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缘起、界定与影响思考 鲍骏超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商学院) 摘 要: 共享经济是一种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模式, 不仅可以满足需求方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而且还可以拓宽供给方的收入来源渠道, 实现双方共赢本文对共享经济的缘起、界定进行阐述, 并以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为视角, 探讨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带来的影响关键词: 共享经济; 缘起; 界定; 影响; 作者简介:鲍骏超 (1978-) , 女, 江苏无锡人, 经济数学专业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金融投资方向1 共享经济的缘起共享经济缘起于上世纪 70 年代, 早在 1973 年, 发达国家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增长迅速减缓, 同时石油危机也带来了油价的大幅度增长, 增加了交通成本支出为了应对这一现状, 一些国家在社区范围内推行汽车使用成本分摊模式, 这就是共享经济的雏形共享经济产生于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 握有资产的人成为了共享经济先行者, 他们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优惠的消费方案, 与此同时也为自己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1999 年成立的 Zipcar 为消费者提供共享租车服务, 但是这种服务模式仍较为传统。
该服务模式由企业购买车辆, 利用网络会员系统为会员提供汽车租赁服务, 会员通过简单的预定、刷卡、解锁操作, 便可以在特定的停车位上开走汽车, 待汽车使用完毕后, 先确定车辆状况而后再完成交易事项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 Zipcar 的租赁交易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租赁交易成本, 提高了汽车的使用频率, 并且能够获取更多租赁收益2008 年成立的 Airbnb 公司倡导对个人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 该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聚集房东和房客, 房客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平台上搜索房源、预定房间, 并可以对房间进行评价房东可以通过出租房屋获取收入, 而 Airbnb 公司会在交易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2009 年成立的 Uber 公司提供的共享服务, 将车主吸引到平台上, 让有闲置座位的车主为消费者提供出行服务, 消费者根据规定的计价标准支付车费, 该公司从中收取一定服务费, 既方便了消费者出行, 又为车主提供了收入来源2 共享经济的界定2.1 共享经济的内涵共享经济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模式, 它通过暂时性转移供给方的闲置资源, 将其提供给需求方, 从而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 促使资产创造更多的价值, 满足各方的需求。
在共享经济中, 参与主体为供给方、需求方和共享经济平台, 这三大主体的利益需求各不相同, 但是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却能够共同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一) 供给方供给方参与共享经济的目的是通过分享闲置资源以获取相应的收益在共享经济模式中, 供给方可在保证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 暂时转移闲置资产的使用权, 这样既可以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率, 又可以拓展收益渠道, 形成良性的资产循环利用二) 需求方需求方参与共享经济的目的是获取产品和服务, 在共享经济模式下, 需求方可通过租赁、借用等方式暂时获取资产的使用权, 而不是所有权同时, 在共享经济中, 需求方还可以对多个供给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比较, 赋予需求方选择权和决策权, 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 有助于降低需求方的费用成本三) 共享经济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闲置资源, 并实现闲置资源的精准匹配, 以满足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互惠互利需求, 并从中抽取一部分的服务费共享经济平台并不拥有实际资源, 也不会产生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固定成本, 其主要费用支出只是维护平台运行的相关费用, 其运营成本较低同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共享经济平台还能够为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从而提高交易成功率。
2.2 共享经济的主要模式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 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诸多领域中, 共享服务对象也随之多样化根据共享目的存在的明显差异, 可将共享经济分为以下三种模式:(一) 消费型共享经济模式该共享经济模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宗旨, 将闲置物品的一部分使用价值通过共享方式让渡给有需求的消费者, 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包括 Uber、Landshare、滴滴出行、河狸家等其中, Uber 利用互联网平台连接车辆供给者和出行需求者, 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使两者之间实现信息互通, 满足各方实际需求二) 生产型共享经济模式该共享经济模式以满足生产需求为宗旨, 将处于闲置状态的生产设备让渡给需求者使用,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型共享经济模式可共享的物质包括工厂、能源、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等, 典型的成功案例包括 Apple Store、阿里巴巴“淘工厂”、Wi Fi 万能钥匙等其中, “淘工厂”通过互联网搭建了阿里电商与优质工厂相互沟通的平台, 在平台上淘宝卖家可以根据自己销售商品的需求寻找生产厂家, 帮助淘宝卖家解决生产产品的困难, 同时也拓宽了生产厂家的业务获取渠道, 有利于推动传统工厂转型发展, 打造线上与线下联合运营体系。
三) 发展型共享经济模式该经济模式以满足消费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增长需求为宗旨, 通过对无形资源的共享, 帮助消费者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从而实现对无形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型共享经济的共享对象是经验、知识、创意、技能等, 典型的成功案例包括在行网、知乎网、猪八戒网其中, 猪八戒网能够为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创意、智慧服务, 如文案策划、经营方案、创意设计、程序开发等, 将这些服务转化为商业价值在猪八戒网上, 消费者可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及相应的服务商, 而服务商可以开辟出新的盈利渠道, 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3 共享经济的影响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传统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 下面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三个层面出发, 分析探讨共享经济的影响3.1 共享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 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 在诸多领域已经渗透了共享经济模式, 如房地产、物流、餐饮、教育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 共享经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广阔的选择空间, 盘活社会存量供给,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其成为促进互联网经济增长的新方式, 从而拉动实体经济发展通过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共享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15 年仅出行领域的共享经济成交额就达到了 500 亿元以上, 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提高供给有效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普遍存在着供大于求的情况, 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 行业企业能够快速获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根据订单提供产品和服务, 保证资源供给的灵活性和弹性, 避免因盲目供给造成产能过剩同时, 共享经济还提供网络互动评价功能, 在交易平台上可反馈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意见, 以便于供给方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持续扩大有效供给, 提高资源利用率三) 要求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共享经济带来了诸多新鲜事物, 这对传统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了严峻考验如, 共享经济在出行、教育、网络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出现了诸多法律空白, 难以为共享经济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保障为此, 要求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发, 针对共享经济催生的新事物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3.2 共享经济对中观经济的影响(一) 促进人人市场发展在共享经济模式下, 纵观市场由传统的大众市场向人人市场转变, 强调为消费者个体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共享经济平台能够做到对市场的细分, 实现多样化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匹配, 使消费者可以在更多的选择空间中选出最佳的产品或服务从市场服务对象上看, 共享经济更加重视个人服务, 以满足个体的最佳体验为目标, 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或服务。
二) 聚合现有社会资源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以集中资源为依托, 使资源发挥合力作用, 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有效连接, 使原本的占有资源转变为聚合资源, 促使企业价值链延伸到外部的价值网上, 节省企业成本, 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共享经济的运作实际上依托的是资产使用权的暂时性让渡, 这转变了传统盈利思维模式, 证明了资产所有权不一定比资产使用权创造更多的价值, 促使供给方关注于资产使用权的开发与利用三) 提高分布式网络结构运行效率在传统的中观经济运行模式中, 十分强调中央协调的作用如, 传统的出租车业务需要调度员根据乘客需求安排车辆, 并指挥车辆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业务, 过度依赖于调度员的运筹能力、协调能力, 使调度员成为完成业务的关键点, 严重制约了出租车业务运作效率的提升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 可免去调度员这一岗位, 其职能由共享经济平台替代, 在该平台上依靠分布式网络结构实现各个节点的优化配置, 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3.3 共享经济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一) 提高就业灵活性共享经济能够为个体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或创业机会, 使有能力的人才在共享经济平台上谋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拓展谋生渠道。
同时, 对于季节性生产企业和需要弹性劳动力的企业而言, 利用共享经济平台可及时招聘临时工人, 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人力资源的弹性需求, 降低企业人力资本二) 降低消费成本共享经济能够帮助个体消费者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取优质产品或服务, 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闲余资金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 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在共享经济模式下, 消费者与供给方处于平等的地位, 可实时实现信息互通, 免去传统经济模式下所要支付的中介费、手续费, 进而从整体上降低消费成本4 结论总而言之, 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对拉动整体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 我国必须提高对共享经济的重视程度, 将其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 引导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促使共享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参考文献[1]陈健, 龚晓莺.共享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江西社会科学, 2017 (8) :87-89. [2]刘倩.共享经济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应用探讨[J].经济论坛, 2016 (9) :104-106. [3]杨嵩涛.论共享发展语境下我国共享经济模式的建构[J].现代管理科学, 2017 (8) :74-76. [4]庞庆明.中国特色共享经济:本质特征与关键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 (7) :12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