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doc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5页
文档ID:544380194
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doc_第1页
1/5

河北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文件编号:CX/GC21-2011编制:赵桂荣审核:郭俊香批准:王磊受控状态:实施日期:1、食品添加剂添加控制1.1食品添加剂危害分析1.1.1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含有GB2760中禁止添加物质、是否重金属超标1.1.2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为淀粉酶、木聚糖酶、葡糖氧化酶、脂肪酶、维生素C、偶氮甲酰胺、磷酸三钙、淀粉其中淀粉酶、木聚糖酶、脂肪酶、葡糖氧化酶按GB2760规定无限量添加,不作为控制项目按GB2760规定:维生素C限值≤0.2克/㎏,偶氮甲酰胺限值≤0.045克/㎏,磷酸三钙限值≤5克/㎏,以上三项作为关键控制项目1.2危害控制1.2.1向添加剂供方索取:检验报告、承诺函(添加剂中不含有任何违禁物品)和添加剂成分表1.2.2添加量控制⑴根据供方提供的成分表,结合GB2760中对添加量的限值,核算出面粉中添加剂的添加量⑵添加剂领取、添加、退回指定专人负责,仅限于制粉车间主任或者配粉工⑶制造部严格按《配粉通知单》和生产计划领取添加剂⑷配粉工按《配粉通知单》数据设定电脑添加量程序⑸领用人负责将当日未使用完毕的添加剂退还添加剂库⑹品研部质检员根据当日配粉量、添加量领用、退还量复核添加剂添加比例是否在规定标准之内,如复核合格,产品方可出库,如复核不合格,通知库房禁止出库同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原粮接收控制2.1小麦接收危害分析2.1.1小麦中杂质超标、矿物质超标,导致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出现问题2.2.1小麦中农药残留或者重金属超标导致发生产品食品安全问题2.2小麦接收危害控制2.2.1样品小麦、入厂小麦均制定严格的原料标准不合格小麦禁止采购2.2.2小麦入厂时严格按照企业内控标准进行检验,对于杂质超标或者矿物质超标小麦拒收2.2.3现场来粮时,现场质检员感官检验霉菌是否超标,气味是否正常每年检小麦两个样品,以测定小麦中农残或重金属是否超标2.2.4所有出厂产品品种每年至少检验一次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以防止最终产品中有重金属超标现象3产品打包控制3.1产品打包危害分析3.1.1员工健康危害:患病员工进入打包间工作3.1.2员工着装危害:打包间员工未按要求着装(不穿工作鞋、服、帽、带首饰等)3.1.3打包过程中的断针危害3.1.4打包产品是否合格3.1.5化学物质(杀虫剂、润滑油)等进入3.2产品打包危害控制3.2.1每天进入车间前,车间班长对员工进行询问并检查,是否有患病员工,并填写相关记录3.2.2进入车间前,车间班长检查员工着装情况3.2.3打包过程中出现断针,缝口人员负责将所有断针找齐并交回控制室,中控室人员检查断针完整性后将发放新针。

车间班长负责核查断针并负责保管、销毁断针3.2.4打包过程中,打包工每小时抽测一次打包斤称,化验员每小时抽查一次打包斤称3.2.5禁止员工携带(润滑油等)物质进入打包车间设备出现故障时,一般将机头拆下移至维修库进行维修,特殊情况下,必须由维修人员带入润滑油,使用完毕,维修人员负责取出维修后的打包机必须用棉纱将设备擦试干净,同时进行甩面处理3.2.6打包车间禁止使用杀虫剂,每年月对打包车间进行彻底清理一次4磨粉工序控制4.1磨粉危害分析4.1.1进入磨粉机杂质超标,导致灰分过高4.1.2设备检修、更换磨辊后,残留物造成的危害4.1.3外部人员向磨辊机内投入有毒有害物质4.2磨粉危害控制4.2.1检验员每班检验入磨小麦水分、灰分4.2.2二楼磨粉二每班检测剥刮率4.2.3除粉师、看磨工、车间主任外,其他员工一律不得调整磨粉机4.2.4非本单位员工,不得擅自进入制粉车间5、磁选工序控制5.1磁选工序危害分析5.1.1小麦中磁性金属物超标导致小麦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5.2磁选工序危害控制5.2.1打包班长每班清理吸铁钢一次5.2.2质检员每月做一次磁性金属物含量检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