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学校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doc

飞****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50KB
约5页
文档ID:133717103
浅谈学校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doc_第1页
1/5

浅谈学校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摘要: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杰克逊正式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后,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就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经过近四十年的探讨,该领域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深度、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扩展,但仍属于发展过渡阶段,因此对隐性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仍有些模糊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隐性课程对于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词: 学校 隐性课程 影响一、隐性课程的含义、特点及范围 1.隐性课程的含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含义,有多种表述方式尽管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看法不尽相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非易事,但其中的共同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即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学校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课程,具有隐含性,泛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表,但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的特点   (1)广泛性隐性课程泛指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所有学校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涉及到学校建筑的样式及色调、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团体及其亚团体、环境卫生甚至学校的一草一木等因素。

  (2)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潜在的等不明显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潜在的课程因素整天与学生相伴,在学生看来似乎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般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他们的实际影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   (3)深刻性由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也就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4)非预期性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多是精神方面的,属于非理性的,例如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等,这些都是难以量化和预测的,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往往采用定性分析5)二重性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阻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隐性课程的范围第一层是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作为课程具体表达形式之一的教科书,除了外显的知识、技能的载体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社会观念、规范、价值观等的载体,因此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 第二层面是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它又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两个方面。

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环境、教学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效果测评等都隐藏着隐性课程的内容;而课外教学活动必然也会给学生带来非预期的学习经验 第三层是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泛指学校内除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的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等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这三个层面的动态组合就构成了隐性课程的全部内容二、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学校中我们能深有体会的隐性课程当属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特点,它影响着学生和教学者所感知的校园环境每个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校园文化例如北京的两所著名高校:北大和清华便是风格迥异清华以工科类见长,其严谨的学术之风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帮助学校培养出一批有一批有水平的工程师;北大的文科类项目在全国享有盛誉,其海纳百川的、轻松洒脱的校园氛围培养出许多有文采的诗人、学者此外,校训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浓缩,从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的校训中也可见一斑清华的校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北大的校训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校训代表着学校精神,或者说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导向,但是并没有具体一项“课程”或“章程”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点上,学生的发展是自由的,只不过一所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普遍会展示出一种独有的特点所以说隐性课程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种影响短期内不易察觉,但意义深远包括许多高中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学习氛围也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的奋斗方向遥想当年准备高考时节,校园里无处不见一些激人斗志的标语,“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收获”,“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等等在教室里班主任老师还让值周的班干部在黑板的角落边上写着高考倒计时和备考语录,每个同学的课桌边上也都贴有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每分每秒都在为高考努力奋斗着,在学习氛围如此浓厚的环境里我校我班在高考中自然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和人生又一目标但从这些例子中也不难发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在不过同程度上都受到了隐性课程的影响,这些隐性课程影响着学生的奋斗目标除此之外,教科书中也有隐性课程,比如说我们学习英语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听说读写译的各项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懂得西方的文化历史以及意识形态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开放性的社会,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我们更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又如,教学活动中也有隐性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师生互动关系等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也具有重大影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社会化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者的教学过程都有着深远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学生会受到他响,而这种影响也是有好有坏,这一点也正是隐性课程的特点之一,即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人感染,在竞争中进而激发个人的潜能相反,若是整个学校的氛围就是懒散、消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感受到竞争的压力或者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少有学生会怀着进取心自觉学习课程中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消磨意志,逐渐丧失了竞争力例如在我的家乡四川每年都会有一大批中小学生,愿意支付高额的赞助费、择校费,或放弃离家近的学校,跨区选择一所教学设施更优良、学校氛围更好的学校就读包括在高考报志愿时,像北京、上海这样拥有诸多教育水平领先且学风严谨高校的城市,都普遍受到广大考生的偏爱,学生及家长们看中的也正是校园文化这点隐性课程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有影响外,对学生的社会化形成过程(例如习惯与性格、态度与行为逐渐与社区、国家与社会靠拢)也有着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同样具有两面性。

所以说隐性课程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强化或弱化学生的某些行为,使之具有两面性隐性课程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是教育过程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这个影响过程也就是间接学习或伴随学习的中心内容随着国内外学者的不断探索研究,学校领导者和老师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在传统教学课程之外,还存在着隐性课程,其对于学生的发展方向、学习效果、社会化的形成过程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此之前,学生的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总是让教学者困惑不解,这其中便是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实际上,教育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和课堂,还发生在众多不同的环境中,教育产生的结果有时常常是无目的的,无目的的结果可能比有目的的结果更有意义在意识到隐性课程对教育的重要影响后,学校等教育机构更应该优化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方法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学者来说,相较于学习效果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并且帮助学生逐渐向社会化过渡我们应当重视隐性课程对学校教育的重大影响,从多方面着手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教育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周晓崎,“浅谈学校文化氛围的教育意义”,《现代阅读》,2010年12月第12期(3)任有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教育》,2001年第22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