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乡园林规划东山城市总体规划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8.50KB
约41页
文档ID:492612862
城乡园林规划东山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1/41

东山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基础资料汇编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二年十二月37第一章 城市概况东山县属福建省漳州市域二区九县之一,位于北纬23°35′,东经117°23′, 在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的最南端,是处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的一个海岛县距厦门77海里,澎湖98海里,香港210海里,水路北通鹭、榕、沪、津, 南达汕、穗、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各国,陆上现有八尺门海堤与云霄县相连、大产跨海大桥与诏安县高速公路相连,公路直通闽南腹地,距漳州市区134公里,距汕头机场105公里,距厦门机场190公里东山县域陆地面积为247.2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二大岛,邻近还有大小岛屿34个, 全岛海岸曲折,海岸线总长约200公里, 全县现辖七个镇, 1999年底全县总人口2005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723人,占总人口的33.8%,农业人口132868人,占66.2%人口密度811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34亩1999年底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达33.26亿元,比1990年的3.4亿元增长9.78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6537元, 工业总产值为53.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6.5%, 农业总产值为16.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5%。

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为4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0.7%东山岛海岸线曲折,岸线总长约200公里,沿线有七个风光绮丽、景致幽雅、 各具特色颇具南国海滨特色的海湾,主要有:南门湾、马銮湾、东沈湾、乌礁湾、澳角湾、宫前湾、西埔湾,东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是福建省新开发的重点旅游区之一,东山还有良好的建港条件可建22个泊位的码头,其中万吨以上有14个第二章 历史沿革东山县历史悠久,万年前已有“东山人劳动生息”唐凤仪年间中原文化传入东山,在宋、元时代,这里散居着金、丁、马、铁四姓,以围滩网鱼为生,兴农渔,制陶器,建寺庙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犯,派江夏候周德兴来闽主持军务明洪武丁卯廿年(公元1387年)江夏候亲临海岛,选择铜砵以东的东山临海险地,凿石围城不久石城筑成,就取用铜砵和东山地名首尾二字命名"铜山"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划界分邑,铜山城划属漳浦,而五都则属诏安雍正十二年(1735年)铜山城又划为诏安所辖民国五年(1916年)建立县治(称东山县),铜山城改为县署所在地,1956年县城由铜山迁往西埔东山是明代理学家黄道周的故里,是举国闻名的闽南海疆英雄岛。

铜山建成六百多年来,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浩劫和考验,铜山军民始终显示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附:东山县建置隶属沿革表东山县建置隶属沿革表 表2-1历史年代公元纪年隶属宋 元公元960年─1367年属漳浦县明公元1530年(嘉靖九年)属漳州府、诏安县、铜山所仍属漳浦县清民国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铜山所也划入诏安县公元1916年东山建县属汀漳道公元1934年属福建省第五行政区署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5月福建省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龙溪地区专员公署1955年福建省龙溪地区1969年福建省龙溪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福建省龙溪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福建省漳州市第三章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东山县形似展翅蝴蝶,故有蝶岛之称境内无高山,岛上的山脉发源于云霄县境内,在八尺门海堤一带穿峡而入,分为东西向和西北向两支,高程均在海拔300米以下,最高苏峰山仅274.3米,位于岛上的东南端岛上地形切划破碎,岗丘起伏,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为低丘地带,海拔50-250,土层深厚;东部、南部多海积平原,海拔3-151m,土质较肥,沙层深厚本县地貌按其习惯,依次划分为滨海平原、台地、低丘。

地层出露较为简单,一般来讲,滨海平原主要由第四系风化残积层和海积层(Q)组成;台地主要由原岩风化的砂土和砂粘土残积层(QEL)组成;低丘则由侏罗系动力变质岩(T3-L)组成2.气象2.1 风向 东山县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最大频率34%,全岛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长年无霜,光照充足 1991.01.01至2000.12.31气象资料统计结果 表3-1项目数值发生日期项目数值发生日期平均气压1007.8最高所压1026.612/22/1999最低气压978.907/11/1994平均气温21.2最高气温35.607/31/1996最低气温4.712/29/1991 12/23/1999平均水气压21.7平均湿度81.8最小湿度19.004/06/1999日最大降水量216.906/12/1998日降水量合计1360.4平均蒸发量5.0平均风速5.5平均日照时数6.0降水日楼1023暴雨日数59大风日数1057雷暴日数310飑日数11雾日数253露日数1880霾日数1轻雾日数520闪电日数461毛毛雨日数8雨日数1217阵雨日数643最冷月月平均气温13.3℃2月份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7.5℃7月份最多雾日平均7.3天3月份平均日照百分率59台风年平均次数4-5次台风时最大风速40m/s 1991--2000年全年四次观测平均风速(单位:m/s) 表3-2年份N风速NNE风速NE风速ENE风速E风速ESE风速SE风速SSE风速S风速SSW风速SW风速wsw风速W风速wNw风速NW风速NNW风速19915.06.58.37.64.62.24.13.34.13.83.43.33.02.52.34.119924.65.46.16.03.82.62.93.33.14.03.13.32.73.52.33.519934.06.77.76.34.24.02.33.14.04.03.43.52.52.81.93.119942.45.87.96.84.22.82.62.93.54.13.63.72.42.92.32.419952.66.07.38.15.42.82.22.33.23.83.32.52.02.01.62.219962.04.47.77.54.62.72.72.63.23.63.23.61.92.71.91.819975.16.76.75.34.23.62.63.43.53.53.13.12.32.02.12.419983.36.67.35.13.42.32.12.93.04.23.33.12.12.92.42.819994.16.58.76.84.93.83.53.13.73.83.43.22.33.52.13.020002.45.27.96.44.63.52.83.13.73.73.23.01.42.93.22.1平均4.06.17.66.94.53.12.83.13.63.93.33.22.12.82.22.9 1991--2000年全年四次观测平均风向频率(单位:%) 表3-3 年份N频率NNE频率NE频率ENE频率E频率ESE频率SE频率SSE频率S频率SSW频率SW频率wsw频率W频率wNw频率NW频率NNW频率C频率1991316319312475441125199252027103222464411245199322030641335854112419942193011513256421225199511229207122366311141996284013612245541124199751930641354642112251998115387212257641122419992173782124774311242000274973122664411114平均215341041235653111242.2 气温 从1991年以来,年平均温度为21.2℃。

极端日最高温度为35.6℃; 极端日最低气温4.7℃最热月(7月份)月均温度为27.5℃;最冷月(2月份)月均温度为13.3℃2.3 降水量根据1991年至2000年观测的气象资料如下:年平均降水量1360.24mm,日最大降水量216.9mm,降水日数1023天,暴雨日数59天,毛毛雨日数8天, 阵雨日数643天降雨的趋势大致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随地势降低而逐渐减弱,西北部地势较高,且靠近内陆,年降雨量相对较高,东南部地势平坦, 且濒临台湾海峡,降雨量较之全县较少, 多年平均的日平均蒸发量5.0mm,高于全省幅度,这可能与东山县风力较大有关,东山县的地表径流是由降水形成的,其规律也是由西北向东南渐弱2.4 日照1991年至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6.0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59%,雾日数253天, 最多雾日平均出现在3月份,出现7.3天2.5 湿度1991年至2000年平均湿度81.8,最小湿度19.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