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亳州市人民政府二○○八年八月安徽省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目 录第一章 规划编制的背景 1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1二、土地利用现状 1(一)农用地利用现状 2(二)建设用地利用现状 2(三)未利用地利用现状 2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2(一)土地结构调整情况 3(二)现行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3(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5四、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7(一)耕地及基本农田 7(二)建设用地 7第二章 规划大纲编制过程 9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规划的依据 9(三)规划的期限 10(四)规划任务 10二、规划编制的过程 11(一)修编组织工作 11(二)修编工作进程 12第三章 其他说明的问题 14一、基础数据 14(一)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14(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14(三)基础图件 15二、关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 15(一)市域总人口预测 15(二)城镇人口预测 15(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 16三、关于土地利用潜力 17四、关于土地利用分区 17(一)土地用途分区的原则 17(二)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 17五、主要控制指标预测思路及方法 17(一)耕地保有量 17(二)基本农田保有量 18(三)建设用地需求量 18(四)采煤塌陷地需求 18六、指标分解 18(一)指标分解原则 18(二)指标分解依据 19(三)指标分解思路 19(四)指标分解方法 20(五)具体指标分解说明 20七、相关规划衔接问题 24(一)与《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衔接 24(二)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24(三)与交通、水利、煤炭规划的协调 24(四)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 25II第一章 规划编制的背景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亳州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部、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
亳州全境跨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呈东南西北向狭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全市气候处于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亳州物富民丰,资源富饶,特色突出,是全国主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煤、优质棉、优质烟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矿产等资源,地方名特优稀产品较多,特色凸显亳州市是安徽省西北部重要的工业和能源基地工业基础较好,煤炭资源丰富,发展速度明显2005年全市地区国民生产总值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45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72.33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101.22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4年的37.6:24.2:38.2调整为34.5:27.3:38.2。
二、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市土地总面积852257.9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707929.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07%;建设用地为12478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64%;未利用地19538.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9%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当中,农用地比重相对较大一)农用地利用现状2005年末,全市农用地总面积707929.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07%其中,耕地面积为598701.9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4.57%;园地面积为6725.02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95%;林地面积为23189.0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28%;牧草地面积为108.1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02%;其他农用地为79205.3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1.19%二)建设用地利用现状2005年末,全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2478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64%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105135.6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为84.25%;交通运输用地为8987.8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为7.20%;水利设施用地9484.5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为7.60%。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占的比重较大三)未利用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市未利用地19538.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9%主要是河流水面和滩涂,其面积分别为15542.85公顷和2637.35公顷,二者共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93.46%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2000年5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地级亳州市,下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从而确立了亳州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原涡阳、蒙城、利辛三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基于原阜阳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框架体系,原《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也只是县级规划,原来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亳州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有关法律法规,亳州市进行了新行政区划下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现行的《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20年)》该规划对于指导全市范围内的用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全市经济稳步向前发展一)土地结构调整情况现行规划本着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因地制宜,内涵挖潜。
规划期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土地利用总的结构来看,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数量在下降,建设用地数量在上升,其中建设用地比重上升主要来源于农用地面积的下降与规划目标相比,亳州市规划实施后,耕地比重与规划比重几乎齐平,而城镇以及水利用地与规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交通工矿用地超出了规划比重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没有达到预期的下降的目标,尚超出目标较多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程度来看,全市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相对有所偏差,从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现状来看,亳州市现行规划许多指标相对显得相对保守表1-1 亳州市2000-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与规划目标对照单位:公顷地类2000年现状2005年现状2020年规划农用地耕 地601773.69598701.97611597.39园 地6995.576725.0214705.05林 地20935.2323189.0327651.8牧草地105.5108.11105.5其它农用地78284.7379205.3175455.39小计708094.7707929.4729515.1建设用地城市用地2841.523327.57000建制镇用地13510.715428.423309.24农村居民点85114.9381046.9746126.8独立工矿4050.215332.755162.21特殊用地1038.291181.671278.4交通用地8004.018987.8112295.35水利用地9789.19484.510218.66小计124348.8124789.6105390.7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1397.751283.84483.64其它18416.7518255.116868.55小计19814.519538.9417352.19(二)现行规划实施效益评价1、社会效益评价亳州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加强了土地用途管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纳入到各自的管理目标,突出按规划用地,按规划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并每年组织考核,有力地强化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土地规划意识,改变了地方政府传统的用地观念,规划权威性得到逐步提高。
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宣传和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增强了群众的规划用地观念规划实施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住条件等得到明显提高,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具体见表1-2表1-2 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社会效益简表类 别2000年200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1922235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8037991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24.0526.7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24.1131.3交通用地面积(公顷)8004.01 8987.81 水利用地面积(公顷)9789.10 9484.50 资料来源:《亳州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2006》2、经济效益评价通过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定和执行,全市合理安排了各项建设用地,重点保证了一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兼顾了一般项目用地,有效保障了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表1-3中可以看出,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土地开发利用率、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GDP等得到明显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率由2000年的97.68%提高到97.71%;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0年的35.63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88.3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64.69亿元增加2005年到365亿元。
同时,亳州市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末的37.6:24.2:38.2调整为2005年的34.5:27.3:38.2,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得到不断的提高,三产结构更加合理,城市的经济更加富有活力表1-3 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简表类 别2000年2005年土地开发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公顷)832443.48832719.04土地总面积(公顷)852257.98852257.98土地开发利用率(%)97.68%97.71%城镇建设用地城市用地总面积(公顷)2841.523327.5建制镇用地总面积(公顷)13510.715428.4城镇用地总面积(公顷)16352.2218755.9建设用地单位GDP(万元/公顷)7.8316.32 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公顷)2.877.08单位土地GDP(万元/公顷,当年价)1.933.113、生态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以来,对于改善全市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亳州市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累计退耕2402.34公顷退耕工作主要是对超过25度以上坡耕地进行退耕,这对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退耕还林工作还使得森林覆盖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保障一批重点治理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市污水。