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谢太傅盘桓东山——小学六年级国学教材第二学期第二课 谢太傅盘桓(huán)东山v文章出处v设疑v原文v译文v谢太傅性格分析v魏晋风度v淝水之战v古诗撷英v查一查 讲一讲东山介绍v东山县简称陵岛因主岛形似蝴 蝶亦称蝶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 介于厦门市和汕头之间,隶属 于福建省漳州市,位于厦、漳、 泉闽南三角经济区的南端,东濒 台湾海峡,西临诏安湾与诏安一 水之隔;东南是著名的闽南渔场 和粤东渔场交汇处;北经八尺门 海堤,同云霄县接壤,其地理位 置可谓得天独厚水路南穗、港 、澳、东南亚,北通榕、沪、津 、青岛、日本等;海堤连接陆路 ,直通内地全县由东山主岛和 33个小岛组成,陆地面积为194 平方公里从汕头市驱车两个多 小时即到东山岛东山岛与大陆 之间由一条长长的大坝连接,不 必坐船,驱车直入文章出处《谢太傅盘桓东山》选自南朝宋刘 义庆的《世说新语》南朝 宋 疆域作者介绍v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 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 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 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 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以病告退 ,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 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 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 录》 原籍南宋彭城,世居京口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 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 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 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 被看重 作品介绍v《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 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 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 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 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 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 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 ,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 ,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 剧《玉镜台》、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 找素材 设疑v问题一:在课文中谢安做了什么事,有什么 表现?v问题二:从谢安的行为,能看出他的主要性 格是什么?《谢太傅盘桓东山》原文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 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 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 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 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 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原文译文v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 到海上游玩。
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 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 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 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 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 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 这样看来,恐怕是该回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 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 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人物性格分析v 孙兴公 王羲之大惊失色v 谢太傅神态安闲 心情愉悦胆量过人 办事沉稳狂风大作 波涛汹涌淝水之战v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 战,发生于公元383年 ,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 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 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 东南方)交战,最终东 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 十余万前秦军古诗撷英永王东巡歌(唐)李白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谢太傅介绍v谢安(320年-385年), 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 家,军事家,汉族,浙江绍 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 国河南省太康)历任吴兴 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 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 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 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 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 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 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 陵郡公。
世称谢太傅、谢安 石、谢相、谢公文中人物介绍v孙绰(chuò)(314— 371),字兴公,太原中 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 ,後迁居会稽(kuài jì)( 今浙江绍兴),是东晋士 族中很有影响的名士 文中人物介绍v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 tán)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 (yí)(今属山东),后迁会 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 剡(shàn)县金庭,中国东晋 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 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 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 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 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 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 ,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 山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 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 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 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 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 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 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 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jūn)裂的土地一望无际 ,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 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 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 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 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 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 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 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 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 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孔融让梨 v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 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 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 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 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 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 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 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 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 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 “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 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 ,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 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 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 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 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 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
今你性李, 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 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 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 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 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 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王戎识苦李v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 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 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 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 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 果然是这样王子猷(yóu)雪夜访戴v王子猷(yóu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五儿子),居住 在山阴,一次晚上下大雪,他从睡梦中醒来,打开 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 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 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 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 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 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 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谢道韫(yùn)咏雪v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 ,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忽然间,雪下大 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 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好似把盐撒在 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 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得笑 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完)第二课 谢太傅盘桓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