礴的景象,热忱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酷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细致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理想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予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小学杜甫与李白的古诗词4 1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美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酷爱 这首诗极其胜利地运用了比方、夸张和想象,构思奇妙,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非常赞许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困难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恒久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3送友人 李白〔唐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送友人》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首送别诗写得新奇新颖,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澄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雪白的浮云,相互衬托,色调绚烂,寓情于景班马长鸣,形象簇新活泼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绘声绘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许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小学杜甫与李白的古诗词5 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