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发布××××-××-××实施××××-××-××发布船载GPS系统平台应用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GPS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Ships(征求意见稿)JT/T ××××—××××JT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ICS备案号:1JT/T ××××—××××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系统组成和性能指标 55 系统功能要求 56 安全性 77 互联互通 8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基本数据类型 19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船舶ID(SHIP_ID)的数据格式 20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静态信息表 21前 言本标准由交通部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交通部海事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国钧、曾晖、徐宏宇、张淑芳、赵培雪、高翔、张毅颖、尚绛、何铁华、王磊、萨康明、高晖、王长勇、徐婷婷、严振声、贾大朋I船载GPS系统平台应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内小型船舶利用公众无线通信(GSM/GPRS,CDMA/1X,3G)实现GPS应用的系统描述、系统功能、系统互联、技术要求和传输协议。
本标准适用于上述系统的结构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312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 字符集 基本集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2319-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矢量海图数据交换标准GB/T 15527-1995 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YD/T 1037-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技术规范YD/T 1038-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Phase2+)技术规范YD/T 1093-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隧道协议技术规范IHO 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 篇)IHO 电子海图及其应用系统国际规范和标准(S-52 篇)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船载GPS应用系统 GPS Application System for Ships利用公众无线通信(GSM/GPRS,CDMA/1X,3G),由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海图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相关技术集成,并应用于沿海和内河小型船舶监控的系统3.2船载终端 GPS Terminal Device(GTD)应用于本系统,安装在船舶上,具备全天候船舶定位及通信功能的设备3.3监控中心 CTRL_CENTER具有船舶定位监控、语音通信、海图显示等基本功能的应用系统中心3.4一类区域 First Class Area(FCA)按行政区划或海事辖区把全国水域分为多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一类区域每个一类区域对应一个子网,各个子网之间互不交叉一类区域对所属水域管理范围内的船舶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3.5二类区域 Second Class Area(SCA)把一类区域再细分成多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二类区域每个二类区域对应一个子网,这些子网之间互不交叉二类区域对所属水域管理范围内的船舶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3.6一类节点 First Class Node(FCN)每个一类区域对应一个一类节点,用于接入、识别与存储本区域的船舶信息,并对未识别的船舶向其入网区域的一类节点发送识别请求。
一类节点通过边界判定将数据发送给本区域二类节点或船舶所在地的一类节点3.7二类节点 Second Class Node(SCN)每个二类节点对应一个二类区域,负责本区域内船舶数据分发及用户节点的管理二类节点不能单独工作,必须接入一类节点工作每个二类区域有且只有一个接入节点与一类节点直接相连3.8用户节点 User Class Node(UCN)用户节点是数据的直接使用单元,它不具有数据分发的功能用户节点可以接入一类、二类或数据网关节点,获取相应的船舶数据用户节点的数据管理权限由上级节点设定3.9数据网关节点 Data Gateway Node(DGN)每个一类区域拥有一个负责船舶数据解析、登记开户、售后维护、数据查询的节点,该节点称为数据网关节点3.10边界判定 Boundary Acquisition每个一类节点都有一个区域划分表,用来存放全国所有一类区域的边界数据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本一类区域下属二类区域的边界数据系统根据船舶当前位置的经纬度确定船舶当前所在的区域,从而获取当前区域的IP地址的过程3.11船舶数据识别 Ship Data Recognition船舶数据识别是指一类或二类节点在接收到船舶动态信息时,与本地数据库进行查询比对,如未能找到与之匹配的船舶静态信息等数据,则向相应节点申请并获取船舶静态等数据的过程。
3.12网络互联点对点数据交换控制协议 Universal Net Exchange Peer to Peer Control Protocol(UEPP)系统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协议4 系统组成和性能指标4.1 系统组成本标准规定的系统是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电子地图(GIS)和电子海图(ECDIS)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系统由监控中心、船载终端以及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组成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组网方式,通过建立系统互联模型,实现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4.2 系统性能指标系统性能指标包括:a) 定位精度:无差分GPS接收终端的精度,在15m以内;b) 覆盖范围:移动运营商网络覆盖范围;c) 每个监控中心的系统容量:大于10000条船;d) 船载终端与监控中心数据通信时延:不大于2s;e) 触发报警后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s5 系统功能要求5.1 报警和搜救组织船载终端触发专用报警按钮向监控中心发送报警求助信息,监控中心通过声、光和文字提示等方式显示船舶的动、静态数据和遇险位置系统按选定的搜索半径自动列出遇险船舶周围的船舶,并可以进行语音和信息通信。
5.2 定位监控5.2.1 船舶实时监控实时显示船舶的经纬度、速度、航向等5.2.2 船舶主动跟踪以点名、定时、定次、定距等方法,显示船舶位置与状态信息5.3 轨迹回放可以按单船和区域回放船舶的历史轨迹5.4 语音通信监控中心与船载终端间实现了语音通话当船舶所在区域与通信信号覆盖的区域不一致时,系统通过边界判定将报警船舶信息向所在区域监控中心发送5.5 告警在海图上设置报告线、禁航区等,实现船舶过线、进入禁航区等的告警5.6 船舶导航为船舶提供导航服务5.7 管理功能实现对船舶动态和静态资料数据的统计、查询、打印等,统计船舶交通流量,评估辖区的交通态势5.8 信息服务功能通过群发、组发或单发的方式,向船舶发布气象、水文和航行安全信息等信息5.9 接口功能系统规定了详细的接口协议,能方便地与其它应用系统(如AIS、VTS、CCTV等)集成5.10 电子海图管理5.10.1 电子海图要求:a) 实现IHO标准S57海图数据及更新数据的自动导入和无缝拼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无损性,支持点击和物标模糊搜索查询 b) 实现中国国家矢量海图数据交换标准VCF海图数据的自动导入和无缝拼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无损性,支持SQL 92 查询。
c) 实现海洋通用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格式(MapInfo MIF/TAB, ArcGIS Shape)的自动导入和无缝拼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无损性,支持SQL 92 查询d) 符合IHO的S-57 V3.1标准向下兼容,在新S57 标准发布时提供及时的系统升级e) 实现系统级的海量海图、地图数据在物理以及逻辑上的一体化存储、索引管理,并提供分幅海图数据的安全访问控制功能5.10.2 数据标绘:a) 采用标绘图库的管理模式,标绘数据库与S57海图数据库进行叠加显示;b) 支持用户自定义图层,图层内要素可以点、线、面混合存储;c) 提供可扩展的符号库接口,任意选择绘制S52 的点、线、面,符号;d) 系统内置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数据字段定义,可输入属性信息,支持对属性信息符合SQL-92标准SQL语句查询;e) 提供类似空间数据库的长事务处理机制,在事务提交之前可以任意的增加、删除、撤消、重做功能,实现几何要素选择的高亮显示,顶点编辑,拖拽功能5.10.3 显示要求:a) S52 规定的所有显示图例支持S52一些符号的渐进;b) 填充、透明填充模式;c) 支持各种情景显示模式,如白昼模式(白背景、黑背景)黄昏模式、夜晚模式(滤光、未滤光)等;d) 支持不同的符号显示方式,包括简单符号和传统符号;e) 支持海图内容分级显示,如基本显示、标准显示、全部显示,还可自定义要显示的物标类型;f) 支持文字注记的中、英文及拼音切换显示;g) 支持S57海图、VCF海图以及地图数据的叠加显示;h) 提供灵活的自绘制接口,满足航线、洋流、潮汐、溢油等应用绘制的要求;i) 具有大容量动态目标(>10000)的显示跟踪能力,屏幕无闪烁;j) 具有良好的显示性能。
极端情况下,平均响应时间小于3s,正常情况下小于1s;k) 具有良好的内存动态管理调度机制极端情况下,内存占用小于100M5.10.4 海图工具:a) 提供包括大圆弧距离量算、大圆弧轨迹插值、角度量算、球体坐标面积量算;b) 系统提供灵活多样的海图物标查询方式,包括海图和移动目标的点选,矩形选,圈选、多边形选择查询和基于中、英文或拼音字符串的海图数据库模糊查询;c) 海图图框、经纬度网格、指北针显示控制;d) 显示注记自动避让功能,和线注记流动功能;e) 海图放大、缩小、漫游、旋转:支持海图拉框放大、缩小,滚轮推拉放大、缩小,点击放大、缩小,支持鼠标拖动漫游,支持全球显示移动无闪烁;f) 提供海图打印、打印预览、屏幕保存为BMP、JPG、PNG图像格式;g) 提供WG84 和BJ54 坐标系数据转换,支持三参数和七参数模型;h) 支持UNICODE、GB2312 等多种编码体系;i) 基于地球球面的海量电子海图平滑漫游;j) 提供地理坐标、墨卡托投影坐标和屏幕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地理要素之间点与点、点与线之间距离,线的长度,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6 安全性6.1 系统运行安全6.1.1 网络安全入网访问控制可分为三个步骤: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缺省限制检查。
系统可以控制和限制普通用户的帐号使用、访问网络的时间、方式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6.1.2 身份与口令安全系统提供完整的用户管理机制,制定用户级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