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空调设计计算书.doc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9KB
约14页
文档ID:561348268
空调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1/14

办公楼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计算书1 工程概述本建筑为广州一普通酒店首层为公共层,层高为3.8米2—6层为标准层,层高为3.2米制冷机房设于首层本建筑全楼只作夏季通风空调冬季不考虑空调卫生间考虑平时通风2 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版)(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 设计范围(1)中央空调系统选型,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2)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空调箱、风机盘管、送风口、回风口的选型,风管布置3)冷冻机组、冷却塔、水泵、膨胀水箱的选型及水系统设计4 设计参数[1]4.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空调通风主导风向风速大气压力夏季干球温度35.7℃温度33℃C NNW2.2m/s100050Pa湿球温度28.5℃4.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有关指标房间名称夏季人员密度p/m2新风量m3/h·p允许噪声dB(A)温度(℃)相对湿(%)办公室26600.153055教室26600.72540会议室26600.52050走道及前厅26600.120505 空调冷负荷计算5.1相关参数的选取围护结构参数见下表[3][4]结构类型类型传热系数外墙石灰砂浆(20mm)加一砖半黏土实心砖墙(370mm)总厚度390 mm II型墙1.79外窗普通钢窗3mm普通玻璃6.46外门单层3mm玻璃木门,结构修正0.72.00内墙内外抹面(各20mm)加一砖黏土实心砖墙(240mm)总厚度280 mm III型墙1.97屋顶加气混凝土保温屋面 编号(1)≤0.8 其它的冷负荷相关参数:房间名称人员照明设备散热W/m2劳动强度群集系数类型功率W/m2办公室极轻0.93暗装荧光灯,灯罩有孔3025教室极轻0.89明装荧光灯,灯罩有孔5010公议室极轻0.93暗装荧光灯,灯罩有孔4020走道及前厅轻0.93 一楼同教室,其它同办公室3010注: (1)电脑房、设备间、设备按实际发热量估算。

2)室内保持正压,不考虑空气渗透引起的冷负荷3)教室、会议室工作时段取上午8:00到12:00,下午13:00到16:00,办公室工作时段取上午8:00到晚上21:004)除机房外全部房间和走道都设置了空调,不考虑内围护结构的传热5.2 冷负荷计算中所用到的公式5.2.1人体冷负荷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按下式计算: Qτ=φnq1Xτ-T 式中 φ—群体系数;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1—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 T—人员进入空调房间的时刻,点钟; τ-T—从人员进入房间时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τ-T—τ-T时间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W),按下式计算: Q=φnq2 式中 q2—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 φ—群体系数5.2.2人体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D(kg/h)按下式计算: D=0.001φng 式中 n—房间人数; g—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5.2.3灯光冷负荷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白只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 Q=1000n1NXτ-T 2.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的荧光灯 Q=1200n1NXτ-T 3.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 Q=1000n0NXτ-T 式中 N—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 n0—考虑玻璃反射,顶棚内通风情况的系数,当荧光灯罩有小孔, 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为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为0.6-0.8; 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5-0.8; T —开灯时刻,点钟; τ-T—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τ-T—τ-T时间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5.2.4设备冷负荷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W)按下式计算:Q=10000qX式中 q—设备散热量,kg/h; X—设备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g/h;其中设备散热量按每平米的设备散热量与空调面积估算。

5.2.5新风冷负荷 新风全冷负荷Qq(W)按下式计算:Qq=mdmx(iw - in)/3.6式中  md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13kg/m^3; mx -- 新风量,m^3/h; iw --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其中新风量 = 空调房间人数 * 房间中的人均新风量5.2.6新风湿负荷 新风湿负荷Dx(kg/h)按下式计算:Dx=mdmx(dw-dn)0.001 式中  mx -- 新风量,m^3/h; dw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dn --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5.2.7外墙和屋面冷负荷外墙和屋面冷负荷CL(W)按下式计算: CL=FK((tl+td)Ka-tn) 式中  F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2; K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l-- 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 Ka-- 温度的由于外表面放热系数不同引起的温度修正系数; tn-- 室内设计温度,℃。

2.3.8 外窗冷负荷 该冷负荷可分为三部分: 直射冷负荷CL(W),散射冷负荷CL(W),传热冷负荷CL(W),其中: 直射冷负荷 CL=FzCzDj,maxCcl 式中    Fz -- 窗玻璃的直射面积,m^2; Cz --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 Dj, max --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W/ m^2; Ccl -- 冷负荷系数 散射冷负荷 CL=FsCzDj,maxCcl 式中   Fs -- 窗玻璃的散射面积,m^2 传热冷负荷 CL=FK(tl -tn)5.3冷负荷计算使用鸿业冷负荷计算软件对各个房间进行冷、湿负荷计算由于篇幅有限,附录1只列出101教室的逐时负荷构成下表列出同层面负荷最大出现时刻的各个房间负荷数据房间号空调面积(m2)人数(人)负荷最大时刻房间内冷负荷(W)房间湿负荷(kg/h)新风量(m3/h)新风冷负荷(W) 总冷负荷(W)101教室43.23016点65512.910750806114611102教室43.23016点65512.910750806114611103电脑房82.76016点133805.82115001612229501104控制室21.6216点17540.209505372291105教室97.26815点144746.59717001827132745106休息室21.61515点33161.45537540307347107接待室27.11816点37091.74645048368546109男厕21.6415点12470.68412012902537走道及门厅125.61216点66692.05324025799249一层小计483.823916点5765124.385593563787121438201办公室21.6314点12070.304909672174202办公室21.6314点12070.304909672174203办公室21.6314点12070.304909672174205会议室61.13015点55803.041600644912028206藏书室21.629点12260.203606451871207设备库21.6213点12300.203606451875208办公室32.4513点15480.50715016123161209办公室21.6313点12360.304909672203房间号空调面积(m2)人数(人)负荷最大时刻房间内冷负荷(W)房间湿负荷(kg/h)新风量(m3/h)新风冷负荷(W) 总冷负荷(W)210办公室21.6313点12360.304909672203211办公室21.6313点12360.304909672203212办公室21.6313点16320.304909672600213女厕21.6414点15560.68412012902846二层走道86.0816点27500.81116017204470二层小计417.17514点240587.88118702009744156301会议室43.22015点40722.02740042998371302休息室21.6314点13980.304909672365303控制室21.6214点12890.203606451934304活动室104.36010点1300310.26712001289725901305办公室32.45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