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及防治对策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2MB
约79页
文档ID:49693409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及防治对策_第1页
1/79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及防治对策aaa一、我国艾滋病流 行情况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形 势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 •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 染者•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 者1985198919951998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疫情报告 2003年:•全国报告新发HIV感染者 21691例(比2002年增加 122.9%),其中艾滋病病人 6120例 • 自1985年以来累计报告 62159例,其中艾滋病病例 8742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33.4%疫情报告•从全国累计感染人数看,地区分 布不均匀云南省累计报告HIV感 染者最多为14981例,河南省累计 报告10895例,西藏自治区最少仅 为10例 •2003年报告HIV感染者较多的省 :河南8738例(7862例为既往有 偿献血员),广西3132例,云南 914例,四川867例,安徽599例 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 按传播途径分布(1985-2003年)HIV感染人群的特征分布•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29岁年龄组占一半•西南、西北地区(广西、云南、新疆、四川、贵州等省)HIV感染者主要为吸毒人群; §东南沿海地区(福建、海南等省)HIV感 染者主要以性病病人、暗娼为主; §中部地区(河南、陕西、安徽、湖北等省 )HIV感染者以既往有偿供血者为主。

流行形势(一)•中国2003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 病规划署共同进行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 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为84万人 ,其中8万人为艾滋病病人中国HIV感染者人数位居亚洲 第二位(第一位是印度),在全 球居第十四位流行形势(一)• 专家预测,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干 预措施,到201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 人数将超过1000万在不同干预力度的情况下到在不同干预力度的情况下到20102010年我国年我国 艾滋病流行的结果估计艾滋病流行的结果估计01020304050607080901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10Per 10,000干预不力No. Of estimated干预有力一千万, 2010150万, 20101 Million60504020301013Year流行形势(二)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 年份我国艾滋病流行呈四大特点中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 专题组于2003年12月1日联合发 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 告》中称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呈 现四大特点:流行主要特点(一)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围广,全国低流行与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的高流行并存 1-5051-500501-10001001-50005001-1000010000HIV感染者数流行主要特点(二)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已进入艾 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 –1985年~2000年底的15年间,中国累计 报告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80例和 496例 –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的艾滋病 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达1742例和716例 –2002年全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 增长44.0% –在河南、安徽等省的重点县、乡、村, 自2001年以来,病人开始集中发病和死亡流行主要特点(二)局部地区面临艾滋病发病、死 亡高峰 2001年前后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比较(病例报告 )76%24%72%28%1985-20002001-2003流行主要特点(三)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 扩散 –目前通过共用针具注射吸毒是艾滋 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经性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从1997 年的5.5%上升至2002年底的10.9%。

哨 点监测结果也显示出暗娼艾滋病病毒感 染率呈增长的趋势 –自1995年首次发现母婴传播以来, 母婴传播的比例也逐年增长 流行主要特点(三)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 传播1995-2000年哨点监测全国卖淫妇女平均艾滋病感染率感 染 率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0.02 0.02 0.3 0.4 0.8 1.321995-2000年哨点监测 暗娼平均艾滋病感染率五年期间增长 66倍流行主要特点(三)部分地区婚检人群发现较高的 感染率2002年,在云南孕产妇哨点检测 (326人)发现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 1.2%全国历年报告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 (1998-2003年)百 分 比流行主要特点(三)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流行主要特点(四)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数增加,吸毒者 共用针具比例较大,安全套使用率低; –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社会歧 视较为严重; –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率高; –部分地区存在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 感染的危险; –地区发展不平衡与贫困因素导致艾 滋病流行等流行主要特点(四)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分布在 农村 城市 30%农村 70%感染者城乡分布感染者年龄分布20-39岁 82%40岁以上 11%20岁以下 7%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静脉吸毒•中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蔓延到全国总县数的 71%)•其中80%为青少年•实际吸毒人数为在册人数的8—10倍(公安部估计 )•静脉吸毒比例逐渐增高,如云南德宏达80%(1992 —1994),新疆伊宁78%•70%—100%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针头•吸毒人员戒毒后复吸率70—90%•已有HIV阳性吸毒者感染自己的配偶,其避孕套使 用率仅仅1%(云南)年 登 记吸毒人数 1990 70,000 1992 148,000 1993 250,000 1994 380,000 1995 520,000 1998 596,000 1999 681,000 2000 860,000 2001 901,000 2002 1,000,0001990-2002年全国登记吸毒人数静脉吸毒哨点监测表明,吸毒者 中53.3%使用静脉注射, 且大多数共用针具。

静脉吸毒-江西省•吸毒人群仍在增加,我省2003年登记在册吸毒人数约为14300人,专家估计约为20000-90000人•静脉注射毒品比例上升(全国约为53.3%,我省哨点监测资料显示约为85.4%)•共用注射器比例上升(全国约为37.0%,我省哨点监测结果约为57.6%)2004年在省强制劳教戒毒所调查结果:共调查 396名吸毒者,其中有277人自述与曾他人共用针 具吸毒,占74.1%•部分女性吸毒者同时吸毒和卖淫,存在双重危险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采供血• 公民义务献血的推广及存在的问题• 商业性非法采供血浆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医院用血的安全性(窗口期)及相关的保障措施 (如保险等)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卖淫嫖娼• 1996年获的卖淫嫖娼人员达42万,实际人数约为抓获人数的10倍(公安部)• 暗娼多为一些流动妇女• 妇教所内暗娼性病发病率30—40%• 暗娼避孕套使用率低• 暗娼及嫖客得性病多不能正确治疗• 患性病后感染HIV比一般高3—4倍暗娼中安全套使用率 (1995-2001) 2003年江西省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暗娼(712人)安全套使用率 •非固定性伴 – 最近1个月有时使用安全套率为 37.2% – 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为46.7% – 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率为65.8% •有固定性伴占61.3% – 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有时使用安 全套率为13.5% – 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为7.6%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加速其相互的进程。

结核病是艾滋病病人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1/3 的艾滋病病人死于结核病,•在过去五年中结核病发病率的增加,其1/3 是由于艾滋病流行的原因,艾滋病是目前由单一因素引起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的因素,HIV 阳性患结核病是阴性患结核病的30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本世纪末,每年 HIV 感染者将增加至少140万完全可以避免的结核病病例性病与艾滋病的关系•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HIV,易感性增加了3—5倍•有生殖器溃疡的病人,一次暴露的感染危险增加10 —300倍•严重细菌性阴道病的妇女比有正常菌从的妇女更易 感染HIV•患HIV的感染者更易将HIV传播给其他人•男性尿道炎的患者精液中HIV的RNA的水平10倍于无 尿道者•艾滋病的感染使性病病人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增加 ,并使症状持续时间延长2003年江西省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性病就诊者(1825人)安全套使用率•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性病患病率达 84.8%, •过去1个月与非婚性伴发生性关系 有时使用安全套率为24.7% •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仅为3.3% •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率为12.8%流动人口•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8千万至 1.2亿 •哨点监测表明,70%的HIV阳性 者是流动人口中的吸毒者。

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2000年的一项全国调查:-20%没有听说过艾滋病 -26%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 途径 -45.8%的人认为“正确使用安 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 -62.5%的人不好意思到商店或 药店买安全套 -10.2%的大学生回答有婚前性 行为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江西省2003年我省对南昌、九江和宜 春城市和湖口、武宁、宜丰和高安农 村的812名普通人群进行的一项问卷调 查表明: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知识全对的 知晓率仅为2.3% –艾滋病病毒不传播方式知识全对 的知晓率仅为12.1%我国八种疾病分别按 家庭负担、社会负担排序顺序家庭负担社会负担 1 艾滋病艾滋病 2精神疾病病毒性肝炎 3损伤精神疾病 4恶性肿瘤 肺结核 5脑血管病恶性肿瘤 6肺结核脑血管病 7病毒性肝炎损伤 8糖尿病糖尿病一个艾滋病病人的医药费用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个艾滋病病人接受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和姑息治疗,一年医药花费平均为17,500元;–一个艾滋病病人接受包括抗病毒在内的治疗,一年医药花费为:82,000元(北京);104,000元(广州);–若按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和患者数达1000万,其所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累计将超过37000亿人民币。

此外艾滋病的流行还将带来孤儿和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定甚至威胁国家安全二、我国艾滋病防治对策历程1、1994年,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代表中国 政府参加巴黎全球艾滋病政府首脑会议 2、1995年,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预防 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 3、1996年,成立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 协调会议制度,2001年设立办公室,为常 设机构 4、1998年,国务院印发《中国预防与控 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5、2001年,国务院下发《中国遏制与防 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做了重要 批示近期防治工作进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 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 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 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 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温家宝总理指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国务院 高度重视,已经研究并作了部署 必须实行责任制,加强防治规 划、监督检查、队伍建设、技术 措施、依法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同时注意总结成功经验,真正把 这件关系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抓 紧抓好”中国艾滋病控制总目标 (摘自《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体系,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到2002年阻断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蔓延的势头•控制性病发病率增长幅度在15%以内•到2010年,实现性病发病率稳中有降;我国HIV感染数控制在150万以下中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方针和原则 (摘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